PTT評價

[心得] 專訪二戰史家Richard Overy

看板Warfare標題[心得] 專訪二戰史家Richard Overy作者
jonathan836
(jonathan836)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3

「一絲不苟地嚴謹,對細節極為重視,像極了他大半輩子研究的德國人。」這是我對英國歷史學家李察.奧弗里(Richard Overy)的第一印象。

奧弗里教授今年76歲,頂著一頭略帶飄逸感的白髮,偶爾會戴著一副黑框眼鏡。他講話不快,筆卻從來沒停過。從33歲出版第一本二戰著作起,至今已超過40個年頭,生涯中累積超過25部相關著作,即使用「著作等身」一詞也簡直難以形容。

而且這些作品大都來頭不小,若非動輒700、800頁以上的磚頭,就是主編《泰晤士世界史》、《牛津二戰史》、《紐約時報二戰全紀錄》等最權威媒體及學術參考書,以及英國皇家空軍博物館、帝國戰爭博物館等研究機構的策展與刊物。

他還是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皇家歷史學會會士,獲獎無數,包括頒發給歷史普及著作的「沃夫森歷史獎」(Wolfson History Prize)、英國筆會特別頒發給二戰史寫作殊榮的「赫塞爾.蒂爾特曼獎」(Hessell-Tiltman Prize),以及美國軍事史協會戰史寫作殊榮的「塞繆爾.艾略特.莫里森獎」(Samuel Eliot Morison Prize),亦曾入圍過加拿大歷史寫作最高榮譽的「坎迪爾獎」(Cundill History Prize)決選。

簡單來說,稱奧弗里教授用一輩子的時間研究二戰,只是剛好而已;譽他為當今西方二戰史研究的第一把交椅,可謂當之無愧。

衛城今年出版的《二戰:帝國黃昏與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正是奧弗里大師的最新力作,也是他匯聚40年心血的巔峰之作——別的不說,光是臺灣中文版那將近1,500頁的篇幅
,在物理上就已經是巔峰無誤。

驚人之處不僅在於厚度,更在於本書企及的地理範圍與領域廣度。這是一部想要扭轉西方二戰書寫過於側重歐美角色及歐洲戰場的顛覆之作,因此大量引入有關東線、東亞、東南亞戰場的一二手研究。除了擴充戰場的地理範圍,也將書寫對象擴及戰場及職業軍人之外的大後方,納入受戰爭動員與波及的男女平民。

一言以蔽之,這是一部嶄新的二戰全球史,也是市面上最全面的二戰史專書。

二戰迷如我,在閱讀這本巨著時,一方面對作者的書寫視野與淵博知識感到著迷,另一方面卻也萌生出許多想要一探究竟的問題。而我有幸在編輯與出版本書臺灣中文版的過程中,與作者奧弗里教授互通過幾封信,有機會針對其中幾個問題請教他的想法。

▌積累多年的書寫起源

我還記得,我問奧弗里教授的第一個問題是,能不能跟分享《二戰》的起源故事?我很好奇他一開始為什麼會對二戰感興趣,又為什麼在經過40年的二戰研究且寫出20幾本專著之後,還需要這麼龐大的一部書來重探二戰?

「在我自幼成長的英國倫敦,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記憶仍然鮮明。」老教授回憶。奧弗里出生於1947年,距離這場全球衝突落幕才剛滿兩年。他小時候時常會在漫畫中讀到這場戰爭,也會組裝戰鬥機模型來玩,或是觀看二戰主題的熱門電影。「然而,這並不是我後來決定研究二戰的原因。」

奧弗里是在進入劍橋大學後,才真正把第二次世界大戰視為一個可以研究的重要主題。而與戰後許多人一樣,奧弗里最想問的問題是,這場可怕的災難究竟為什麼會發生?

幾乎可以說,這本《二戰》的起源故事,其實也是奧弗里追尋二戰起源的故事。

1961年,英國著名大眾史家泰勒(A. J. P. Taylor)出版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一書,轟動西方世界。在這本翻案性質極強的著作中,泰勒一反戰後英國人的主流觀點,主張二戰爆發的根本原因,其實並不在於納粹狂人希特勒一意孤行、預謀征服全世界。泰勒認為,希特勒只是一位受到德國人普遍支持的投機分子,與檯面上其他德國政治人物沒有根本差別,而他的侵略政策源自於對一次大戰後國際秩序的不滿,以及德國自身的不安全感。

不意外的,這本書在席捲西方世界的同時也收穫了兩極評價。英國史家卡爾(E. H. Carr)稱讚本書「邏輯上無懈可擊」,德國記者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譽它為「近乎完美無瑕的傑作」,但更多人,尤其是學術界,則開始從各種角度試圖回應、拆解及批判泰勒的論述。右派史家抨擊泰勒輕忽了希特勒在意識形態的極端程度,左派史家則批評泰勒低估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經濟壓力。

奧弗里便是在這樣的學術氛圍下,進入劍橋大學歷史悠久的岡維爾與凱斯學院就讀。

1964年,馬克思學派的經濟史學家梅森(Timothy Mason)撰文回擊泰勒的二戰起源論。梅森批評泰勒忽略了當時德國國內的經濟狀況,指出重新武裝的軍備生產需求,以及達成經濟上自給自足的政策目標,才促使納粹德國對外發動侵略。用最白話的說法是,希特勒其實是在德國內部的經濟壓力驅使之下,才試圖對外發動戰爭、奪取「生存空間」。

奧弗里的博士論文,就是在回應這場學術大辯論。他以納粹德國的飛機生產為題,同時討論了3個重要的二戰史議題:納粹德國的戰爭經濟、空權的角色,以及二戰的起源。戰略、政治、科技與暴力,「這是我對二戰研究的起點。」奧弗里在回信中寫道。

從1960年代到1980年代,奧弗里的研究與書寫都圍繞在納粹德國與希特勒的歷史上頭。他一面教書,一面研究與寫作,然後參與學術論戰,涉及納粹德國的各個方面。

到了1987年,奧弗里終於幫國際著名的朗文出版社寫出一部專業教科書,書名也叫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奧弗里在書中同時挑戰泰勒與梅森。他首先修正泰勒對希特勒的觀點,指出希特勒的納粹政權雖然沒有預謀稱霸世界,卻也不是單純的機會主義者——希
特勒有自己的帝國野心與藍圖計畫,他的政權在反猶意識形態上也有異乎尋常的偏執。

書中也修正梅森的經濟驅動論,駁斥了馬克思主義對於二戰起源的資本主義式詮釋。奧弗里認為希特勒與德國確實有侵略擴張的經濟誘因,但並不是源自於國內經濟壓力,更多是出自於納粹領導層的世界觀,資本家與商業界對此根本無緣置喙。

這本書奠定了奧弗里在納粹德國研究上的權威,成為英國許多院校相關科系的指定教科書,二十餘年來不斷再版,第五版甫於2022年推出。然而,卻也是從這本書開始,奧弗里發覺到二戰的問題其實不單只與希特勒有關。若想要真正理解二戰的起源與本質,就必須超脫納粹德國,甚至納入歐洲以外的觀點,才能有更進一步的突破。

▌從歐洲到世界,從民族國家到全球帝國

「多年來,我一直都打算寫一部二戰通史,但我需要時間來思考如何對這場戰爭提出新穎及原創的見解。」奧弗里教授寫道。這個「多年」是多少年呢?我想至少超過35年。

.
.
.


*(全篇8000字專訪全文,請參考下列圖文版好讀連結)

【專訪歷史學家李察.奧弗里(上):窮盡一生的二戰史研究】
https://reurl.cc/GpNWn3

【專訪歷史學家李察.奧弗里(下):歷史會不會重演?戰爭的人間啟示】
https://reurl.cc/qvYQYD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7.141.103 (臺灣)
PTT 網址

helldog09/17 18:14你有拿公款親自去英國訪問作者嗎?陸大鵬都有拿公款去訪

helldog09/17 18:14問克勞德本人

可惜沒有這個機會。這篇專訪是我跟作者通信QA的內容寫成的。

haoboo09/17 19:14推訪談跟書,訪談內容很值得討論,特別是古今對比的部分

※ 編輯: jonathan836 (180.177.141.103 臺灣), 09/17/2024 23:01:35

Edmon09/18 10:27「世界執意往下一場全球大戰奔去」(T_T)

iamoldtwo09/18 20:23

reich309/19 10:47這論點是否可以套入普丁俄羅斯跟習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