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鳴梁大捷[上]

看板Warfare標題[心得] 鳴梁大捷[上]作者
Nomic
()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5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24/02/blog-post.html

--

鳴梁大捷[上]


壬辰年(1592年)間掀起的戰禍經過數年折衝樽俎,1596年十一月,明、日仍然談判破裂;慶長二年(1597年)二月,豐臣秀吉再度下達軍令狀,整軍渡海第二次侵入朝鮮,目標是將壬辰年間大部分未遭兵燹的全羅道(赤國)完全壓制,同時盡可能佔領逼近朝鮮王京的忠清道(青國)。另一方面朝鮮得報,正積極備戰;1597年一月,與加藤清正不合的小西行長暗地裡將倭軍即將登陸的情報洩漏給朝鮮。朝鮮國王宣祖得報,下令朝鮮水師的總指揮官、三道水軍統制使李舜臣前往截擊。李舜臣以倭人變詐百出為由判斷這是誘敵之計,按兵不動,沒想到加藤清正真地按照情報於西生埔登陸;李舜臣隨即因違抗軍令遭到撤換,投入大牢,三道水軍統制使一職則由元均接替──最初推舉李舜臣的是東人黨的領袖柳成
龍,而元均則有西人黨的人脈做靠山;東人黨原本就藉著李舜臣的戰功反襯元均的怯懦、抨擊西人,現下李舜臣出包,西人黨自然抓緊機會推舉元均,好在黨爭中擴張自己人的勢力 。是年為丁酉年,故朝鮮循例稱之為丁酉再亂;日本方面則稱之為慶長之役。


然而元均卻令西人黨大失所望。1597年七月,集結於釜山左近的日軍艦隊主力開始朝巨濟島方向迫近;雙方主力決戰,迎擊的元均在漆川梁一役中大敗虧輸兵潰身死,朝鮮水師竟爾全軍覆沒。日軍一旦解除後顧之憂,八月兵分二路,毛利秀元為總大將的右路軍從慶尚道出發,一路朝忠清道挺進,攻陷黃石山城(八月十六日)後直撲全州;水軍主力組成的左路軍則由宇喜多秀家掛帥乘潮西向,在泗川一帶登陸後將明軍據守的南原城團團包圍,四天之內將其強行攻破(八月十六日),挺進全州與右路軍會師。兩路會師後決議,加藤清正、黑田長政應率所部北進,焚掠忠清道一帶之後退回慶尚道;而宇喜多秀家、島津義弘的左路軍則繼續循海路西上,目標是將全羅道沿海剿洗盡淨。


九月初七日,逼近王京的黑田長政在稷山一戰與明軍解生等部交綏,無利可得,照計畫全師退回沿海。另一方面,失去水師後海上門戶洞開的朝鮮緊急將原本「白衣從軍」的李舜臣拱回水軍統制使的位置。幾乎兩手空空(身邊只有「軍官九人,牙兵六人」 )的李舜臣自告奮勇前往沿海收拾餘燼,在順天空城召集甲士60餘人,進入寶城後也才120人,八月二十日才接收了逃離漆川梁戰場、裵楔麾下的12艘戰船,加上後來鹿島萬戶的1艘戰船,全軍也只有13艘戰艦。八月二十八日、九月初七日驅退日軍前來哨探的8船、12船或許足夠了,但明眼人曉得不足以當大敵,來自朝堂的命令要李舜臣拋棄水軍,與陸師會合。李舜臣卻自有定見,起草狀啟,回覆道:


「自壬辰至于五六年間,賊不敢直突於兩湖者,以舟師之扼其路也。今臣戰船,尚
有十二,出死力拒戰,則猶可爲也。今若全廢舟師,則是賊之所以爲幸,而由湖右達於
漢水,此臣之所恐也。戰船雖寡,微臣不死,則賊不敢侮我矣。」


當然不是所有將士都同李舜臣一樣見解;漆川梁之役過去才個把月,歷劫歸來的士卒們大多嚇破了膽,記憶猶新,不覺得我軍有多少勝算。在漆川梁臨陣脫逃的裵楔就力陳不可交戰,勸說無效,後來乾脆率先逃亡(丁酉之亂結束後被搜獲的裵楔以逃兵論處,斬首)。為此李舜臣少不得將兩名虛報賊警的士兵處斬。另一方面,九月十四日,探子捎來消息,說倭人艦隊兩百多艘迫近,營中宣言「朝鮮舟師十餘隻逐我船、或射殺焚船,不可不報復。招聚諸船盡殺舟師,然後直上京江云云」 ;李舜臣認為不可盡信,然而理卻是這個理,正與其所見暗合,便將朝鮮水軍駐屯的營地從碧波亭向後轉移至右水營,並即刻傳令疏散右水營避難的百姓。看來大戰在即,李舜臣召集諸將耳提面命道:

「兵法云:『必死則生,必生則死』。又曰:『一夫當逕,足懼千夫』。今我之謂矣。爾各諸將勿以生爲心,小有違令,卽當軍律。」


之所以移營,最主要的原因是右水營與碧波亭間隔著一道可資據守的天塹──鳴梁海
峽內外的寬度僅約1公里,其中最狹窄處兩岸間隔才300公尺,最淺處水深只有1.9公尺,峽窄流急,海流的最大流速甚至上看11.5節,產生的巨大海濤聲在20里開外都得以耳聞,故有鳴梁之稱 。不但險要,流速之快也意味著,不熟悉海流潮汐變化的水手很難讓船舶逆流而上通過瓶頸。畢竟在依靠人力或風帆的時代,16世紀地中海划槳船(galley)的航速至多不過是7節,最快航速最久只能維持約20分鐘,一般只在3節左右 ;而19世紀以前西方風帆戰艦的航速,一般也就是5至6節之間 。韓國的戰船不外如是,韓國學者的研究便認為龜船的平均航速為3節,最快航速介於6至8節間 。


於是,九月十六日,日軍艦隊蔽海而來,「彌滿大海,海不見水。我(朝鮮)舟只十餘,不啻若壓卵」 。關於日本艦隊的規模,李舜臣〈亂中日記〉中的記載有兩個版本,一說駛入鳴梁的日艦不下200餘艘,其中133艘直撲朝鮮水師;另一說日軍一共有330餘艘。日本方面的估計大同小異,二戰前日本參謀本部編纂的《日本戰史 朝鮮役》、佐藤和夫1995年出版的《海と水軍の日本史》也都採信日艦約有300餘艘的數字,包括藤堂高虎、加藤嘉明、脇坂安治、菅達長、來島通総諸將各部 。在第一手文獻方面,記載藤堂高虎事蹟的《藤堂家覚書》中有鳴梁海戰的詳細記載,一方面確認了朝鮮戰船只有13艘,另一方面還記述道鳴梁內海流湍急彷彿大河急流,因此日軍的大型軍艦(應指安宅船)在後掠陣,只集中關船向前突擊 。在早上6:30至7:00之間,海峽內開始漲潮,潮水由東南湧向西北,10:12的時候流速最快,約4.1m/s,相當於8節 ,可以順流而過但非常湍急,日艦遂魚貫通過海峽。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94.187 (臺灣)
PTT 網址

helldog02/18 15:17我個人覺得由Speed under Sail, 1750–1850

helldog02/18 15:17

helldog02/18 15:17Performance Predictions for the East Indiaman Götheb

helldog02/18 15:17rg

helldog02/18 15:17這兩篇論文來當船速的證據,會更專業些。

detonator02/18 19:24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