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騎步象三國鼎立[下]

看板Warfare標題[心得] 騎步象三國鼎立[下] 作者
Nomic
()
時間推噓10 推:10 噓:0 →:1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23/05/blog-post_29.html

--

騎步象三國鼎立[下]


綜觀毘舍耶那伽與寶曼尼斷斷續續持續半世紀的衝突史,毘舍耶那伽基本上都是吃虧的一方,然而寶曼尼卻也沒能擴張多少領土。這部分是因為現存的編年史全是16世紀以後的穆斯林留下的,內容偏袒蘇丹國自不必說,關於毘舍耶那伽的敘述也多含糊;毘舍耶那伽本國並未留下信史,留存的史料大多是寺廟中的銘文,難以釐清事件的來龍去脈,連王位傳承的具體年代都只能大致推斷。寶曼尼總能在戰場上佔優的另一原因則是騎步不相敵,來自中亞的騎射手箭術精湛,騎著高頭大馬,而南印度騎兵不諳騎射,座下矮馬,騎兵對陣仍是吃虧。印度本地所使用的竹纖維弦竹長弓尺寸不小,在近距離能造成很大殺傷,但苦於射不遠又不能馬上發箭,威力比中亞的複合弓低個檔次;再說印度人還不曉得給手指戴上開弓用的扳指,單靠指頭肉引弦,撐不了多射幾箭 。


毘舍耶那伽能夠保境守土,主要多虧了境內地貌易守難攻。兩國爭奪的焦點、通戛波多羅河流域土地肥沃,被稱為黑棉土(black cotton soil);河流限制行動不說,河床遍布礫石,也不歡迎騎兵馳騁,雨季降臨後大片土地化為泥沼,更是行軍惡夢。寶曼尼幾次戰場得意,還多虧碰上了氣候異常大旱不雨,地無翻漿,騎射手得以發揮 。毘舍耶那伽也靠守城應敵,依託當地遍布的山城為據點。毘舍耶那伽城本身選址就相當刁鑽,倚山面河,既作屏障,又保水源;其城墻外砌巨石、內實夯土或石礫,內外據說多達七重,從現存遺址來看至少三重內城相對明顯,外城則不連續。更特別的是城周遭內外遍布的巨大圓礫石,又稱為絆馬石(horse-stone),可遲滯敵騎 。依託地形與工事之外,毘舍耶那伽能倚仗的只有大量步兵;南印度的天候不適合披甲,這些步兵手持劍盾或長弓短矛 ,戰鬥力著實不怎地,得靠數量優勢來抗衡,儘管穆斯林編年史動輒說毘舍耶那伽步兵九十萬百萬的描述顯然誇大其詞。


除此之外,作為印度教政權的代表,毘舍耶那伽也沒少用戰象;戰象身披鐵甲,象鼻象牙安裝長鐮利劍,視覺效果震撼,但毘舍耶那伽本地沒那麼多育象林──盛產大象的主
要是毘舍耶那伽東北部、現在奧里薩(Orissa)邦的叢林,但在1430年代以後,這一帶興起了另一個印度教邦國伽舍菩提(Gajapati),為了爭奪、確保戰象來源,毘舍耶那伽的德摩羅耶二世少不了與其開仗。由於各自倚賴騎射手、大批步兵和戰象,15世紀中葉呈鼎立之勢的三國,其王各自獲得了「騎兵之王」(Ashvapati, 寶曼尼)、「步兵之王」
(Narapati, 毘舍耶那伽)、「象兵之王」(Gajapati, 即伽舍菩提名稱的由來)的稱號。


德摩羅耶二世對他的稱號大概不是太滿意,除了爭搶戰象之外,北方的敵騎馬弓手他也欣羨,全都要。大約在1442年,德摩羅耶二世檢討歷來敗績,認為憑其疆土之廣、黎庶之眾、府庫充盈,卻老是打不贏,就是騎兵的短板沒補上所致。於是德摩羅耶開始招致穆斯林傭兵到其麾下效力,不但打仗,更要緊是做為種子教官擴大培育印度人,讓本地士兵也學會馬上控弦。據說這時期毘舍耶那伽的穆斯林騎射手有兩千人,培養了印度騎射手六萬人,而傳統的印度騎兵則維持了八萬人、步兵二十萬人。經過一番重整旗鼓,1443年,德摩羅耶二世揮師北伐,不但攻佔了穆噶爾城,還包圍了萊楚爾城、邦卡普爾城。寶曼尼援軍五萬騎、六萬步同大批火炮趕往穆噶爾城,雙方對峙,兩個月內連戰三合;在第一回交鋒中毘舍耶那伽佔了上風,第二戰則是穆斯林扳回顏面,三番戰則大挫德摩羅耶二世,其長子中矛陣亡,部隊潰回穆噶爾城中。倒是穆斯林兩名小將追得太緊跟入城裡,反而遭俘;以這兩人交換大批印度人性命為契機,雙方罷兵講和。看來德摩羅耶二世胡服騎射雖有成效,那也是與對手站上了同一起跑線,還不足以決定戰場勝負 。


真正形成三國鼎立之勢的主要原因並非騎、步、象各霸一方,而是毘舍耶那伽、寶曼尼南北兩強各自的國內局勢讓伽舍菩提得以崛起。與北方的短暫交鋒一結束,1443年,侍從捧著一盤檳榔奉上,榔窮匕現,德摩羅耶二世被連刺數匕首倒下王座;刺客正召集眾庶宣布自己是新任國王,突然背後有人高叫「朕還活著!」原來德摩羅耶二世大命不死,拾起座椅狠狠砸倒正準備來割頭的刺客,接著宮中護衛清洗了一幫叛徒。政變固然平定,半年後德摩羅耶二世仍然駕崩,此後毘舍耶那伽充滿孔隙的政治體系開始分裂。在印度傳統的王權概念中,主權並非君主獨享,而是與一幫臣下、大小酋長、羅闍一同共享
(dayada, shared sovereignty);君主除了透過征服的硬實力、透過受膏禮帶來的影響力之外,與其他羅闍沒有甚麼區別。作為一個儀式性角色,君主也很難「獨佔」羅闍的忠誠,有些酋長就臣服於三個君主。這就意味著君主若是沖齡軟弱,中央的權威便難維繫,政權便處於各地方實際上各行其事的分裂狀態 。


德摩羅耶二世努力想扭轉分離傾向,嘗試著擴大其直屬的部隊,招攬穆斯林傭兵其實是整體計畫的一部分;他用人唯才,那些靠世襲權利富貴的王公從此被排擠出政權不再掌兵。但他既不能摧毀這些如繁星般存在的地方勢力,軍權交在豪傑手中也削弱了王室,在德摩羅耶二世身後,中央就幹不了啥事。以渠塘灌溉的建設為例,1347年至1450年間,在毘舍耶那伽核心的高原地帶就建設了35座水庫,而在1450至1500年間只建了區區三座;
1347年至1446年間中央不斷鑄造金幣與銅幣,之後卻只能發行銅幣。最終,1485年,靠著軍功掌握實權的那羅僧訶(Narasimha)篡奪了王位,毘舍耶那伽的僧伽瑪王朝於是壽終正寢;第二個王朝只持續了兩代,到了1505年又被軍事強人篡奪了王統,建立了毘舍耶那伽的第三個王朝──荼盧伐(Tuluva)王朝 。


毘舍耶那伽勢力中衰,寶曼尼與伽舍菩提聯手並進,各自攻取德干高原東西海岸。伽舍菩提奪佔育象林自不消說,而寶曼尼蘇丹國拿下果阿(Goa)在內的海港,不但能從海上貿易中獲利,更重要的是切斷了毘舍耶那伽獲取中亞、阿拉伯戰馬的唯一管道。但寶曼尼也有自己的內政難題,除了個別蘇丹的暴虐昏庸之外──1458年-1461年在位的胡馬元沙
(Humayun Shah)是有名的暴君,嗜好一邊凌遲一邊給囚犯餵食自身生肉在內的各種酷刑,其後宮難忍荼毒,將其刺殺。寶曼尼雖然是個穆斯林蘇丹國,但土生土長的穆斯林往往得同來自波斯、中亞的穆斯林競爭權位,雙方各自標榜「德干黨」(Deccani)、「西人黨」(nayakwari, westerner),內鬥不休。黨爭外又滲進宗教門派之見,「西人黨」往往有來自伊朗的什葉派信徒,而「德干黨」則全是正統的遜尼派。1463年至1481年間,多虧有來自伊朗的噶望(Mahmud Gawan)主政從中調和,國家紀綱得以不墜;但德干黨還是陰謀得逞,玩弄詭計教唆蘇丹將其處死──噶望的印璽被人偷蓋在空白紙上,稍後同張紙被寫滿悖
逆之語上呈蘇丹;蘇丹酒還未醒,便召見噶望,質問道勾結外國從中作亂,該當何罪?「用劍處斬」,噶望話音剛落,才發現死刑落在自己頭上,在連聲抗辯中被宮內黑人奴隸拖去斬首。噶望一死(1481年),內鬥更為劇烈,不到十年寶曼尼一分為五,德干黨、西人黨在德干北部憑依蘇丹國的四大行省各自獨立 。


不過,兩大國分裂與式微的軌跡並非直線滑落。16世紀上半葉才是毘舍耶那伽帝國勢真正的如日中天,而到了該世紀下半,卻又是寶曼尼的後繼蘇丹國們聯手逆轉了毘舍耶那伽的勝勢。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94.187 (臺灣)
PTT 網址

karl723805/29 11:38推,感謝N大幫我補充了莫卧兒王朝前的印度歷史

ja2307200805/29 12:24

sdd542605/29 12:40印度教徒的戰力這麼弱喔 以前看馬拉塔戰史覺得他們很神勇

andystupid05/29 12:45推推

atteleitus05/29 12:56馬拉塔人的環境不同吧

atteleitus05/29 12:57他們一開始就是靠刀劍吃飯出身的

kingright05/29 14:56

Gogoblue05/29 22:56

want15005/30 00:04

liuyushyr05/30 12:01印度教徒也不是弱,只是相較西亞穆斯林稍微遜色

efleet071405/30 15:40推,深入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