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鳴梁大捷[下]

看板Warfare標題[心得] 鳴梁大捷[下] 作者
Nomic
()
時間推噓 8 推:8 噓:0 →:0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24/02/blog-post.html

--

鳴梁大捷[下]



此時李舜臣也率隊前往堵截,大約午前十點、十一點左右開始與敵接觸;接敵卻只有李舜臣一條船,其他12艘戰船懾於敵軍聲勢,拖拉不前落後主將旗艦有一里(約400公尺)許。李舜臣倒是沉著,面對逆流下錨、節省格軍(即操船的櫓手)力氣,開放地字、玄字銃筒,射手放箭,與日艦周旋;一旁看戲的朝鮮難民大驚失色,「但見白刃飜空、砲雷震海,避亂人等相與痛哭曰『我等之來只恃統制,而今若此,我將何歸?』俄見賊船稍退,公所乘船,兀立無恙」 。順流雖然有利於日艦前進,但舵效不佳、轉舵遲鈍,或許迫於急流中操舵困難,日艦未能直撲落單的李舜臣,而是掙扎著將其包圍且近且卻。李舜臣本來想回航把退縮不前的逃將砍頭,但又顧慮到主將一回頭可能便全軍潰退,於是一面激勵旗艦上被「圍之數重,勢將不測」、「相顧失色」 的眾軍士,一面升起「招搖旗」召集諸將。


此時已近中午,海峽內達到高潮頂點,12:18開始退潮,海流漸次由西北改向東南流,流速約1.6m/s(3節) 。在李舜臣的「招搖旗」呼喚下,首先是中軍將金應諴、巨濟縣令安衛前來增援,李舜臣威脅道「安衛欲死軍法乎?汝欲死軍法乎?」,命兩人戴罪立功,便順流接戰;安衛的戰船一度被3艘日艦蟻付登船,安衛殊死抵禦不留餘力,李舜臣又回船助戰,於是將3艘敵艦之眾盡數殲滅。此時日軍逆流,舵效恢復,故而有機會控制船隻並靠攀舷肉搏;不過朝鮮戰船並未因為順流直擊便失去靈活性──九月中已開始刮北風,
朝鮮的船隻大可藉由操帆來行動;相對而言逆風的日軍戰艦只有順流可憑藉,逆風逆流下機動性都大打折扣。《藤堂家覚書》中便強調朝鮮水軍巧妙地在狹窄水道內見風轉舵、操帆航行,日艦根本無法追擊。


剩下的朝鮮戰船也終於跟上前來馳逐敵艦。到了下午14:42,最高流速達到
2.8m/s(5.4節) ,全艦隊乘流放炮,擊殺了來島通総 、擊傷藤堂高虎,日軍前鋒傷亡慘重;根據李舜臣的記述,日艦被擊破31艘,其餘船艦也避其軍鋒不敢接戰。如此肆虐直到下午五六時許,潮流再度轉向,夕陽西下且風向轉為不順,朝鮮水師方才歛軍而退、乘風返航 。



鳴梁海戰的主要過程大體如上述。韓國史學界關於此役的分歧意見主要有二,一是龜船是否參與此役,二是是否如某些記錄中所言,李舜臣曾經鐵鎖橫江,將日軍艦隊物理隔絕?主張龜船曾經參戰的意見,援引的是李舜臣〈亂中日記〉中丁酉年八月十八日曾經有下令「粧作龜艦,以助軍勢」的紀錄,但除此旁證之外並無其他確證,因此一般不認為此役有龜船助戰。至於以鐵索阻絕日艦的紀錄,則見於李重煥的《擇里志》:
「時倭水軍自南海北上。水軍大將李舜臣住箚海上,打鐵鎖,橫亘於石梁上以俟之。倭船至梁上,罥於鐵鎖,倒覆於梁下;梁上船不見底處,不知其倒覆,意其踰梁而順流直下,皆倒覆。且水勢近梁益急,船已入急流中,不暇回旋,五百餘艘一時全沒,隻甲不存。」

由於描述多所誇大,且該書大約成書於十八世紀中葉,距離鳴梁海戰已有150餘年,而時代更貼近的原始史料當中並沒有類似的蛛絲馬跡,比較可能是採擇小說平話等民間故事的結果,應非史實 。


鳴梁大捷之後,李舜臣便一路北漂,九月十六日當天錨泊於唐笥島,十七日抵達於外島,十九日至法聖浦,二十日至蝟島,二十一日至古群山島,到十月初三才開始循原路回航,初九日才回到右水營。這一路退避不免令人懷疑鳴梁「大捷」是否屬實,抑或多所溢美甚且虛報。不過李舜臣一路退北主要應該還是兩個原因,一是日軍的作戰是海陸並進,水軍失利,陸上仍然進兵,十九日且燒殺及於法聖浦,失去陸上根據地又不願陸戰的李舜臣只好避其軍鋒,選擇開往海上他島。其次,時已入秋,接下來的盛行風向是北風,乘風南下的機會不會少,然而一旦失利可就難以後退,因此更必須仔細考慮出擊的場合。那麼在秋冬季節趁著有南風的時候拉開戰略縱深、保存實力,選擇下一個更有利的出擊時機打算定戰而非貿然接戰,便是比較聰明的作法。一般認為鳴梁海戰阻止了日軍艦隊的北進,其實更精確地來說,是李舜臣保存了朝鮮水師僅有的實力,從而遲滯了日軍前進;雖然不足以決定性地殲滅敵艦隊,但接下來便是海象越來越惡劣的冬季天候,交戰時節越晚,越不利於逆風北上的日本水軍,推遲交戰本身便有增加李舜臣未來勝算的效果。


史實上,進入十月之後海上交鋒已大為不利,日軍也就一再地往東南海岸撤退而不再有水軍的活動。有些意見認為日軍退卻純粹是「達成戰略目標」後的撤退,然而若說目標是指最初的壓制全羅道全境而言,那顯然目標並未完成──無論李舜臣如何「退卻」,始
終是在全羅道西海岸活動,最北邊也只「退」至羅州附近,更靠北的大半個全羅道西岸,日軍根本從未曾觸及過。


而李舜臣則抓緊對手退避的時機趕忙整練水師,一面南向推進,先是給大量在海上乘船避難的難民發行「海路通行帖」,證明其並非奸細,以此交換難民所攜帶的米穀衣裳、短期內保證了水師將士的補給,二是展開屯田、煮鹽販賣,籌備未來的軍餉軍資,三來募集難民捐輸銅鐵鑄造銃炮、伐木造船,開始重建水師實力。到了次年(戊戌,1598年)四月時朝鮮水軍已有二千餘人,之後更拓展至八千人的規模。這就為下一波大明水師來援後的艦隊聯合作戰奠定了基礎 。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94.187 (臺灣)
PTT 網址

viroid02/18 07:54

helldog02/18 10:30

sangotai02/18 11:11

hwsh6001302/18 12:29想起當年的萬曆朝鮮戰爭心得文

ja2307200802/18 23:55

wittmann421302/19 12:50推,最近剛看電影,不過裡面有安排龜船上場

articlebear02/20 19:39

andystupid02/21 12:07推! BTW萬麗朝鮮戰爭心得文很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