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隨筆-雅典帝國(1)

看板Warfare標題[心得] 隨筆-雅典帝國(1)作者
chuckni
(SHOUGUN)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3

雅典帝國



雅典人在薩拉米斯的努力為他們贏來了一個輝煌的未來,接下來他們通過這個威勢建立起自己的帝國,他們不僅僅是通過戰爭和軍隊來維持這個帝國,在許多面向,他們都為了確保霸權的存續做出許多努力,他們知道他們的屬民痛恨他們,於是他用各種方法壓榨他們,尤其是削弱這些屬民的力量令他們最終衰弱到不依靠外力就無法自力根生。


https://imgur.com/a/BcmO1Li



登場人物:

雅典

蒂米斯托克利-雅典海軍之父,薩拉米斯海戰英雄,三百壯士2的主角。

阿衛斯提德斯-蒂米斯托克利的政壇對手,曾反對海軍建軍,後被放逐,波斯入侵時響應雅典號召重回雅典,外號[法官],以公正處事態度而聞名。

桑西巴斯-伯里克利之父,參加了波希戰爭。

客蒙-年輕的騎士階級指揮官,日後的雅典名將。

其他
波桑尼阿斯-斯巴達將領,帶領斯巴達全國主力在普拉提亞大破波斯歐洲遠征軍。

薛西斯-波斯的現任國王,發起大規模的希臘遠征但在海陸都遭遇失敗。



拒絕生與死之地




當薩拉米斯海戰希臘人取得了全面勝利後,波斯開始退出歐洲,他們不只是經歷遠征挫敗,實際上損失的人力物力驚人,數十萬水手、上萬參戰的波斯人和屬民、龐大的物資和軍費通通石沉大海,在經歷如此恐怖的打擊後,波斯面臨動盪,薛西斯只能放棄征服希臘的夢,回到蘇薩。



薩拉米斯是蒂米斯托克利政治生涯的高峰,同時這也是一名年輕騎兵指揮官-客蒙大放異彩的舞台,這名青年在薩拉米斯的英勇表現為他贏來讚譽,他是蒂米斯托克利政策的追隨者,當蒂米斯托克利提案全部雅典人都應作為槳手上船時騎兵階級(註1)的跳出來反對他,最後這名青年替他壓下了騎兵階級的反對聲浪並追隨他殺進波斯艦隊之中。





蒂米斯托克利成了雅典以至於全希臘的英雄,因為他的提案雅典建立了海軍,最終才能造就薩拉米斯的奇蹟,雅典人士氣大振,他們感受到他們透過自己的雙手抓住了命運。如今的雅典是希臘聯軍海軍最強的城邦,沒有哪個城邦像他們一樣把所有的艦船都派出參加波希戰爭(註2),在短短的幾個月雅典人失去了他們的家園,全部的公民搭上了戰艦並為了自己的存亡奮戰,薩拉米斯勝利的榮譽屬於雅典人的。




波斯軍隊在這之後嚇破了膽,在海上,不僅僅是喪失希臘的制海權,現在連地中海東岸都直接暴露在希臘聯軍的威脅下。雖然波斯仍舊佔著數量優勢,但海軍的士氣已經崩潰,最精銳的那些腓尼基戰艦當天就開始往亞洲撤離,剩下的其他戰艦也連夜撤離了泊錨地法勒隆(雅典舊港),當薩拉米斯戰後希臘人還在等待可能到來的第二波攻勢時波斯艦隊已經消失於這片海洋了。直到一段時間後一些亞洲城邦冒險派遣了使者來告訴他們波斯人正在往東地中海退去的消息之後希臘艦隊才開始追擊。在愛奧尼亞側的海島薩摩斯,聯軍逮到了殘存的波斯艦隊,他們在密卡爾山(Battle of Mykale)發現了在岸上防禦嚴密的波斯人。雅典將領桑西巴斯和斯巴達王列奧提齊德斯帶領下聯軍衝上岸邊下船列陣,整個艦隊上岸後約有2000名重裝步兵,和上萬名輕裝的水兵,他們主動衝進波斯人的岸邊木柵,雖然斯巴達的方陣一度因為迷失方向而脫離隊伍,不過最後在波斯陣地外的混戰聯軍突破了波斯防線並連同回到戰場的斯巴達人一同擊敗了守軍,那些槳手則彷彿像在看球賽一般待在岸邊的船上歡呼著,在這邊停泊的波斯艦隊和軍隊經此一役都遭到毀滅性打擊。同一時期陸軍在「法官」阿衛斯提德斯帶領下加入了普拉提亞的戰局,波斯陸軍在普拉提亞遭到斯巴達名將波桑尼阿斯擊潰,入侵被徹底終結。


https://i.imgur.com/VDaZJw3.jpg

(密卡爾山之戰)



桑西巴斯和列奧提齊德斯回到赫勒斯滂準備破壞波斯的浮橋,不過他們遲了一步,浮橋已經被稍早的暴風雨摧毀了,之後斯巴達人解散了聯軍返回伯羅奔尼撒,只留下桑西巴斯繼續帶領愛奧尼亞的聯軍包圍被困在塞斯圖斯的波斯殘軍,這裡開始伯羅奔尼撒人和愛奧尼亞的命運產生了分歧。這些波斯人在塞斯圖斯附近的羊河被聯軍徹底殲滅,這裡也是數十年之後雅典的命運之地。





在這之後,雅典人開始了他們漫長的重建母邦之路,蒂米斯托克利嘗試說服雅典人直接在海邊建立新城,雖然最終因為雅典人無法放棄先祖的土地而否決了,不過比雷埃夫斯港的建造提案倒是通過了,雅典也通過了每年建造20艘新船和獎勵工匠的法令,有了比雷埃夫斯,雅典的戰艦就有了一個統一的停泊地。當時儘管斯巴達以不要讓波斯有機會利用希臘地區的城邦當作要塞為理由希望說服雅典人不要重建城牆,但在蒂米斯托克利的拖延戰術下,雅典人飛快的利用各種周邊的斷垣殘壁作為建材築起了一面牆,造成了既成事實,畢竟雅典此時是波斯戰爭的英雄而且斯巴達同情他們的遭遇,最終他們也只好承認。






第二年,在斯巴達年幼國王的攝政同時也是普拉提亞大捷的指揮官波桑尼阿斯號招下新的聯軍集結,這一年阿衛斯提德斯作為雅典的指揮官加入了波桑尼阿斯的遠征。這一次的遠征開始往波斯的地盤踏去,他們先是進攻了當時在波斯控制下的塞浦路斯,之後又遠航抵達拜占庭,儘管波桑尼阿斯證明了他確實是不辱普拉提亞英雄這一名號的指揮官但他暴躁、自大和貪婪的天性開始慢慢體現,同盟者對此苦不堪言,直到一部分的愛奧尼亞聯軍脫離了斯巴達的指揮權並請求阿衛斯提德斯幫助他們為止,斯巴達本國知道了波桑尼阿斯的脫序行為後把他給召回了斯巴達,聯軍因此變得群龍無首,但同為愛奧尼亞系的雅典人則受到這些同盟者推崇,阿衛斯提德斯臨危受命帶領聯軍繼續進行他們未完的軍事行動,他們不希望再由多利安人的斯巴達領導,因此期望和雅典共組一個新同盟。





稍後斯巴達本國雖然又派出了一名新的總指揮,這次聯軍拒絕了斯巴達的指揮官,他只能回到斯巴達如實回報。出於前一年斯巴達對桑西巴斯脫離斯巴達主導的聯軍另組分遣隊進攻塞斯圖斯的此一行為的默認,再加上連年出兵海外擔憂國內會出現騷動,斯巴達已經不想再繼續投入波希戰爭等等原因,斯巴達再次的默許了雅典和聯軍這次的行動。





阿衛斯提德斯回應了這個期望,新的聯盟將會是愛奧尼亞城邦和雅典的聯盟,同盟者們前往基克拉澤斯群島核心的傳說之島-提洛島。這裏是神聖的島嶼,它是神話中阿波羅和其妹妹女神阿提密斯的出生地,作為泛希臘最普遍被祭祀的神祇的出生地,又是愛奧尼亞文化的中心,同時也是愛奧尼亞區最大的奴隸市場。提洛是光明之神阿波羅的聖地因此拒絕所有的誕生或死亡,當地居民每逢生產或死去前都會移到鄰近的米科諾斯島(雖然通常是沒認真遵守)。




這個新聯盟有別於伯羅奔尼撒聯盟,是由海軍構成主要力量,而不是陸軍,因此需要一個金庫和大量的資金支持艦船維持和水手薪資而不是單純的法令,於是阿衛斯提德斯在聖島提洛設立了一個金庫,並指派十名雅典人作為「希臘財政官」。為了充實這個金庫好為聯盟海軍挹注源源不絕的血液,一個同盟義務履行辦法、詳細的規定了各城邦在艦隊和資金提供的規定被制定下來,所有城邦均應依照他們的人口產業等因素每年提供一定比例的貢金或兵源給金庫和同盟。





阿衛斯提德斯初期評估這個聯盟的同盟貢金每年約可替金庫增添460塔蘭同,另外擁有艦隊的城邦須履行同盟義務出兵,這些城邦包含希俄斯、列斯博斯、薩摩斯、納克索斯、塔索斯等。雅典人在這個聯盟握有最高決策權,所有人共同希望在雅典帶領下,繼續的對波斯的戰爭。他們的家園遭到波斯人蹂躪,許多神廟被摧毀,他們需一場報復性的戰爭來宣洩他們的怒火。




在神聖之地提洛,所有城邦代表共同立誓,他們的誓言期望能在對蠻族(波斯)的戰爭中獲得祝福,當時所有人都期望這個聯盟能帶領他們走向勝利...。




註:
1.騎兵階級是雅典市民的第二階級,第一第二階級是屬於富裕階層因此很抵觸做一般是只有平民和窮人才會當的水手工作。

2.雅典決議全部公民上船之後,他們的公民仍舊無法裝備滿全部兩百艘戰艦,於是他們向外邦人尋求支援,並將部分戰艦提供給一些同盟者使用藉此讓所有戰艦都完成出擊準備。三列槳戰艦龐大的人力需求令大多數城邦都吃不消,就連科林斯的人力都僅能出動六十艘船前來,像西基昂、斯巴達等邦更是僅有十幾艘出戰。雅典此時完全可以說,希臘人之所以能打贏海上的戰鬥是因為有他們的參加。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32.253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chuckni (111.240.32.253 臺灣), 04/03/2020 17:20:48

detonator04/03 23:38讚讚

hgt04/04 14:39這系列是要說雅典帝國史??

chuckni04/04 18:29主要是從雅典人如何控制同盟者這點來看

chuckni04/04 18:30希臘史的附錄有一部分也在講這個

chuckni04/04 18:37另外我對「第一次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細節有些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