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黑人為什麼要一直迴避T1?
說實在的
兩聯盟能夠持續吸引球迷入場的最大因素只有一個
就是*國際賽表現*
T1開始被人注意的一個點
是之前夏天的國際賽打出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現吧!
如:林秉聖
林志傑不也是在台灣以外打出實績~才成為我們的驕傲嗎
不然十多年前
我記得鄉民還在酸髮膠和熊度咧
這點P應該要好好思考
不要過度保護主義
而應該鼓勵各球團放球員出去爭取榮譽
至於魔獸或NBA球星
確實有助於整體籃壇發展
但對於票房吸引力來說
就是蛋塔效應
台灣人瘋得快退潮也快
其他球場氛圍及行銷活動
都屬於使用者體驗
老實說
不論p或t
其實競爭的不是彼此
而是其他運動(職棒)或娛樂活動(演唱會)
追求票價提高的同時
本來就該提供這樣的服務水準
不是嗎
--
異議!若是國際賽 那2013年SBL應該要復活啊
因為2013年那批球員很多都出走去對面了……留在台灣的文誠和Q確實也成了目光焦點吧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吐槽 廢文
國際賽表現不會是最大因素啦 2013年就示範過了
沒跟到台籃板去年討論齁 國際賽不重要啦
姓名可以先打對嗎
抱歉喔~手機選字沒注意到,已修正
按到推 幫噓
名字先打對是最基本的尊重
名字先打對
林秉勝是誰
每次提到跟過去581不同處都會說現在有行銷,可是講
到國際賽就直接把人數跟國際賽成績掛鉤。阿不就過
去581沒行銷也沒在玩主客場制才後續沒辦法轉化成進
場觀眾 XD
期待阿巴西
國際賽成績就是一個加分項目 不是最重要的
這幾年國際賽成績爛到爆 而且幾乎都CBA在扛
林秉聖
個人覺得國際賽影響不會大到哪去 除非連續幾屆拿亞
洲前幾 才有機會轉換更多新球迷
照這樣來說 P+根本不應該有那麼多人看阿 尤其不派人
P聯盟和球團確實有用心,光主事者們會參考鄉民意見做修正,這點就比過去的萬年籃協好一百倍,只是現在吃的還是2013那批國家隊的招牌,球迷對新聯盟的新鮮感逐年消退後,下一個賣點需要發展,U24?
國際賽只有贏球才會有人看啦
以近期國際賽成績說不定觀看還比一場例行賽少
霹靂哥出現的時候是台籃救世主啊,不派人的環境是
疫情正熾而且籃協配套沒做好。現在籃協一堆霹靂哥
踢萬的人,疫情也趨緩,下次不出人就說不太過去了
國際賽(X)國際賽贏球(O)
國際賽打很爛不影響我進場看球啊
喔
沒用 打到亞洲第一 nba迷還是不屑看
討論過了
一樓 2013年隔年的SBL我印象票房真的有稍微成長一
點,但也沒維持很久,沒辦法籃協當時行銷還是爛
0
0
對台籃來說 國際賽打得好吸引力不高 最實在還是要
有NBA球星
真的都討論過了 了無新意大可不發
國際賽你想贏誰?日韓中都看不到車尾燈了
最好是國際賽 魔獸沒來T1今年根本要倒= =
那時候光球給志傑就很紅了吧 不用等到國際賽
別拿棒球那一套來看台籃 沒人理國際賽好嗎 亞運四強
後581還是成了農場
到時候國際賽也是CBA那三隻扛
痾 國際賽打最好的三個都在CBA
哪個非台籃迷會看國際賽 笑死
職業籃球不適用棒球那套
那時候SBL雖然被酸,但也是爆滿欸,林志傑更是人氣
王
你對台籃現況的誤會值得一個噓
幫你加個條件啦,要國際賽成績優異加國內聯賽球員表
現好,如果劉錚回台有機會看到此現象
認同國際賽也是本土球星塑造的方式之一
現場看球體驗才是重點,一場好看的表演,大秀特秀
之後p+為了聯賽長期發展,不可能擋球員參賽了
包含顏值球技啦啦隊場地飲食主持DJ,體驗感才重要
用電腦看NBA只能看球技,卻沒有身臨其境使用者體驗
國際賽只是榮譽和認同感,不是進場看球最重要原因
3000人圖書館 身臨其境
重點是這是一場好的籃球秀表演,就像好演唱會一樣
大概就是中華職棒那樣就是頂峰了
棒球才是國際賽
因為本土準度強度不足,洋將增加對抗精采度更好看
之前P+就是怕打國際賽反向行銷很消極
排斥打國際賽只想當國內王
志傑Q敏哥房東國民認同度高吸引人進場也是加分之一
國際比賽好之外還要把好手留下來才有用
0
秀精采要場內所有團隊合作,包括商店和打清潔人員
說實話國際賽表現對票房影響沒那麼大,球賽氣氛、
主場認同經營跟比賽張力才是進場的原因。別把次要
因素當成唯一因素。
魔獸比蛋撻
國際賽成績跟聯賽經營真的是完全不同一件事情….。S
BL最熱的前5季,也是各種球迷追。但是國際賽成績並
沒有到很好。國際賽成績加成,更多是在你聯賽基礎
穩固的情況下才有的
國際賽成績跟職籃票房真的無關…
今年亞洲盃我們戰約旦時台籃板排名我記得有到第二
我覺得國際賽成績只能稍微幫你推一下票房,重點還
是靠行銷
國際賽成績就是行銷的梗啊
只是行銷到最後還是要靠自己實力留客
但是擴大觸及面 甚至增強球迷信心 國際賽成績不可少
例行賽成績可以幫球員鍍金
國際賽成績才是球員封神的關鍵
你想想看黑人如果手邊有位20/10/7的球員會怎麼行銷
你就知道國際賽成績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了
*手邊有位國際賽20/10/7的球員
台籃頂天就亞洲前八 能造成多大迴響..
國際賽在怎麼打都在亞洲,要是能打出亞洲還有可能
吸引球迷,但不可能打的出去
安bro 狗官 love life
66
首Po如題 像今天的活動 GQ臨時邀請雲豹和魔獸前往參加GQ年度大賞活動 不知道是不是搞黑哥 黑哥心理OS爆
說真的 P+現在就是靠 黑人的號召力、公關能力 林志傑跟高國豪兩塊招牌在撐而已 第三季看P+很明顯沒有上季看那麼潮 球迷的優越感不見了1X
查詢一下以前的文章 黑人哥好像當年擔任瓊斯盃中華藍領隊時候 突然接到CBL截止報名的消息 馬上在臉書開幹 "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心態 這讓中華隊接班梯隊的所有教練和球員們瞬間失焦X
當今台籃最強本土球員阿巴西在T1 除阿巴西外最強的三位球員也在T1: 林韋翰 蔣淯安 胡瓏貿 近年最強的三位新人也都在T1: 阿巴西 谷毛維嘉 曹薰襄20
打dh這一劑下去是強心針又不是打點滴 看的是下一季人數 怎會看當季拉超爆笑 代表啥 下季人潮如果沒跟這季差不多差不多去了 代表你強心針要一直打越打越大隻.. 到最後可能需要名字叫40歲後LBJ強心針來搶救t1
53
[討論] 黑人陳建州會刺激中職成長嗎?中職這幾年球團進步頗多 包括球場和球員薪資部分 但老實說聯盟八股味還是頗重 包括球的彈性 和裁判問題一直沒有處理好 最近陳建州籌備的職籃也準備開打 準備半年 吸睛程度越來越高 可能也是陳建州的關係 新聞媒體開始追逐新聯盟 只能說陳建州的公關程度確實厲害8
[閒聊] 未來兩聯盟合併遐想單純閒聊兩聯盟合併,這幾天國際賽關係,P+聯盟休兵T1賽季持續進行,也因為這樣的關 係,T1的網路關注感覺有提升,現場看球的人也有變多,臺灣愛看籃球運動的人真的多。 兩聯盟合併應該是正解吧,我想像中的兩聯盟合併,並不是誰吞掉誰,而是維持現有聯盟 , 有點類似日本職棒的制度,推出臺灣職籃Taiwan Basketball Association ,此架構下P+36
[閒聊] 就球迷的立場來說兩聯盟是不是很可惜看到台灣有實力的球員 必須拆成兩邊 試想如果海神跟中信也在P+ 財團實力雄厚 補強也好 對球員也好 重點是這才是球迷想看的吧 蔣淯安跟阿吉比速度 阿巴西對位到林志傑 楊敬敏 林秉聖 布銳克曼 跟高國豪 李愷諺 陳又瑋較勁31
[情報] 莊瑞雄:歸化球員制度化座談會民進黨立委莊瑞雄18日舉行「歸化球員制度化」座談會指出,台灣男籃繼「護國神Q」戴維斯之後,迎來第二位歸化球員「白色巨塔」阿提諾。 但廣大籃球迷開心之餘仍不免擔心前兩位歸化球員皆透過立法委員奔走下才順利完成歸化,下一位歸化又要再等多少年?隨著國際籃壇競爭強度越來越高,要像日本一樣提升國際賽表現,勢必要有新的一番作為,先將歸化洋將政策做制度化或許是第一步。 莊瑞雄提到,例如歸化球員的薪資,過去主要為體育署補助,在戴維斯的部分過去還有璞園球團的協助。現在世界各國都在爭取好的歸化人才,教育部及體育署也要思考,是否將待遇提升來吸引更優秀的人才加入。 莊瑞雄也舉例,在運動產業發展條例26-2的通過後,也開始有「企業認養」的建議出現,認為透過企業來爭取歸化球員,除了提升各隊的競爭力外,也能夠降低國庫負擔,這不妨也是一個有創意的想法。 莊瑞雄指出,包括歸化球員的後續在台發展、各聯盟推出更完善的特殊球員名額提供給球團更多誘因等議題,都是歸化球員制度化需要體育署和各相關單位共同去積極研擬的。10
Re: [閒聊] 台灣的球隊多,有助於籃球發展吧有助於籃球產業的發展是一定 不過對於國際賽成績的效益卻是負的 球隊增加了快三倍 等於現在台灣籃球圈有三分之二的球員 在以前的環境根本不夠格打SBL16
Re: [討論] T1的存在也創造了更好的P+職業比賽都是希望賺錢的, 老闆也不是盤子, 即便成立球隊單純只是為了打廣告在其他事業補回去, 以T1的能見度恐怕還做不到, 所以兩聯盟整合一定還是首選。12
[閒聊] 疫情過後才是P.League+挑戰開始?週六去看過了P.League+的售票熱身賽 行銷的確做得不錯,看球氛圍蠻熱鬧的 當然主要還是要有好球員,才會有好行銷 P.League+有黃金世代的老球星,林志傑、田壘、曾文鼎、吳岱豪、戴維斯 這些球星可以吸引老球迷進場X
[專欄] 酸民先等等!職籃雙聯盟會怎樣看了才知道by 動誌編輯中心 2021年12月02日 國內兩大職籃聯盟T1 LEAGUE、P League+先後於這兩周正式開打,上週先展開賽程的T1已 在台灣啤酒英熊位於天母的主場帶給球迷有別以往的新風貌。在擁有兩個不同職籃聯盟的 情況下,互相競爭求進步是必然,但在PLG聯盟各方面都已經成熟且讓球迷肯定之下,T1 勢必需要端出更好的分針,才能讓球迷刮目相看,進而取得更多球迷願意買票進場看球。6
Re: [閒聊] 黃金世代退完後,台籃發展還是不太妙吧?國際賽成績是加分 但不是必要項目 如果國際賽成績很重要 那隨著黃金世代當年越打越成熟 SBL的票房應該越來越好 可以吸引更多球迷看球才是 但事實上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