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唐鳳的破框思考力》讀後感
唐鳳的破框思考力 : 關於工作、學習與行動的方法
圖文好讀版:
臉書:https://reurl.cc/Or4V3A
IG: https://reurl.cc/0dXE0M
【推薦你讀這本書,如果你總覺得...】
1. 工作上遇到難題時,交給比較厲害的同事去解決就好。
2. 有不錯的想法不要太快丟出來,免得被別人學走。
3. 我的興趣沒辦法當飯吃,好像不該浪費時間在這上面。
【我學到的3件事】
1. 避免過度使用3C產品—讓身體和螢幕之間多一層「屏障」
從智慧型手機問世至今,唐鳳一直有意識地避免用手指直接碰觸3C螢幕(除非是需要放大或縮小畫面時),他堅持要用「觸控筆」來取代手指滑動螢幕 。
因為如果直接以手指和觸控螢幕互動,手指所收到的所有刺激就會變成身體的一部分,大腦會分不清楚「虛擬」與「真實」的界線。
也就是說,大腦會誤以為「手機是身體的一部分」,這會導致人們無意識地滑動螢幕、看到超連結就想點下去、看到紅色圈圈裡有數字就想點開,不知不覺浪費了許多時間,而無餘裕去進行創造性思考。
因此,唐鳳建議在裝置設備與人之間設立一個「屏障」,無論是使用觸控筆、聲控或是鍵盤都可以,如此一來使用者較能回歸理性,隨時抽身去做別的事情;如果已經是3C上癮者,他建議可使用「番茄鐘工作法」,每25分鐘提醒自己休息一下,離開螢幕去做別的事。
2. 真正的成功來自於共同價值的達成—「共同經驗」是教準用的準心
唐鳳在2016年被延攬入閣做數位政委時,開出了2個條件:
#1 每周三和五遠距工作,不用到行政院辦公室
唐鳳需要吸收大量來自各地方政府及局處提供的資訊,如果待在辦公室,會很常因同事來找他,或是長官臨時召開會議而被打斷,所以他設定每周一、二、四是專門討論及開會的日子,三、五則會找個地方心無旁鶩去消化新知,才不會每天都覺得有新東西、來不及反應。
#2 工作不受空間限制,在任何地方工作都算工作
唐鳳上班時間很少在辦公室,他不是在社創中心、就是在台灣各處實地訪查,了解立法院公聽會或是協作會議的議題。
既然網路可以打破距離,為何他還堅持到現場呢?唐鳳認為要幫一件社會問題想解決方法時,要先移動到最靠近「痛點」的地方,而不是關在臺北辦公室裡想破頭,如此一來才能創造與議題相關的「共同經驗」。有了共同經驗,在主持會議時,就可以先分享自己與在場者的共同經驗,討論才有可能聚焦,也才會有意義。
★關於這點我實在非常有感,當年我一考上高考,就分發到中央單位,光憑著課本和法條知識,就要建置出一套跨部會和私人機構的整合系統,雖然在過程中漸漸和各地方政府學習到許多,但內心總覺得有點不踏實,也因此在任職1年半後決定轉調到更接近實務的機關進行磨練。
(雖然當時被主管說:妳傻啊,要待在中央單位視野和格局才會不一樣。但我覺得我的公職生涯才剛開始,其實也不急於這一時半刻…現在回想起來,仍覺得我做了正確的決定)
3. 數位轉型的迷思—數位轉型≠電子化
現在很多政府單位在數位轉型上面臨的問題是:多數人還是習慣用「紙本」思考,然後在線上去模擬紙本的狀況。這樣並不是「轉型」,只是「使用數位工具」。
所謂的數位轉型,應該是藉由數位的工作流程,改善原本使用紙本有限制的地方,讓工作變得更自由、更省時、降低風險,例如自動化、縮短時間、跳脫地點限制或激發創造力。
★如果只是引進數位工具,對流程不一定會有幫助,甚至反而是在浪費時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先前待過某單位,不斷力拼科內業務的「電子化比率」,開會時與會人一定要使用「公用平板」線上簽到(還不能用個人手機,因此沒減少排隊時間),最後要簽會議紀錄時,承辦人還要上系統把簽到單印出來一併陳核(那這樣一開始用平板簽的意義是???)
【關於本書我還想告訴你】
本書由唐鳳口述、楊倩蓉採訪撰文,以新角度去檢視公部門的做事方式,但字裡行間不會感受到一絲批判,書中提出不少能做改變的方向,在公家單位上班的人讀起來應該會特別有感。
--
35
[討論] 沒人可以阻止數位發展部了嗎到數位發展部的官網看了一下 首頁先把唐語錄當成名言 「數位科技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連結不同位置的人們,以創造共享的價值。 由此,數位社會不會拋下任何人(唐鳳,2021)。」 從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那邊 接了一些業務過來4
[問卦] 用觸控筆滑手機有什麼好處?天下文化的文章: 重點摘錄: 唐鳳很早就明白, 如果直接以手指與觸控螢幕互動,4
Re: [問卦] 數位發展部到底有什麼實際的作為嗎喔... 我雖然也是不知道啦 不過 唐鳳 最近又推出新書 身為部長 可能會提及這個吧 看誰有空去翻翻看啊X
Fw: [討論] 接收唐鳳腦波 考試院將推數位轉型作者: Dodoroiscute (再想想) 看板: HatePolitics 標題: [討論] 接收唐鳳腦波 考試院將推數位轉型 時間: Tue Jan 12 08:18:56 2021 接收唐鳳腦波 考試院將推數位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