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分享] Yuchun Hung(洪愛珠對紙本書/電子書看法)

看板book標題[分享] Yuchun Hung(洪愛珠對紙本書/電子書看法)作者
hope39
(Less is More)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2

剛好看到板友分享吳曉樂的文章,我想洪愛珠的心得也值得參考。

Yuchun Hung(洪愛珠對紙本書/電子書看法)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vFyCdbzv9rPePXjP/

近期Threads上有一波紙電書爭議,總覺得可以有進一步的討論。身為一名作者,以及重度依賴紙本書,新踏入電子書的讀者,我查了版稅對帳單,提供個人使用經驗,希望有利公眾思考。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2021年春季出版,即疫情中。上市不到兩個月,台灣就進入三級警戒狀態。

迄今紙本書二十刷,累積印量超過四萬。我自己在今年才開始使用電子書(經驗很好,寫在後頭),過去未曾太留意作品的電子書銷量,數字說話,目前電子書銷售量近萬本。因此目前正體中文版的總銷量,應該以五萬,而不是我以為的四萬餘本計算才對,電子書紮實佔了總銷量的五分之一,而且賣一本是一本,無回頭書。

(老派少女也出有聲書,在此暫不討論,但歡迎參考愛用)

疫情中,老派少女電子書成長突飛猛進,銷售前半年還只有紙書的十分之一,最近已達四分之一。因為電子書,海外讀者能第一時間讀到書,不必等待寄送乾著急。有些朋友讀了喜歡,重複買紙書自用送人。常見情況是,因作者簽名只能簽在書上,擁有電子書者,又買紙本來簽書。

以我個人經驗,電子書甚至促進了紙書的銷量。

版稅部分,電子書定價略低,但版稅較紙書高出五個百分點,對作者來說,兩者都不委屈。

——

作為長年習慣紙本書的讀者,同時是設計工作者,紙書對我來說,除了是內容載體,同時有材質魅力。多數時候,體感經驗較佳(但遇上有些書,體感經驗也會相反成為閱讀不暢的主因,比如大部頭作品的重量,字級太小,或大量不隨頁註解)

老派少女是我親自設計書封,內文版型也由我設定,同時搭載彩色圖片。因此我當然希望大家有機會能翻翻看紙書,感受一下開本和行氣,成為讀者的選項之一。而電子書是另一選項。選項充分通常是好事,沒有高下之分。



今年幸運獲贈一部電子閱讀器,使用後非常驚喜,列點如下。

1.重量|習慣每晚睡前讀書,常常不小心睡著,厚書砸在臉上,壓壞過眼鏡,還會破皮,電書甚輕,砸臉沒事。

2.自訂格式|字級可隨時放大縮小,對越來越勞累的眼睛很友善。字體可換(中文有明體、黑體,英文有多種)。

3.收納|大量書籍存於輕薄載體,除解決實體空間收納問題,更有利移動中的閱讀。解決旅程中帶了A卻想讀B,以及重量取捨問題。

4.即買即得|前一陣子在敏隆講堂講《挪威的森林》,為備課閱讀的多本論文,紙本書不易取得,電書幫了大忙。

5.劃記功能|過去我筆記索引的方法,是黏便利貼。女兒開始爬行之後,興趣之一就是撕掉(甚至吃掉)便利貼……


6.最後是設計工作者的審美偏執。好些書內容精彩,然而設計(含封面、紙質、排版)不是我願意留在自家書架上的(過去我們會將這一系列作品,統一收納於不見光的箱子裡),現在我會直接購買電子書,享受內容,不受包裝影響。

——

小結。我未來會採紙電並用閱讀。目前紙本閱讀量仍然多倍於電書,但電子書發展勢不可擋。唯一擔憂,就是我們同樣深愛的實體書店所受到的衝擊。那一直以來是我高度倚賴的「與陌生書籍相遇的場域」,隨之是書籍行銷與讀者溝通方式的必然改變。

而書店(特別是實際書籍銷售業務)的存續,高度影響書籍與讀者知遇的機率,近年我明顯感到實體書展售空間的大幅縮水,影響新書陳列量和在平台停留的時間。作為從業份子,作為讀者,希望有理想的方式能無痛轉換,但我也未有方法,愛書人一起想想吧。

#電子書|#紙電之亂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9.220.37 (臺灣)
PTT 網址

widec06/20 16:05愛看書的人,有書就看,何來紙電之亂

FeverPitch06/20 16:25二十刷!

lbyronichero06/20 19:00不喜歡的紙質我的確都買電子書XD

in0906/20 20:13我喜歡紙本書但討厭蠹魚也討厭打掃,所以,電子書

bobbytung06/20 22:24這本紙書我不行,段首不縮排加間距對我來說很難讀。

chchwy06/21 10:05大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