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有限與無限的遊戲》讀後感

看板book標題[心得]《有限與無限的遊戲》讀後感 作者
a102740826
(Ling)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有限與無限的遊戲:從遊戲與變幻透視人生

圖文好讀版:
臉書:https://reurl.cc/Vz7GVA
IG:https://reurl.cc/lQlExQ

【推薦你讀這本書,如果你總覺得...】
1. 身而為人的目標,是在追求功成名就嗎?
2. 為什麼有些人總可以抱持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
3. 為了扮演好各個角色,壓力好大…

【我學到的3件事】
1. 有限遊戲玩家在某種程度上遮蔽了自己的自由
世事遊戲至少可分為兩種:有限遊戲以「取勝」為目的,無限遊戲以「延續遊戲」為目的。

舉例來說,A公司的首要目標是「擊敗競爭對手」,那麼它就會將所有關注放在對手身上,可能會用比較、抄襲、輿論等方式進行一場有限遊戲;B公司的目標是「提供客戶更優質的產品」,它的重點會放在客戶需求上,隨著客戶需求變化,此時的B公司即身處於無限遊戲中。

有限玩家的目的是「被認定為贏家」,而輸贏是由外部定義的,因此需要去說服他人,不被人看到就失去了價值。

這會產生一個矛盾:有限玩家需要先被他人說服「自己是他人眼中的輸家」,才會有足夠的渴望必須去贏得比賽,隨著玩家對自己評價越低,就會越努力扭轉他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判。

「透過向他人證明他們是錯的,玩家向自己證明他人是對的。」

想成為有限遊戲中的贏家,必須想辦法記住自己被否定的經歷,以維持對奮鬥的動力,這群人往往因此忘了自己其實擁有遊玩的自由。

2. 「權力」只侷限於相對少數的特定人士,但任何人都可以變得有「力量」而強大
在有限遊戲中,玩家是為了成為有「權力」(power)的人;而無限玩家則是為了成為有「力量」(strength)的人。

有權力的人關注「已發生」的事情,致力於解決目前的問題、重視結果;有力量的人關注「尚未發生」的事情,將過去乘載到未來。

權力只存在於有限遊戲中,因為權力需要在遊戲「結束」時才能被定義,且通常和「頭銜」有關。例如總統大選前,候選人們使出渾身解數參與遊戲,當宣布結果的那一刻,這場遊戲便結束;而無限玩家對賦予過去的事情永恆的意義沒興趣,他們的目的在遊戲永續,因此選擇不斷重新詮釋過去。

書中有一段文字讓身為公務員的我非常有感:「一個人透過公認的頭銜(也可說是他人的儀式性尊重)來擁有權力,代表這樣的權力從來不屬於自己,而是由他人所賦予的。」

公務員並不像白手起家的企業家,我們擁有的並不是「名字」,而是「職位」,尤其職等越高的人,越要謹記自己所擁有的權力,來自於為民服務的義務。

3. 你的人生是「劇場化」的還是「傳奇性」的?
有限遊戲是為了「結束」而設計,其中的角色是為觀眾而撰寫和表演,因此可說有限遊戲是劇場化的(theatrical);而無限玩家避免任何終局,因此對未來開放,讓所有劇本作廢,稱為傳奇性的(dramatic)。

這讓我聯想到,小時候玩遊戲時,我總喜歡邊查攻略邊照著玩,深怕錯過任何一個遊戲細節;長大後我丟棄了完美主義,隨著自由意志玩,反而更能徜徉在其中,享受遊戲為玩家帶來的各種驚喜,也才開始意識到,透過遊戲能讓自己有所收穫和改變。

另外,書中舉的例子也讓我有所啟發:「扮演」一個母親的角色,是劇場化的;「選擇」成為一個母親,則是傳奇性的。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我才會堅持,在決定要生小孩前,要先釐清動機,且對旁人「鼓勵」生小孩的行為感到反感(但是非常歡迎用「理由」來說服我<3)。因為這會影響我接下來如何去面對養育小孩所帶來的挑戰:

有限玩家害怕無法預測的未來,訓練自己掌控各種可能性,造成他們使用嚴肅的態度面對人生;為了防止未來改變過去,他們必須隱藏自己未來的舉動,不讓對手知道。也因如此,他們的每一個舉動都必須具有欺騙性:假動作、分散注意力、虛假信息、誤導、神秘化。

而無限玩家做好了迎接未來驚喜的準備,在遊戲中抱持完全開放的態度,展現真實、充滿活力的動態自我,他們期望在遊戲過程中改變自己、豐富內涵,持續的自我探索及自我定義。

【關於本書我還想告訴你】
1. 本書共7章節101個段落,用賽局理論解釋人生哲學,句句精華,較少生活化實例,所以雖然頁數不多,但讀起來還是需要些思考時間。

2. 本書譯者並不是文學翻譯相關背景,而是電機和經濟專業,目前任職於香港中文大學金融學系副教授。

3. 我是一個喜歡玩遊戲的人,對本書的敘事方式頗有共鳴。我滿推薦大家對人生抱持著「遊戲」的態度:參與的過程感受樂趣、全力以赴,遊戲結束後,無論結果如何,都得放下、繼續生活。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206.4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