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朋友與敵人

看板book標題[心得] 朋友與敵人作者
joowei
(瓜g)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0

網誌圖文版:
https://reurl.cc/D44xZN

書籍簡介:

朋友與敵人
教你掌握合作與競爭之間的張力,當更好的盟友與更令人敬畏的對手

作者:Adam Galinsky & Maurice Schweitzer
推薦指數:☆☆☆


前言

少數我沒有先閱讀過一點點之後才進行購買的書,老婆被網路上漂亮的封面給吸引,於是我就先代為閱讀了。自己對於競爭與合作的議題滿有興趣的,但這本書好像就是沒有辦法讓我非常感興趣。簡單來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永遠是你的朋友或是敵人,大部分都是亦敵亦友的狀態。接下來就讓我來跟各位講幾個我覺得這本書值得或特別的地方吧。


社會比較

因為社群網路的普及,我們對於比較的心態又更上一層樓了。以前可能要朋友聚餐時聽到誰誰誰買房子、買新車、出國玩不停,偶一為之的去羨慕嫉妒身邊的人生活過得多好。現在則是無時無刻接收社群媒體洗版,甚至跟自己很不熟的人都會讓你產生忌妒之心。以上這些我相信各位在很多書籍中都讀過,而很多的解法可能就是建議關掉社群媒體等很積極的做法。這本書為了讓人不要因為社群媒體到處樹立可能讓人「羨慕嫉妒」的敵人,它建議與其分享出國玩樂的照片,不如分享一些出國遇到的糗事或困難。

我一開始看到這裡心裡就在想,「蛤?這是在供殺小?」,但後來仔細想想這麼做或許真有些好處在。當然這裡所謂的分享困難或糗是不是要你一天到晚發厭世文或憤世忌俗的動態,而是可以簡單分享一下像是,出國很好玩,可是去迪士尼剛好都在下雨之類的事情。我假想了一下我看到出國美照跟這種文章時的心態,看到美照時我可能會回「羨慕、又爽」之類的,但看到下雨的文章時可能會回「好慘,我上次也是」等比較像是朋友的回文。用這個角度去想,好像真的分享糗事會比較不容易樹立敵人。但如果你還是想要炫耀自己做了什麼,或許可以像我看到的一些限動,在最後一張 訴大家這真的是最後一張了,博取大家一笑之類的來減少嫉妒感。


權力

本書花費了很多章節講權力的影響,也花費了一些時間講解權力的由來,所以就讓我先講一些我看到覺得跟權力影響有關的地方。權力大的人通常只會看到自己行為所帶來的獎勵而看不到風險。像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只知道偷吃很爽,但卻沒想到他的偷吃所帶了風險可能比一般人偷吃來的大得多。這也是為何公司在做業務規劃時要分兩種方式進行:由上而下所告知要達到的目標業績,以及由下而上所堆積出來的結果。一般來說,由上而下的會非常樂觀,因為這是權力大的人想達成的,他們只知道今年一定要成長多少趴數卻很容易忽略一些實質的風險。反觀由下而上的堆積則會錙銖必較,最後出來的數字通常跟前面的差不少,但這些數字也很容易太實際而顯得一點進取心都沒有。這就是權力的影響,甚至有研究指出「權力讓人比較不願意在上床時使用保險套,而且這個結果不分男女」。

再來想談談權力的由來,我自己覺得這部分可以談很多,從無政府狀態到大權在握的皇帝制,從階層分明到不行的軍隊文化到組織扁平的新創公司。各式各樣的階層組織創造了我們現今的社會。我們生活在一個民主的社會,認為民選總統天經地義,藉由人民賦權是我們所接受的教育。但為何共產、皇帝制可以存在這麼久?它們是否完全沒值得參考的地方?一般來說,混亂的秩序需要有階層制度來維護,反之則可減少存在的必要性。為什麼人類有這麼多人卻不是大家都是甘地或馬丁路德金恩,就是因為有這種權力的分配才有辦法按照某種秩序往目標前進。是想公司裡若人人都是老闆,大家意見不一樣,最後各做各的能成功達到目標嗎?適時地運用階級制度確實能帶來很多好處,但要永遠記得,暴政的結果通常都會很慘。


雙標仔

雖然全世界正在努力消彌性別不平等的狀態,但看到一些研究還是會覺得很荒謬。某研究對面試官做實驗,拿了兩張履歷請他們評估適合的候選人。其一是高學歷少經驗的男性對上低學歷經驗豐富的女性,最後男性獲選,因為他學歷好有潛力。另一個情況是低學歷經驗豐富的男性對上高學歷少經驗的女性,最後還是男性獲選,因為他經驗豐富能比較快上手。這不是雙標、歧視的話,這是什麼?難過歸難過,但作者有提出能消彌這種不平等的方式。比較消極的做法是不允許履歷上顯示任何跟性別種族有關的資訊,這樣一來就能在這一關消除偏見所帶來的偏誤。在積極一點的做法是在面試過程當中直接評斷篩選標準。以剛剛的實驗為例,先設定好要高學歷還是經驗多的人,根據研究結果,先設定篩選標準能成功消除偏見所帶來的偏誤。


頭銜與稱號

「如果要避免被性侵的話,就不要穿得像騷貨」,這句話不是什麼歧視意味濃厚的人講的,而是多倫多警方在2011年的公開發言。在這裡我們先不談檢討被害人等等的問題,我想講「騷貨」這種稱號或頭銜帶給人的影響。一般來說,騷貨是非常低俗的稱號,且給人感覺權利非常低下。為什麼人會需要各種稱號與頭銜呢?稱號給人一種比較容易親近的感覺、而頭銜讓人感覺你比較有權力。這就好像選舉時我們在看選舉公報時,那些默默無名的候選人總是要冠上一堆頭銜來顯示自己好像有多厲害(但其實仔細看的話很多都沒什麼路用)。而稱號給人比較親近的感覺。那在多倫多警方發表這番言論之後,「騷貨」這個稱號發生什麼的變化呢?Heather Jarvis發起了騷貨遊行,她想將「騷貨」正名話,藉由這個「正名」運動,他想告訴多倫多警方,錯的不是他們穿得像騷貨,錯的實實在在是加害者。


道歉與道德感

我有一位好朋友,他對於時間觀念總有他自己能解釋的一套說詞。他不是什麼場合都會遲到的人,舉凡像是搭飛機這種會影響他金錢的場合,他正常是不會遲到的,所以他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做呢?我在看這本書時看到道德感與道歉的部分就一直想到我這位朋友。一般人認為,人們不會去做不道德的行為(像是遲到),但很多實驗結果顯示,不道德行為所帶來的小小快感令那些人非常愉快。至於做了這些事情之後,他們會道歉。道歉來避免競爭的情況產生、道歉來短暫顯示自己權力比較低下,先聽你怎麼講,我之後再說。這種人其實滿厲害的,做自己想做的不在乎道德感,最後為了避免衝突再道歉。這種行為或許不值得效仿,但我們能從中學習如何圓融的與任何人相處並做自己。


Last but not Least

最後,我想用2024總統大選來做結尾。藍白合、無黨立委席次過半等等都是顯示競爭與合作的時機。在這次選舉過程到結束我們看到了無數的競爭與合作,也看到了非常多的嘲笑與謾罵。不論你投的是哪個黨,投之前都跟不是投你支持的那個黨的人競爭。但投完以後你們又變成合作的對象該一起監督政府了。不管結果如不如你意,別急著到處樹立敵人。多結交值得信任的朋友才是真正的好處多多。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57.179 (臺灣)
PTT 網址

kk2921200201/22 18:47推推

weimr01/23 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