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你可以自私自利,同時當個好人》

看板book標題[心得] 《你可以自私自利,同時當個好人》作者
happyread
(樂讀)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3

【讀書心得】《你可以自私自利,同時當個好人》

本書將亞當斯密的重要思想用現代的語言與例子重新詮釋,一一剖析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知不覺,但其實一直遵守的行為凖則,點出多數人看待金錢、物資、野心與名氣常有的盲點,更道出「追求智慧、美德、知足」與「過好人生」最基本的關聯,讓我們真正理解自我與他人,找到最深刻的處世之道。

我們的內心深植著一種尋求周遭人認同的固有慾望,
所以旁人對我們的認定和否定,會漸漸造就我們的道德感,
會促使我們想像有一個無私的旁觀者隨時在評斷我。

Man naturally desires, not only to be loved, but to be lovely.
人類不僅天生渴望受人喜愛,也渴望自己是可愛的

生命中充滿許多希望以各種不同方式來影響我們的人
我們周遭的人和我們一樣期待受人喜愛
有時候他們會基於策略性的理由或真正的誤解
讓我們錯信自己是另一個人,亞當斯密鼓勵我們不要被愚弄。
他鼓勵我們誠實地面對自己。

我們所要克服的最大挑戰並不是如何識破他人的虛假讚美
我們所要克服的最大挑戰其實是自己。

我們太希望自己是可愛的,以致於可能會努力說服自己相信我們真的很可愛
但其實不然。有智慧的人會拒絕他所不應得的讚美。

別人可能會對在某些情境下的我們做出不利的評斷
但因為我們非常不願意把自己視為惡人
因此我們經常會蓄意對那些情境裡的自己視而不見。
自我欺騙或許比自我認識更能讓人感到安慰,因此人類總是喜歡自我欺騙。

亞當斯密認為:高估個人優點的那種自我欺騙心態絕對是負面的。
『自我欺騙』會導致我們相信明明沒有道德的自己是道德的
最後會導致我們難以適當修正自己的行為。

我們周遭和我們類似的角色可扮演一種催化劑,促使我們改善自身的行為
我們可藉由持續觀察他人的行為,不知不覺在心中建立某種行為通則
並自然而然地區分出什麼行為是合宜且適當的,什麼行為又是應該避免的。

一旦牽扯到自己的利益,任何人都很難保持客觀。
一旦牽扯到私利,你很容易會說服自己,相信你為了一己之利而做的事是正確的。
保護自己免於被自我欺騙心態左右的方法之一,就是找出一個能幫助你免於被自利心蒙蔽的良師益友或一個真正無私的現實生活旁觀者。

人們經常會基於自己的意識形態和原則而堅持己見
而且會刻意努力尋找能支持自身觀點的證據,但對其他所有證據視而不見。

方向和方法錯誤而過度自信,遠比勇敢承認自己迷路更糟糕。
每個人都有缺點,而承認自己的缺點才是智慧的開始。
『你才是最容易愚弄的人,不要欺騙自己說你並不會自我欺騙。』
承認自己的無知才是無上的幸福

快樂面對自身命運,了解自己內心的慾望
或許就會比較容易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到開心

美德有很多面向,但最重要的美德有三個:審慎、正義和仁慈

- 審慎代表把自己照顧好,好好對待自己
審慎的人是真誠的,他總是謙虛看待自己的技巧和成就,總是多做少說

- 正義代表不傷害他人,判斷正義的方法就是訴諸無私旁觀者可能對我們的行為有何看法。 而一旦我們開始思考什麼特定情境下可以不理會正義法則,從那一刻起,我們就已經變 得不值得信任。

- 仁慈則代表對旁人好,幫助他人

即使我們的見解是對的,即使我們自以為知道怎樣對別人最好,但有時對他們最好的,
卻是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摸索,因為我們的努力不僅會失敗,也可能難以達到原本的美意
,甚至適得其反,有時候放手離開可能會是最好的選擇。


--
<Happy Read 樂讀>
定期分享個人的閱讀心得筆記 歡迎追蹤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appyRead0804
Medium:https://medium.com/@happyread0804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happy__read/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209.122 (臺灣)
PTT 網址

zaqxsw223003/14 15:18『自我欺騙』會導致我們相信明明沒有道德的自己是道德

zaqxsw223003/14 15:18

zaqxsw223003/14 15:18最後會導致我們難以適當修正自己的行為。

zaqxsw223003/14 15:18喜歡這句推

elfeana03/14 21:25

Capufish03/16 02:23這本很棒

as472390303/17 16:26喜歡你的心得,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