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異數 即便成功是優勢的累績 也不能否定一萬小時的努力

看板book標題[心得] 異數 即便成功是優勢的累績 也不能否定一萬小時的努力作者
sailly
(人間好時節)
時間推噓 1 推:2 噓:1 →:10

圖文網誌:https://blog.xuite.net/vivisaylove/wretch/589243924

即便成功是優勢的累積,但也不能否定一萬小時的努力


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典藏紀念版〕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作者: 麥爾坎.葛拉威爾
追蹤作者
新功能介紹
原文作者: Malcolm Gladwell
譯者: 廖月娟
出版社:時報出版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出版日期:2015/03/23
語言:繁體中文

《異數》從圖書館借來的書,斑駁的書頁,有種被上萬讀者撫摸的痕跡。

我喜歡前言 羅賽多之謎 最後一句話「從偏離常態的現象來洞識成功的秘密。」

這本書蒐集了不少資料,重新整合,打破凡人以為的固有定見。

由麥爾坎.葛拉威爾著作,出版問世至今,已經過了五年,

仔細看一下他的作品集

還有《決斷2秒間》(Blink)

{一本討論看兩秒就知道這一對夫妻20年內會不會離婚的書。}

看完異數,得到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許多觀點,

書中告訴你,努力很重要,但投胎到對的環境跟機緣一樣也很重要。



第一章 好上加好的馬太效應

成功不是一個人埋頭苦幹就能搞定,家世背景跟貴人相助也同樣大有關係。

生到對的時間點也很有關係。

{研究指出,你可能正是台灣戰後史上最失落的一代。 美國的千禧世代,也就是出生在
1981至1996年的人,被認為是「最衰的一代」,他們多半教育程度高、族裔多元,但華盛頓郵報近日報導,這是美國史上運氣最差的一代,他們歷經2至3次經濟崩盤,一輩子可能都得不到財富自由。2020年6月10日 網路文章}

https://kknews.cc/zh-tw/news/5jblry8.html}

{看完這本書,很想問一下女兒,班上前五名都是幾月出生的孩子}

成功其實是優勢的累積,社會學家莫頓,稱之為馬太效應

「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成功者會得到資源而變得更成功,成績好的孩子越能得到老師的關注,體型大的孩子越能得到教練的指導

因此社會學家認為,所謂的成功其實是優勢的累積。



即便如此,成功者還要先具備第一個前提一萬個小時的努力

在第二章舉例的有約翰藍儂、創辦昇陽電腦的喬伊,世界首富比爾蓋茲,以及音樂神童莫札特

神經學家列為亭:「一萬個小時的練習或訓練,識成為專家最起碼的要求,不管是作曲家,籃球選手,科幻小說家,甚至是罪犯,都再印證這個數字一萬個小時」P056

10年代表一萬個小時的苦練,一萬個小時就是敲開成功大門的神奇數字。

在書中P61頁,揭露了比爾喬伊的機會,大一那年的電腦中心的程式漏洞,

讓他擁有徹夜未眠使用電腦的機會,算一算時間,也是一萬個小時。

披頭四的1200場演出算一算也是1萬個小時

而比爾蓋茲連續寫了七年的電腦程式,

作者將這些各行各業的翹楚進行分析,成功可以說是一萬小時的磨練加上一連串的幸運機會的組合。

生要逢時

出生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是成功的關鍵,聽起來似乎有點酸溜溜的感覺。

但作者將目前電腦史上幾個重要人物的出生時刻拿出來對比,

這些電腦商業鉅子幾乎都是出生在1955年前後左右,

作者在這些資料的歸因中,得到了一個結論:

成功不完全是自己打造出來的,也是生長的時代造就的。

第三章與第四章 天才的迷思中

我在這一章特別同情一個天才,號稱全美最聰明的男人藍根,雖然是天才

但是出生在高風險家庭,媽媽生了四個孩子,但爸爸都不同人,繼父會虐待孩子

年輕時期一連串不幸的遭遇,讓他的天分完全被掩埋家庭的陰影裡

結果人生一連串的失誤,缺乏大學文憑,最後只能在酒吧當保鑣

{不過在酒吧當個天才保鑣好像也沒甚麼不好?!}

在作者眼裡,因為一連串的不幸,讓藍根只能埋沒智力

而同樣遇到類似處境的歐本海默

{一個想毒死老師的天才,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展負責原子彈研製工作的物理學家}

最後命運卻是雲壤之別。

作者認為兩者個差異在於「實用技能」

{知道在甚麼時候,用甚麼方式以及說甚麼,已達到最大效果的能力}



這個一種程序性的能力,作者認為實用技能是從家庭環境學習而來的。

而生長在高風險家庭的藍根缺乏這方面的資源,我想到台語:「欠栽培」

家庭因素對實用技能的影響甚大,

馬里蘭大學的社會學家拉洛,將孩子分屬12個家庭,

研究完之後發現只有兩種教養哲學

有錢人的教養哲學,以及窮人家的教養哲學。

當然,這一段揭露的資訊不知道能不能涵蓋全球化的世界

按照書中的描述

有錢人家不會讓孩子沒事做,會將孩子的時間排滿滿的,常常研究老師與教練跟孩子的對話內容

而窮人家的孩子多出很多時間,

而中產階級的父母會跟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有挑戰權威的空間,

貧窮的父母害怕權威,只會被動的配合學校的要求。

看完這一段的感想就是階級是會複製的,一代傳一代,唉。

因為貧窮階級的孩子對於權威的恐懼,不懂得往上爭取,
我想起了近年發生的權勢脅迫的一些事件

是不是都專挑階級相對弱勢的人下手?

書中繼續往下探討,階級帶來的文化優勢,

最後這一章作者用出生貧窮的天才藍根庸碌一生為這一篇做結尾。

作者形容天才藍根,已經50多歲的他,擁有運動員體格的肌肉猛男,

過的幸福美滿,只要照顧好農場的牲畜就不愁吃穿,擁有群書跟心愛的老婆晨昏相伴

{這樣的人生不好嘛??}

雖然我覺得這樣的人生很不錯,

但作者認為藍根對宇宙的研究已經幾十年了,卻只能閉掃自珍。

孤芳自賞,無法讓物理學家;哲學家評估一下,其實蠻失敗的。{作者沒這樣說,但我感覺就是這個意思}

我看到這一段時,有種感覺,如果藍根願意當YOUTUBER,
當個美國版的老高與小茉還是大有可為的,

這個年代的出名的機會其實比過去的多

2015年的藍根或許只是一個農場主人

但這五年的時間,如果他投入自媒體世界,他可以是農場主人,也可以是宇宙專家。

但很可惜,現年已經60歲的藍根不知道還在不在世上,如果在世,他是否願意讓他的宇宙研究

有機會見世。

這本異數出版之後,難道沒辦法好事者想認識天才藍根嘛?

藍根的故事,告訴我們投胎到對的人家很重要,不然即便是天才,也只會被寫書的人

下評論說過著庸庸碌碌的一生。

--



木子米米食遊記
http://blog.xuite.net/vivisaylove/wretch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9.0.62 (臺灣)
PTT 網址

kevinapo07/23 23:44這不是整篇廢話嗎XD

kevinapo07/23 23:44我爸是連戰 跟 我爸是乞丐 當然起跑點就不一樣啊

kevinapo07/23 23:46女生長得像新垣結衣 跟 外表平凡 兩個人的人生也註定不

kevinapo07/23 23:46一樣啊

kevinapo07/23 23:51這種書到底能啟發你什麼?

※ 編輯: sailly (220.129.0.62 臺灣), 07/24/2020 00:08:30

expiate07/24 05:41痾 樓上,那一萬小時算啟發還是廢話呢?

pshuang07/24 10:35就算是一萬小時 也跟一個人的天生才能有關

pshuang07/24 10:35不要以為練了一萬小時 人人都能打NBA

pshuang07/24 10:36一般人的一萬小時大概就是賣油翁等級

Nolan556607/24 10:38一萬小時說,不是已經被刻意練習作者說是過度簡化

Nolan556607/24 10:38沒有回饋、調整、精進,投入一萬小時重複結果還是沒用

pshuang07/24 10:52一般人其實適合看 BBC的紀錄片《The Up series》

Rune07/24 22:16刻意練習不會讓人人都能打NBA 但有極高機率打得比亂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