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想找尋 "心理史學“相關書籍(艾西莫夫版
手機發文,若造成閱讀不順請各位見諒
之前在圖書館翻到基地三部曲,非常喜歡作者講述的“心理史學“概念,後來上網搜尋有沒有相關書籍後,發現是作者自創的概念....
依維基百科定義的心理史學為從心理學角度思考歷史人物行為對歷史事件影響的規律。
跟基地三部曲的心理史學定義不同,阿西莫夫的版本為用統計及熱力學等預測整體人類歷史發展。
最近找到最類似的書籍為大塊文化出版的『規模的規律和祕密』
故想問還有類似的書籍可以參考嗎?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X01AD.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2.149.127 (臺灣)
※ PTT 網址
→
不是 那只是科幻小說...
→
科幻小說中尚未成真的部分......
推
雖然說是想像的學科 但很符合潮流呀
→
像是購物網站大數據分析 預測購買品項之類的
→
雖然沒有心理史學那麼神 但概念蠻像的
→
如果真的想研究應該可以參考 統計 數據分析 之類的書
→
歷史的部分則是餵給分析模組的"材料" (個人感覺)
推
就像餵給AlphaGo的"材料"是一堆棋譜 AlphaGo再推算下一步
→
類似的概念已經深植各個領域了 只是大家沒意識到
推
網路小說<<深空之流浪艦隊>>有數學史觀,跟心理史學類似
→
法國年鑑學派的書看看是不是你想要的
67
[心得] 基地S1E1&2慘遭好萊塢改編的科幻經典(雷)在艾西莫夫的Reddit版上已經評價爆了 最莫名其妙的部分 原作序章一個戲份不重要的男配角改成女主角 性轉不夠,還是黑人女主角,一直演她背質數 這還不夠,謝頓博士多了一個黑人跟班30
[心得] 基地 S01E01-02 多為原著比較心得 (雷)以下有一點小說雷,不過我猜應該不影響影集觀看 晚上看完apple tv的基地後,心情一直是有點五味雜陳,正因為我剛好也為了這次影集買了基地精裝版,並在上禮拜重新讀完正傳三部曲,因此在觀看這兩集時,腦袋會不斷的跟原著做比較,而這種比較的過程帶給我是困擾居多。 影集方面增加了不少新的設定與原著不同,在關注人物上也與原著有不小的敘事風格差異,在原本小說中比較關注社會與世界脈動與潮流,而非人物的感覺,但影集選擇比較挖掘在事件動盪下人物的感受與情緒。 最明顯的差異就是蓋兒與芮奇的戲份就是增加的,我個人是對角色被性轉還是黑人化其實沒有特別在乎,尤其是像前面提到,原著小說其實沒那麼關注人物,所以就算塞佛哈定變成黑人女性,我也覺得還好。但角色的形象則不一樣,像是塞佛哈定狡詐深謀的形象,我覺得就不該變動,但目前看預告讓我非常憂心,尤其看起來還有動作戲,跟塞佛哈定的形象很不符。而在這兩集還揭露塞佛可能是所謂異人(變異種?),穹窿變得很神秘會影響心智,多了一個預言者教會,目前還不懂這些改動,只能希望未來能好好解釋與融入劇情。 複製人皇帝的設定算是蠻符合川陀守舊不思進展,這種改動倒還不錯,不過塑造喜好殺戮的形象有點老梗,而另外直接揭露機器人倒是令我意外,雖然基地締造者的時序確實差不多在這,但有點好奇機器人的揭露會為帝國線帶來什麼影響。20
Re: [閒聊] 基地為什麼有女黑人 美國左派正盛嗎我倒不是覺得目前劇本扭曲是因為性別或膚色爭議 以你舉例的基地來說,事實上多數人物在原著中也沒描寫到太多膚色 老實說就算有,基地本身人物刻畫就是一坨災難,拍成影集會像紀錄片 所以加油添醋一番確實是有其必要性 但問題來了,我最反感的是Salvor Hardin (端點星市長)魔改18
[閒聊] 有什麼講「預知」的作品?很多作品都有用到「預知」這種超自然卻又經常讓人深信不疑的能力, 從伊底帕斯到諾斯特拉達姆斯, 小至星座占卜,大到宇宙運行的規律。 例如讓我印象很深刻的, 科幻大師艾西莫夫的基地系列(也出了漫畫),就是以預測人類未來發展的心理史學為背後5
[閒聊] 核能是人類文明象徵基地系列中最令人著迷的個人認為是 - 心理史學如先知般的言語 而其中用以象徵人類文明興盛指標的只有一個 - 核能 銀河帝國由邊緣開始崩壞 文明 人類的智識 開始喪失 爭戰中 人類失去了文明 衰退進入了一片渾沌 邊緣星區的人們只剩下 燃煤9
[問題] 騾這個角色對基地的意義艾西莫夫的「基地」系列中 騾出現在第二部最後一個故事裡 他是一個擁有異能的人類,可以控制人類的想法和情感 同時也是心理史學無法預測的變數。 他在極短的時間內打下舊帝國,並征服基地。3
[21春] Vivy有參考基地/心理史學嗎?艾西莫夫 在 1942年創作的「基地系列」 是科幻作品的經典 心理史學:當人口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後,歷史方向就能進行預測 基地系列基本上就是 哈里·謝頓在對未來的留言,3
Re: [請益] 跪求關於投資心理的書籍這個推薦早期股版 作者:longreen 文章標題:交易系統 的文章 剛搜尋一下 版上好像找不到了 google找好像還有備份 可以參考一下 印象中這一系列的文章 裡面有提到一些 關於均線和心理的部分 有大概解釋了日均 週均 月均 分別的支撐強度原理2
[問題] 推薦類似或相關領域前情提要: 托板上的福,大學時認識了伊坂幸太郎,發現自己蠻喜歡這類型的書籍。 成長過程很幸運有世界名著、歐美語系翻譯小說與台灣文學等陪伴長大。 雖然學海無涯,但覺得自己有點在「泛讀」,偶爾會對於一些字詞、人物的行為表現會有點茫然,倒也不是反對或厭惡,而是有種略知一二卻又無法釐清的困惑感。這陣子碰巧遇到一些人推薦的心理類書籍,發現除了喚起過去曾讀過的內容,也似乎揭開了過去的謎底。 而這些串聯對於自己在認知和思考上得到一些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