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有型的豬小姐

看板book標題[心得] 有型的豬小姐作者
biemelo157
(瓜瓜)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作者簡介
《有型的豬小姐》一書由李維菁所著。李維菁是台灣著名的女作家,其文章細膩且具有現代感,被認為擅長書寫都市女性的心聲。在作家之前,李維菁是中國時報的副主任,在她的散文中也時常可見有關出版業以及報社相關的內容,其知名作品還有《老派約會之必要》、《我是許涼涼》以及《生活是甜蜜》等等。

書籍簡介
《有型的豬小姐》的書腰上,寫著的大金色標題「寫給癡心不悔少女們的 62 封信」就指出了本書的主題。本書是李維菁生前最後一部著作,在逝去的同年六月,李維菁已有預感她所剩的時間不多,於是打算出最後一本散文集。從六月下定決心,到九月開始寄出一篇篇修改過後的稿子,與編輯往來修訂以及潤飾了六十二篇散文,經歷了長達兩個多月的時間,全書內容大致底定,只剩下序文的內容待確認。但就在這大功將成之際,李維菁在十一月十三日與世長辭。

本篇心得我會分享一篇本書中喜歡的散文。說是分享,我想試著加入自己針對該主題的親身經歷與想法,希望這樣的分享形式不會造成太多困擾。原文我會用另外的顏色標註起來。最後,想當然,這篇心得最後不會有章節筆記,畢竟是散文嘛,整理大綱沒什麼意思。

內容簡介
#天空
「天空好藍好高也好遠,天空鑲著幾朵雲,我呆呆靜靜地看著雲,被那雲的形狀變化吸引,有一朵雲像兔子一樣,耳朵突起,身體胖胖飽飽。」

你喜歡仰望天空嗎?小時候的我時常臥倒在操場上,任微風肆意的拂過臉頰。地板總是很燙,被太陽曬了一整個中午的操場像是鐵板燒店鋪裡的那塊鐵板,而我像是待煎的蝦子。唯一不同的是,蝦子的眼睛看不見東西了,而我看得見天上變化萬千形形色色千迴百轉的雲朵和候鳥。天是湛藍是蔚藍是水藍,雲是圓形是方形是波形,我總是在想,也許地上的人一哭,天空的顏色就會更往深藍偏一些;也許地上的人一笑,雲朵捲起的弧度就會在網上更翹一些。

「當我的生活讓我覺得無處可走的時候,有時候哭有時候不哭,我能想到的就是靜靜看著上面,看巨大無比有時如惡魔有時如天使般,在我們的頭頂上老是靜默地發生激烈變化的雲,好似人們不理解的機制正在運作,就在你頭上但你淡漠無知。」

長大後的我也喜歡看天空,可是再也不能躺在操場上看了。我在辦公室大片乾淨透明的落地窗前靜靜地看,我在路邊咖啡廳從染上歲月塵埃的玻璃抬頭向外面望,我在灰色陰霾的滂沱大雨中閉起眼睛往上看。直到最近我才發現原來我根本不喜歡看天空,直到今天我才發現我根本不喜歡看變化的雲朵,直到現在我才發現我根本不是全然的喜歡我自己。

「而我又是什麼呢?我是勇敢還是懦弱呢?與人生若即若離,在我的屋子裡頭寫我的字,我寫的字又有什麼意義呢?心慌的時候,我最近又想起背對著全班看著天空的小時候那下午。那是村上春樹的意思嗎?他說他最喜歡的位置是左外野手,我想那應該是賽內最邊緣遙遠的位置,可以看整個球場與天空。」

人活著有意義嗎?雲本身有意義嗎?如果我們把雲獨立於天空之外觀察,那它就只是霧是煙是單純的小水滴,平凡無奇。那人呢?如果我們把人獨立於社會之外觀察,那人就只是生物只是細胞只是無數原子體現的電磁力組合,是冷血的物理定律。但這樣觀察又有什麼意義呢?討論雲而忽略天空的背景,討論人而不討論社會的關係網絡,就像是不能使用中文卻要討論七言古詩那樣,荒謬而不可理諭。

所以退一步看吧,看雲的時候也看看雲背後的天空,看人的時候也看看人身處的關係網絡。雲能在藍天裡遨遊,人也一定有特別喜歡你的朋友。如果觀察事物沒法觀察到全體的話,那麼人和蝦子又有什麼區別?

「是中場感言,是創作宣言。最遠的局內人,那位置只要往外踏一步,就走到局外。但那位置有整個球場和天空。」

心得
鍾曉陽這樣評價李維菁「世故與純真,似乎在她身上渾然融合了。有一點不變的是,任何時候她完全是真誠的自己。」

「真誠」這句話在《有型的豬小姐》這本書中體現的最為明顯,真誠的憤怒、真誠的懊悔、真誠的喜好與真誠的美好回憶。這種真誠的感覺不是依靠特殊的文學技巧或華麗的詞藻堆砌所形成的,反倒是平易近人的文字讓人覺得李維菁的文章特別的深入人心。如果你要我具體一點的說明這種深入人心的感覺是什麼,那我會做以下的回應。

你有沒有經歷過一種情況,有一首歌你好熟好熟,但你就是想不起名字;你突然想起一部電影的場景,主角、台詞、運鏡你都記得一清二楚,可是就是想不起來這部電影的明增;或是你坐在書桌前,想著今天的情緒,也許是生氣也許是快樂,也許是恨意也許是愛意,總之你打算提筆將其紀錄下來,但除了「今天天氣很不錯」這句之外,你竟感到無從下手。

我所謂的真誠,所謂的深入人心,就是李維菁能用樸實的文字與著實不長的篇幅,將這種情感與情緒描繪的淋漓盡致。每唸完一篇收錄在本書中的散文,如果有時間,請你停下來深呼吸,休息一下再閱讀一次同一篇,試著找出李維菁為了營造出真誠的情感所運用的文字與場景,你會慢慢的抓到一個脈絡,當然,這不是一種寫作的公式,只是一種個人的寫作習慣,但也正式因為這種習慣,才使得李維菁的作品有一種特殊的感觸在。

將這本書推薦給還沒閱讀過李維菁的人們,其它作品例如《我是許涼涼》或是《老派約會的必要》也都值得一讀!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194.73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