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心得] 遠藤周作 深河、沉默

看板book標題Re: [心得] 遠藤周作 深河、沉默作者
ostracize
(bucolic)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6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374153227112989/
丁連財老師批判《沉默》中文譯本:極爛且錯誤百出的譯本對原著者與讀者都大大不尊重。《沉默》主題是日本的天主教難,掛名譯者 L 教授自稱虔誠天主教徒,卻對歷史與宗教-尤其是天主教義神學、常用拉丁文禮儀用語、天主教版聖經人名地名無知亂譯。幾可確認是找學生翻譯的。

丁連財撰寫書翻譯評鑑《沉默》中文譯本大爛特爛,譯者知識廣高深密度嚴重不足,又毫無責任心或榮譽感


我手上的《沉默》是民國105年12月出版第15刷,若出版社已經偷用我的這篇指正已經修改, 則欠我一大筆審校費。《沉默》的故事主軸是日本史上的『教難』,是葡萄牙傳教士在日本傳揚基督宗教中的天主教(Roman Catholic Church;亦稱『羅馬大公教會』或『羅馬公教』)的悲慘遭遇。


有部分傳教士英勇殉道,但是也有傳教士在面對可怕刑求與死亡威脅時,質疑為何『無所不知』(omniscient),『無所不在』(omnipresent)、『無所不能』(omnipotent)、『無所不善』(omnibenevolent)的天主(上主、上帝、獨一真神)一直保持『沉默』,沒有施行拯救,而任由傳教士與信徒慘遭日本官方逮捕殺害而『殉道』。有一部份傳教士甚至最後選擇走上『踐踏耶穌畫像』的叛教求生之道,後來還娶日本女子為妻,完全接受日本傳統文化與宗教而『歸化』日本。


『立緒出版公司』在台灣極為著名,出版過很多很好的書,像《神的歷史》(by Karen
Armstrong)和《人的宗教》(by Huston Smith) 都是;立緒請台灣日文界威望頂尖的林水福教授翻譯,應該是很適當的人選,但是翻譯本裡面出現的疏漏與錯誤,幾乎都與天主教有關。翻譯本出現一大堆可怕可惡可悲的亂譯錯譯,在在顯示出立緒出版公司在設定《沉默》這本書的翻譯者必備的基本條件時,根本極端無知:日文很強、日本歷史很熟、翻譯經驗很豐富,卻對西方宗教不熟悉的林水福教授,根本不適合翻譯此書,因為該書的主軸是天主教的教難故事。


這位大博士大教授翻譯者的問題也是台灣絕大多數外國語文系所師生的問題:很多的教授與碩博士班和大學部畢業生或在校生,都在從事翻譯工作,但是他們的知識領域局限於相關語文的外國文學和語言學或語言教學,其他領域別說專業知識,根本連常識都貧乏。以最著名的台大外文系而言,大半教授與學生連依行政與立法關係而區分的presidential
government, semi-presidential government, parliamentary government,以及依中央與地方政府權限劃分而區別的unitary state, federation, confederation,都不懂。對於財經常識的DJIA, FTSE, HSI, STI, NIKKEI, DAX, CAC...,也是一竅不通。政大阿拉伯語文學系的利傳田 教授常常接受台灣白癡媒體的邀請,上電視談話節目評析阿拉伯國家的政治紛爭與軍事衝突以及宗教派系糾葛。這根本就是亂搞,因為利傳田教授專精阿拉伯語言和文學,但是他對於伊斯蘭還有各教派的緣起與歷史傳承、教義與分裂,與現今中東個穆斯林國家的恩怨情仇,還有政治學、國際關係和軍事戰略,都沒有涉略。請利傳田教授去講解中東紛擾的世局,和請一位師大英語系教授去講解英國大選和往後政情趨勢,是一樣的荒謬。


當然,從事翻譯工作的英外語文學系的畢業生當中,也有很認真增進各種知識者,在翻譯時若遇到有疑問的地方,也知道找資料查閱或找專業人士詢問;更重要的基本觀念是,這類愛惜名譽與重視翻譯品質的譯者有自知之明,不會不自量力去從事自己語文能力與知識廣高深密度無法勝任的書籍翻譯。


這位大博士大教授翻譯者連這種基本概念都沒有,他對西方宗教無知,不查閱天主教版聖經有關人地事物專有名詞的譯法,對天主教的彌撒與禮儀和禱告用語(很多是拉丁文)完全不懂,也對原著中偶爾提及的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沒有素養,於是上百處的聖經用語還有拉丁文與西葡語文的外來語,都被胡亂音譯,而且偷懶音譯之外,居然連譯法都前後不一致。這本翻譯凸顯林水福教授的無知、無能、無心,胡搞瞎搞,榮譽感與責任心都嚴重丟失。


以下一一列舉我在《沉默》這本文翻譯本發現的一堆翻譯疏漏與差錯:


***六頁七行:聖方濟.薩比耶爾->聖方濟.沙勿略;聖方濟·沙勿略(西班牙語:San Francisco Javier,San Francisco Xavier);另譯聖方濟·四維、聖方濟·薩威、
聖法蘭西斯·沙勿略、聖方濟各·沙勿略等;生卒年月日為1506年4月7日-1552年12月3
日。


沙勿略是西班牙籍天主教傳教士,也是耶穌會創始人之一,首先將天主教信仰傳播到亞洲的麻六甲和日本。天主教會稱之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傳教士」;是「傳教士的主保」。天主教會同時尊其為中國、日本,以及(印度)果阿 (Goa)、(中國)澳門兩個教區之主保,瞻禮定於每年12月3日。


林水福教授居然不識此人?我頗懷疑林教授是把《沉默》分章指派學生翻譯,才會出現這麼離譜的無知錯誤。我猜測,翻譯者是根據日文的外來語サンフランシスコザビエル,而用諧音方式譯出聖方濟.薩比耶爾。這就是常識與知識夠不夠的基本問題,若不夠,就不該承擔翻譯重任,以免出現小孩玩大車的危險情況。


***四十頁五行:巴提爾.諾斯提爾─>《天主經》(天主教的稱呼)、《主禱文》(基督新教的稱呼);拉丁文Pater Noster的Pater就是『父親、爸爸』,Noster意思就是『我們的』,所以Pater Noster = Our Father,那是耶穌教導門徒向天父禱告的開頭詞,基督新教把Pater Noster = Our Father稱為the Lord’s Prayer(主禱文)。這個禱
告記載於《聖經》新約的《瑪竇福音》(基督新教稱為《馬太福音》)第6章第9-13節與《路加福音》(基督新教這卷福音書的名,與天主教一樣)第11章第2-4節:


天主教《思高聖經》版本(瑪竇福音6:9-13)


我們在天的父,


願你的名被尊為聖,


願你的國來臨,


願你的旨意承行於地,如在天上一樣。


我們的日用糧,求你今天賜給我們;


寬免我們的罪債,猶如我們也寬免得罪我們的人;


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


但救我們免於兇惡。


亞孟。




基督新教《和合本》中的《主禱文》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


願祢的國降臨;


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祢的,直到永遠。


阿們!

林水福教授把Pater Noster直接音譯為『巴提爾.諾斯提爾』,真是太糟糕了,顯示出極為無知。


***四十頁五行-六行:阿貝.瑪利亞->拉丁文的Ave Maria在天主教稱為《聖母經》、『萬福瑪利亞』。


林水福教授把Ave Maria接音譯為阿貝.瑪利亞,實在不恰當,起碼要譯成天主教友常常口唸的『萬福瑪利亞』才對。


***七十四頁七行羅馬的卡達昆貝(Catacombe)->地下墓穴;義大利文Catacombe
di Roma = 英文Catacombs of Rome。


林水福教授連Catacombe這個字都不認識,也沒有聯想到英文的Catacomb,頗令人驚訝?又是因為外來語カタコンベ而就音譯了事嗎?


***一0一頁到數三-四行:Hoc Passionis tempore, Piis Adauge gratiam->受難時刻,上主的恩寵更加增多。


林水福教授和出版社編輯都不懂這句拉丁文,卻不查閱拉丁文辭典,也不詢問天主教的神職人員(他們都接受過拉丁文訓練);連在大學裡教拉丁文的教授(輔大、台大都有),也不去請教一下,就擺爛把一句拉丁文原文排版印刷,真是可悲、可恥、可惡;而且居然連打字排版錯了,都沒發現:Piis Adauge被誤植為Piisadauge。


即使遠藤周作的《沉默》可能為了呈現天主教的氛圍,保留一些天主教的拉丁文而沒有把日文意思譯寫出來,但是林水福教授的譯者讀者群,是台灣和華人世界使用繁體中文的讀者,受眾完全不同。比較好的處理與呈現方式,應該是保留拉丁文,但是用小括號的方式,把中文意思翻譯出來。


***一一一頁七-八行:Exaudi nos, Pater omnipotens et mittere qui custodiatfoveat protegat, visitet atque defendat omnes habitantes->全能的上主,求您垂聽我們禱告,祈求您派遣天使護持、鍾愛、保護、探視並捍衛全部的居民。


這句拉丁文的禱告詞,出版社連排版都出錯,誤把 atque 打字成 taque,誤把
defendat 打字成defaendat。林水福教授處裡失當的情況,與前一個失誤一樣,遇到不懂的拉丁文句子就當作不存在,不用翻譯。


***一一九頁四行:克爾果達->耶穌被釘死的行刑場所在地,在天主教的譯名是『加爾瓦略』或『哥耳哥達』;在基督新教的譯名則是『各各他』,意思是『髑髏地』(theplace of the skulls),英文為Golgotha。


連耶穌被釘死的故事都沒聽過?連各各他這個耶穌被釘死的刑場都不知道?只靠著外來語ゴルゴタ就以諧音亂譯出『克爾果達』,而立緒出版社的編輯,也完全對這個嚴重的常識錯誤無感。台灣的出版界已經爛到這個地步了嗎?


***一一九頁九行:Pange Lingua (歌唱吧!我的舌頭!)->信友齊來(頌讚聖體)歌;Pange Lingua 是Pange Lingua Gloriosi Corporis Mysterium的簡稱,那是天主教大神學家阿奎納 (St. Thomas Aquinas,1225-1274) 為紀念耶穌受難,而譜曲填詞的頌讚耶穌聖體詩歌。


『歌唱吧!我的舌頭!』是字面翻譯,比較好的翻譯應該是『信友齊來頌讚耶穌聖體』,因為一一九頁談的都是耶穌受難釘十字架。


***一一九頁九行-十行:Bella Premunt hostilia, Da robur, fer auxilium->仇敵之戰逼近,賜給我們力量,援助我們。


林水福教授遇到不懂的拉丁文句子,又略去不翻譯了。


***一三一頁八行:Gloris Patri et Fillio et spiritui Sancto->是拉丁文句
Gloria Patri et Filio et Spiritui Sancto的誤植,Gloris、Fillio、spiritui都打錯字了。這一句拉丁文非常簡單:榮耀歸於聖父聖子與聖靈。


林水福教授遇到最簡單易懂的拉丁文句子,還是略去不翻譯。


***一六二頁四行:Vitaem prasta puram, Iter para tutum->這是天主教聖樂AveMaris Stella《海星聖母頌》的一句歌詞,譯成英文就是Bestow a pure life, Preparea safe way 『賜予我們純淨生命,預備我們平安道路』。把聖母當成海星,就是有燈塔作用,可以引領船隻走正確的航線,並一路確保平安。


終於有一句拉丁文出現翻譯了,但譯文嫌囉嗦了。


***一六七頁七行:葛塞馬尼->天主教聖經稱為『革責瑪尼莊園』,基督新教聖經譯為『客西馬尼園』,這是耶穌在釘十字架的前夜,和他的門徒在最後的晚餐之後,前往禱告的地方,也是耶穌被出賣逮捕的地方。


又是一個因為無知而犯的錯誤,只憑日文外來語ゲッセマニ以諧音翻譯成『葛塞馬尼』,又鬧笑話了。


***一七0頁八行:赫洛德->天主教聖經譯為『黑洛德』,就是基督新教聖經所稱的『希律』,英文是Herod。


又是一個因為無知而犯的錯誤,只憑日文外來語ヘロデ以諧音翻譯成『赫洛德』,又鬧笑話了。


***一七七頁十行:赫洛德->與一七0頁相同的錯誤。


***一九一頁七行:比拉特->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的第五任巡撫Pontius Pilatus,天主教譯名為龐提烏斯·彼拉多,又譯般雀·比拉多;基督新教的譯名為本丟·比拉多。他
在猶太祭司與民眾壓力下審訊耶穌,但他認為找不出耶穌所犯何罪,於是洗淨雙手,示意訂死耶穌不能怪罪於他,而該歸咎猶太祭司和猶太民族。


又是一個因為無知而犯的錯誤,又鬧笑話了。


***一九一頁八行:Reisque dele crimna->這句拉丁文出自聖詩《國王的旌旗》(Vexilla regis),可是crimna是錯字,拉丁文正確的字是crimina。Reisque dele
criminal. = Efface the sins of criminals.


***二一一頁倒數四行:不知道澳門、摩尼的傳教士們是否已經知道自己棄教的事->以前後文來看,這裡的摩尼應該是地名,而不是指摩尼教;可是摩尼倒底是什麼地方呢?

與當時葡萄牙傳教士最接近的葡萄牙人據點,就是澳門和馬來半島的麻六甲,可是摩尼(Mani)與麻六甲(Melaka、Malacca、Malaca)的發音相差頗大,不太可能混淆,也許又有誤譯或誤植。或有可能指的是菲律賓的馬尼拉 (Manila),因為 1580年皇室姻親被併入西班牙,直到1640年才擺脫西班牙統治 ,那段期間美稱為西葡聯合王國,實情則是葡萄牙王國六十年。馬尼拉是西班牙在亞洲殖民地的首府,既然葡萄牙被併入西班牙,極有可能這裡的摩尼(Mani)只的就是馬尼拉。


***二一二頁七行:在澳洲的上司們呀!->澳洲是英國殖民地,主要的教會是英國國教(Church of England),或稱基督新教聖公會(the Anglican Church),不是天主教,而葡萄牙也沒有在澳洲建立傳教據點,怎麼會有葡萄牙傳教士的上司在那裏?


明顯是翻譯或打字錯誤,而譯者和編輯居然都疏忽了這個一看就知道的錯誤。


***二一五頁倒數四行:五日啟航利洛->利洛是什麼地方?


可能是譯者從外來語地名找諧音翻譯出來的地名,以至於他自己都不知道,而讀者也一頭霧水。


***二一七頁四行:在柬埔寨,荷蘭人到神父家告解->柬埔寨在一八六三年成為法國保護國,即使早先就有法國天主教傳教士前往,也不可能上推到二一七頁所提的一六四四年。


應該又是翻譯地名搞錯了!


***二二0頁四行:Tonkin沒有翻譯出正確地名『東京』->越南首都河內的舊名就是『東京』,法國人殖民越南時,對河內與越南的北圻的稱呼就是Tonkin。


應該要翻譯出來,但用譯注說明此東京並非日本東京即可。


***二二七頁八行與十行:保羅->本書是談天主教的故事,既然都已經把Peter用天主教的譯名『伯多祿』呈現,就該全書一致用天主教的譯名;Paul在天主教的譯名是『保祿』,翻譯成『保羅』是不洽當的,因為那是基督新教的翻譯。


譯者與編輯對天主教與基督新教傻傻分不清楚,常識貧乏到極度可悲地步。


***二三九頁五行:這部小說的模特兒岡本三右衛門->『模特兒』一詞在台灣的用法指的是與時尚有關的展演者,譯者把岡本三右衛門的在這部小說的角色說成是模特兒,令人產生語意上的混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補充說明:天主教的用詞用語、聖禮、聖經正典收納多少書卷、人名與地名的翻譯,與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出現的『基督新教』(Protestant Churches)有相當程度的差異;如果以漢文的宗教用語和聖經而言,則天主教與基督新教有很多歧異的地方。譬如:天主教的舊約聖經收納四十六卷,基督新教只有三十九卷;新約聖經則都一樣是二十七卷。


天主教聖經的出谷記、肋未記、戶籍記、若蘇厄記、民長記、盧德記、撒慕耳記、編年紀、艾斯德爾傳、聖詠集、訓道篇、依撒意亞、耶勒米亞、厄則克爾、達尼爾各卷,在基督新教聖經分別名為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書、歷代志、以斯帖記、詩篇、傳道書、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但以理書;天主教與基督新教的中文聖經,在人名與地名的翻譯上也有很多差別:瑪竇-馬太,馬爾谷-馬可,若望-約翰,若瑟-約瑟,地茂德-提摩太,弟鐸-提多,梅瑟-摩西,伯多祿-彼得,保祿-保羅,達味-大衛,厄娃-夏娃,加音-該隱,亞伯爾-亞伯,諾厄-挪亞,巴貝爾塔-巴別塔(巴比倫塔、通天塔),亞巴郎-亞伯蘭,亞巴辣罕-亞伯拉罕(古蘭經譯名為易卜拉辛),依撒格-以撒(古蘭經譯名為葉爾孤白),哈加爾-夏甲,依市瑪耳-以實瑪利(古蘭經譯名為易斯瑪儀),厄撒烏-以掃,彌賽亞-默西亞,黑落德-希律,洗者若翰-施洗者約翰,撒馬黎雅-撒瑪利亞,西滿-西門,猶達斯-猶大,伯達尼-伯大尼,般雀比拉多-本丟比拉多,瑪利亞馬達勒納-抹大拉的馬利亞,革責瑪尼莊園-客西馬尼園,加爾瓦略(哥耳哥達)-各各他,熙雍-錫安,默示錄-啟示錄,亞孟-阿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立緒出版的這本大爛特爛的翻譯本確實是林教授親筆翻譯的, 他或許要對以上諸多錯譯、誤譯、疏漏提出說明比較好。如果不是, 而是外包交給學生分章翻譯的--極有可能,因為同一人名在不同章節的翻譯不一致,即使是同一個外來語的音譯也不一致--則林教授或許必須說明為何沒有做核稿審校的動作。當然,立緒出版社的編輯也要負起把關責任,但非常奇怪的是本書版權頁居然沒有責任編輯的姓名。其實,如果是分包給學生翻譯,卻由林水福教授掛名譯者且收取稿費或版稅,那就是寡廉鮮恥、厚皮黑心、招搖撞騙了。


以下四點供從事翻譯者作為教訓,千萬別像林水福教授一樣可惡、可悲、可恥:


1.不該因為遠藤周作是大師,而其《沉默》是名著,就見獵心喜,接下翻譯大任。譯者一定要先看過原著,確認自己在語文程度和知識的廣高深密度上是否足以勝任。


2.譯者的基本條件,是除了原文的 source language 和翻譯出來的 target language 都要很強之外,對於待譯書籍的內容要有很扎實的理解,而且有能力解決可能在翻譯過程中出現的困難:不懂基督宗教、不懂天主教、不懂天主教神父與傳教士常用的拉丁文、不懂葡萄牙傳教士講的葡萄牙文、對天主教版聖經不熟、搞不清楚天主教版與基督新教版聖經中的人名與地方翻譯有別,處處凸顯林水福教授這方面知識貧乏,而註定他不該是適任的譯者。


3.林水福若是一位認真的譯者,是一位愛惜名譽而負責任的譯者,就必須花時間去查閱、詢問他不懂得如何翻譯的部分,而非以音譯了事,或是有部分拉丁文居然以原文呈現而略過不譯。


4.遇到不懂的語文,不願意認真查考或詢問,而用音譯敷衍,是很不負責任的作為。
_________


補充說明:台灣譯者常犯的可笑錯誤


台灣的地理老師和導遊,若提到以前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 Cathedral of SaintSophia (Hagia Sophia),都是音譯『聖索菲亞大教堂』了事,卻不懂真正的意思是『聖智大教堂』才對,這就是知識程度窄淺而又不認真求知所致;因為希臘文sofía意思就是『智慧』,英文的 philosophy 愛智慧、哲學,philosopher 愛智慧者、哲學家,都源出相同的字根。


希臘雅典衛城上的Parthenon,也是地理老師和導遊不求上進的例子,都是音譯『帕德嫩神殿』,卻不研究希臘文 Parthenon 的意思,也不探討Parthenon 敬拜的是女神
Athena (雅典娜)。雅典娜在希臘神話故事中,沒有結婚也沒有男友,Parthenon的確切意思就是『處女神殿』、『童貞姑娘神廟』。希臘文的parthéna 就是『處女』的意思,生物學所指的 partheno-genesis就是等於partheno (virgin) + genesis (creation,
reproduction),中文稱為『孤雌生殖』。


夏威夷所在的『Polynesia』,在台灣被永遠音譯為『波里尼西亞』了事,而卻不知道那是字首字根字尾組成的字:poly=many; nes=island; ia=land, country, area, region。所以太平洋右邊的 Polynesia 的意思就是『多島地區』;太平洋左上邊的
Micronesia 就是『小島地區』,因為那地區的島與面積都很小;太平洋左下邊的
Melanesia就是『黑色島地區』,因為那地區島嶼上的人的膚色是碳黑。


至於台灣被全球學術界公認為是全世界南島語族的發源地,有受過字首字根字尾訓練者,一下子就拚出 Austronesia『南島、南島地區』與 Austronesian people『南島地區人民』;更厲害的人會聯想到澳大利亞 (Australia) 的意思出自拉丁文,就是『南方之國』。


翻譯書籍的翻譯出問題,不只翻譯者要負責任,出版社也要負責任。翻譯的書籍一定要經過審校,也就是要有一位語文和知識程度都很高的人,把原著和譯文對照比較,認真檢查有無漏譯、誤譯、錯譯、亂譯、刪減譯、添加譯等不當翻譯作為。


台灣讀者在購買與閱讀翻譯書籍時,運氣很重要。若是譯者語文程度高超、常識知識廣博高深、翻譯態度認真又愛惜名譽,我們就有很高的機率遇到優良的翻譯書籍。若是譯者語文程度低劣、常識與知識貧乏,卻又懶惰不願意費心花時間去查考與詢問,存心擺爛,那必然是大爛書。


筆者丁連財在拙著《白癡翻譯》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15969的一開始,就闡明翻譯的基本概念,在沒搞懂這些基本概念前,都不具資格當個稱職的翻譯者。

***翻譯基本概念


1.翻譯分類:筆譯 (translation) 與口譯 (interpretation),口譯又分為同步口譯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與逐步口譯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2.翻譯的語文條件:來源語言 (source language) 與標的語言 (target language) 俱佳,以英漢或漢英翻譯而言,必須英漢雙語俱佳;以和漢或漢和翻譯而言,必須日文與中文都很強。


3.英譯漢的最佳人選,是英漢雙語俱佳,但以漢語 (中文) 為母語者;漢譯英的最佳人選,則是英漢雙語俱佳,但以英語為母語者。和->漢翻譯的最佳人選,是日中雙語俱佳,但以中文為母語者;漢->和翻譯的佳人選,則是中日語俱佳,但以日語為母語者。其他外國語文的翻譯,比照同樣原則。


4.翻譯的知識條件:知識扎實、常識豐富,對於與待譯書籍或文章內容相關的單一學科,或跨學科知識,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對沒有把握的部份,則有相當的靈敏度,知道應該如何查閱、查詢,應該清楚何處可以找到相關資源,以解決問題。


5.翻譯的態度條件:熱愛知識、文字、名譽,而且鍥而不捨。


6.筆譯的文體:描述 (description)、敘述 (narration)、論述 (exposition)、新聞
(journalism)、文件 (documentation)、劇本(script) 等等。


7.筆譯的步驟:正確理解來源語言,思索對等 equivalent) 標的語言區塊,調整排列修飾為合乎中文語法的通順文字。


8.翻譯常見失誤:為求中文通順,而扭曲、減縮、添加待譯的英文、日文、德文、法文等外文的文句原意。另者就是,為求精確,反被英文或待譯的其他外國語文文法綁死,而至中文不通或甚至不知所云。


9.翻譯者的成敗:藉由翻譯,譯者發出的訊息與讀者接收的訊息,相等度或相近度愈高,則翻譯愈成功。


10.翻譯的檢查:回譯 (back translation) 的結果若愈接近,則翻譯的失誤愈少。


11.翻譯的難度分級:非關學科知識 (content area),而且簡短的英文、日文和其他外文的生活與常識;單一學科的英文、日文和其他外文專業知識;跨學科英文、日文和其他外文的專業知識。以《沉默》這本書而言,拉丁文、天主教、基督新教、聖經人民與地名、聖經故事,和日本史、日本宗教迫害史、日本天主教會史,就是跨學科專業的專業知識。林水福教授不及格。


12.翻譯的證照:台灣已經以口譯開始試行,但參與者與接受度不多不大。中國則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與上海市政府合作)有口譯、筆譯證照考試。


13.翻譯的審校:英譯漢完稿,當有至少一位寫作經驗豐富,並具有高深知識,以漢語為母語的人士審校;漢譯英完稿,當有至少一位寫作經驗豐富,並具有高深知識,以英語為母語人士審校。其他外國語文的翻譯,比照相同原則處裡。


***如何判斷翻譯對錯


1.翻譯的檢查:回譯 (back translation) 的結果若愈接近,則翻譯的精確度愈高,失誤度愈少。所謂回譯指的是:若是英譯漢 (英翻中),可請一位英漢雙語程度俱佳,但以英語為母語者,只讓他看完稿的漢譯,請他翻譯回去英語,然後比對該句英文與原來待譯那句英文的意思,是否相同或近似。若是漢譯英 (中翻英),可請一位英漢雙語程度俱佳,但以漢語為母語者,只只讓他看完稿的英譯,請他翻譯回去漢語,比對該句漢文與原來待譯那句漢文的意思,是否相同或近似。翻譯一定要優先判斷對錯,確定對了,再從通順、簡潔、意境等等去判別優劣。


2.英文具有一字多義的特質,同一個字在不同語境、前後文、上下文 (context) 中,意思就不一樣。譬如 address 當名詞用,就有:地址、演說、本事、談吐等意思;當動詞用,就有向…演說、寫信給…、稱呼…為、處理…問題等意思。譬如 appreciate,在不
同語境中,有鑒賞(藝術)、深深了解(問題)、感激(幫忙)、(貨幣)升值等意思。譬如 title,在不同的前後文中,就有書名、篇名、標題、頭銜、資格、所有權等意思。一般而言,知道一字多義,而且有能力判斷該字在某一特定的語境是某個特定意思者,比較適合從事翻譯或翻譯的審校工作。


例句:Yuan has appreciated 0.56 percent against the U.S. currency since the
depegging.自脫鉤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0.56%。


本句內涵屬於財經範圍,在 appreciate 諸多意思中,選升值才對。Yuan 就是元,指中國的人民幣 the Renminbi。有一段期間,人民幣的匯率 exchange rate 釘住美元或是與美元掛鉤 pegging,後來解除掛鉤,也就是脫鉤 depegging,不再釘住美元,而開始彈性浮動升值。


例句:Mr. Sherman does not have title to the house his wife paid for. 薛爾曼先生沒有他太太付款的房屋所有權。


本句內涵屬於法律範圍,在 title 諸多意思中,選所有權才對。


3.不用對照英文(或其他外國語文)原文,就可判斷中文翻譯是否錯誤的訣竅:閱讀中文譯文,感覺不合邏輯或不知所云,就有可能是譯者在某一個字的字義、某一個片語
(phrase) 或習語、慣用語 (idiom) 的意思、某一部分的文法搞錯;不然就是因為譯者缺乏跨領域的學科常識與知識,無法準確認知原文所指的某一學科知識的意旨,又因不具備語文與知識的敏感度,無從查閱、查詢,而犯下錯誤。


例:華人世界常見的錯誤翻譯就是把 animal kingdom 譯成『動物王國』,若具有中文與英文生物學的基本常識,會正確譯為『動物界』。


例:Two to the sixth power is sixty-four.在台灣曾被英文系的教授譯成不知所云的『二對第六權是六十四』(程度爛到太誇張了),這位教授明明知道這個翻譯不知所云,卻懶得查閱字典。正確翻譯是很簡單的『二的六次方是六十四』,關鍵在譯者有無具備英文的數學基本字彙與常識。即使不具備英文的數學常識,查閱一下字典,就知道power 除了有力量、權力、強國、電力等意思之外,還有數學上的『次方』、『冪次』的意思。


4.感覺譯文不合邏輯或不知所云,怪怪的,就要發揮偵探精神,勤查詳問。如果並非網路搜尋高手,最好手邊要有幾本好的字典辭典,還要有各種學科的專業辭典,另外再添購一兩套百科全書。如果譯者本身具備強大的網路搜尋能力,則前往對你的疑惑具有針對性解答的網站,譬如:聖經網、比較聖經網、古蘭經網、伊斯蘭網、猶太教網、猶太節日網、比較宗教網、天主教網、神學網、無神論網、綜合醫學網、神經外科網、精神醫學網、腫瘤網、馬克思主義網、社會主義網、政治學網、國家利益網、外交政策網、國際關係網、財經知識網、基金知識網、股市分析網、投資理財網、哲學網、西方自由主義網、世界歷史網、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檔案網、蒙古網、維吾爾獨立網、阿拉伯世界網、伊斯蘭書法網...,一定可以節省譯者很多時間;不過,大半這些網站是英文與外文網站,而非中文網站。


如果人脈廣泛,認識很多在不同領域知識與學科範圍很厲害的人,謙卑地詢問問題,可以很快得到正確的解答。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120.194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ostracize (111.240.120.194 臺灣), 02/05/2021 05:37:22 ostracize:轉錄至看板 Translation

02/05 05:38

iambee02/05 06:53只能跪了...感謝分享

richardplch02/05 07:55不過其實像帕德嫩和玻里尼西亞這種,時至今日才用

richardplch02/05 07:56意譯的方式反而會讓讀者混淆,採譯註的方式補充就好

pshuang02/05 09:11印象中好像有把「貞德」翻成「姜努」 XD

pshuang02/05 09:14林教授是台灣研究遠藤的大咖 不過譯文很奇妙地良莠不齊~

NCTUEVA02/05 20:49帕德嫩真的用意譯 反而更難做連結吧 不過我也覺得林翻的

NCTUEVA02/05 20:49很差

mimi8861103/06 21:11我今天在看遠藤さん的《深河》,第二頁直接就直接翻車

mimi8861103/06 21:11,回天乏術直接寫成回「春」乏術,我直接想丟掉看原文

mimi8861103/06 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