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最後的秘境 東京藝大》讀後感
讀後感
淺入淺出,書中絕大部分都在描寫藝大生在學校課業的活動。
至於學生在就學階段對藝術創作的心理狀態、藝術作品的看法,
相對地著墨極少,這是可惜之處。
但是對於想了解藝術大學就學的實際活動,
這本書提供了不錯的敲門磚。
/
1.「藝大生的話,特別允許進入一般人禁止的寺廟結界,還可以看到平常不對外公開的佛像。」
/
2.「我呀,從來沒洗過衣服。對鋼琴家而言,手指就是生財工具。受傷而無法登台演奏就慘了,光是不能練習都很傷腦筋,甚至有『一天不練習,就會退步三天』的說法呢。我不拿重物,也不做運動,專業人士更應該要有這種意識。我念高中時,都是在旁邊看著而已。』
/
3.而藝大最難考的科系為繪畫系,同年度的入試倍率竟然高達十七.九倍。也就是說,約有一千五百人,要爭奪八十個名額。
藝大整體的入試倍率約為七.五倍。
/
4.「是呀,如果家長不認真看待應該沒辦法。不過,大部分的家長都很拼命喔。特別是主修鋼琴和主修小提琴的人,基本上都是從二、三歲就開始接觸音樂了。如果小學才開始,可能還會被人家說起步太晚,會很不利。從小就在這樣的菁英教育下成長,再接下去念藝大。」
/
5.「演奏家就是以體力決勝負,很辛苦的喔。還有比賽前一定要吃一巴掌砂糖的鋼琴家呢。因為體力會日漸衰弱,如果要花好幾年考試的話,實在太浪費時間了。倒不如選擇其他大學,早早成為專業人士,進入業界還比較好。」
/
6.音校的學生,並非每天都只需要練習和上課。有些人從學生時期開始,就以專業人士的身分出席演奏會,有時也會參加比賽。透過這些「正式演出」,可以打響名號,提高技術水準。
/
7.「進入建築系的第一項作業,是做椅子。」
「因為建築的最小單位,就是椅子。思考該如何連結人體和作品,就是建築的工作……所
以首先從椅子開始。先向工藝系的教授學習木工技法,一步一步來。」
「會,我那時候以『次文化』為主題做了椅子。椅子是什麼、該怎麼去思考椅子、如何捉住椅子的精髓等……用自己的方式挖掘這些問題,邊想邊做。」
「這樣的作業從椅子開始,二年級是住宅、集合住宅、小學;三年級會變成像地區設計、都市計畫之類的;四年級則是自行決定主題,製作規模為城鎮大小的畢業作品。」
/
8.「指揮通常給人很耀眼的感覺,但其實超多時間都在做一些不起眼的事。」
「例如,整天都在讀譜……。演奏樂器的人只要知道自己的部分就可以了,但是我必須記
得所有人的部分,所以樂譜是一定要背的。」
「我們要先背樂譜,然後再實際將各個部分哼唱或用鋼琴彈出來,讓耳朵記出聲音。像這樣準備好之後,接著就要放大自己的想像,決定怎麼實際演奏這首曲子。」
「總之,就是一直唸書,我們不能不了解曲子的背景。作曲家是什麼樣的人、當時的社會現況、曲子是在他生涯的什麼時期寫的、當時他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必須讀非常多這樣
的論文。這位作曲家其他的樂譜也必須詳讀。作曲家也是人,寫曲的時候一定會有些癖好習慣,這些習慣特別會顯露在作曲家想帶入感情的部分。明白了以後,我們才能放大想像,決定這首曲子在哪個部分必須完美配合。要以哪種步調來演奏之類的,要不斷不斷地在頭腦中反覆演練。」
/
9.「是的。受邀去交響樂團演奏時,大約會花十萬圓左右……但是如果不露臉打響名聲的
話,以後可能會接不到工作。所以就算要花錢,也是要參加。」
「不過,參加演奏會還要負擔禮服的花費吧?」
「對啊。雖然每件價格不同,買的話一件大概要十五萬圓。我總共有十五件喔,有搭配灰暗曲調的禮服,也有搭配輕快曲調的禮服。禮服一定要準備很多件。」
/
10.「小提琴的樂手,骨骼都是歪的。因為拉小提琴時,會用下巴抵著琴,久了以後,左右兩邊的臉會變得不對稱,下排牙齒的排列會變亂,腰和腿也會左右不平衡。這樣一來,小提琴也就變成身體的一部分。」
「融為一體後,才終於能隨心所欲地演奏。」
「趁還在成長的時候學,才能發育出適合樂器的身體。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才學,可能就因此有差。」
/
11.「雕金的材料啊,通常會使用金或銀,有時候還會用白金。這些貴金屬很花錢的!所以學生們每天都要確認貴金屬的市價,趁便宜的時候買進囤貨。」
「最後用銼刀打磨銀的時候,不是會掉很多銀粉嗎?我們會用小盤子把那些銀粉收集起來,讓金屬業者收購。一開始我都會丟掉,結果學長姊很緊張地說:『不要把錢丟掉啊』,我才恍然大悟。」
/
12.「油畫組特別自由喔,大家都說是藝大最自由的。」
繪畫系油畫組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不畫油畫也無所謂。
「基本上,是放任主義。當然我們也會畫油畫,不過,你要雕刻也可以,拍影片也沒問題……總之,做什麼都OK。」
課堂上不只能學到油畫的技法,連壁畫、版畫,甚至現代藝術、攝影、雕刻都會接觸到。
一、二年級時先接觸各式各樣的表現方法,三年級開始專攻主修課程,自由地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
「雖說自由,但大家都會深刻鑽研,徹底地探索自己的主題。比方說,有人特別講究青金石顏料,他會自己削切、研磨青金石,從零開始做顏料。」
/
13.「話說回來,你們製作完成的作品,展覽完後該怎麼辦?」
「大型垃圾回收。」
「如果做一些真正有用的東西,就背離了藝術。創造這世上還不存在的東西,雖然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是廢物,不過,把它們創造出來,才算是藝術。」
/
14.「畢業後成為專職藝術家的,真的只有少數,不,只有一滴滴吧。」
「其他人在畢業後,都做些什麼?」
「一半左右都下落不明喔。」
二零一五年度的畢業就業調查,四百八十六名的畢業生中,有兩百二十五名「就業未定、其他」。
「只要每幾年出一位天才就行了,其他人都是那位天才的踏板。藝大就是這種學校。」
「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有一種看法是認為找工作等於失敗者。會有閒言閒語說:『那傢伙放棄藝術了』……」
/
15.「開學時,教授第一句話就說『藝術是教不來的』。技術可以學,但要用學掉的技術做什麼,只能自己心領神會。如果沒有想做的事就完蛋了……,想紅的方法也只能自己找
。坦白說,能紅的方法教授根本也不知道。因為也有在藝大默默無名的人,畢業後卻一舉成名的。」
/
16.「我完全沒有思考未來的事,船到橋頭自然直,做一些自己覺得有趣的事就好了。什麼循規蹈矩地工作就能得到成功之類的,我覺得我不適合那樣的世界。我認為做想做的事比較重要。」
「一開始是抱著必須要對社會有貢獻的想法。但是東大建築系的老師告訴我們:『所有的建築都是出自個人的慾望』,不是為了案主,也不是為了社會,而是自己想做才做。別人的需求,之後再磨好就好。我心想,原來如此。做想做的事,周圍的人也會感染到愉快的心情,這才是真正地對社會有所貢獻。」
/
結言
可以跟"塗鴉日記"以及"藍色時期"這兩部漫畫一起合用,效果更佳。尤其是塗鴉日記,可以補足很多藝校生對於創作掙扎、逃避時的心理狀態。
老實說,此書給我的印象挺淺薄的,很多章節看完,就只是"欸~~~原來是這樣"的感覺。應該是採訪訪問分散在太多學生上,導致不夠深入挖掘。優點則是誰來看,應該都看得懂;不會有藝術專門論點的出現,令人難以下嚥。
值得入手嗎?我覺得普普。
--
關於第一點其實不是結界 是內陣
感謝訂正
※ 編輯: mike70428 (122.116.13.243 臺灣), 01/18/2022 09:00:35哈哈
作為了解的入門書覺得不錯,更深入的意識型態或是掙扎
我反而比較難啃
我覺得就是取向不同吧~ 塗鴉日記和藍色時期那樣著重
心路歷程的我也很愛,而這一本介紹藝大裡頭各系所生
態和活動,也令我大開眼界、嘖嘖稱奇,這本其實本身
就已經有厚度了,如果每個受訪者還要深入去談,大概
會厚到像字典吧XD
感覺就是缺乏運動的人
22
[閒聊] 藍色時期 真的有要畫校園篇的必要嗎?如題,不知道是不是對這部作品有錯誤的定位,我一直以為是像東大特訓班或畫布上的夢想以考試為主題,考完就結束的漫畫。 但結果是像塗鴉日記,考完後還要繼續描繪大學篇。20
[情報] Cauley-Stein:在聯盟裡搞藝術會被貼標籤,Cauley-Stein:在聯盟裡搞藝術會被貼標籤,我和隊友都喜歡火影 虎撲01月16日訊 近日,獨行俠球員Willie Cauley-Stein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了自己對19
[閒聊] 寫寫畫畫跟藍色時期的藝大生活描寫之前去追了寫寫畫畫 跟 藍色時期 裡面的藝大生活的描寫 有種很新奇的感覺 以前念的是一般大學 也沒有在藝術大學上過課6
[Vtub] Kobo對NSFW創作的想法donation: 【對於自己的NSFW粉絲創作有什麼想法嗎?】 NSFW的意思是色色的畫對吧? 我個人覺得…請自便,的感覺吧5
[推薦] 最後的秘境 東京藝大書名:最後的秘境 東京藝大--天才們的渾沌日常 作者:二宮敦人 譯者:陳妍雯 出版社:悅知文化 ISBN:9789578787070 出版日:2018/04/035
[心得]《創作者的藝術之路》:讀後感部落格圖文心得: 與這本《創作者的藝術之路》相遇是在蟬語越讀。它躺在新書中島上的白色身影馬上吸引 我眼球,加上老闆娘大推說:「你有在寫東西,讀了一定很有感」,便立刻被勸敗。 作者肯特內.伯恩是位雕刻家,同時也是作家。此書由 23 篇簡潔又深刻的短文組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