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早知道就待在家》Part 1

看板book標題[心得] 《早知道就待在家》Part 1作者
ka920302
()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0

《早知道就待在家》 – 對旅人而言,精神和肉體的移動都能是旅行

網誌好讀版:https://reurl.cc/zM5Vy6

「想念北海道的雪」、「回憶2018年的紐約」、「那些在長灘島的日子」。

超過兩年的疫情,我的社群動態不斷地被這些傷感淹沒。「越得不到的越想要」- 以前專屬於愛情的台詞,現在更適合的Hashtag是「旅行」。彷彿我們的周遭是沒有綠洲的沙漠,水和養分只存在家鄉以外的地方。缺乏光合作用,就只能日復一日枯萎下去。

然而,那些千里之外的水秀山明,真的有那麼美好嗎?我們會因為參觀過羅浮宮,就成了文化人;摸到華爾街金牛就日進斗金;在淺草寺穿上和服拍照,就能變得溫柔婉約、端莊賢淑嗎?

這樣的「旅行」聽起來有如有神燈精靈,無所不行;又像是藍色小藥丸,擁有起死回生的能力。

但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們萬華人一出生,背上就應該有左青龍、右白虎;經過北京天安門後,我開著坦克車也能在路上飄移。但現實好像沒有那麼神奇。

我在外商科技業,超過一半的同事都有留學的血統。能夠負擔的家庭,都會盡量讓小孩接受海外教育的洗禮;而許多缺乏支援的年輕人,也會爭搶有限的打工渡假簽證。包括我在內,每一個離鄉背井,或正要揚帆啟程的人,不論是留學、工作或背包客,都相信遊子異鄉的累積,能幫助我們成為見多識廣、心靈富足的人。

不幸的是,突如其來的國境封鎖,強迫我們瞬間改變。待在家成為主流,必須出國的人都有難言之隱。曾幾何時機票、回國成了「病毒」的代名詞,即使十四天隔離也免不了人們的恐懼。

但幸運的是,我們開始找回其他方式,在家中也能探索自我。2021年出版的《早知道就待在家》,是出走了大半輩子的作家謝哲青,利用疫情期間,對「旅人」這個角色的反思。他把「閱讀」比喻為另一種旅行。萬卷書和萬里路一樣重要,我們沒辦法單靠足跡和經驗獲得成功,但可以透過閱讀養精蓄銳,等待重新啟程的那天。

「誰說出門才能找到自我?只要不斷地移動,無論是肉體還是精神,都算是旅行,都算是每個人探索自己存在意義的一部分。」

「旅行歡樂的程度,取決於心態與感受力,和目的地及預算沒有直接的關聯性。只要我們把遊山玩水的心情代入居家,就會發現從陽台遠眺路口的紅綠燈,和在阿拉斯加的雪原中仰望極光一樣新奇有趣。」

兩句話分別寫在這本書的一開頭和結尾。對於隨時準備好的人,就算在家裡的收穫,也不亞於旅行;而對於毫無準備的人,與其浪費錢和時間,不如《早知道就待在家》。


下一篇,我想把書中對「旅行文學」的幾個有趣觀點,獨立出來寫。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150.50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ka920302 (114.37.150.50 臺灣), 02/14/2022 13:48:48

color4candy02/14 14:57

brella02/14 21:27

happynancy02/15 14:12想看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