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讀《余英時評政治現實》

看板book標題[心得] 讀《余英時評政治現實》作者
liberals
(喜歡自由)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3

讀《余英時評政治現實》

余英時是歷史學家,專治中國文化思想史,他在去年過世,一時相關書籍出版了數本,可見其影響力。因緣際會讀了《余英時評政治現實》,此書是他多年來投書媒體的評論文章與一些訪談紀錄集結,從刊登時間來看,最早一篇文章是1982年,最晚一篇則是2020年,可以清楚看出余英時40年來對於中共的批評與評價,以及台灣與香港的觀察,其中有許多觀點,至今仍值參考。

《余英時評政治現實》是顏擇雅所編,為何要編輯這本書,她說:「讀到罵他的文章。有一篇作者是他學生,稱他為『中國近現代最後一個海外華人買辦學人,余氏的買辦性,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他非學術性的時論政論上』」因此顏擇雅才想趕快編了此書。

我也閱讀了批評文章「辛丑元年祭」,一看為之失笑,此文章水準之低,難怪余英時的學生完全不想回應,只有顏氣噗噗編了此書,該篇文章作者龔忠武說,余英時「只說洋老闆的好,絕不說洋老闆的壞,以討洋老闆的歡心。」余後來都何等地位了,還需討好誰嗎?此等批評真是等而下之。

此文許多批評余英時的論點,讓我有時光倒流之感,比如:

「余氏論著,擺明要以資本主義的唯心史觀向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史觀挑戰,其路徑是從文化思想的價值理念為切入,然後以其研究成果,否定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史觀。」

「同胡適一樣,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規律論,認為歷史中根本沒有什麼規律可言,都是人的自由意志決定的,因而充滿不確定性。余氏因而一再抨擊斯大林的五個歷史階段論是錯誤的,資本主義將萬古長青。」

「新中國的國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議會是『人民代表大會』(人大),其中的『人民』就是包括社會各個階級的廣泛的中國式的協商式民主,遠比美國單一的資產階級專政的民主更為先進、更為民主;『共和』就是公天下,還政於民,反對獨裁專制。」

「蓋中共作為一個政黨,其黨員同志,奉行公、均的價值理念,志在天下,其職志是從事經世濟民、扶弱濟傾、讓天下的窮人翻身的仁人事業」

「中共以馬列主義的公天下的人生觀、世界觀、歷史觀,提升了中國傳統士人的仁德和忠於人民利益的天下境界,從而消解了中國政治文化中道統和政統的矛盾。」

此種文章何有回應之必要,不過此書一成,趁機可系統性地看看余英時多年來的政治觀點。《余英時評政治現實》以六四前後作為分隔點來編輯余英時的文章,放長時期來看,他的觀點一致,至少沒有變來變去,沒有原則。

遍觀全書,余英時的最大立場就是站在民主、自由、人權觀點上,批評中共,但必須將中共與中國區隔開來,他厭惡的是共產黨的極權政治、一黨專政,他對於黨資本主義的「經濟放鬆、政治加緊」性質,基本上,多年來還是正確的觀察,當下共產黨的專制還比以前更為緊縮。

余英時的說法有一點蠻有趣,他說:「我個人就對三國時期很感興趣。那是西方第三、四世紀,當時中國文化鼎盛,人才輩出。因此,分裂不總是壞事!這種一味要求統一穩定的思想,當然會比較看重那些經濟文化有蒙受統一之利的昇平時代。但是,大一統之下,中國也是有付出莫大代價的:文化喪失多元,學術減少震盪,制度居於一格,思想無法自由,中國把自己鎖進單一模式。」

「分裂好過於統一」的觀點,我記得有些歷史學者也曾提出歐洲文明因分裂競爭而進步,分裂似是一個因素。作為中國思想史大師,余英時的觀點可謂開明、多元,在書中,他也談到幾次統一未必較好,但這並非針對台灣獨立而談;關於台灣獨立,他也不見得支持,認為可能會有戰爭危機,最後還是僅能寄望於民主制度。

另外,余英時的政治評論一大特點,就是對於民族主義的批判,書中有很大的篇幅是著重在此。他認為民族主義是雙面刃,也區別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中國舊民族主義,以及現代的新民族主義,關鍵在於舊民族主義是為了自衛、求生存、反侵略,有其道德力量,而新民族主義轉而攻擊性質,有其危險,中共更積極操作民族情緒支持其統治正當性,因此他明顯支持前者、反對後者。

對余英時的思想研究不熟,但在政治立場上,我認為余英時應該是一個自由主義者,外界應該也都是這麼認為,不過他還是認為沒有一個哲學信仰可以解決所有中國問題,他會堅持一些基本原則,比如人的尊嚴、生存權、私有權、非一黨專制、民主、司法、憲政,而基本上這仍是自由主義觀點,雖然余認為中國思想傳統中,也有類似人權、尊嚴、自由等普世價值概念。

他認為中國文化傳統有很多好的價值,可在現代生活中運用,但僅限於私領域,也就是成為道德倫理、文化上的力量,但公領域無法讓儒家成為指導原則,也就是每個人可以有不同信仰的自由,但皆能從憲法中得到保證,這很明顯是自由主義觀點。

對於政治現實的評論往往有時代脈絡性,因此有時抽離脈絡來讀,可能會有一種非現實感,但閱讀全書,我認為余英時立場一致、理性論述,很多觀點放在現今仍然成立,過去很多人期待中國在經濟成長後能促進民主化,但如今中共還是政治更為抓緊,甚至更為專制,余英時觀察仍是正確。

我對中國文化思想史很陌生,也未讀過余英時的學術著作,老實說這非我閱讀興趣,但讀完此書,我會覺得從冷戰時期到當代,這四十年來,余英時雖然已逐漸被認為是一位重要的中國文化思想大師,有崇高的學術聲譽,且在美國生活應該相當舒服,但在關鍵時刻,他仍願意貢獻己力批判時政,試圖為中國、台灣、香港帶來改變,此種公共知識份子,還有他所擁有的影響力,在華文世界可能已成絕響。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2.235.52.93 (臺灣)
PTT 網址

MScorsese07/07 13:17推 那種批評文章我懷疑寫的人自己都不信

hwider07/07 13:37謝謝分享

shrug07/07 14:27謝謝分享

※ 編輯: liberals (182.235.52.93 臺灣), 07/07/2022 14:51:20 ※ 編輯: liberals (182.235.52.93 臺灣), 07/07/2022 15:19:17

JohnKhan07/07 18:09喜歡你的心得

richardplch07/07 20:30推心得

poeta07/07 23:29看一下暖暖書屋的余英時三書 會有不同的見解

decorum07/08 05:23人不可能到處都受歡迎 但能混到去哪兒都不受歡迎 自己該

decorum07/08 05:24反省的成份多些 去打聽一下暖暖書屋的風評 懶得說什麼

decorum07/08 05:26去打聽一下暖暖書屋那幾本書的作者.......

in0907/08 07:57剛看完,感嘆一下他以為會很快發生的事都沒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