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陳浩基 魔笛:童話推理事件簿 簡評(微雷)

看板book標題[心得] 陳浩基 魔笛:童話推理事件簿 簡評(微雷)作者
Addidas
(天堂 地獄 一線間)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4

網頁好讀版 https://news.readmoo.com/2022/08/02/220802-the-magic-flute/

童話推理事件簿 開闢本革新出路


陳浩基是近十年來華文人氣推理小說作家,繼《13.67》、《遺忘˙刑警》等好評不斷、

屢創佳績還出售海外影視版權後,此作集結寫於前揭作品前的〈傑克魔豆殺人事件〉、〈

藍鬍子的密室〉、把〈哈梅林魔笛兒童誘拐事件〉也收錄於本書中。曾經上述短篇投稿台

灣推理作家協會,被已故景翔先生指為疑似翻譯文學而不列入決賽評審排除,恐是因為母

語為英文及粵語所致,導致在正體中文遣詞用字上有閱讀不順的情況。喜的是完成度之高

有媲美外國文學作品,其開創性不曾被華文圈所洞見;憂的是造成花費心力過關斬將後成

果卻抱有遺珠之憾,肇因於見多識廣的資深評審反被經驗誤事,差點葬送掉一個前程似錦

的作家生命。


既然要將童話故事宛如架空世界的設定,用當代的人民生活水準及科技知識解析,著實有

相當的難度,尤其冠上「推理」兩字,講求的是邏輯理性及人本思維,更容易被人放大檢

視。論時空背景在中世紀的歐洲,不僅是人生地不熟而已,更有著政治軍事、國土異動、

宗教信仰、王族權貴、階級制度、貨幣經濟、衛生習慣等問題須考究,甚至書中假裝為英

國法學博士作家四處遊歷的爵士貴族主角,還有語言溝通、劍術流派、武打擒拿、藝術文

化、主僕關係等諸多因素是華文圈不曾涉獵也難以想像的,是只能通過史書古籍、經典傳

奇等加以還原。要以理服人屏除科幻靈異、危言聳聽,不難想像要克服多少障礙才得以付

梓,後記也提到親自遠赴他鄉取材查證,並刪修多處耗時良久才得以讓讀者看到手中的心

血。


其實近代歐洲以主僕遊歷世界,令筆者印象較深刻的是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筆下

《環遊世界八十天》、《海底兩萬里》的人物。比起偵探與助手、刑警與法醫等如此冷硬

派的設定,更添加了不少神秘冒險的色彩,讓讀的過程不會過於燒腦、亦不會特別針對殺

人案件或兇手如此執著,重點是放在謎團解釋、犯案動機、障眼手法等足以令人懾服的劇

情。第一視角常是擔任僕役的角色,一來方便作為旁觀者較直覺的將所見所聞描述出來,

也方便加入敘述性詭計、供述性證據;二來偶爾要犯個蠢才有辦法推進事件,主角犯錯會

相對喪失說服力,故粗鄙的髒活、說溜嘴、掉東西、調虎離山等權宜之計總有人得接刀,

提升了不少沉浸感。劇本描寫得計畫趕不上變化之功力無疑增加作者的負擔,除了要從不

同角度分析現狀,評估各方人馬利弊得失、輕重緩急、行動變化等,還要讓讀者掌握事件

的推演情況避免閱讀障礙,當你吐槽怪罪書中人物時,即代表作者刻劃角色成功,不會有

前後言行不一,或作者保留硬塞兇手等不合理安排。


三篇文章分別取材自英國、法國及德國的民間童話故事。<微雷警告>

〈傑克魔豆殺人事件〉這是篇城府很深,且大幅翻轉善惡、黑吃黑的故事。同樣有爬豆莖

、拿金雞、死巨人,不同的是真正的問題是死巨人才開始。原著中描繪巨人吃人且摔死後

傑克與母親過著幸福的日子,但本篇則是巨人老婆下山告官了,指稱傑克不僅是竊賊,還

強盜殺了她老公。究竟是被借刀殺人、還是失手意外?真有自動彈奏的豎琴、下金蛋的母

雞、一日成長的通天巨豆嗎?引起主角興趣而停留明查暗訪,透過抽絲剝繭揪出幕後主使

,完整用16世紀末的法庭審判、對質詰問、設套誘陷,逼迫兇手”們”一一現行,以及多

重計中計的前因後果。動機部分都交代得很明確,且執行層面也合乎情理,雖然有奇幻色

彩的影子難以磨滅,但作者也有針對不合時宜的名詞諸如「茶葉」、「順時針」、「握手

」等在現在看似在司空見慣不過的日常瑣事,都有嚴實留意或替代之,減少被雞蛋裡挑骨

頭的機會。而「巨人」常出現在歐洲神話及童話的一隅,就像日本的天狗、中國的龍、台

灣的魔神仔一樣,不見得都是善惡分明的角色,作者在取名及形容時,也參考了其他野史

邊角料,甚至透過劇中角色捏他或在旁附錄註腳,對此有興趣或略知一二的讀者便能知道

作者的用心。

〈藍鬍子的密室〉這是篇感傷哀戚的故事,不禁讓筆者想起泰絲˙格里森的《骸骨花園》

,標題雖然聳動顫慄,且開頭直接把逃離命案丟上檯面,再加上諸多跡象及人物指證歷歷

,自然會認為藍鬍子是變態的連續殺人犯,這或許就是中世紀的霸凌排擠、栽贓奪權日常

吧。原作直指藍鬍子殺妻及考驗妻子是否恪遵美德似乎有點政治正確傾向,但本作很完美

的根據案件解釋為何鬍子藍色、僕人鮮少、夫妻不同房、消失的屍體、密室的鑰匙、暗夜

的黑影、最終對峙等環節,沒有拙劣的角色撒謊或刻意的鋪陳拖泥帶水,將主角兩人化為

原作中解救女士的騎士兄長,最後用同樣出自法國《美女與野獸》首尾呼應收筆,不愧於

該屆徵文首獎作。

〈哈梅林魔笛兒童誘拐事件〉原著有多種詮釋,甚至鼠疫的黑死病問題並沒有跟吹笛手搭

上邊,作者把女巫、糖果屋等概念融入其中,編織出一個更龐大且利害糾葛繁複的故事。

從開篇騎士團的隱喻、與父親職業牽動的人物關係、接二連三而非集體的孩子失蹤、富有

魔法的催眠音律、隱身出現與消失無形,乃至於票據借款等,有如真的置身親臨其中之感

,腦海不經意浮現有中世紀歐洲貨幣經濟學美譽之《狼與辛香料》的場景。有運籌帷幄、

真情流露、義無反顧、表裡不一、忘恩負義的角色各個鮮明立體。處處伏筆、通通回收,

藉由仲裁談判而非說教認罪的方式達成共識,頗有亞森.羅蘋的作風,是篇賞心悅目的集

大成之作。

--
◣λ◤◥
HO!
⊙▃⊙◥
""i
i
' https://imgur.com/E8i25wJ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226.131 (臺灣)
PTT 網址

qqqlisa08/05 02:10這本很精采 看了後記更佩服作者取材之用心

cherisheng08/05 13:02推!藍鬍子那篇詭計挺妙

※ 編輯: Addidas (150.117.226.131 臺灣), 10/04/2022 09:01:50

mingjer10/04 10:04童話故事已經是我很喜歡的文學,再加上推理就更棒了!

mingjer10/04 10:05期待有續集。XD

mapabeyb10/04 13:25不過不太喜歡這種「完美」的偵探

mapabeyb10/04 13:25也就是每個動作都有伏筆,什麼都考慮到了

mapabeyb10/04 13:26反而讓人感覺不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