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泛蠢》反直覺思考帶給我的三個啟發

看板book標題[心得] 《泛蠢》反直覺思考帶給我的三個啟發作者
wackynoteis
(Waki瓦基)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5

《泛蠢》讀後心得:反直覺思考帶給我的三個啟發
聰明人都會遇到的思考盲區,哥倫比亞商學院的高效決斷訓練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ink-twice/

為什麼有些聰明人會做出壞決定?這是因為他們就和我們一般人一樣,在所謂的「心智軟體」上都擁有著相同的「原廠預設數值」。而這些原廠預設數值,原本是用來處理數萬年前人類的狩獵採集生活;而用來面對現在快速變化且愈趨複雜的世界,卻會導致我們做出許多錯誤的決策。

這本書在說什麼?

《泛蠢》的作者是摩根史坦利旗下團隊的研究顧問麥可.莫布新(Michael J.
Mauboussin),他也在哥倫比亞商學院兼任教授近 30 年。他的工作是協助客戶進行投資配置和估值、競爭戰略分析和擔任決策顧問。他分析的領域橫跨了金融、競爭策略、心理學,以及複雜系統理論。

他在金融界和企業界看過太多聰明人做出不理智的決策。而心理學的研究則發現,如果有人能在聰明人做出決策之前,先向他們解釋「問題可能會如何出錯」,則他們解決問題的表現會更好。因此,聰明人也需要被提醒,才能表現得更好。這本書就是幫我們找出清晰思考的機會。

這本書的每個章節都由三個元素組成,分別是準備、認知和運用。作者會先讓我們學習到一些人們常犯的錯誤,並解釋錯誤發生的原因。然後他會教我們辨認我們面臨的問題種類、可能犯錯的風險,以及需要哪些工具來做出更明智的選擇。最後,他會提供一些能實際運用的步驟,幫我們減少潛在的錯誤。

我認為這本書有兩個特點。第一,作者提供了詳盡的學術研究資料,還搭配了許多投資與企業的專業案例,很適合想要深度鑽研的讀者;可是對於初階讀者來說,稍微偏硬。第二,這本書不會談老掉牙的心理偏誤,例如損失趨避、過度自信、確認偏誤、定錨效應..等,作者談的是他在投資產業的實際經驗,結合他對心理學和科學的涉獵,統整出來最為實用的八種觀念。以下摘錄三個有趣的重點分享給大家。

1.留意專家的限制

我們直覺是否告訴我們,專家的預測比較準?

其實專家的特色是,對很狹窄的領域有詳細且深入的瞭解,但是對於複雜且多樣化的系統,表現卻不一定比較好。而我們愈來愈常見到,有愈來愈多的企業開始調整對於專家的依賴,甚至在某些決策上捨棄專家的觀點不用,而是運用電腦的「決策模型」或借助「群眾智慧」。

像是美國消費電子零售商百思買(Best Buy),在以往是一家非常仰賴專家預測的企業,他們在 2004 年開始進行各種新的嘗試。例如他們發給公司 200 名員工一些基本的背景資料,要求大家預測明年的禮券銷售量。最後統計結果時,發現這些人的預測平均值是
99.5% 的準確度;而原本的專家小組卻差了五個百分點。另外一次的嘗試,他們請 300
名員工預測從感恩節到年底的銷售額,結果群眾預測的表現再度大勝內部專家。

但是我們必須注意一點,不能完全盲信群眾智慧。要讓群眾智慧發揮效果,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多樣性、整體性和誘因。「多樣性」可以降低集體誤差;「整體性」則保證系統會把每個人的資訊都納入考慮;「誘因」則用來鼓勵人們,自認為具備獨到觀點時才會參與,以減少個人的誤差。像是預測大型零售商的銷售額、金融市場的漲跌,這類型複雜的系統就適用群眾智慧來解決。

反之,如果我們想要維修家裡的水管,最好尋找專業的水管工人;想要診斷自己的病症,最好去診所看醫生。除非當我們遭遇的是複雜問題,而且具體規則無法解決時,多樣性的群眾智慧通常會顯得比專家更有價值。

2.情境勝過性格

作者指出,我們總是認為自己是客觀的,但是周遭別人的行為,以及我們身處的環境,同樣都會對我們的決策產生特別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大多是出於潛意識的,要在潛意識壓力下做出好的決策,得具備非常豐富的背景知識及高度的自我意識。

在一個名為〈店內音樂影響購物選擇〉的研究當中,研究人員將法國和德國的葡萄酒緊密陳列在商店裡,並附上小小的國旗讓顧客知道這是哪一國的酒。在兩週的實驗期間,店內輪流播放法國手風琴音樂和德國式啤酒店的音樂。實驗結果顯示,當播放法國音樂時,法國葡萄酒的銷售量佔 77%;當播放德國音樂時,德國葡萄酒的銷售量佔 73%。可見音樂對顧客的購買意願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但更有趣的是,當顧客承認自己聽得出法國音樂和德國音樂的差別時,卻有 86% 的人否認音樂對自己的選擇有任何影響。

這讓我想起《原子習慣》作者 James Clear 的洞見:要改變一個人的習慣,就得改變他身處的環境。他在接受一場線上採訪時被問到:「你為什麼總是有那麼多的好點子?」他說自己隨時都被書籍圍繞,像是被採訪的當下,他的桌上就有 17 本書。另外有些書放在床邊,有些書放在咖啡桌,有些書放在客廳。他說這些「好點子」離他很近,雖然大部分都不是「他自己的」,但是他能夠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打造自己的新點子。他透過改變自己身處的環境,讓自己被好點子圍繞1。

這兩個例子顯示了,在我們尚未瞭解別人做出決策的情境之前,我們不應該對別人的行為太快做出判斷。別人選擇什麼酒,或別人擁有很多好點子,不一定跟他本身的性格或天賦相關,而是跟他身處的情境更有關係。

3.那要看情況而定

有時候我們會過度相信以前的經驗,或者堅持自己相信的方式,而變得頑固和不知變通。作者舉了一個古代挪威人曾經登陸格陵蘭生活的故事,他們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生存了四個世紀,但是最後整個社會依然瓦解了。

古挪威人試著延續他們在挪威和冰島的生活方式。他們砍伐太多的樹木、剝奪草皮來蓋房子,而且允許過度放牧。他們把舊的生活方式原封不動地搬過來,卻逐漸耗盡了格陵蘭僅有的環境資源。此外,古挪威人很鄙視當地的原住民因紐特人,大多與他們保持對立的關係。儘管因紐特人有聰明的方法在貧瘠的環境中尋找食物,但古挪威人並沒有向他們學習。古挪威人堅持原本的飲食習慣,他們不像因紐特人一樣捕魚、捕鯨、捕環斑海豹。演化生物學家後來評論道:「古挪威人在食物可以充分運用的環境中餓死了。」在這種不知變通的心態之下,古挪威人於是永遠絕跡了。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希望,能發揮自己本身經驗的力量,在接下來碰到的情況裡採取相同的方法。我們也渴望有一個一招打遍天下的成功公式,就像是渴望發財致富能夠有一套關鍵步驟。然而作者認為更好的決策建議,是不要太依賴原本的「屬性」,而是要學會「看情況而定」。

古挪威人很在意自己的「屬性」,他們為了住木造房子而過度砍伐,為了放牧而破壞了當地的植物群,為了自己是來自歐洲的基督徒的一份尊貴感,而不屑跟當地的原住民學習捕食的技巧。如果當初他們評估的是「情況」,像是當地的地貌、植物和獵物的分布,或許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後記:反直覺的思考

《泛蠢》的英文書名是《Think Twice》,中文的意思就是「三思而後行」。如同作者提醒我們要在決策之前透過「反直覺」的方式思考,才會讓我們的理智和反省能力有機會派上用場,做出更高品質的決策。

相較於我前陣子讀過的《逆思維》,那本書講的比較像是「跳脫舊框架」的重新思考方式,幫我們改善人際關係和職場文化。而《泛蠢》這本書則是講求反直覺的思考,幫我們破解自己的「錯誤認知」和「慣性思維」,盡可能避開犯蠢和犯錯的情形。

--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一個愛書人的閱讀筆記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我的說書頻道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78.134 (臺灣)
PTT 網址

DogCavy10/11 13:43可請問您覺得逆思維對商業研發行銷創新領域是否有幫助嗎

DogCavy10/11 13:43

shawncarter10/11 16:19推 看起來很值得一看的書

Misscat1686810/11 20:01我看第二段直接end,「如果有人在聰明人決策之前先

Misscat1686810/11 20:01向他們說明問題可能會如何出錯」,這些人你不會見

Misscat1686810/11 20:01到他們,因為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決發現問題的人要

Misscat1686810/11 20:01不然就是被霸凌到不死也半條命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