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失控的熱情》熱情是毒藥還是解藥?
《失控的熱情》讀後心得:熱情是毒藥還是解藥?
為何在工作中追尋成就感,反而助長了不平等?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trouble-with-passion/
你聽過最糟的職涯建議是什麼?是追隨你的熱情嗎?但是,為什麼又有些人認為追隨熱情很重要呢?到底在追求熱情的過程當中,有誰成功了,又有誰被狠狠拋下?是時候讓我們好好地檢視在工作中追求熱情(或不追求熱情)的自己。
這本書在說什麼?
《失控的熱情》的作者是美國社會學家艾琳・賽克(Erin A. Cech),她特別關注「不平等」是如何透過文化的機制重複發生,特別是透過那些看似無害的信念。在這本書中,她要探討的就是「熱情」為什麼反而造成了不平等的現象。
這本書主要研究的對象是大學生和具有大學文憑的工作者,因為擁有大學文憑的人信奉熱情原則的程度最鮮明,熱情原則對他們的影響也最為強烈。作者探討「熱情」的概念為什麼這麼深植人心,讓擁有職涯抱負的人願意奉獻額外的精力、犧牲穩定或高薪的待遇,轉而接受自己具有熱情和興趣的行業。
此外,作者也發現追尋熱情的職涯建議,反而加劇了原本社會上的不平等,也讓企業雇主受益於熱情的法則,進而剝削擁有熱情的工作者。以下分享三個書中的重點發現,以及我對於這個現象的一些看法。
追求熱情延續社經地位的差距?
「追隨你的熱情」是一個對個人工作者和對企業雇主都很有吸引力的原則,但是這個原則正在延續目前不平等的社會狀態。
根據書中研究,「熱情原則」是受過大學教育的工作者們,普遍用來定義何謂「好的職涯策略」的方式。指的是一種追求自我表現、有成就感的工作模式,也是做出職涯選項的主流指導原則。大約有七成的大學文憑者認為「熱情」的因素比「工作保障」或「薪資」更重要。
那些社經地位較高、家境背景條件較好的人,他們雖然也有可能從事著沒有熱情的工作,但無論工作待遇如何,對他們都是相對穩定的狀況。只要等待時機成熟,他們都有足夠的能力轉職到自己更感興趣的工作。
相反的,那些沒有大學文憑的人,同樣看重有意義且帶來成就感的工作,但由於他們在尋找穩定、高薪工作時所面臨的限制,這些人在考慮新工作時,傾向優先考慮薪水與工作保障,而非跟熱情相關的因素。
當社經地位較低的工作者想從事他們熱愛的工作時,他們得冒最高的風險、承受最大的損失,無論是依靠學貸進入理想中的科系就讀,或者是捨棄薪資的考量轉而尋求待遇較差的工作。然而,受過大學教育的工作者在職場上獲得的相對優勢,讓他們在考慮轉職時,可以優先考量這些因素,而非財務保障。
追求熱情的職涯策略,多數的受益者是社經地位較高的人們,也因此延續了既有社經地位的差距。
雇主偏愛具有熱忱的員工?
有一項研究針對「有聘雇經驗」和「無聘雇經驗」的受試者進行測試,請他們針對三名虛構員工的特質,挑選出他們最喜歡的員工。員工 A 的工作動機是薪水、員工 B 的工作動機是升遷、員工 C 的工作動機是對工作的熱情。
受試者被問了四個問題:你最希望哪一名員工擔任你的下屬?哪一名員工會最認真工作?你最想僱用哪一名員工?哪一名員工最可靠?
在以上四個問題當中,員工 C 獲得全數的勝利,在四個問題中都獲得七成以上的喜好度,遠勝過員工 B 的兩成,也遠勝過員工 A 的不到一成。對於雇主來說,一個展現出對工作熱情的員工,似乎是最容易獲得青睞的。
當時我一開始讀到這個問題時(還沒看到結果),我自己心裡的傾向也都是選擇員工 C,只是我沒料到實驗結果竟然是這種壓倒性的差異。只是仔細想想,也不會太令人意外就是了。
因為對於雇主而言,有熱情的員工在工作時比較勤奮,且願意承擔更多職責,還不需要額外加薪。而對於員工而言,信奉熱情原則的人通常願意為了追求熱情而犧牲財務或穩定性,甚至願意在不加薪的情況下承擔更多的職責。
在資本主義的運作法則之下,以雇主的角度當然是在一樣的薪資之下,從員工身上「榨」出更多的價值。這也衍伸出下一個問題,熱情會不會是一種對員工的剝削?
愈有熱情愈容易被剝削?
書中有一項調查指出,那些對工作充滿熱忱的人比同事更加投入,對工作的付出大於公司的要求。但同樣的數據也顯示,有熱忱的人對工作更投入、付出更多努力,但是並「沒有」比類似職位的員工拿到更高的薪水。
就像是上一個研究指出雇主更喜歡熱情的員工,雇主看重員工的熱情更大於工作能力,因為他們認為熱情能帶來額外的付出。像是一個願意在下班時間自己進修技能的員工、利用假日時間閱讀和上課充實自己的員工,在雇主心中能夠創造出更多的價值。作者則認為:「若一個人對工作付出額外的精力卻沒有獲得補償,那麼這項個人興趣轉換為工作任務的過程就是一種剝削。」也就是說,雇主從這段時間受益卻沒有給予員工回報。
這樣聽起來,熱情就像是一個包裹著糖衣的毒藥。雖然這個批評聽起來有一番道理,可是我卻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職場的待遇本來就是階梯式的提升,而不是線性式的成長。職場同一個職級的薪資差距本來就不大,而是提升職級或跨越產業的差異才會大。熱情本身就是難以衡量的因素,更別說雇主要如何衡量一個人投入的熱情,並給予等值的報酬。
「被剝削的熱情」是一個很理想化的批評,它描述了一種真實的現象,但似乎無助於改變什麼現況。
對於工作者來說,對一項工作投入的熱情,期待的應該是成更長期的收穫,而不單純只是眼前的金錢補償誘因。一個人(或企業)創造價值和獲得價值之間的時間差,從來就不是瞬間,而是有所延遲。
無法將投入的熱情轉換成日後的商業價值,是一種被剝削;能夠將熱情轉換成日後的商業價值,則是一種投資。我顯然對於第二種會更感興趣。
後記:我們該如何應用
《失控的熱情》書中的論述都是基於紮實的社會學研究方法,帶我們認識職場環境興起的追求熱情原因、熱情造成的階級複製和不平等狀況,以及熱情衍伸出來的職場剝削現象。我對於書中講述社會學的解決方案比較不感興趣,而是對於我們該如何弄懂熱情、培養熱情和應用熱情比較感興趣。
我從書中帶走的有以下三個重點和思考:
(1) 書中提到要對個人工作具有熱忱,需具備幾個相關聯的面向:心智連結(覺得工作有趣或極具魅力)、情緒與(在工作中感到興奮、找到樂趣或快樂)以及個人連結(適合自己特質)。我們該如何找出這種工作?甚至,創造出這種工作?
(2) 熱情會在社經地位較高的族群中延續。無論自身家世背景,做決定時應該同時衡量成就感、經濟穩定、生活與工作的平衡等因素,而不是偏廢某一項。我們有辦法透過熱情來改變自己的社經地位嗎?如何冒著可承受的風險,賺取長期之後的收穫?
(3) 雇主更青睞展現出熱情的員工,再加上被剝削的熱情是一種現存的社會現象,與其討厭這種現象,倒不如思考該如何反過來應用它。與其展現對於升遷和薪資的渴望,不如展現熱情。如果當下的熱情無法兌換成立即的報酬,我該如何讓它在未來發揮效益?
熱情可以是一個人的不平等劣勢,但是反過來看,熱情也正好是一個人的不平等優勢。我認為不需要試圖尋找(或等待)一個平等的世界,而是幫助自己、幫助更多人認識如何發揮自己的不平等優勢。
--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一個愛書人的閱讀筆記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我的說書頻道
--
爆
[討論] 新竹球迷太熱情了看見這張圖片, 就知道新竹球迷有多熱情, 跟著小龍女跳應援曲 竟然能將新球場的地都給掀了爆
[問題] 怎麼找回玩遊戲的熱情謝謝大家的回應 為什麼我會在意玩遊戲的熱情 因為以前玩遊戲獲得的快樂最單純 玩遊戲就是為了好玩 沒有要跟人比較 沒有要輾壓別人 就跟組樂高或拼拼圖一樣 沒有要贏誰 完成了就是開心 而現在我漸漸發現我要衡量利弊 要計較得失 功利而且現實58
[閒聊] 有人是人生沒有熱情靠動漫再撐的嗎?如題 還記得以前剛出社會 總是覺得未來一定買新車住豪宅 有老婆人生勝利組等等“幻想” 結果現在年紀過30歲了 存款沒多少 月薪也只中位數 車子買二手車 房子買不起只能租屋24
[閒聊] 各位中學有遇過熱情邀約入社的女同學嗎如題 最近看 君はスキノサウルス 化石社團 班上的天然呆萌妹一直熱情邀約 仔細想 好多社團/學生會的作品 開場都是 初入學/轉學的主角18
[問卦] 大家上班多久,開始失去熱情還記得剛退伍,開始工作的時候 對於工作,總是充滿著熱情 上班認真、主管交辦的業務也盡力達成 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 但慢慢看到有些同事6
[討論] 柯文哲:我是有革命熱情的唐吉訶德柯文哲:我是有革命熱情的唐吉訶德 今周刊 2014-03-06 「我在台灣醫學史上,幾乎做什麼事情都成功。」很少人懷疑作為外科醫師的柯文哲究竟 多麼傑出;但要成為首都市長,終究得走出白色巨塔,真正融入人群。9
[問卦] 工作如何有熱情呢女口是頁 我的朋友 小明 大學的時候家教 每天都會很開心討論自己的學生7
[問卦] 怎麼找回工作的熱情?很認真地想要跟大家討論這個問題,請大家不要就跟我說離職就好。 簡單來說我現在情緒陷到了一個低潮,導致現在對於工作很明顯的感受不到 像之前那樣的衝勁。 這樣的負面情緒來源可能有很多種, 可能是因為家人對我的"工作"本身,也可以說對於公司的前瞻性的懷疑、6
[問卦] 台中人的熱情是什麼?剛剛有人約一個美國啊罵 歡迎來到他的故鄉台中 他會讓她感受到台中的熱情 請問台中的熱情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