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109管院跨考資工所心得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109管院跨考資工所心得作者
Heling
(zeron)
時間推噓35 推:36 噓:1 →:20

【背景】

我是今年112管院應屆畢業生,在學期間僅有修過Python,另外也寫過VBA跟R,還有一點點C。程度大概是用程式做過資料分析跟期末專案的小遊戲,雖然寫過程式,但程度絕對遠不及於本科生,相關課程也修得很少,所以某種意義上可以視為零基礎。

因為從一入學就對自己科系極度徬徨,不斷思索未來可能走向,修課時又發現自己對於邏輯推演、寫程式、Debug的過程不算討厭,想想人生也沒什麼好失去的,轉換跑道趁現在,就邁入跨考的苦海深淵了。


【戰績】

台大資工 落榜
台大電機丙 正取
交大資工 備取(不會上那種)
清大資工 正取

跟榜上一堆屠榜的大大比,我的戰績非常普通,甚至幸運的成份非常高。

考研結束的時候我原本心灰意冷,已經開始規劃重考的日程表也準備開始聽課了,沒想到意外正取了兩間,只能說感謝老天眷顧。


【準備方法】

1.準備狀態

有補習 + 有報題庫班 + 非本科。
總準備時長:一年(全心準備大概半年)。

我的準備方法非常普通,就是一直唸一直唸一直唸,發現自己完全看不懂的地方就會試圖看第二次、第三次,再不會就問人,久而久之你會發現程度是累積起來的,前一個月可能一個字都看不懂的東西,讀到下一個月再翻開,就會有茅塞頓開的感覺。

整個考試過程中,如果保守預估自己的唸書時數,至少有達1200小時以上,2019前半年沒課時不是跑圖書館就是跑大碩,暑假起則是完全進入讀書狀態,每天至少會穩穩讀到8hr以上,偶爾會到11hr,十二月底前常常都在圖書館待到午夜12點才回宿舍。


2.準備時程

1月-6月:
因為系上還有2X學分,只有聽完黃子嘉線代、離散。

7月-9月:
上線代、離散公播課。
聽完資結、演算法、計組、OS。

10月後:
不斷複習六科,並開始上計組OS題庫班面授,偶爾聽一下數學題庫。

12月後:
開始寫考古題進入狀況。


3.各科準備(括號為完整讀過的次數)

線性代數:黃子嘉(5)
參考資源:大碩教材、MIT線代、3Blue1Brown、線代啟示錄、題庫班。

我撞牆期非常久的一科,第一次聽課的時候聽到Ch4就卡住了,那個章節我大概聽了三次,後來我跑去翻完課本該章節的證明、聽了幾堂MIT線代的課,也看完3Blue1Brown的影片,才慢慢建立起對線性代數的感覺,從代數跟幾何的觀點不斷思考、建立關聯。也因為這段時間打下的基礎,在第二次聽公播課的時候,把線代前後章節都連貫起來,聽懂黃子嘉口頭的每一句話,你會覺得他簡直跟神一樣,學成後,後期也就不太需要複習了。

題目我只做easy跟比較簡單的middle,這科我沒花很多時間在刷題,大部分都在觀念上的融會貫通,思考證明為什麼要這樣證,前後完整讀過筆記的次數至少五次以上。


離散數學:黃子嘉(4)
參考資源:大碩教材、台大陳和麟教授上課內容、題庫班。

聽課順序跟線代一樣,前半年聽第一次,公播聽第二次,但因為忘得太快常常回去聽tkb複習,重點章節我至少聽了三次以上。準備過程也是鬼打牆很久,一開始著墨太多時間在理解證明,章節之間隔太久沒讀,造成讀了後面忘了前面,後來改變讀書策略,降低讀每個章節的時間間隔,學習效果才逐漸提升。這科建議多刷題,多寫多健康,Ch3-5我題目至少刷了兩次,寫久了慢慢會培養起感覺,穩定度練起來,這時候再回去看證明你會頓悟得比較快。

這科Ch1-Ch6、Ch10才是重點,這之外的章節我著墨不深,題目有寫到才會回去翻一下,而我筆記重點章節完整讀過的次數也是至少四次以上,題目算熟基本上可以應付大部分的題目了,剩下的你不會大家也不會,看考場當下能不能靈光一現了。


作業系統:洪逸(3)
參考資源:洪逸筆記、恐龍本、薛智文分散式系統、網路資料、題庫班。

這科我學得很殘念,因為一直是以台大為目標準備,在時間的分配上,相對其他科目比較沒有著墨太多。我大概前前後後完整讀過筆記三次,恐龍本則讀到資安的章節之前。作業系統這科包山包海,寫題目常常遇到沒看過的內容,遇到不會的就上網查資料或問戰友,而十月開始跟著題庫班把各類題目做過一輪,但上完題庫班的感覺是,題庫班針對交大跟電機丙這類題風比較固定的學校或許有點用,但如果目標是台大資工可以不用花時間(今年的清大資工也是 QQ)。


計算機組織與結構:張凡(3)
參考資源:大碩教材、題庫班。

我剛開始上雲端的時候非常崩潰,一堆要記的東西(本人相對不擅長記憶),光是適應組合語言就花了不少時間,所以在題庫班開課前我嚴重逃避讀這科,讀書進度極為緩慢,到十月前課本只有讀過兩遍(還是很半知半解忘很快那種),我幾乎是靠題庫讓這科起死回生,不得不說張凡題庫班真的很神,鉅細靡遺地把每個章節的題目都歸類好,一一攻破,練熟題庫應付大部分基本題我覺得就沒問題了,至於能不能應付台清交近年難題,我覺得無法,但以考試而言,穩住基本盤就上了。


資料結構:洪逸(4)
參考資源:洪逸筆記。

這科沒什麼好說的,就把洪逸筆記讀好讀滿就是了。

版上許多人都說這科最簡單,但以非本科的角度來講,我這科上手得最慢,可能因為沒修過相關的課,對資結的實際用處跟概念困惑很久。剛開始學的時候我連Big O都不知道是什麼,洪逸在分析複雜度的時候我也是滿頭問號。大概讀到第三次、第四次的時候才有「喔原來是這樣!好簡單啊!」的感覺,熟了以後,這科就是偶爾回去複習一下樹的操作,剩下就與演算法相輔相成,不太需要特別複習。

特別一提,洪逸上課沒講紅黑樹bottom up insertion、紅黑樹deletion、2-3-4 tree top down insertion,要自己另外找資源補充。


演算法:林立宇(4)
參考資源:大碩教材、Vivian演算法、交大江蕙如演算法OCW、CLRS部分章節。

這科變化多端,難起來非常難,直到考前我還是沒有參透的感覺,林立宇的課本我大概複習了不下四次,題目也都做好做滿,特別一提NPC跟Amortized Analysis章節,台交愛考章節,能讀還是盡量讀,這兩個章節我花了很多時間才理解他在幹嘛,剛開始讀的時候腦子一片空白,但當你看了第N次證明的時候,問了第N個人,每天走在半路、睡前都多想一點點,慢慢的你就會忽然懂了,懂了就會發現概念不難,但題目還是很難。

不過這科我讀得不算特別好,還是不要誤人子弟好了。XD



【考場當天】

台大資工:
題目每年依然都在變化,如果目標唯一台大真的可以不補習,然後數學打鐘前十分鐘發現整整漏看一面,考完極崩潰,不意外直接下去了。XD
大家考試記得要注意題號不要跟我一樣蠢。QQ

台大電機丙:
前一天心態炸裂差點決定不去考,還好最後有挺住嗚嗚。
題目一如往年中規中矩,離散題風很穩,多寫多健康,我猜考卷有部分給分,因為出來的分數比我預期高不少。

交大資工:
軟體地獄選擇我直接下去了,如果再出地獄選擇建議大家認真把會的都寫對就好,一題錯整個題組下去很難過唉。QQ

清大資工:
硬體我真的不知道在幹嘛,我記得自己空了一堆沒寫XD,幾乎都靠計科拉分。


【關於戰友】

這次考試之所以我能幸運上榜,我覺得最關鍵的一點還是:我有一群強大的戰友。

每個禮拜六我們都會分配章節,每個人輪流報告恐龍本跟藍算盤(RISC-V)兩本原文書的內容,雖然我硬體程度普普但應該有潛移默化的效果?此外也會約在一起討論不會的題目、檢討考古題,在討論的過程中各自把自己會的內容丟出來、教學相長,慢慢的大家的程度就會一起提升,如果沒有戰友就絕對沒有現在的我。

最後我們這群常一起唸書的通通考回台大了。(甚至好幾個是屠榜仔= =)

在這邊超級感謝讀書會的成員不厭其煩教我,耐心跟有時候跟不上思考的我解釋題目,總是有人可以信手拈來就一大串數學證明、對硬體做出充分的解釋、或者愉快地討論起CLRS內容,跟這群人處在一起才發現自己的渺小,但也提醒著自己需要做的還有更多。

也特別感謝讀書會兩位大學長常常支援各種教授資訊、讀書資源、精神喊話,沒有你們讀書會也絕對不會這麼順利地運作下來。

最後,很重要很重要的,真的要拜台大土地公,有拜的最後都有上(?)。


【小結】

1. 關於題庫班:題庫班優先選擇張凡,剩下的自己斟酌,我個人覺得成效有限。

2. 關於公播課:如果夠早開始準備的話,可以考慮聽數學公播,我覺得對程度普通的人而言,你也許會在聽第二次的時候有更深刻的理解。

3. 關於讀書會:資工LINE大群是個討論題目不錯的地方,可以加,建議少找妹子聊天,這些時間可以多讀不少書,花太多時間在無意義的事情上很容易落榜。:)

4. 關於跨考:考試過程其實發現像我一樣真·跨考的真的極少,大部分都有受過理科相關訓練,但跨考仔不要灰心QQ,數學這科目時間久了慢慢會練成,往往是非本科上榜關鍵。

5. 關於資源:感謝版上wjungle大跟mage大無私奉獻筆記,在準備過程收穫良多。

6. 關於心態:有些人不費力就狂甩你一百條街,而更多時候,比你聰明的人比你還要努力,但也永遠不要小看自己,你能做到的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7. 關於感謝:感謝金主爸媽、台大幫的戰友們、男友、114cs寬大跟小乖、116cs畢業的J大,還有一路上幫助我許多的朋友。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192.110 (臺灣)
PTT 網址

mi981027 03/09 04:32頭推強者我朋友 112電機女神><

4可以用計算機算Jordan Form的強者mi大><

cococing 03/09 04:37

crisp0617 03/09 04:39每個都好強...

kyrie77 03/09 04:45推小結第3點 嘻嘻

bochengchen 03/09 05:01

kyrie77 03/09 05:11考研還在汁妹的通通下去+365

kyrie77 03/09 05:11啊抱歉,今年是+366

Justapig 03/09 05:24這不是運氣,實力是一步一腳印累積出來

Justapig 03/09 05:24

benjamin8312 03/09 06:586666666

CorkiN 03/09 07:33今年心得好多112強者

john801127 03/09 07:55管院跨電機好猛 112推推

NTAP 03/09 08:21推推

ok8752665 03/09 08:55怎麼一堆上112的交大都不行 這樣備取又

ok8752665 03/09 08:55要等很久了==

CorkiN 03/09 08:56樓上我也有注意到這件事,今年感覺很有可

CorkiN 03/09 08:56能備取變少

ggyyd 03/09 09:02文組

gpsmelody07 03/09 09:15

zuchang 03/09 10:42推結論3 :)

zuchang 03/09 10:45然後4重複ㄧ次了 :)

電腦看是正常的說QQ

eatagary 03/09 10:51其實大學有修過程式相關的課程就已經不

eatagary 03/09 10:51太算真跨考生了。

misaka0120 03/09 11:02elite

devilkool 03/09 11:30修過程式沒修過那六科和跨考沒兩樣

minicoke 03/09 12:37跪求第3

Fanchien 03/09 13:00推結論3 一堆噁男:)

Skpiygs 03/09 13:02推樓上

skyHuan 03/09 13:073笑死XDD

skyHuan 03/09 13:08阿鴻亂密讀書會妹妹照上清大太神啦

wjungle 03/09 13:08推跨考

朝聖wjungle大 超級感激大大 ><

zuchang 03/09 14:12樓上wjungle 大大推文啦>\\\\<

LAKobeBryant 03/09 14:43

skyHuan 03/09 14:55哇第一次看到wjungle大出現><

ssskrystal97 03/09 15:33管院跨考也太猛 推個

thr3ee 03/09 15:55建議修DSnP/DSA/演算法/自動機等課來打底

thr3ee 03/09 15:56理論穩定+程式熟練後 再朝專業領域發展

thr3ee 03/09 15:57電機丙專攻訊號處理/EDA等軟中帶硬的領域

thr3ee 03/09 15:58也可朝純資工的各大領域發展 去德田館修課

thr3ee 03/09 16:01總之 要多多補強會被質疑的程式實作能力~

感謝大大建議!XD

nova06091 03/09 19:27之後會去哪裡> <?

沒意外會落腳112電機丙 ><

Henry658 03/09 22:49太神啦

Dracarys 03/09 22:56

royyy 03/10 00:07我認識的112管院都在香港新加坡金融業領gl

royyy 03/10 00:07oble pay,你怎麼傻傻的跟風當碼農

一屆可能才出那幾個人 真的是少數QQ

minicoke 03/10 00:12那也只是少數

DLHZ 03/10 00:18可能你的人際關係太狹隘了吧qq 好慘

※ 編輯: Heling (140.112.192.110 臺灣), 03/10/2020 00:25:20

royyy 03/10 13:17是少數沒有錯啦,但管院第一份工作非常吃

royyy 03/10 13:17校名,你有天然的優勢。不過你可以考上代

royyy 03/10 13:17表你也有資工的天份

royyy 03/10 13:19我會這樣認為是因為我LinkedIn上神人幾乎

royyy 03/10 13:20也都台大管院的,反到台大資工跟中字資工

royyy 03/10 13:20就沒差那麼多

royyy 03/10 13:28所有跨考的人你的機會成本是最大的,所以

royyy 03/10 13:28我覺得可惜(無意冒犯)

不會冒犯XD 管院跟資工導向的是截然不同的職涯走向跟生活型態 至少管院四年看到的未來可能性 我認為未必那麼適合自己 才選擇嘗試新的可能 不過對於人生我也在摸索就是了 也感謝r大提供寶貴想法

※ 編輯: Heling (140.112.192.110 臺灣), 03/10/2020 17:23:59

kyuudonut 03/12 15:38推原PO成熟的答覆,看推文整個三條線

twooo333 03/13 16:30跪著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