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109化工所沒補習正取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109化工所沒補習正取作者
qwasedrf456
(RxLaw)
時間推噓17 推:17 噓:0 →:2

代po文,這篇強者我朋友aka化工亮神親身經歷,小弟我只是個跑去國外的小雜碎

以下正文開始:

目錄:

一、前言

二、背景

三、考試結果

四、準備用書

五、準備過程

六、準備方法

七、找教授

八、致謝





一、前言

我沒補習也沒用林隆的書練習,觀念靠大三上課和自己讀原文書。工數也沒補但是有用喻超凡的書。



先講清楚,這篇如果板上各位看完之後的想法是”四大四中難怪沒補習考得上”、”在校
系排又不差,沒補習考上正常吧”,麻煩自己離開,抱持這種想法我不知道你想在這裡找到什麼。這篇主要是想寫給三種人看的。但不論何種,請先確定你考研究所的決心非常堅定。



第一種是不確定自己到底要不要補習,猶疑不定的人。我覺得我可以幫助你評估一下自己到底適不適合補習。基本上對自己很沒信心的,直接補習,我只能說你連補習都不見得會上,更沒必要走一條挫折感更重的路。如果你成績不太差然後”自認聰明”,至少那種有
興趣的科目都讀得不錯的,那真的可以相信自己試試看,沒必要相信補習班那套補習才考得上的屁話。



第二種是你已經在沒補習的路上,但處在撞牆期很痛苦,這幾天每天都受到挫折的人。首先要先恭喜你已經走到這一步,說實話我覺得這篇對你的作用只是強心劑,讓你知道曾經有人做到過,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我自己或多或少也有過撞牆期,但最終也都熬過來了,如果你現在心裡看不起補習仔們,找個推甄生、出國生或不同系的聊聊天談個心,讓他們聽你說分擔你的壓力,應該幫助很大。



第三種是跟我一起考上的戰友們以及想來看看我到底怎麼讀的人。我不確定這裡有沒有你們想找的東西,如果你們找得到就儘管拿。認識的人還有問題可以再來問我,我盡量回答。然後雖然我多數時候看不起林隆仔們,但其實還是很感謝同屆在系館讀書的你們,和你們的每次討論都是我增加實力去打贏研究所考試的基石。





二、背景

新竹某男校畢業,116化工應屆,系排38%。大一成績很爛普化二被當,但是後來很拚,三下最後衝到班排第四。不推甄的原因一來是在校成績要等四上才會出來,而要做專題推甄還是準備考試基本上都會疊在三升四暑假,所以決定挑一個做就好,然後在當時對三學年平均沒把握以及某些讓我想離開的原因,早早定下台大目標,推甄頂多上本校,就決定考試。從小到大沒補過習所以研究所也不想補,反正我考得上。







三、考試結果

因為目標定台大,只報台清成三間,清大算是練筆但還是希望可以考好。

學校 單操輸送 化熱/化反 工數 英文 總分/平均 結果

清大 64 56 — — 120 正取

台大 93 75 81 54(計分*0.5) 276 正5

成大 88(計分*1.5) 68/72 — 56 90.67 正3





四、準備用書

輸送:Bird(修正二版)、3w(六版)

單操:McCabe(七版)

化熱:Smith(七版)、Sandler(四版 電子檔)

化反:Fogler(四版)

工數:Kreyszig(十版)、喻超凡工程數學上下(我用橘色的,想找喻的新書翻轉工數應該也大同小異)

其他:台大熱傳課本、物化Laidler(四版)、學校上課講義或筆記、水哥詳解、水哥參考書目、台清成研究所考古題





五、準備過程

二升三暑假我就決定要考研而且不要補習。然後工數有稍微在這個暑假稍微唸一下矩陣,但好像對後來沒什麼幫助。



[三上學期間~三年級寒假]

學期間其實我也沒做什麼,一樣去打系隊(上學期期末才說之後暫時都不會再去然後三下開始停練),但是大概期中就進入讀書狀態拼在校成績,除了化熱和操二以外其他科目也還算認真在讀(操二最後其實成績蠻爛的XD),我認為這個時候進入讀書狀態暖身很不錯,畢竟之後要讀原文書,早早唸出對原文書或專業科目的感覺很重要,至於成績沒有到太要求要多高,只要有維持一定水準就好,反正某些科目要衝分數是靠考古,有些推甄生也沒什麼實力刷一些甜課然後找卷哥卷姐拿筆記或考古題解答背一背,這個階段我相信唸出感覺以後我的實力比他們強。然後因為操二成績還是沒有很好,想說不然先從工數開始填坑,寒假大概把Kreyszig 除了向量和矩陣的地方讀完,每一步都要求讀懂,中間也補了很多微積分觀念,微積分這部分我是問朋友或同學。然後還沒有開始寫題目。



[三下學期間]

開學後一開始繼續把工數原文書的向量矩陣讀完。這學期開始上操三和化反,我就跟著學校步調走,上課都坐前三排然後認真上課(上學期期中開始養成的習慣),大概因為工數只讀一遍然後沒有練題目,所以工數忘很快只剩一些概念,不過當初大二傅立葉級數和pde不錯所以輸送上課輕鬆很多。質傳的部分成大小羅教的很好,筆記好好做可以幫助在流力和熱質傳上融會貫通,另外輸送這部分我也開始讀Bird的流力,總之這個階段大概掌握了三大輸送間的關係,靠著工數概念(這時計算或推導還沒練好)把三者重新整理好。另外我也大概複習了一下化熱。期初期中我都在宿舍讀,期末開始到之後考研我才都一直在系館自修室讀。三下結束,基本上就是認真準備專業科目,然後把流力和化熱複習一下。



[三升四暑假]

因為化工營要借自修室用,先回家放了幾天假但還是有維持一點記憶,看一些以前上課筆記簡單讀一下原文書之類的。回來之後一開始我一樣先準備輸送和化熱(接續回家讀的部分),輸送先把Bird沒有任何記號的章節讀完一遍,化熱則是七版1~12章還有14章跟VLE有關的徹底讀完,然後依序把化反和單操以前上課講義拿出來讀,這兩科我反而沒有徹底讀原文書,因為這兩科都很偏實務應用,雖然也有理論的部分但整本讀感覺有點浪費時間。讀完之後又再回去掃重理論觀念的輸送和化熱,這次化熱一樣是讀Smith,第二遍比較快一點,輸送則讀成大上課用書3w(七版),整本都讀,包括經驗式和邊界層紊流等等內容,3w完整讀完之後的輸送就是兩本交替讀。八月買了喻超凡,開始幾乎每天都自己訂一些範圍來讀和寫題目練習。七月主要就先讀專業科目,八月則是每天工數讀加算和專業科目的讀。



[四上9~10月中]

開學之後基本上就是先適應一天要上正課又要推研究所進度。老實說這學期必須以研究所為主了,但如果這時候必修被當真的是會捶心捶肺,正課我還是有上,成大的程設小龔的部分多少還是跟考研有關,尤其是操三沒教的分離方法那部分,建議還是聽著來。其他一天裡剩餘的時間一樣是去之前讀書的地方(系館自修室)安份讀自己研究所的進度,這個階段我開始加入一些題目練習(寫什麼題目後面會說),然後繼續讀第三遍原文書或上課講義,工數就是一直算喻超凡的書,我會用比較廢的課拿來狂練特定章節的題目。成大的學弟妹可以跟partner討論一下實驗要先做單操還是化程,我們這屆是不管實驗先選哪種都有人正取,所以基本上沒什麼影響,但我自己覺得先做單操多少對我有幫助,後面寫題目有些答案也有從實驗結果推理出來或得到驗證。



[四上10月中~12月中]

這個階段基本上以考古為主,但我自己寫考古又細分成幾個小階段。考古題要寫多少,我是想說畢竟台大是目標,所以台大寫十年,清成八年,不含英文,然後工數後來十年寫完覺得不夠又再往前多寫十年。第一階段,因為我是成大學生,我想說先從成大開始寫,然後那時候輸送的練習題還沒練完,所以先寫了化熱和化反。其他時候一樣讀書,然後考古也有做一些初步的檢討,多半是學長姐解答或原文書找答案。第二階段,化熱化反寫完之後我找了兩個跟我很好的戰友(都是補習仔)一起計時寫清大,一天一份到兩份不等,然後寫完以後我們三個人會一起討論檢討,這個時候補習沒補習的差異就會出來,互相補足即可。然後再自己找時間把成大單操和台大工數寫一寫。第二階段大概是白熱化的時期,這時期如果出現大量挫折感應該是很正常的,但就讓自己麻木到每天就做那些事,千萬不要放棄,每天就是約時間考古->三人檢討->自己把訂正做好。水哥在我們這屆是沒有做清大解答,所以討論一定要有一定的成果,但其實清大不算特別難只是題目長,然後有些物化要特別去查。



[12月中~期末]

這時是考古地獄第三階段,主要寫台大單操輸送和化熱化反,化熱化反只有四年,所以大多都是在寫單操。還有這時因為考古寫的也算多了,開始大概對三間學校會有各自的感覺,也知道各科自己哪裡弱,我記得這時候我蠻常寫完跑去把原文書再拿來讀特定小節加強什麼。也是在這個時期,自修室其他人開始會來問我問題(因為來問我我可以直接跟他們說這在原文書第幾章大概第幾頁可以自己去讀:D),開始認識自修室其他人,跨年的時候我們還小小的在自修室開趴。另外多半也是我讀原文書,如果遇到有問題想問教授們,會推我再加一個人去找教授問,但我個人覺得當面去找教授問最清楚,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問出來,所以我很感謝每次去問教授問題的機會。問回來之後再教給其他人,又加強一次自己的印象,然後有些東西也是讀了原文書的推導等等,再找兩三個人來教。例如今年成大解stream function其實是成大103年考古題,我去把以前上課筆記翻出來研究完,找了兩個人(因為大部分的人都不考台大沒讀工數)來教,從這題的邊界條件、分離變數的技巧教到尤拉柯西和最後解答,結果今年又考出來真的賺到。



[寒假~考前]

該投票就投票,該回家過年就回家過年。其他的其實大概維持之前的模式,被問問題、去問問題、翻原文書補觀念。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當初一起寫清大的三個人安排了寫近四年清成考古第二次(我自己多寫台大的),按照考程時間(所以有幾天要早八寫題目)。還有這時候水哥解答來了,因此花了很多時間在重新檢討台大成大的題目,從中也學到很多。水哥的觀念正確率比林隆高不知道多少倍,但某些計算還是有錯,要訓練自己看得出來,但其實買正版的水哥會有勘誤措施,也可以直接問水哥問題(像我把entropy balance在Smith和Sandler的差異問了清楚),這邊算是幫水哥忙麻煩請支持正版。





六、準備方法(含各科準備)

其實上面的時程很多都只是寫個大概,我的讀法主要是分成初期、前期、中期、後期。初期就是進入狀況,讓各科都有粗淺的瞭解之後,研讀所謂的”第一遍”,第一遍要確保自
己讀得時候每個地方都要懂,不一定要記起來,記起來是以後的事,這個時期主要是讓自己每個環節都懂,不懂就上網查資料、問人、多花時間想到通這三種方法;再來是前期,讀書搭配寫題目。寫題目非常重要,因為最後測驗也是題目的形式,要先瞭解之後要怎麼回答問題。還有這時會再讀二三遍等等,和題目搭配一起去瞭解觀念,並讓它們烙印在你的腦子裡;中期是大量練題目搭配檢討,題目不僅限考古題或練習題,總之就是大量練習,然後開始學著跟別人討論,抓出自己的盲點;最後後期就是撐住,然後不斷重複小型的寫題、讀書(這時應該是補觀念或不熟的多讀幾遍這種)、檢討、討論等等過程,再加入”統整、教別人”和”想問題、問別人(尤其可以問教授)”的元素。



大概每一兩個禮拜我會給自己定個目標進度,不外乎就是書要讀到哪、考古要寫完幾份、檢討和訂正要做到哪一年。可以弄成類似挑戰的形式,像元旦跨年那幾天我考古快寫完了,我就把預計的天數和剩餘考古除一除,每天要寫兩到三份專業科目加一科工數,所以最多是四份,而且要早起來寫時間才夠,完成之後雖然有點累,但我覺得很值得也很有成就感。另外,寫考古的時候我一開始是寫完整的考試時間,但後來加入一些考量採壓縮計時,先壓了十分鐘,後來有壓到十五分鐘,計算分數是用壓縮時間下的去計分,出來分數會跟實際考試比較像一點。這種情況下多半寫不完,所以除了要越練越快,沒寫到的題目也要好好找時間寫過檢討。寫第二遍則要考驗自己快狠準,要在壓縮的時間內寫完。



我沒有做任何畫重點或是整理筆記的部份,一來是我知道我的強迫症做這些會讓我浪費很多時間,二來是我的安排沒有時間做,如果做了也沒辦法讀,所以要求自己讀了就要有印象,記不起來就多讀幾次(所幸我記性還可以,不然就不會有別人來問我直接告訴他在原文書第幾頁的part),總之要不要整理筆記就看自己,不做不會沒上,全看你怎麼安排、計劃讓自己真的有吸收。但是像是清大化熱有些相圖、工數要背的東西、單操或化反的公式,我還是有寫在一個小本本裡,這是寫完題目整理的,而不是把所有考試範圍的概念全部寫成筆記,對我來說那些考試範圍的觀念是以原文書目錄的形式在我腦裡存取。



檢討、或者說訂正的方式,我想多半都可以從學長姐那裡拿到一些考古題解答(這時候就要靠以往累積的人脈),然後水哥的解答真的蠻推薦的。重要的是訂正的方式,寫完之後不是直接拿起來盲目的把答案抄一遍,我自己是把解答”讀”一下,先看合不合邏輯,再
看能不能理解,有些解法雖然是對的但你不能理解就只能硬背,一定要從中看出整題的脈絡再轉化成自己的語言。學長姐有些答案是抄林隆的,而林隆很多東西有錯,這部分就要看你自己強不強大,不然就是有沒有強大的戰友或更正確的解答本告訴你到底什麼才是對的。訂正完之後,去翻原文書或上課講義/筆記對應的部分再好好讀,然後看是要在腦袋裡重新想一遍還是拿張紙完整寫過,完整的流程是看解答->讀原文書或講義->想到通,這三個可以是不斷循環的過程,直到你對整個題目都有徹底的瞭解。好好訂正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這也是整個考研過程很重要的環節。



另外我其實花很多時間在資料搜集上,台清的課程安排以及上課用書等等我都有額外花時間去查(主要在三年級學期間),各種原文書不是買實體本就是想辦法找電子檔,瞭解版本差異,該有的原文書習題解答也去找出來。然後看其他人的心得或考試方法,也不限定只有在考化工所,優秀的人不管在哪個科系都是優秀,他們的做事方法不會改變,每篇都是別人的心血,都有可以學習的地方,然後有空就把資訊在腦中整理好規劃自己下一步要怎麼做,想更瞭解考試和一些細節也可以直接問問看學長姐。瞭解考試很重要,畢竟誰都希望最後有好的成果,球隊比賽都會做情蒐,面對影響人生的考試為什麼不好好把自己有問題的地方問清楚再開始做(隨便聽補習班講什麼就覺得非補不可),當然搜集資料之後判斷的能力就要看你自己了。



[工程數學]

這科在我大二必修的時候其實也沒有學得很好,只有工數二傅立葉級數和PDE受到朋友指點有鋪點基礎。後來發現根本原因是微積分,所以我在三年級寒假的時候,邊讀邊補很多微積分,總之看書的時候就讓自己每一步都看懂。然後工數這科確實只讀原文書是不太夠的,至少你要找到足夠的題目瘋狂練習,如果想試試看,也可以讀完原文書直接刷考古題,總之後來我決定用喻超凡的書來練題目。基本上讀的部分,Kreyszig我沒讀複變,還有它寫option的部分我也沒讀,喻超凡的則是Legendre/傅立葉積分和轉換/複變完全沒有讀,其他至少看過一遍。然後先從範例開始練,一開始有些章節還是不太會寫,就邊寫、”邊想”、然後邊看解答,這個過程不完全在練題目,而是在”學習解題目”。然後雖然看
的部分除了上面說的都有看,但有些看起來不太會考的章節我不一定有練題目,像是PDE基本觀念這種的我沒有練,Laplace解PDE以後我也都沒有練,矩陣主要只練特徵值、相似轉換和矩陣應用那三節。ODE和冪級數解通常第一節講概念的也沒什麼練,但其他全練。SL problem/Bessel原本也都沒什麼練,後來考古寫到才把有出過的題目類型拿來練。向量我覺得很不好準備,因為要背的東西很多然後不知道為什麼這章的東西我特別容易忘,總之也是狂算重複算克服,範圍的話雖然我著重在向量積分的部分,但後來整體感覺向量微分也一定要練,今年出的向量就全是向量微分的內容。PDE非齊性那邊可以稍微練一下,工數不一定會考但輸送有可能遇到,特徵函數展開法我後來是記個大概遇到題目再慢慢生出來。其他板上提過的必練章節我就不贅述了,專業科目要用到的內容基本上也要全會(error function、積分因子、球座標轉換等等)。我基本上安排三天內一定都要碰到工數,然後是“範例->考古->考古/範例/習題都寫”這三個過程,考古題前後寫了近二十年,
近十年寫兩遍,近四年寫三遍,不熟的題目寫三遍以上。



[輸送現象]

這科算是我的強項,我自己認為是歸功於工數和Bird為我建立的觀念。讀完兩本輸送原文書之後我個人是強推Bird,這本光是目錄就可以讓你窺探三大輸送的奧妙和連結。首先當然工數要有底子,我覺得我先讀完一遍工數再開始讀Bird後來都讀得很順,Bird重心可以放在流力,然後讀熱質傳就用前面流力的概念去讀完,架構三者的交互關係。3w不是不好,但它的流力會讓人讀得很混亂,要多花點心思去弄懂,看出他跟Bird的相同和不同;不過熱質傳寫得淺顯易懂,這兩本我覺得有心想把輸送衝高都要讀,會有相輔相成的效果。另外3w跟Bird有個極大的差異在於3w的shear stress是外界對目標流體(control volume)作用,而Bird是目標流體對外界作用,搞清楚這部分就可以知道Newton’s law of
viscosity及其他流力部分的正負號差異。台大熱傳課本寫法跟3w熱傳很類似,但是有些像thermally fully developed要看這本來補。Bird我是把三大輸送各自的1~7章內容讀完,有白點或黑點的章節就先跳過,之後再挑需要的部分來讀(邊界層、stream function等等為了瞭解透徹拿出來讀這樣)。然後McCabe 1~7章也有些很重要的流力概念,上面兩本都沒有說到,最好也看一下。我是把shell balance練到很熟,除了成大有一年出了旋轉系統的流力要用公式解,其他我一律用shell balance去做,考試時也沒背公式,我是覺得工數練好搭配shell balance可以打掉幾乎90%題目,error function瞭解一下也不難記。寫題目的部分,這科我只練Bird各輸送2和3章的難度B每題都做,然後就開始練各校考古,到中期要把反應工程裡孔洞質傳的那部分帶入就沒問題。其他題型(推導、物理意義、無因次群等等)原文書都可以找到解答,讀完基本上你找不到就沒人會了。水哥的解答、旋度等等我也花了蠻多心思的,就看各位想準備到什麼程度。



[單元操作]

這科說實話我沒有特別仔細讀原文書。大部分都是當初上學校課程讀的,之後就都是拿來找觀念讀這樣。有詳讀的部分是第8/16/18/19/24/25成大老師上課部分,但其他有大概翻過也知道在幹嘛。20~23章是用成大李老的講義。開始準備考研期間就是拿這本翻一翻或講義和上課筆記搭配讀。題目是直接刷研究所考古去練,其實也蠻足夠的,撇除觀念題真的就是質均的質量和能量平衡,某些技巧練一下就好了。管線系統很推去練107台大最後一題,那題多練幾遍完全弄懂你管線系統就差不多了。另外關於萃取作圖題,我是從水哥參考書目去找電子檔來讀,用的是Seader的separation process principles(三版),這種題目其實讀完原文書之後就和藹很多,至於會不會再考不知道,畢竟真的是那種每個人答案都會有差的。蒸發器近幾年都沒有任何學校在出計算,倒是濕度近三年出的比例很高三間都有出現過。



[化工熱力]

化熱我是把我的Smith從頭到12章讀了三四遍。當初在成大我是魏老的班,魏老的板書很值得好好做筆記,他的equation of state有很多重要的解釋,VLE和溶液熱力也上的很有條理非常清楚,但拿他上課內容來考研究所是完全不夠的。基本上成大三個老師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我自己覺得可以上魏或炳宏,許媽的部分再借她的上課講義或直接讀原文書補足即可(但成大的化熱是非題是許媽出的而且很刁鑽,上她的課好處是認真聽是非題答案很好找,否則真的是在原文書裡大海撈針)。外校的要應付成大化熱最好去找水哥或是把Smith讀透之後再把習題算一算。Smith多讀幾遍大部分的化熱基本題就會解了,蠻足夠的。但遇到難題這本書的規模是完全不行的,尤其是考台大的人。我是另外找了Sandler的電子檔來讀(這本也是台大化熱課本),特別是在entropy balance,兩本書寫法不同可能會讓人誤會,我是找水哥問清楚的,這部份據說林隆完全沒教。寫題目的話,這科算是我唯一有寫過林隆整理的題目,但是寫到一半就不想寫了我覺得他整理得很爛(不過我寫的是市售書,他的上課講義我不知道),不寫之後先把Smith例題再”看”一次,然後就直接
寫成大考古。這科其實我覺得我準備得不好,但如果有心不要補習寫題目應該可以直接挑Smith習題來寫,我寫過一部份11章的但後來時間不夠。就我所知成大以前很多難題是從Smith習題裡出,可以看看。然後清大會有一些物化/相圖之類的內容,這部分一定要寫考古去整理,還有清大會出材料系的固液平衡的問題,我是找材料系朋友問,他丟了一個清大黃教授的開放式課程給我,還蠻有用的,之後也有分享給戰友們。



[反應工程](化工動力)

化反我的準備方式跟單操有點像。三下上課的時候我就把Fogler的1~4章從頭到尾看過。然後之後都用上課講義,暑假讀化反也是讀講義。之後把成大鄧老給的第一次期中範圍期中考考古全部寫完(大概20年),說實話這樣就足以應付大概除成大以外學校的7-80%的題目了,剩下大概就是非恆溫反應器和孔洞質傳/觸媒等等交替出。成大自己考試則是三個老師授課內容的比重差不多,鄧老範圍反而是基本題。寫完上面的練習題也是再讀幾遍講義,練一下某些推導題然後直衝成大研究所考古,再用檢討把洞補起來,這部分水哥的解答幫了很多忙(寫答案的方式和步驟),然後一樣有再翻原文書補觀念,我反而是在補觀念的時候把Fogler整本讀完(不過不含例題)。題型的話我覺得各校考古題寫一寫就差不多全部了,沒什麼特別的,要寫原文書習題也可以。化反很重視細心和與其他子科目如物化、輸送之間的連結,準備上寫題目要靈活思考,其實不見得算是簡單的科目,我覺得需要謹慎。



[英文]

就跟板上前人說的一樣完全沒準備。考前一天看一下考古題會考哪些東西。然後這科雖然沒準備,但就是寫的時候不要放棄任何一題,該好好寫作文就好好寫。不論是當門檻還是*0.5都有一定影響力。認真寫分數應該不至於太差導致落榜。



[心態調適]

我覺得這部分特別重要。雖然我沒補習但其實跟別人有交流之後,很多人都說很看好我,到了後期甚至有點被捧太高都說我會正取一,我自己是都跟別人說,認真準備我相信我正取的”機會”很大,至於正取多少,甚至是不是正一其實都反而要看當天考試的狀況和運
氣。而基本上只要有正取就很值得高興了。不論你因為沒補習被別人看不起說考不上還是被捧得很高,重要的是穩住自己的心情完成自己定下的每個目標,可以因為別人的稱讚感到自豪以及滿足成就感,必要的時候我覺得展現出傲氣也沒什麼不好,但不要過頭,多數時候還是要維持謙虛的姿態,別人也才會願意來跟你討論。沒補習的在考研路上多半是孤獨的,尤其化工所大多都是人手一本林隆,不過我自己是很歧視林隆(整天跟別人說林O是大便),有補有上的也知道林隆哪裡不足,沒補習的人真的要在這大環境中堅持自己當初的堅持,走到後期會不會上你自己都會有點感覺,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就像我前面說的,反正我考得上,抱持著這種想法、有信心,最後我也上了。壓力大的時候就跟朋友說一說,運動一下也很有幫助,十月還十一月的時候晚上我也都有去跑跑步(不過後來懶就停了),認識的也有固定有在運動還有上的,沒必要為了考試停掉某些好習慣。還是會安排回家的時間給家人看一看,讓他們瞭解最近過得怎麼樣準備得怎麼樣。然後我自己大致上都是維持早起,偶爾會稍微亂掉但最後都會調整回來,作息非常重要,早起做事也會讓你心情變好。





七、找教授

這個部分很少人著墨,但我覺得整個考研的過程這個階段是最困難的。找教授和你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無關,也和你正取多少無關,有時候教授就是憑感覺選人,他覺得那個人不是你就不是你,這無關你的努力、實力,所以千萬不要氣餒。有些教授看得出你的優秀,但也要你符合他的個性和實驗室氣氛。多找多看絕對是必要的,千萬不要認定某個教授是你的首選就只等他的回信。適當展現出你的積極度很重要,當然這不是每個教授都適用,總之做自己最重要。找教授的心情起伏和前面準備考研是完全不同的,某種程度上據說和找工作很相像。先找到教授不見得是好事,有時候只是在對的時機遇到你的伯樂,只是這個時機稍微晚了點,多讓你煎熬幾天,一路順風終究也要在人生某個時期學習處理接受到拒絕時的情緒。說這些是因為我自己找教授的時程拖很長,清大我自己認為是練習,當然清大有不少優秀的教授,就看你要不要等台大。成大則是有幸能讓某位考研路上幫了我很多的教授,為了我又多考慮幾天,也謝謝該教授最後賭我會上台大(也有可能是我一廂情願哈哈)。台大我則是很早就開始做準備,搜集教授和實驗室的資料,原本打算搶在放榜前先找幾位教授談談但提早放榜所以失敗,後續的過程就像我前面說的是一段很煎熬的路,老實說我中間也曾覺得為何這個制度不公平,但就真的只是你選教授、教授也在選人。然後找教授過程也不要有偏見,刪掉一些完全不能接受的之後,其他的實際去了解是最好的。總之希望最後各位都能找到合自己頻率的教授,還沒找到前千萬不要氣餒,沒有選擇你的看你要想成是他們的損失還是怎樣,你的努力、實力終究是你自己的東西。





八、致謝

感謝詹老每次熱心解題有問必答,真的幫助我非常非常多;感謝賴球幫我搜集清大資料;感謝在台北收留我,參與我台大RPG之旅的高中小夥伴們;謝謝老蕭來問我問題,解釋給你聽是我最大樂趣之一;感謝泓亨、許、建霖,陪我運動和凱瑞修課/實驗/報告的部分,這三年半來也受了很多你們的照顧;感謝峰哥陪我吃飯和當我沒補習的戰友雖然我們要考不同所;感謝指引我的系排學長們,不論是準備考研期間還是拜訪台大的時候;感謝系館團的各種指教,真的很感謝你們接納我這個沒補習的異端還願意跟我討論,特別感謝蔣陪我問教授問題希望你之後順利、曾建陪我到最後、阿方被我教最多讓我有很多成就感;感謝室友們容忍我早出晚歸和幫忙處理生活上的雜事;感謝恆睿和暐侖陪我這段日子的吃飯和討論、感謝阿段各種幫忙帶我上台大;感謝一路上幫助過我的人、支持我的人、最後來祝賀我的人;感謝我的家人還有當初做決定、努力的我。最後謝謝看到這裡的你們,希望這裡有你們想找的東西。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9.240.237 (臺灣)
PTT 網址

sunsam 03/18 23:33我覺得自律很重要 沒補習的話 像我就 嗚

sunsam 03/18 23:34嗚嗚

hengray 03/18 23:34推化工堯神帶我飛

andyjay654 03/18 23:37成大就是這麼狂妄no

ppptttqaz 03/18 23:45推 超詳細心得 照亮後人

cvakb48 03/18 23:49推 化工堯神 謝謝你讓我考上

YandereLove 03/18 23:53好猛喔

dannychenlun 03/19 00:04化工堯神就是神

godrainbow 03/19 00:05116化工真D牛

victciv 03/19 00:28推,最欣賞這種文了!!

OuOpuha 03/19 00:39系館幫小嘍囉淚推堯神

john801127 03/19 00:59116學弟給推

ProscheGhost 03/19 06:58116同學推

heyyoha 03/19 12:38好牛...推

fatty116 03/19 12:49推 行動版原文書

rrkk12124580 03/19 16:36推116化工傳奇

sun123456tw 03/20 09:19自修室守護神

Etgen 03/20 20:09推推 擠下補習落榜者

harry7319 03/24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