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文長_商科研所心得/讀書方法/準備心得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文長_商科研所心得/讀書方法/準備心得作者
frankie01133
(台中阮經天)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1

代友po文

-前言

本身經驗算是有點曲折離奇,沒想過自己會在快拿到碩士的時候考第二次研究所,也誤打誤撞跑到這個領域,在準備前爬遍板上各位高手同學前輩,獲益良多所以與大家分享一下準備的方法和心路歷程,希望能幫助到後人。

-背景

發財市國立地名大學工學院畢業,在校成績極差,甚至有科目四修過才拿到畢業證書,到大二就已經知道不想當工程師也不想念這個系,便沒什麼心在念系上的東西,所以另外修了一些別的學院的課,於是決定在研究所跨到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在第一次唸碩班時對做學術研究便產生了興趣,發現自己能從中獲得成就感,於是有了讀博班的念頭,因為與指導老師間的諸多因素選擇重考。

-考試學校及成績
(手機不好排版,可以依顏色判斷)

經研所部分

個體 總體 統計 英文 加權總分 最低錄取 結果
台大經研
54 14 缺考 缺考 X 落榜

政大經研
75 42 70 X 187 169 正取

中興應經
65 45 70 X 180 60(備取) 正取


其他系所(考經統)


經濟 統計 英文 加權總分 最低錄取 結果
中央企研乙
37 63 100 48(備取) 正取

交大科管乙
72 X 79 453 ? 過初試沒去

清大計財乙
50 55 X 105 125 落榜

台大國企甲
70 X 50 70 64 英文門檻沒過

北大國企
缺考 缺考 早上起床不想去



-選考策略及心態

因為有做過一年的數據分析研究,基本的程式能力還行所以目標跟重心都放在經研所,但由於希望能申請國外的博班,在報名時只決定報考台政的經研所,若自己沒考上可能代表自己不是那塊料,會直接出去工作,於是其他學校皆報考商管相關的系所希望若去這些學校就瘋狂實習刷履歷準備工作(但也報了中興的經研當做第一天練筆)所以考得蠻雜的,希望不同的準備方式能供大家參考。 心態部分分準備期跟考試期,準備期就是每天該做的事情紀律性做好,不用杞人憂天,講得間單但做起來不容易,考試期的話以保持穩定為主,大概知道自己功力不到那個刷榜的程度,所以考場上大概策略就把握基本的東西,然後特別難的題目就先不考慮,最後反而會剩蠻多時間的可以想出來寫得出來,小弟覺得進入考試的那幾天,不用想著每間都要正取,大概就衡量一下自己報考的錄取率還有當天自己的狀況,不會就算了趕快準備下一間,爆掉的兩間清大今年計財只取5個,本來就有點否放心態,前一天交大寫完大概也知道穩了,所以就輕鬆寫提早交,尤其經濟後面50分申論問你對貿易戰的看法要寫有夠多根本不太想寫,趕緊回台北準備隔天的政大,台大經研則是第二節總經突然腦袋一片空白完全寫不出來,所以先看完整張考卷,大概知道比歷年簡單,動態均衡的部分也考得蠻基本的會的人應該不少,左思右想寫不出來,也知道這個狀況大概是輸給大家不會上,就決定先交卷下午回家複習隔天台大國企的東西,主要的心態大概就是不要回頭去想那些已經發生的事,做好眼前還能做好的事比較重要。
-準備方法

<個經>個經的部分,數學相對簡單也用得少,主要是訓練一些基本觀念還有圖表分析方法的運用,個經的部份各個章節讀起來相對快速也比較不雜亂,但跨期跟廠商建議多讀幾遍日後比較輕鬆,暑期班大概就跟著進度跑,上課做自己的筆記,回家複習筆記課本,做完習題,基本上我會分三次,第一次課本配筆記看自己上課的筆記跟課本的邏輯是不是順的,第二次找出課本比較冷門的地方自己補充在筆記上,第三次就是下次上課前,把筆記看過在頭腦裡順過,幫助自己下次上課吸收比較快,上課不要當錄音機型的學生,確保自己真的搞懂再抄,不然會浪費很多時間,暑假不用太超前,主要就是訓練自己的紀律性,能不能每天把該做的事情做好 。
<總經>總經的部分,蠻吃數學的,但其實有搞懂,並不是很難或很高深的數學,我把總經分為前六章,七八九一起,十一到十三一起,十四十五跟DGE一起,前六章凱因斯的部分絕對不能用看的,邊寫邊搞懂,最後統整,一定要用寫的,記住結果後要確保自己用推導的推得出來,沒事就多推幾次幫助大腦習慣這個提取的過程,結果自然就記住了。第六章國金重點則是在圖形的應用和移動,數學多半和前幾張相似,七八九章則是加入各種預期之後的曲線移動,可以畫個時間線幫助自己記住各個學派的背景和成因,十一到十三比較偏記憶,就讀的比較鬆散了,不算太難,但十二章的貨銀推導類似前六章,可以好好把握,十四十五的RBC前導跟索洛模型則要讀熟,方便日後學習DGE的圖形,DGE我覺得我和前面的讀法是反過來的,反而以圖形為主,數學為輔,但請確保自己會推導以及一些重要的定義如Law of motion 。
<統計>統計的話我暑期班爛的跟屎一樣,只對機率論比較熟悉,也是跟著進度走,但小考總是敬陪末座,到九月才讀完第一遍,那時也不知道自己行不行,就聽翔sir的話,傻傻讀,大概在9月底有一段到題庫班的空窗期,突然間就搞懂整個統計在幹嘛跟為什麼要學統計了(這邊的懂是說我有辦法用言語描述學的原因,跟每個檢定,跟為什麼用這個檢定,不是很會算),我覺得你懂了之後,整個計算跟背的東西不過是枝微末節,慢慢熟悉搞懂就行,最後700題挑重點刷,我一定沒刷完。最後回歸一定要很熟,老師說的能默寫不誇張,我至少從頭到尾寫了四次才能默寫冥想,如果有做到,之後學計量的東西保證上課絕對聽得懂,回家也不用花太多時間,因為都只是每個重點淺淺的延伸,基本的數統可以當做一個工具,讓點估計更熟而且想的更快,計量題目的話數量不多有全部刷完。後來基本上已經看到題目算是直覺反應了。

<考試>
因為自己讀書習慣的關係我不喜歡沒有熟或有明顯還有沒讀到的就去做題目,所以我花非常多時間在頭腦裡建立觀念流程跟邏輯,做題目前都會把今天要做的範圍再讀一遍,幫助我的大腦習慣這個做題目時提取記憶的過程,所以跟板上的高手同學比起來我做的題目一定算少所以也沒各位高手同學考得好,700題沒刷完,經濟題庫也沒刷完,考古做不到3遍,因為做考古時是只要我寫到一題沒辦法馬上反應的,我就會訂正完之後再去讀一次那一章,讓大腦原本就畫地自限的章節再突破一些新東西,讓你錯的題目形成這章節的一個新觀念或技巧,有助於讓你寫考卷的時候更靈活。次數的話經濟大概完整的讀5-6遍,統計大概10遍,計量3遍,觀念搞懂之後這個重複閱讀的動作只是為了要形成長期記憶和幫助自己面對題目習慣提取記憶的過程和邏輯,比較不會一直讀一直忘,尤其假說檢定,在考場上就算沒有看過的題目大腦也會有個直覺告訴你就是這個檢定沒錯。最後每間學校的風格都不同,準備方式也不同,不推薦大雜燴式的一鍋幹到底,看過每間的考古大概就知道每間的風格,舉幾間的經濟為例,台大經研幾乎每年必考動態均衡調整50分不算太難,只是算試繁雜要多練習和理解,那就看你要不要砸時間給這50分,或許拿另外50分對你比較容易,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台大國企就比較靈活,我覺得比較算在考驗學生大腦的靈活性跟瞬間爆發力,所以做題海不一定太有用,反而適合邏輯比較強的人去考。交大科管則是穩扎穩打的基本功練習就可以考得不錯,著重在穩定性。中央企研大概著重在後面的計算申論,個人覺得蠻難拿分的,要寫的有邏輯和條理,跟知道怎麼實務應用,有的題目一個圖形可以比100條式子解釋的多,硬拼數學沒有用。
-補習與否與讀書方式

非業配,我自己知道時間緊迫所以補習,補大X的經濟統計計量,牧翰/張翔,個人覺得沒有最好的老師,只有最適合你的老師,我只是很幸運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到適合我的老師,所以多做功課很重要,上一個標頭講的也是適合我自己的讀書方法,並不會一定適合大家,只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方向,或擷取適合自己的幾個地方,祝大家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結語

雖然有達到自己的目標,但能上榜真的也是蠻靠運氣的,政大今年統計剛好我比較弱的地方都沒考出來(整張考檢定)。謝謝這段時間幫助過我的人,這段時間發生很多事,謝謝在我最低潮的聽我哭得跟智障一樣鼓勵我的朋友們,謝謝借我學生證讓我進圖書館的人。
謝謝兩個很色的學弟、牙很亂的阿兵哥、1.35大六、Demi、NC state流氓、高跟鞋的各位、英國回來隔離的學姊、Christine ,沒有你們可能真的很難走過這很五味雜陳生不如死又雖小的一年,由衷感謝。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4.99.12.127 (美國)
PTT 網址

canson 03/21 12:13北科文組也不錯。

cryy 03/21 12:43我选北科。

j86968696n 03/21 17:04請問企研您覺得需要補到計量嗎 我是

j86968696n 03/21 17:04明年的考生哈哈

j86968696n 03/21 17:06我也是補張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