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110資管所考試心得(有補習)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110資管所考試心得(有補習)作者
ding88510
(丁丁)
時間推噓 5 推:5 噓:0 →:0

目錄
考生背景 > 成績 > 應考策略 > 各科準備 > 各校準備 > 結語

一、考生背景
119資管應屆畢業生,系排約60%。大X補習班。校內畢業專案有得名,專案拿去參加資服競賽也有得獎。擔任系上老師科技部計畫兼任助理,無實習經驗。自認是惰性頗高的懶學生。

二、成績
報了台/政/交/央,因為想留台北,真正志願是台政。
(怕跑版直接附圖)

https://i.imgur.com/1C5aw4O.jpg


三、應考策略
沒想過要自己讀,2020年4月時直接跟同學一起報補習班,各科都上數位/雲端,準備期間約10個月。
4-6月:大三下主要還是專注在學校課業,一個禮拜應該去上1-2次數位學堂的課,以緩慢進度開始上資結。
7-9月:數位學堂的課約得較頻繁,我記得那時都要提早一個禮拜在凌晨12點搶課,有夠刺激,但只要準時在那個時間搶課通常約得到。一個禮拜約上3-5次課。暑假的生活是每天睡飽,接著去上下午的課,再回家耍廢,那段時間好像沒有什麼在自己唸書,大都以上正課為主而已(好浪費時間)。
10月:開學,但選的課非常少,10月底把資結/計概/資管上完,趕在題庫班開始前複習模糊的上課內容。
11月:複習資結/計概/資管,跟著資管題庫班進度、讀書會進度走。
12月:一週寫一校考古題,讀書會時對答案與討論。自認為沒有很認真寫,認真寫的學校應該只有台政。還有練計概題庫班小考題目。
1月:1/14放寒假後,一直到2月前,每天都跟讀書會約圖書館讀書,從早9到晚上,那兩個禮拜無疑是整個準備考研過程中最認真的時光。主要是讀自己整理的筆記,還有檢討考古與題庫班題目。每日一份英文考古題、讀補習班發的時事講義,並且花約1小時跟同學們互相出題、討論。

四、各科準備
I. 資料結構
洪老師數位課程,理解上課內容,筆記抄得漂亮好讀,在接近考試時可以再做幾次精簡版的筆記,裡頭的演算法都要抄上去並理解、背起來,非常容易考到。因為資結是跟
資工一起上課,老師有時會提到資管不用會,那些內容我很常會直接跳過,雖然知道這樣學習態度不太好,但自認腦容量比較小的人真的不用硬理解。很常考的有各種tree、search、sort、圖論。這科就是筆記熟讀!
II. 計算機概論
洪老師數位課程,跟資結上課方法差不多,就是抄筆記,但筆記非常精華,數位邏輯部分似乎不常考,且常常有很多特例要背,其實到考前我那部分沒有很清楚..考題主要著重在第一部分與OS那塊,這兩部分我有做自己的精簡版筆記,這些內容就是常常翻筆記才能釐清。
III. 資訊管理
丁老師的雲端課程,正課時要理解上課內容,我之後還再做一次上課筆記作複習。我只讀了老師那三本正課講義,沒有額外讀聖經Laudon。到了題庫班才真的練比較多題目,每週讀書會討論老師勾選的題目,討論各自寫的構面,也可以好好參考課堂上同學的答題技巧。最推的還是老師的解答,可以反覆讀老師的解答,並期許自己寫得像老師那麼全面。準備考試期間要好好跟上科技時事,推薦數位時代官方LINE帳號每天都會推播相關新聞或整理。資管的答題技巧我覺得構面真的蠻重要,是個可以幫助你短時間把答案寫得很全面的方法,但一定要適時加上自己的見解,不然補習班的每位同學可能會寫得超像的。
IV. 網路
林老師數位課程。網路真的是很多內容的一科,個人覺得老師的上課內容非常足夠,有時甚至覺得太多了,公職的考題方向與研究所差異蠻多,可以好好衡量是否有時間搞懂公職題目。我沒有把課程上完,只有讀完前人的完整網路筆記,考前發現網路最後一本講義台大考得非常多,可以好好讀一遍。應用層的協定與用途也超常考到,整理完整的比較表
會很有幫助!
V. 資料庫
林老師的雲端課程。正規化與SQL是重點,而且資料庫上完後不容易忘記,可以自己在網頁版SQL建立題目的data並直接操作,是個非常直觀的方法。通常只有交大SQL會考很難,其他學校出現的考題都算基本的題目。

五、各校準備
I. 台大
筆試:
台大的計概我練習考古題到100年,其實一份寫超快,選擇題有幾題會重複出,一定要把握好選擇題,錯一題還要倒扣!非選部分大部分都能從洪老師的資結筆記裡頭找到,偶爾有些變形,但我相信寫出一個概念+註解也會拿到一定分數!據學長姐表示台大一窩蜂在研究數據、機器學習,相關考題極有可能出現,今年就考了confusion matrix,要好好準備這些補習班應該不會教到的內容。
MIS方面,台大的給分真的非常吝嗇,而且題目也不好猜題,要隨時把自己放在管理者的角度去答題,學長之前也有提到老師十分重視邏輯,可能將自己的思考邏輯寫出來會是
不錯的方法。可以打聽一下當年出題老師,並針對其研究領域做一些準備。
口試:
生涯關->資訊管理關->資訊技術關->統計關,順序每個人不一樣。會很準時的換關。口試前推薦找朋友一關一關練習。
1.生涯關:自我介紹、專案做的內容與負責的工作、未來想研究教授、我還有被問在校成績怎麼看起來不太好..
2.資訊管理關 :抽籤答題,桌上有4個題。競合策略帶給企業什麼好處,數位轉型與數位化的差異?過程中教授會針對你的答題再問得更深。
3.資訊技術關:問近半年關注的資訊科技,我答疫情之下電商跟外送平台,教授再追問其中科技的部分,我只想得到很基本的,例如媒合外送員、餐廳、顧客,我當下真的是
想不出很難的技術在其中...甚至還說了外送員跟顧客的介面要不一樣之類的鬼話^^ 時間很快就過了,這關我答得好爛。
4.統計關:需要特別準備的就是統計關,我當時被問的是二項分佈、其樣本平均數、標準差、假設檢定怎麼定、定完後如何操作。除了基本的統計、檢定觀念,據同學說今年也考了非常多管理科學的內容,這部分要準備自己當時學了什麼內容,最好不要讓自己完全答不出來。

II. 交大
準備過程會不斷聽說交大是題目超難的學校,所以其實我沒有認真準備。說說當天考試心得好了,為了讓自己活力充沛前一天晚上就先去新竹住一晚(有種出去玩兩天一夜的感覺!)還吃了很好吃的鴨肉飯。交大的考題通常就是兩份計概,歷屆很難的SQL題組通常會挑在一個科目裡出,但今年的SQL考得特別簡單。還有名詞解釋的部分感覺平時要接觸很多技術才會寫得出來..意外地過了一階,是低空飛過,才高最低錄取分4分。書審時把一堆有的沒的資料都丟進去,放了很多堂課做的小project,最後裝訂成一本成有模有樣的備審(成就感極高),最後結果是備23。在這邊誇獎一下交大二階是不會再收費的唷。

III. 政大
筆試:政大計概的準備主要還是熟悉近年考古題出題方向,不會考到很難,今年考了CNN、RNN比較題組與Process State題組,這兩個題組都佔很多分,但分數應該都還算好拿。MIS的準備我認為很適合使用丁老師教的各種構面,內容就是寫得非常全面、寫好寫滿。考題時常針對時事或電商領域。
口試:團體面試,4人一組,一組20分鐘。內容有英文自我介紹、唸英文文章與逐句翻譯、資訊管理內容、針對個人研究計畫問問題。一個人分到的時間其實只有5分鐘,扣掉自我介紹與英文翻譯這種生硬內容,剩下的時間真的是少之又少,全面搞懂自己的研究計畫我覺得就差不多了!只是團面會讓人壓力比較大,我認為在當下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表現,注意對教授、其他考生的禮貌即可。

IV. 中央
筆試:完全沒特別準備,而且考試當下再幾天就要過年了,心早已飛走,看我的成績就知道...能肯定的是中央正取的同學們實力一定都超好。

六、結語
謝謝大家看完,希望對有需要的人有幫助。在準備期間我很常搜尋PTT Graduate版的歷年心得,有好幾篇我都看了好幾遍,對我的幫助非常大,也感謝Dcard研究所版總是有超快的放榜資訊。我知道自己準備方法蠻不謹慎,過程也沒有很認真。其實我沒有一個想念研究所很強的動機,可以從我很隨便的準備態度看出,這種人怎麼可能對知識有熱忱,遑
論做研究?考完到做備審、面試、找教授的過程,每個過程都在不斷質疑著這件事。雖然最後得到不錯的結果,算是意料之外,但考上研究所不是結果,未來還有得努力了!
準備考試的過程難免會擔心一些有的沒的的事,想著今年沒考上怎麼辦、筆試完要準備備審時想著會不會根本沒過一階、面試前想著會不會自己的筆試分數是低分飛過,勉勵大家不要太過焦慮於自己無法改變的事,能做的只有把手邊的事做好,並相信自己,很雞湯但還是很難做到。
謝謝提供金援並幫我到處求神拜佛的爸媽、讀書會很厲害的戰友們、時常督促我的男友。最後,許個願,希望我在開學前能備上台大!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226.197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ding88510 (223.136.226.197 臺灣), 04/09/2021 11:05:35 ※ 編輯: ding88510 (223.136.226.197 臺灣), 04/09/2021 11:12:45

ann14141404/09 11:08推資管

timmy0604404/09 11:12

AnnAnnNiHow04/09 11:13祝你備上~推

※ 編輯: ding88510 (223.136.226.197 臺灣), 04/10/2021 01:45:36

linnom04/10 02:49推男友

tsai161804/18 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