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111實踐諮商所推甄心得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111實踐諮商所推甄心得作者
vicky1519
(vicky)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0

(本文由朋友代po)

【本人背景】:
臺師大社教系畢,畢業成績百分比39%(我在班上並不是成績特好)

105年1月份畢業,至今畢業五年,所有的工作內容均與諮商心理無關,
工作內容主要都是做客戶服務(領域為科技業及金融業)。

放入備審資料的證照與證明主要有:
多益成績金色證書、以及工作期間參與的張老師基金會兩階段培訓。

還有之前因自身興趣,曾經與朋友們一起創作過一些療癒系小故事,
也有一起放進備審資料內。

其餘均無諮商心理相關工作經驗。

——**——**——**——**

【推甄結果】:我報考了六間大台北地區學校,
分別是國北、市北、國北護、實踐、文化、淡江

國北、市北、國北護無通過第一階段
實踐正取
文化備取
淡江通過一階,但因實踐上了,就沒去應考

——**——**——**——**

【前言】:

我從去年開始推甄,去年只推了兩間國立學校,在第一階段就被刷掉,
所以就毅然決然報名了補習班,想說要用考試方式入學。

一邊工作一邊準備考試真的需要非常堅強的意志力,
在此非常佩服所有堅持下來的考生。
尤其是統計學對從小數學就很差的我來說,真是一大心魔,好幾次都瀕臨放棄邊緣。
因為統計學這個罩門、以及經濟考量無法離開現階段的工作,
讓我決定放下對於國立研究所的執著,
推甄北部地區六間諮商研究所(公、私立皆有報名)。

想著大家的目標都是最終成為助人工作者,且無論公立、私立,真的都沒有很好考,
有時甚至覺得需要一點天時地利人和,總之,祝福所有的考生今年可以一起上岸。

因在補習期間組成了讀書會,
讓我把Corey的書《諮商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更紮實地讀過,也做了筆記,
個人認為這個經驗讓我在書寫實踐大學的三題反思非常有用,
讓我進行非常深度的自我探索。

之前有參考過一篇ptt上的分享:
https://www.ptt.cc/graduate/M.1615739399.A.E7F

非常感謝這位好心人的分享,帶給我莫大的幫助。
此次決定上來分享的主因,是希望也能如同這位好心人一般,彼此交流,
也能給還在觀望中、或者還在考試海中載浮載沈的朋友們一點點幫助。

——**——**——**——**

【分數分享】:
實踐書審:93.17、面試:91.33,總分:92.25,正取最低標準:90.77

——**——**——**——**

實踐的必繳資料:

1. 以表格呈現基本資料(含現職、過去經歷、諮商相關經驗等,詳招生簡章)
2. 生命與專業經驗的反思,至多 5000 字:
(1)過往助人經驗(諮商相關工作)的體會與省思。
(2)生命成長經驗磨塑出屬於自己的資源與限制。
(3)報考諮商所如何回應自己過往的諮商相關工作與生命成長。
3. 專題報告或研究計畫:擇一有興趣之主題,撰寫專題報告或研究計畫。

——**——**——**——**

【準備過程】:
大概從今年八月份開始,我就一邊工作、一邊補習,
一邊開讀書會細讀Corey《諮商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一邊準備推甄資料。
另,為了準備實踐的備審與考試,我同時也讀《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這本書。
在此補充,我認為準備推甄資料是一項非常考驗眼力的事情,
要特別注意每項要求,例如,如果第一項就寫了要以「表格」呈現資料,
那麼就需要製作表格(很像在講廢話,不過這真的很重要);
如果寫了字數要求,就必須特別拿捏文字重點。
有些學校會有編碼要求、或者印出一式兩份要求這都是要特別注意的,
推甄很多學校的過程有時真的會不小心漏看,
我應該每份簡章都至少看了十遍以上,很害怕漏掉甚麼細節。

——**——**——**——**

在此針對實踐「生命與專業經驗的反思」的答題反思做分享。

【第一題】:過往助人經驗(諮商相關工作)的體會與省思
我坦承自己沒有實際擔任「專業助人工作者」的經驗,
不過有把張老師兩階段培訓過程的所學濃縮進去。
以及也有寫到在助人工作者層次中,自己曾經擔任過「非專業助人工作者」的角色
(曾經在網路上創作過一些療癒故事,有與一些網友回饋的互動過程)。

【第二題】:生命成長經驗磨塑出屬於自己的資源與限制
這題大概是我花最多時間著墨的,寫的內容也最多。
因為我想,報考的系所名稱是「家庭諮商與輔導碩士班」,
回溯過往,原生家庭帶給我的影響的確是我踏入諮商領域最主要的原因,
我在書寫的過程還蠻赤裸的把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遭遇感受寫出,
但在擔任第一人稱說完故事後,也擔任起第三人稱,從局外人的角度,
帶入一些理論(例如:阿德勒家庭星座觀點、米紐慶結構家族治療觀點),
來分析自己的問題。
而雖然成長經驗確實給自己帶來一些限制,
包括可能無形中形塑了自己某方面的人格、世界觀,
但後來我也帶入存在主義的觀點,
表達有時人生中遇到的「限制」有時正是自己的資源所在。

*不過這裡要補充,我有請一位輔導老師朋友幫我看資料,
他說引用一些理論時要盡量寫得中立,
以免碰到對某個理論特別有研究的教授,自曝其短。

【第三題】:報考諮商所如何回應自己過往的諮商相關工作與生命成長

在寫到這題時,我將第二題的回答再做延伸,寫下自己報考諮商所的動機,
以及自己對於「家族治療」的瞭解與想像,
畢竟報考的系所是家庭諮商與輔導,我有特別寫下自己對於「家庭」的想法,
以及為何想在這個領域繼續鑽研深究。

——**——**——**——**

至於專題報告與研究計畫,我是用去年做好的,
去年大概花了三週時間泡在國家圖書館閱讀文獻,
所以真的盡量要做自己有興趣的主題,
我本人是因為真的對家庭特別感興趣,所以研究計畫也做了關於原生家庭的主題,
該有的架構都有,本來寫了15頁左右,後來濃縮到10頁交出
(含緒論、文獻探討、研究方法、預期成果)。

我有請教授幫我看過研究計畫,我想,教授對於邏輯是非常要求的,
包括對於論文名稱的訂定、如何聚焦研究對象,
當然如果越聚焦,對於要閱讀何種文獻就更有方向。
我還不是研究生,寫論文當然無法寫得太內行,
不過我想教授主要是看學生蒐集資料、以及組織架構的能力。

——**——**——**——**

【面試過程】:

實踐的面試過程非常活潑新穎,真的如網路傳言,是無法準備的,
大家會先在一間大教室裡報到、別上名牌,吃一些小點心。

接下來是六人一組的團體面試,
首先會請大家坐一排、進行一分鐘的自我介紹(時間到了會響鈴喔),
這部分應該每個人都有練過,大家都在一分鐘之內結束,
我主要就是簡易的說一下個人背景、以及申請實踐的動機,就差不多時間到了。

後來會有教授帶團體活動,內容大概是:
大家圍成一圈,各自閉上眼睛想像自己進入森林、看到一棵樹、樹上結了果實,
並且想像自己吃了果實,大家看到的樹木與果實都不相同,
因此每個人的經驗都不一樣。
後來在路邊看到小花,教授會問問每個人看到的是什麼樣的花,
用三個形容詞來形容,並且想像自己和花朵對話。
後來遇到一陣沙塵暴,把大家吹到動物農莊,
於是睜開眼後大家都變成動物了(要用肢體表現出動物的模樣),
教授會問問大家分別是什麼動物、在動物農莊裡做什麼事情?

後來,我想是因應今年的疫情狀況,教授出了一個關於疫情的題目:
動物農莊內爆發疫情,所以動物們要分成兩組,
並且帶著稍早遇到樹木花朵、吃到果實的經驗,討論出對於疫情的解決方案。
在討論過程中,教授們都會一邊在旁邊聆聽與觀察。

團體活動結束後,就會請大家回歸原位坐成一排。
其中一位教授問:「你覺得諮商是什麼?與剛剛的團體過程能產生何種連結?」
因為時間所剩不多,就請大家自行舉手回答,不勉強每人都要答題,
但我們那組每個人都把握機會回答了。

這個面試過程非常特別,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面試過程,
也幾乎在面試結束後,我就決定如果實踐有錄取,我一定要來這裡
(當時還有幾間學校沒放榜),
因為我覺得太有趣了,也非常喜歡該系所的氛圍。

每一題幾乎考得都是臨場反應,無法事先準備的,
因此就帶著最原本的自己,深呼吸,盡量穩住緊張的心來參與面試,
並且專注於當下、投入,我想教授都能感受到的!

——**——**——**——**

後面補充一下文化的面試過程(雖然我是備取):

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兩位教授口試,
會請學生本人自我介紹,就開始針對我的研究計畫內容做提問,
問題大概是:1. 你為什麼會想做這個研究主題? 2.你對於研究方法有什麼了解?
教授特別問了我研究計畫內提到的其中一種研究法,
可能是在考學生本人對於研究計畫的內容到底瞭不瞭解,
還是只是不小心複製貼上別人的內容而已(誤)

我覺得教授對於個人特色都還蠻會抓重點的,
像是他們一邊面試一邊用滑鼠滑著我的備審資料,
但對於我的興趣、專長都能很概略的抓到,
總之我在這部份取得的成績應該還算不錯,但在諮商演練的分數就拿得不好。

諮商演練我抽到的題目是:
國一學生,因為詢問女同學罩杯大小與內衣顏色,而被召開性平會,
但個案覺得自己只是如常跟女同學聊聊天,不知自己為何做錯。

我個人覺這題蠻難的,建議大家平常也可以練習此類題目,
因我發現自己對於此類個案有點難同理,在八分鐘的時間內,同理做得太少,
有詢問個案一些開放式問題,例如:「你對這位女同學有什麼樣的感覺?」
、「你覺得自己為什麼坐在這裡與老師談話?」
不過我應該沒有觸碰到個案的內心,
也對於個案問我:「老師,我只是跟她聊聊天而已,聊天也不行嗎?」
難以回答,所以表現不佳,應該備取也沒機會上~~。

——**——**——**——**

【結語】:

這幾年推甄諮商所的人真的蠻多的,
也有很多考生跟我一樣都是嘗試了不只一年才上岸的,
最後我想分享一個心路歷程,就是,我發現走在這條路上本來就很漫長。
大家都知道光是念諮商所就需要最少三年半至四年的時間,
而了解自己的這條道路更是走一輩子都走不完的。

在經過第一年落榜之後,我建立起這樣的觀念,
想著:本來諮商這條路就是要慢慢走,所以多走幾年也沒關係,終究會走到的,
在這期間所有遇過的事情也會變成自己的養份,祝大家都可以順利上岸~~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119.247 (臺灣)
PTT 網址

nyu576512/30 12:10很多都書審...

allen77111512/30 16:06恭喜你

dreamer91012/30 20:47恭喜,進去之後好好跟著豪哥學,在他身上挖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