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平庸者的111年傳播研所備考心得/反省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平庸者的111年傳播研所備考心得/反省作者
bamboomusic
(老田)
時間推噓10 推:10 噓:0 →:3

*前言
本篇心得文除了想把功德迴向給後人,更是希望鼓勵跟我一樣自認資質平庸(或不是讀國立前段大學),但滿懷熱忱的普通人。雖然上榜後我一直跟親友們說生傳所不難考、正取是我運氣好,但是我也必須強調,過去備考的日子我每一天都非常非常非常努力,所以我相信「越努力的人運氣越好」這句話是真的。

備考時光裡我最常在心裡告訴自己的一句話是:「我不是考生裡最聰明的那一個,但我要當最努力的那一個」,算是苦讀型考生呵。先強調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這觀念很重要),所以以下心得文部分可斟酌採用、部分則可做前車之鑑,因人而異。以前備考看前人的心得文,總是擔心落入某種倖存者偏誤,很想要也讀讀看落榜人的經驗,現在考完我有正取、有落榜、有備取,於是也打了一篇經驗分享文供各位參考。

https://miro.medium.com/max/1400/1*dSF4ApfI_q00izNqJOTx8w.jpeg


------------------------------------------------------------

*個人狀況
非應屆畢業生,109年朝陽傳播藝術系畢業,在學成績普通(多益成績680),雖然是讀傳播系,但該校系注重實務技術,我沒學到多少學術理論。畢業後工作一年,110年6月底正式離職進入全職考生模式直到隔年考試。

對新聞媒體傳播有熱忱長期關注時事,一直維持閱讀習慣。但是記憶力差、學習吸收速度偏慢、專注力不高、字很醜(文末會提到字跡這點很重要),僅有的優勢是時間充裕、時事敏銳度和毅力。
----------------------------------------------------------

*考試成績
-「台大生傳所」 正取
英文B:58 \ 社會學:62 \ 研究方法:24 \ 傳播學:43
-「台大新聞所」 落榜(差一分進二階)
中英文:62 \ 社會與新聞:50
-「師大大傳所」 備取
中英文:60 \ 社會現象分析:54 \ 傳理:37
-「中正傳播所」 備取
英文:66 \ 傳問:53
-「政交傳播所」:落榜
---------------------------------------------------------

*備考過程

|大前提

以下內文以備考「前期、中期、後期、衝刺期」區分。其實我一直都不是以生傳所為主要目標,第一志願是台大新聞,準備過程偏重「英文」這科,反倒是生傳所考的統計、研方被我放生(最後靠英文和社會成績拉回來),但從一開始就篤定自己只要考生傳的朋友也別急著左轉離開,我覺得以下經驗仍多少有一些參考價值。

|一、『備考前期』:110年2~6月

✓階段重點:
1、每日一篇英文新聞(New York times、bbc news)
2、每日英文podcast(bbc learning English、6 minutes english)
3、每日國際新聞或新聞相關podcast(轉角國際、百靈果、敏迪、燦爛時光會客室、天下雜誌聽天下、中廣新聞網、公視每日新聞….)
4、補習班春班課程
5、從臉書搜刮媒體社論科技新知,並且記錄在onenote(記錄起來很重要,否則基礎不夠看過也只會忘記)

前期整理在onenote的文章資料範例
https://miro.medium.com/max/1400/1*[email protected]



[補習]
我是那種很心急的考生,二月初決定隔年考試並報名了國家補習班,當時報「傳播理論」、「傳播科技」、「英文」、「新聞學」四個課程(後期有加補「英文作文」和「社會學考前猜題班」),印象中四科補習費四萬元左右,繳費的時候真的心很痛,繳完費就在心裡燃起必死的決心要考上研究所,日後那四萬塊也是推著我向前的動力之一(客家精神)。

我認為「補習」是一個中性的工具,他可以提供我大量學習資源(師資、講義、課程),而這個工具使用良窳完全取決於自己,因為我認為自己才是學習主體,不能過於依賴補習班。

由於比較早報名,補習班有送我109年的DZ傳播理論線上課程(109年後是不同老師授課),2到6月我還在公司上班,所以在備考前期的下班和週末時間我會去咖啡廳看傳理的線上課程,但當時沒有很認真聽課只能算是囫圇吞棗(也沒看完全部課程)。

[春班傳理]
四月開始就有補習班傳理的春班課程,雖說春班課程很多人都說只是幾個重要議題的概要整理,但我認為老師整理的補充資料和春班講義對我建立基礎有蠻大幫助,且春班時期的筆記在日後也有助釐清某些盲點,總之我個人蠻建議沒有底子的人認真上春班傳理課程。

課程之外我也會讀社會學或傳播媒體相關書籍(例如 娛樂至死),閒來無事就去讀網路專家學者時事評論,也建議這時讀到的任何好句子、好觀點就先記錄下來,對後期寫考古題有幫助。

[英文]
此階段最重要是讀英文,我大學時考的多益成績只有680,但最後每間研所成績出來幾乎英文都有60分以上,證明英文真的越早準備越好。當時上下班通勤時間會聽podcast學英文(bbc learning English、6 minutes english),也利用下班和週末時間讀新聞英文
(New York times、bbc news),時間多的時候我會抄寫英文文章(事後回想抄文章很浪費時間)。

剛開始讀bbc和紐時文章很卡,太多字彙看不懂了,因此會邊查單字邊讀,初期一篇英文新聞看很~久,但是耐著性子查單字讀完文章很重要,查到的生字我抄寫在一本筆記本裡,零碎時間會拿出那本筆記背單字。


專門紀錄單字的筆記本
https://miro.medium.com/max/1400/1*YcDkPhBT9PEDg87HtN_H9Q.jpeg



— — — — — — — — — — — — — — — — — — — —
[#前期反省和建議:
因為我太心急,前期就太急著吸收艱澀的傳播理論文章,其實學習過猶不及,最好是按部就班逐步累積。如果可以重來,我早期會先花時間確定好自己要考的目標系所是哪幾間,查出目標系所的近五年考古題,仔細分析考題趨勢了解自己的學習方向和目標,而不是大海撈針的盲目閱讀。]
— — — — — — — — — — — — — — — — — —




|二、『備考中期』:110年7~9月
✓階段重點:
1、每天吃飯時間背英文單字(研究所必考1000字)
2、持續每日一篇新聞英文(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台灣英文新聞、New York
times、bbc news)
3、一個禮拜2~3篇英文中翻英 (自由時報中英對照新聞、New York times中文網)、
2~3篇英文短文寫作練習
4、中文文章寫作練習、持續閱讀專欄評論投書、自讀社會學教科書(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5、補習班傳理、傳科、英文暑期課程


每日讀書行程表
https://miro.medium.com/max/1400/1*5EZ0ba5DlAdT1QR0uldY4A.jpeg



[全職考生]
六月底正式離職當全職考生之後,我每一天都會坐在書桌前讀書,正如前述,自認是「苦讀型考生」,只要沒有別活動就是每天坐在書桌前6~8小時,當時比較特別疫情影響補習班暑期課程全面採線上雲端授課,所以時間安排很彈性。我買了一本行事曆,每天早上替自己安排今天學習科目和課程(如上附圖),個人認為有行事曆紀錄除了提高學習成就感和增加學習樂趣,也能更有條理地安排自己的讀書進度並適時審視學習狀況。

所有要讀的科目有傳理、傳科、英文、社會、中文等,而每科又都有不同的項目要閱讀、練習,其實從夏天開始我就把自己學習進度安排得蠻緊湊的,但是我非常樂在其中,因為我真心喜歡這個領域,也喜歡學習、挖掘新知的成就感(比上班當社畜快樂一百萬倍)。

[英文寫作&補習班英文]
英文部份除了維持每日一篇英文新聞,有買單字書背(研究所必考1000字),這段期間除了每天都會練短篇新聞中翻英 或 英翻中(自由時報中英對照新聞、New York times中文網),因為英文寫作能力非常差,也有練習讀完某則新聞後寫兩到三句的簡短英文心得評論,以及讀寫完這本:新聞英文閱讀與翻譯技巧。

此外我上了補習班的「英文」暑期課程,老師很認真也很用心,但是課程內容會從基礎文法開始上,且是針對選擇題型的英文考試,可能適合生傳所或想要打英文基礎的考生,但如果英文能力超過多益700我覺得不用上這堂課,因為英文課我幾乎都用2倍速聽,而且課程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內容我都會。以上個人意見供各位在猶豫要不要補「英文」的學弟妹參考。

[中文能力&社會學]
至於中文能力部分,我為了政大還買搶救國文大作戰來讀,個人認為成效很差也沒有效率。這段期間除了一直滑臉書汲取新知外,也慢慢開始自己練習投書,雖然直到考試完我一篇投書都沒有被採用過,但是我覺得練習投書比讀國文大作戰更有價值^ ^ 。另外每晚睡前有安排三十分鐘的課外書閱讀時間(像是 注意力商人),讀到任何好句子、詞彙、成語、觀點、文章,會記錄在onenote筆記,也是可作為日後的答題資料庫。

夏天開始自讀社會學,因為沒補社會這科,準備過程一直很迷茫,此階段我先讀一遍我哥送我的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大概花兩個月時間整本讀完一遍加畫重點,9月則是翻第二邊把整本重點整理成自己的手寫筆記。(題外話:我個人蠻喜歡社會學,所以當興趣讀,過程很愉快)

[傳理&傳科]
每堂補習課後我都會把上完的課本內容自己再讀一次(傳理、傳科、英文都是如此)。說實話事後回顧我認為傳理和傳科課本講義很多是近年不太會考的舊內容,正如前述補習只是一種工具,講義課本不用一字一句都讀進去,如果前期就有仔細分析且掌握目標學校的近年考題趨勢或是持續關注媒體時事、對考試方向有一定敏銳度,這段期間就可以studysmart(不像我study stupid),當然經典的理論觀點還是要能融會貫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期反省和建議:
我讀傳理和傳科的方法過於土法煉鋼,自己不應該堅持把課本每個字都讀進去。另外也不應該上補習班的暑期英文課程,早知道就把補習科目英文改成社會學,因為我認為英文自讀比社會自讀容易很多。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這段期間我太重視「知識的輸入」,忽略文筆、論述能力等「知識輸出」的重要性,如果可以重來,我暑期就會慢慢練習‘’手寫‘
’社論文章,因為我字真的太醜了,到後期才體悟字寫得又慢又醜真來不及,字醜或慢的夥伴一定要早點練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備考後期』:110年10~12月
✓階段重點:
1、持續每日一篇新英(極推薦卓新獎電子報,每週推播中英時事)
2、擬答\試寫中英文考古題(台政師)、傳播社會考古題
3、練習論文摘要中英翻譯
4、讀很多論文期刊(挑重點讀+紀錄精華)
6、整理\複習 傳理傳科課本重點
7、重大議題 分析\整理\筆記
8、讀社會學理論書
9、補習班新聞學、英文作文課程

電腦中for論文的資料夾
https://miro.medium.com/max/1400/1*[email protected]



[日常]
十月之後身心開始進入緊繃狀態,因為不是學生也不是上班族,沒有特別狀況的話我每天都去圖書管待一整天,若禮拜一圖書館公休我就去附近星巴克。對我來說這段期間是最孤獨也深刻的時光(而考前衝刺期則是最痛苦的時光^ ^ ),基本上八點半起床、九點半到圖書館報到,一路讀到晚上八點多圖書館關門,回家吃完晚餐、洗完澡,睡前還會再讀一下大概11點入睡。

不得說我很會利用零碎時間,除了吃飯盡量搭配時事型youtube影片(國際大風吹、pts
english news),騎車去圖書館或補習班上課的時間我都聽時事或英文podcast (轉角國際重磅廣播、逆食、來自五星的你、聽新聞學英文、報導者the real story….)。

[中英考古題&多益&翻譯]
此階段同樣堅持每天讀一篇英文報導,此時會發現英文的閱讀速度跟前期比快很多,也大概能抓到閱讀文章的技巧和了解怎麼抓重點,單字若有持續背也會感覺到會的字彙量明顯變多。十月後覺得英文能力已提升到一定基礎,我開始練習擬答\試寫台政中英文考古題,當然也都是邊查資料、查單字抄抄寫寫,但是過程中除了練練中文文筆,也可以具體掌握台大英文出題方向,順便搜集台大英文名詞解釋的資料庫,十二月開始慢慢整理。

為了測驗自己英文是否進步,我報考了11月的多益,結果速度太慢寫不完猜了很多題,最後成績才770分而已^^。至於翻譯手寫部分,這階段我開始把讀過論文的摘要拿來練習翻譯,中翻英和英翻中輪流練(注意:多數翻譯都是考英翻中)(推薦 我愛翻譯-線上翻譯系統 )。

英文考題練習
https://miro.medium.com/max/1400/1*Rirjj0b3x79RDoZZUzfd3w.jpeg



[傳理&傳科]
補習班的暑期課程完成後,我嘗試整理傳理傳科的課本內容重點,並把他打進onenote裡面(但很費時且成效不高),十月初補習班舉辦第一次模考,因為根本不夠熟考得很差(大概三四十分),而那次模考是推著我往前的動力之一,也反應個人「知識輸出」能力的不足。

這段期間除了重新複習傳理課本(傳理課本最後被翻爛,反到是傳科課本後期我都沒什麼翻),也可找出好用、萬用、適用當代傳播環境的理論鑽研深入一點,例如我很喜歡媒介化相關理論,它用於答題的彈性高,於是我把相關論文讀的特別多也特別深,至少當作答題的必殺技使用。

讀論文除了按照補習班訂立的讀書會進度,我個人是秉持著可以多讀就多讀的精神,所以在邊寫考古題的過程中,都會另外找相關論文搭配參考,但是是挑重點讀,重要的理論、論點、句子一樣記錄在onenote,此時筆記的分類歸檔邏輯很重要,越後期累積的資料越多很容易混亂,需要自己建立一套有條理的分類標籤。還有,此階段每件重大時事都有可能是隔年考題,因此也可整理重要議題的學者評論或分析於筆記內,衝刺期做終極筆記可能用到。


書皮都脫落的傳理課本,物理上的「翻到爛掉」
https://miro.medium.com/max/1400/1*4EKMJOh14NBvasTf0ZxCrQ.jpeg



onenote筆記標籤
https://miro.medium.com/max/1400/1*zWXsvX[email protected]



[考古題]
雖然補習班擬定十二月才要練考古,但我十一月就開始每天open book寫一題傳播或社會考古題(每題都用心查資料寫到最好),如文首所述,我學習吸收速度偏慢,所以想要比別人多寫一點,初期每一題邊查資料邊寫都會花個四五小時吧。事後證明我提早多寫是有幫助的,如果我跟大家一起十二月才跟著補習班進度寫一定會落後很多(狀況因人而異,自行評估~),而補習班出的考古從十二月開始每週四題,我自己每週平均還會再多練三到四題。

大家剛開始寫考古題都會很不知所措吧(至少我是這樣),尤其是像我讀科大沒練過申論題的人,所以我放上我的一題考古練習供參考,注意:答題有多種幾技巧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差異度」,圖片僅供參考,務必自己摸索出合適的答題格式。


可以看出字很醜
https://miro.medium.com/max/1400/1*IxfkTQh-N8Y5J-5EVOpNBw.jpeg




考古題改完發回後,看見肯定的評語會特別感動
https://miro.medium.com/max/1400/1*heU9lCRn-IRFPhgQGBGAhw.jpeg




[社會學]
整理完「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的重點筆記後,腦中對社會學有基礎雛概念但仍不熟悉理論,於是買考前30天社會學來強化理論部分,但這本是針對國考,而且內容很精簡,不適合拿來準備新聞所,只適合準備生傳所的社會考題。我很不喜歡死背,所以盡量多看幾次把理論弄懂、內化,另外也會練習生傳所的往年社會考題,熟悉社會科的答題邏輯。

[高燒]
那段時間唯一的娛樂是滑手機,很少運動,再加上讀書讀到走火入魔,有一餐沒一餐的,所以在十月初左右某個晚上突然生了一場大病,又吐又拉又高燒四十度,燒到全身狂抖,很慘,真的慘。還好我的室友給我退燒藥並載我去急診,不然我覺得我還沒考試就會先燒到頭殼壞去,在此鄭重告誡各位考生健康最重要,備考期間不管書再怎麼讀不完都要擠出時間運動、三餐定時定量、營養攝取要足夠,絕對不要鐵齒。


連續幾個小時四十度,躺在床上都準備寫遺言了
https://miro.medium.com/max/1400/1*9fURXS5gDSuzsntgzcu21Q.jpe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後期反省與建議:
後期心理壓力越大越應該去運動,不論是讀書、實際到考場考試都很需要體力。另外我覺得可以提早規劃「練考古題的階段性期程」,例如:(1)open book不限時、(2)openbook限時、(3)closebook不限時、(4)closebook限時,詳細訂定四個階段,自己推估抓一下在考前需要多久時間練完這四個階段,因為我十一、十二月寫考古題忽視了限時練筆速這一點,到一月才close book練筆實在很緊急。(個人建議,狀況因人而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備考衝刺期』:111年1~2月
✓階段重點:
1、整理台大英名詞解釋,約40~50個(猜題解答),背起來
2、整理英文文章(猜題、個人拿手議題),約5~6篇,背起來
3、每天練一篇論文摘要英翻中,練到考前
4、把過去寫過的題、整裡的筆記、搜集的資料整理出精華重點,匯集成Final Note
5、以Final Note樹狀圖強化聯想記憶
6、自己出題限時擬答
7、統整\反覆背誦自己的拿手必殺技 觀點、理論、答題套路

https://miro.medium.com/max/1400/1*Iz0i_7dfhdkg6LsNFedhrQ.jpeg




[過節]
十二月開始最好把不必要的社群軟體刪除(留臉書接收資訊),因為隨之而來的聖誕節、跨年、農曆新年你都無法好好參與,我除了跨年12\31當天通融自己晚上七點離開圖書管回家跟朋友喝酒跨年,不然聖誕節和農曆新年都是抱著書從早讀到晚。印象最深刻是跨年隔天元旦我拖著痛苦的宿醉身軀去補習班上課,邊反胃邊聽七小時的課,實在太有趣了^^ 。

[英文名詞解釋&文章]
台大英文名詞解釋每個我都準備五到六行,大概準備40~50個,背了這麼多英文解釋,我自己悟出的心得是:最有效率地背誦是內化理解後的背誦,非死背。最後正式考試五題我大概猜中四題,就連很多人沒看過的Jimmy Lai 都幸運的準備到。另外準備名詞解釋不能完全死背的原因是,遇到同類型方向的題目才可臨機應變,例如,我準備在metaverse的內容就有用在正式考試出的Mark Zuckerberg答題上。

[技巧]
我很推薦這段期間再認真分析一次自己目標系所的近年考題趨勢,如果過去半年到一年都有研究分析重大時事議題,此時將考題趨勢和時事議題結合,多少能猜到幾題今年考題的雛形,例如師大近年很喜歡考人工智慧。

另外也可依循上述途徑準備口袋答題庫,例如生傳所就必定要準備農業時事議題、農業傳播相關研究計畫、農業傳媒(KOL)…..,再者生傳的社會學近年常考健康社會學的相關考題,一樣對此領域搭配時事議題準備幾個答題可用的理論或學術研究論述,作為口袋答題庫。

[Final Note(終極筆記)]
因為一直不停有新知識更新/補充筆記資料庫,導致我的終極筆記十一月才慢慢開始整理,到一月底才差不多整理完,含淚建議儘早開始準備,不要像我一月邊整理邊背,還要練筆速,有點蠟燭兩頭燒。而Final Note主要的形式是以大主題分類的樹狀圖,不同顏色有助於圖像記憶,加強聯想速度。


Final Note
https://miro.medium.com/max/1400/1*0ZsgLiIyLoIOXxoMS9Xjqg.jpeg



[前車之鑑]
由於自己很排斥死背寫過的論述,另一方面我比較任性,想在應試時靠自己發揮申論實力答題,但是當我十一、十二月認真開書寫了兩個月的考古題後,接下來一月我總共遇到三個問題:

(1)終極筆記太多整理不完,邊整理邊吸收final note有點硬
(2)寫題筆速太慢,完全無法做到一分一行
(3)在時間壓力下的字跡很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衝刺期期建議與反省:
於是這邊的建議是,儘早整理final note、儘早練習筆速、儘早練好字跡。另外提供給各位字醜夥伴一個我自己的寫題技巧,可讓答題卷看起來比較整齊,就是每行字貼底線、字跟字之間要留白(不黏再一起)、上下行字盡量對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試

[水土不服]
考研去過政大考場兩次,一次試考政大傳播、另一次是考中正電傳,兩次去政大我都超.級.不.舒.服,是頭暈、想吐、發熱的那種感覺,去台大那天也有一點點,但兩次去政大都最不舒服,原本想說我是不是跟政大地基主犯沖,不然怎麼可能這麼巧^ ^ 。

後來我科學理性的腦袋告訴我應該是口罩帶著用腦過度、缺氧的問題,因為政大特別遠我都很早起床出門,所以更加不舒服。雖然明年不知道還要不要戴口罩應試,但建議大家如果戴口罩的話買透氣一點的口罩或是用個口罩支架吧,不然非常影響作答狀態!此外,即便考試當天提前到考場很重要但也別像我一樣太早起,瞬眠不足的狀態去應考非常愚蠢!

[手痛]
印象最深刻是生傳所,唯一考整天四科的所就是台大生傳,當天飆完最後一科傳播學,打完鐘手離開試卷那一刻,因為處於緊繃狀態用力握筆太久,我的手是維持握筆姿勢「黏」住的,而且這輩子沒寫到手指這麼痛過,在此,我建議要找到一隻適合自己的筆、使用筆套、以及備考期間多訓練手部肌肉,請注意,手酸痛這點可說是考試期間一定會遇到的事,尤其像我報很多所的這種人,無論是肌樂還是痠痛貼布,最好都準備著,不可輕視。

[堅持、努力和運氣]
台大生傳所的考前一天是新聞所考試,印象很深刻是新聞所考完當下就知道自己考差了,在回家的公車上忍不住落兩滴淚,忍到晚上回家才崩潰大哭了一場,一是太挫折,二是最大目標新聞所終於考完,長久以來的心理壓力、挫折全部在那夜傾瀉而出,那晚我很認真考慮隔天的生傳要不要棄考,但苦思之後還是決定赴考場。意外的考生傳所當天台北試場很少人全天應考,也意外最後真如願上榜。事後回想,非常感謝自己的堅韌毅力,幸好堅持去考完了,生傳正取就好像上天(或其他什麼的)對我的憐憫與讚賞,讚賞我那晚決定不退縮。

傳播所考題無邊無際,我個人認為很吃運氣,看你是不是有準備到今年的考點,所以才反復強調了解每間學校的考題趨勢很重要,唯有知道準備方向,於是「你越努力準備越多運氣便越好」這句話便會印證在你身上,今年就是很多考點、考題我都恰好有準備到,才能在應試當天自信地寫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

*結語
挫折、痛苦、壓力、孤獨、焦慮、悲傷,幾乎所有想像得到的負面情緒都曾在備考期間經歷過,尤其越接近考試的那段衝刺期,我就越常做惡夢及失眠,一月閉關期間我自言自語的口頭禪是:「好痛苦」,嘆氣的頻率比喝水的頻率還高。說這麼多是想表達,備考期間的低潮是正常的,我懂那種難受,如果現在有在備考中痛苦的人,請相信很多過去的考生都這樣痛苦過,所以你也要咬牙忍耐、找方法發洩,請相信我、相信你自己。

最後,我覺得學習唯一目標不是考試,考試只是階段性目標、是升學制度的一個產物,最後成績高低、上榜與否不能定義我的全部價值,也不能定義所有考生。考研對我是自我追尋的過程,我在過去一年讀了很多學到很多,每一個因為獲得某種知識而充實愉快的瞬間是確時存在的,所以失敗、落榜了也不是一無所獲,上榜如何、落榜又如何,朝陽如何、台大又如何,人生路還好長,還有好多課題要解決。這不是一篇只想勵志的文章,也不是想吹噓我有多厲害,跟其他重榜王比起來,我考研成績其實很普通,對我來說失敗才是我人生的常態,這篇文只想跟大家說:「我用盡力氣走到這裡了,你要不要也試看看?」


(備考期間愛歌:https://youtu.be/y8c_UckuF0s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125.128.30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bamboomusic (111.125.128.30 臺灣), 05/31/2022 17:21:49 ※ 編輯: bamboomusic (111.125.128.30 臺灣), 05/31/2022 17:23:05

a82k706/01 00:46很棒 讚讚

pockyboss06/01 19:58太厲害了 天道酬勤最佳代表

ttt01701806/01 23:26厲害 推推

GeoLuke072606/02 05:13別這麼說 努力一定有機會成功 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

GeoLuke072606/02 05:14總之先恭喜你了

waes987206/02 11:15太棒了!

rabbitguard06/02 17:25推心路歷程,真的是天道酬勤的代言啊,希望原po研究

rabbitguard06/02 17:26所一切順利!

happyjohnny06/04 11:05推勤勞用心

bamboomusic06/05 10:46謝謝樓上各位, PTT研所版真是溫暖♥

chengxxoox06/06 23:46恭喜!祝你研究所一路順利~

gondor3206/22 21:29恭喜~~很強

mylovelylife06/27 00:30推,生傳畢業生只能希望生傳不要愧對你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