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研究所熱流組考試心得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研究所熱流組考試心得作者
heyyoha
(vickybye)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0

(代po,文長慎入)

#I前言
快結束碩士生涯了,當初說好要打心得文,但考完試碰上疫情、又被倒楣鬼撞車禍(我時速不到20==)、然後腸胃太差住院,心情差到不行,實在沒心情說勉勵人的話,
碰巧在8社遇到備考學生,想說來分享一下我的心路歷程,給堅持暑期班到現在的你。
文筆跟我的程度一樣差,不喜勿入。

#II背景
應屆科大學店考生,在校成績普通,因暑假去實習後,實在不想工作在工地當中,
碰巧遇到補習班負責人來發傳單,
我就一個人去試聽,一個人報名,一個人上課,然後跟其他科系的人一起備考。

#III成績
清大工科(落榜),工數55/熱力26/流力69
成大航太-流組(備上),工數61/熱力64/流力27
成大工科-己組(落榜/該組只取2),工數80/熱力43/流力32
中央能源(備上),工數58/熱力55
中興機械-乙組(備上),工數46/熱力30(裸考,沒讀熱傳)/流力9
中正機械-丙組(備上),熱力34/流力62
台科機械-丙組(備上),工數100/熱+流30
人生遺憾大概就是全備取,連推甄都能備1==

#IV備考過程
大三上
因緣際會之下接觸到了補習班,那時候很單純也沒想太多就去試聽,
覺得老師講話很有邏輯性,
仔細思考了一下學費也不算太貴(跟高中補習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專業(熱+流)我連試聽都沒有(那時候沒做功課),就直接報名了,開始了我的秋季班,
美其名是秋季班,但教得內容根本聽不懂,學店生連微分、積分都有障礙,
所以上課常常在發呆,也因為考試時間還久,也沒有太多的努力,
因為工數是面授,專業是線上(有限時間),所以大三上主要是在補微積分的不足專業則是很少上。儘管課程艱深難懂,但我從沒有缺席任何一堂課。

大三下
過了寒假,轉念一想人生只有一次來認真努力看看,
工數春季班開課後,每堂課認真聽,上到哪複習到哪,
有多餘時間就多寫題目,不會就去問別人,
很慶幸有同校其他科系的學生跟我一起努力,
在春季班期間也把熱力學從頭到尾聽過一遍了,
雖說專業不易理解,但秉持聽一遍不懂就聽第二遍的原則,堅持下去就是你的了。

暑假
暑假很簡單,睜開眼就是讀書,離開補習班就是去圖書館,人不在圖書館,就是在前往圖書館路上。
因為有了大三下那一段基礎,對於工數及熱力學的大致觀念不算太差勁,
況且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努力,過程是辛苦的,但是值得的。
暑假就按照老師的進度一步一步的複習及建構概念,
對於暑假才開始學的第三科目(流力)也不用太過於擔心,
好好把握住基本公式推導,不用死記方程式就能夠輕鬆記住了,如Reynole's TransportTheorem、Dimensionless Theorem等,熱力學則是該背的循環過程一個都不能少。
在暑期班可以著重於觀念的建構,把課本的題目一遍又一遍得帶過,
千萬不要有後面再來讀得想法,不然會跟我一樣後期被時間追著跑,
從早到晚在補習班上完課後,直衝圖書館到閉館都是家常便飯,
覺得進度不足就回家睡前在簡單讀一下,那陣子也跑遍了許多地方的圖書館、K書中心、找到自己能夠持續讀書的場所。
同時也要學會整理重點,方便整理自己的思緒,也方便自己複習,
也不要想說一次就要整理好筆記、重點之類的,
不斷的更新、複習,溫故而知新,先把觀念、解題技巧弄懂、勝過無腦的刷題目。

大四上
為本身科系的緣故,大四上還要做專題,因此除了備考以外還要額外花時間準備專題(本人還是組長,隊友躺分仔==),
常常在圖書館讀到一半去專題開會,或是上課(大四上還有必修課),
到了題庫班,先把暑期的內容複習個2~3遍,
拿到題庫班講義後針對老師所整理的題目進行練習,
因為我的準備時間比別人少,因此我只針對我要考的系所進行練習,
太過於冷門的題目、或者我沒有把握我一律放棄,需懂得取捨,一遍又一遍的刷題,
等到把題庫班的書都翻爛的差不多就去找考古題印出來自己模擬考看看,
可以看看自己的目標學校,出題方向是什麼,
每一間學校的出題方向不盡相同,所以考古題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但老實說我那時候沒有那麼大的把握,
畢竟跟其他人比起來真的準備不夠充裕,但還是咬著牙撐過去。
上天也許對每個人出生、環境等不公平,但絕對公平的是每個人的時間是一樣的,有付出最終會迎來收穫。

題庫班結束~考前
考試是在農曆春節後,因此我只有除夕回家圍爐,初一就回頭繼續讀書,
那時候碰上寒流來襲,起床後就一遍又一邊刷題目看觀念,
一天拆成早中晚對應三個科目快速複習,在這個階段隨著考試時間的到來,
會慢慢的不安,我那時候消除不安的方法就是在吃飯時間坐著專心的看著巴哈姆特的安(智)價(障)文章,抒發自己的壓力,偶爾看看室友的寵物療癒一下。
這時候只能相信自己,不要失常克服緊張,到了考試來的那一天。

#V心得
在備考期間你一定會捨棄某些東西,就看你有沒有那個勇氣去拋開那一切,
以我為例,我把從國小開始經營的遊戲賣掉了,手機也只留下簡單的通訊軟體,
其他的FB/IG/低能卡/PTT全部都刪光,也捨棄了生活過上了與書為舞的日子。
從我報名開始我對我自己沒有太大的期望,想說隨便考至少都比現在的學校好,
但我還是以非常認真的態度去看待這一件事,
既然下定決心讀書,就認真、努力不讓自己有後悔的空間。
從三上開始補習,但真正開始讀書及跟進度是在三下的時候,暑假跟題庫班開始衝刺,
在這短時間無論是誰一定有些不可抗力的因素,阻止你讀書,
這時候就要比誰可以撐的夠久,更有耐心,
如果真得念不下書,讀不進去,找些讓自己前進的動力,
這絕對不是偷懶,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

在此還是要感謝我的父母,對我無比的付出,在我想努力的年紀幫了我一把。
一天24小時,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只看你要如何有效的利用這一段時間。

#VI準備方向
##工程數學:我很慶幸遇到了啟蒙恩師,因為有他我開始不排斥數學,
該背的公式、速解、物理意義一個都不能少,
該推導的證明就好好自己推過一遍,
舉例來說Laplace convolution要有能力用基本定義推導,更不用說Fourier複數形式等等,
時間真的來不及的人我會建議
微分方程(ODE、ODE、Power series、Eigenvalue、F、L、PDE)一定要把握住,
再來才是矩陣、向量、複變,
因為老師工數交得好所以我幾乎是全念,到了後面題目幾乎都能秒殺,
但難免會緊張,某一所我把PDE的cos寫成sin 整題全錯,印象中我只錯這題其他全對。
矩陣/向量/複變我只讀基本題,特殊題掰掰。
一階/高階ODE叫做送分題,錯的話建議明年重來,
級數解計算過程多了一點其實真的不難,
L/F基本的定義都要熟,正逆轉換都要背,
特殊函數一個不能少(EX Laplace [ln t] = ? ),
考試PDE配分很重,但題目都不算太難,不要有部分給分心態,要有能力全對。
##熱力學:
熱力主要環繞在1st+2nd 與7大循環當中,如果都很熟悉了那恭喜你至少完成了7成,
名詞解釋、公式推導一個都不能放,
至於冷凍循環到底要不要準備,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因為我考試就有遇到了,而且仔細去讀會發現真的不難,
當你朋友跟你說放掉的,那恭喜你多一個損友。
熱力一般式目標在四大的同學會建議你,要多熟悉就要有多熟悉,
因為這會是決定性的關鍵,
從Clausius–Clapeyron relation到Joule-Thomson要完整的推導出來,
當然這非常考驗熟練度,只能靠題目累積,
熱化學濕化學我基本上全放了。
專業部分大概一半一半,一半自讀一半聽課。
##流體力學
第三科不用太擔心,大家都一樣爛,
第一章就是貝多芬,
第二章掌握好基本原理,積分dF,其實不難,
但我觀念差這章節直接放,
後面的一些重要公式、名詞解釋每個都要牢記在心,掌握好一些好拿分的題型比較重要,什麼動量矩、非牛頓流體、動量積分等等,



放,
可能老師講得我無法理解與吸收。
總而言之我專業非常的爛。

#VII給考生建議
只要不衝突的考試,建議能報名就報名,
考了多間雖然很花費時間,但可以給你有多練習及體驗考場的機會,
我考試第一間是中興,那時候流力題目史無前例的難(看我分數就知道),
但到了後面考試越來越順手,雖說題目難易度有差,但緊張程度大幅度的下降。
此外,建議與朋友一起在外找住宿地,
千萬不要一大早的趕車去考試,真的非常影響著思考能力,
回想著我們考試期間,中間有空一天我們就一群人待在民宿一直讀書,
這段回憶也會是我難能可貴的記憶。
我很誠實的說,考試對於我來說太過於久遠,只能給你心靈上的幫助,
以正取10名為例,報名人數若是在150人左右,大概有80人會是砲灰(流力9分都能備上),不要放棄,加油。
有問題可以留言我會找時間回,謝謝。
祝福各位考生 考試順利。
https://i.imgur.com/daynD6c.jpg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6.43.31 (臺灣)
PTT 網址

ted88092608/17 14:23同組上岸給推

PBfire08/28 10:53好文給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