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普雷]《作家不跳舞:等待貝克特》先跳舞再思考

看板movie標題[普雷]《作家不跳舞:等待貝克特》先跳舞再思考作者
KevinMoleaf
(陸坡)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一生、藝術、荒誕和苦惱

在世界矚目的頒獎典禮上,往往是個人的高光時刻也是象徵榮耀,但在等待光采的那一刻,往往也是內心糾葛最為嚴重的時候,審視自己是否有獲獎資格,或是此時此刻自己應當擁有什麼?或愧對什麼?

對於性格纖細且探究內心的人可能是一場無法中斷的自我對話,人生故事像是三幕劇,但總不寫好劇情,似乎已經踏上舞台後,我們才開始思考接下來要怎麼演。

傳記電影《作家不跳舞: 等待貝克特》是以愛爾蘭、法國諾貝爾文學獎者-山繆貝克特的一生為主。在獲獎當夜,劇作家貝克特試圖逃離原本典禮現場,與另一個自己對話,他們從過去談論到現在,兒時的母親、跳舞的女子、二戰的摯友、伴隨一生的妻子等。貝克特試圖找尋人生的汙點、戲謔與荒誕,跳上舞台韃靼的脫離現實主義。






《作家不跳舞: 等待貝克特》是什麼電影:

曾經參加過文學的讀書會,大家相互讀匿名作品發出見解,其中不遑銳利的字眼和對於文字的緩頰宇解釋,最後該篇文章的作者或現場解釋小說與故事的安排,甚至說出自己為何要這樣寫文章。參與眾人的討論是有趣的,比起自我有限的解讀與思索,有更多不一樣的想法,但同時我也覺得這樣的討論有時候脫離不了文人小圈圈的解構,甚至是自嗨與自我肯定的一種集體式的自娛自樂。

不管是藝術或文學中的現代主義,都是一種對於當時現狀的不滿與敘述,甚至描繪先天與環境影響大體社會的氛圍,故在藝術上如包浩斯或共產、資本的藝術工廠化的概念,文學只有文學,為了寫作而寫作的觀念。

20世紀邁入後期接近現代21世紀,後現代文學回歸於個人與自我表達,故從理性走向非理性與從菁英階層走向世俗,純文學與通俗小說模糊化,從現代走向後現代在這大時代中的作家,在思考與創作將受到很大的體悟。







諾貝爾文學獎主,山繆貝克特,就完整經歷現代與後現代主義文學,並展現在他的小說創作與後期的戲劇劇本上,電影《作家不跳舞: 等待貝克特》則是用了他生命中影響甚重的人串起,這位文學劇作家的一生。

與母親對於文字的看法和想法的不同、成年後受到愛爾蘭最有引響力之一的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影響與探討,甚至結識了不同個性獨特的女性,在諾貝爾獲獎之時,電影以貝克特走入自我洞穴中,一對一的個人談判,來串起這位小說劇作家的一生。

有意思的是電影很有舞台劇風格,不管是場景還是人物的用字遣詞都很有傳統戲劇與文字小說的味道。並且不以直節敘事的故事而是不連貫但有彼此有關的說故事結構,某方面也是致敬著貝克特的作品風格。並且以大都是女性串起的故事,讓一個文學家的自傳變得更加通俗化且引起觀眾的興趣,加上過度誇大的黑色幽默,整體而言是一部不落俗套且速食化的傳記結構,雖然並未講解細節,但很符合現代人的觀影節奏。









《作家不跳舞: 等待貝克特》分析與延伸:

台灣一般大眾對於愛爾蘭作家貝克特並不是了解很深,比較多是透過他後期的戲劇作品來理解這位文學家。在台灣,貝克特比較有名的作品是他1952年的代表作也是荒謬派戲劇作品《等待果陀》。《等待果陀》這部劇大概的故事是講述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二人等待果陀的到來,但卻徒勞無功的不斷循環著等著果陀,而絲毫無推進劇情進展,而每當他們放棄等待時,就會有自稱果陀派遣的信童告知他們,自己正在前往的途中,請他們繼續等待。

這部劇有意思的作品在於,無意義而沒有結束的重複性。通常戲劇有經典的三幕劇形式「觸發、衝突、解決」。但在《等待果陀》這部劇原則上只有觸發與衝突兩幕戲不斷輪迴而等不到解決故事果陀到來的結局。

而在這等待之間劇中人物人的互動,透過對話與衝突反應出無疾而終的悲劇和人物的滑稽。這點反應到《作家不跳舞: 等待貝克特》中,貝克特曾自我對話表示:自己總是想跳過喜劇來到悲劇。不知為何,總給人感覺人們似乎只有在感覺悲傷才會覺得自我存在,而生命將盡才意識到當下自己活著。





雖然貝克斯的小說被歸類在現代主義的作品中,但有許多專家學者認為,他的作品其實有很多寫作方式和內容有後現代主義的引子,任位是他前期小說最重要的三部曲《莫洛瓦》、《馬龍之死》、《無名氏》,將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淡化,用了許多符號與類比的象徵事物代替,這點就以現代主義的細緻的寫景與為批判而批判的形式不太類似,反而接近於後現代的自我精神和內心不斷審視自我解構的方式,成為一個小說內角色自我對話的循環。

而貝克斯小說這點自我提問、審視、試圖解決卻很多時候徒勞無功,就跟《作家不跳舞
: 等待貝克特》電影裡,導演讓貝克斯與自我對話這點很類似,不斷結構與解構自己,是後現代主義審視現代主義,理性和感性碰撞的富有玩味的戲劇點。

故也不難想像貝克斯會寫出《等待果陀》這樣不斷循環,並以象徵成為劇情主軸的無結故事。不斷在苦境中循環是他在創作裡的角色,但現實中山繆貝克特依舊有著與各種女性拍拖的情慾世界,電影中描繪後者,某方面有是一種對這部傳記的黑色幽默。








《作家不跳舞: 等待貝克特》值得一看嗎:

這部電影雖然是以文學家的傳記為主題,但整體而言卻很輕鬆有趣,尤其是利用貝克特和與他周旋的女性來勾起觀眾的觀看慾望這點,我覺得很符合現代人想到的情慾刺激,但又透過角色各種不同於正常的對話,而是有如舞台劇劇本和小說詞彙的說話方式這點,展現出一種刻意營造的矛盾和不協調。

尤其在本片最大宗的都是貝克特與貝克特自己的對話,挖掘內心羞恥感與不同於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光鮮亮麗的一面,相當私領域的生活表達。

在傳記《作家不跳舞: 等待貝克特》裡,相當多刻意忽略貝克特的傑出,而是將比較不堪的那面呈現給觀眾,而有趣的是在裡面貝克特的妻子蘇珊,曾在某一幕表示過貝克特的才華根本不需要靠他們(翻拍戲劇和觀眾)來證明。雖然劇情方面是呈現氣話,但某方面也給予觀眾一記耳光,表示那些作品你們自己意會,貝克特不需要你們襯托,與如今網路聲量代表一切,塑造形象利用群眾追捧的作家名人背道而馳。







貝克特的劇本創作跟文學小說一樣優秀,但《作家不跳舞: 等待貝克特》沒有呈現他的代表作《等待果陀》的任何片段,而是選用他講述三人遊,評價較為普通的作品《Play》。

《Play》是以三個葬禮的甕描繪一個丈夫在妻子與情婦之間的三人關係,用這段與貝克特、蘇珊、芭芭拉三人的對比,是一種劇中劇的幽默,同時也在描繪的人的存在的燒腦問題之於,貝克特文學之外的俗事,也是他對兩個女人的情感苦痛與羞愧的來去之間。

整體而言《作家不跳舞: 等待貝克特》是一部表面復古但又脫俗的傳記形式,就如同貝克特跳過喜劇,電影中講訴的多半都是貝克特不愉快的一面,對於母親、太太、情人、摯友等,但同時又伴隨著自問自答卻未有解答的荒謬幽默。電影中的紅風箏是貝克特表示童年最快的一幕,伴隨著紅風箏的升起落下,開始了他用文字戰鬥的人生,而後又看見一次紅風箏在天空逐漸落下,又是一次戰鬥,無數次內心的風箏,不斷起落輪迴,隨風飄逸無助的風箏線,也許才是貝克特感覺活著的證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2blxkIPwA

--
個人Blog:https://kevinmoleaf.weebly.com/
小說連載頁:https://www.mirrorfiction.com/zh-Hant/member/26930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17.106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KevinMoleaf (122.116.17.106 臺灣), 04/15/2024 14: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