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夏日悄悄話–寂靜的存有
去年2022台北電影節的國際競賽(觀眾票選獎)
今年三月底有上院線
各大串流平台可以看到的電影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https://reurl.cc/eLxnbj (刊登於部落格的原文)
劇情描述主角-小女生凱特,在父母生了很多小孩的熱鬧家庭中像是多餘的人,並到了短暫「寄養」家庭度過暑假,她從陌生到與無子嗣夫妻感情日漸升溫,後來夫妻要幫她買新衣服的時候,凱特發現她們過去因為意外失去小孩(疑似溺水),同時遠房親戚還告知她過去一個多月都著死去的兒子衣服,但這不是鬼片,而是某種情感的慰藉、移情,或純粹的愛與包容。
電影在接近結尾時重新上演類似的意外,但水很淺,只因為沾濕了身體,因而感冒,暑假結束準備開學,凱特回到原生家庭,忍不住打噴嚏,反而又被唸了一頓,巧妙的劇本設計,雖說《夏日悄悄話》也是是枝裕和式(《小偷家族》、《嬰兒轉運站》)的那樣「非典型」家庭概念,同時主角轉變過程上乍看會以為只是在談「家庭的重要」這樣帶有教育意義,與青少年電影成長過程的療癒性。
但千萬不要以為《夏日悄悄話》只是描述成長的療癒片,除此之外,這部電影給出的深刻,有更接近生命本質的東西。精緻的影像,純粹與細緻的捕抓,令人想到比利時電影《親密》談著類似除了兒童成長之外,由小孩帶出事物的純粹狀態(註)。例如時常在電影中呈現小女主角凱特不愛講話如靜物般,和她的有關的「靜物拍攝」:有時捕抓她無意義碰觸外界的事物抽象感:如用手掌盛著雨水、與擦拭桌上的灰塵等等,提醒著外在事物那些不被注意的質地,與世界的關聯性。
電影夾雜少許英文的愛爾蘭語對話中的熟悉陌生感,一窺愛爾蘭田園生活,以一種人類存在的基本條件:畜牧與家事生活,並與台灣有所共感的家庭保守氣氛,也帶出的關於人的類似生活感,認命地每天做類似的事情,還有三姑六婆、閒話家常這樣舉世皆然。
雖說電影在故事上帶有明顯的價值判斷:原生家庭魯莽粗心對照寄養家庭帶有包容、愛心,與共同面對過去傷痛。相較《親密》把那個善惡的分界稀釋到最低的純粹,《夏日悄悄話》的細緻是在於女主角凱特木訥與安靜的表現,並經由戲劇的暗示與默契稍稍解放,同時在結構上布置出安靜與喧囂的對比,農村喜歡談論八卦,相較女孩與寄養家庭不會多說什麼,只會呈現現實。相較女孩回到原生家庭,原本電影持續安靜的氣氛又回到一開始的騷動。
把家庭對我們的療癒與關愛視為正向的功能之外,放眼非田園的當代生活卻像是暗示著那位「安靜的女孩」不被理解的孤僻與寂靜的存有。或許早就預言了人類喧囂的政治性(試想在學校或公司不愛講話被視為奇怪的人;試想周遭出現一個像韓國瑜的人物講話總能輕易吸引大家目光),而《夏日悄悄話》以某種不能夠(完全)被理解,(某種程度上)必定孤獨寂靜的存有。或在否定政治性的途中探詢著關於人(個體)純粹的自由,那必定是電影中女孩奔跑的畫面,或者人藉由勞動,忘我般自由的勞煩存在者,在當下的解放身體,又如同《開展在即》片尾鴿子的飛翔。
(註)關於《親密》詳見筆者舊文
https://notfind2017.blogspot.com/2023/10/close.html
--
https://notfind2017.blogspot.com/
拉特飯 - 以商業力量進入獨立市場
--
推
推 雖然看不太懂電影 但是畫面很好看 女主角很可愛
推
最後一幕哭爆
這部真的很好看
這部我真的飆淚,女主角美得不像話,演得又好
近期在串流上看到最動人的電影
很好看
淡淡的哀傷跟憂愁
我承認在預告看到女主角一眼我就決定要看這部電影了
女主角真的美的像幅畫,尤其在水井喝水那幕超正
女主角還未成年,怎麼一堆蘿莉控?
喜愛蘿莉是正常的
70
[討論] 喜歡or討厭是枝裕和?嬰兒轉運站推嗎?關於是枝裕和,我不知道他為人如何 所以這裡只討論他的電影作品就好 我覺得他是個很會選題材的導演,但是他的電影每次看每次失望 例如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改編自巢鴨四棄兒事件14
[好雷] 夏日悄悄話(The Quiet Girl)這部昨天看的時候片場只有五個人, 覺得好可惜。 這麼催淚的好片希望有更多人來欣賞呀。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10
[好雷] 黑寡婦 Black Widow (2021)續前篇談《我行我愛》(2004) 續前篇談《純真消逝的年代》(2012) 續前篇談《顫慄柏林》(2017)8
[好雷] 夏日悄悄話 The Quiet Girl (2022愛爾蘭)五天春假難得上影院,春雨季節來看兩部陽光普照的夏日電影《桃子樹的最後豐收》與《夏日悄悄話》!也許兩片放這檔期應景的不是夏日而是兒童節吧?只是這兒童題材並非童趣適合孩子看,反而值得大人欣賞回視自己與孩子的點滴,這篇就先談 95%蓋爾語配 5% 英語的愛爾蘭片《夏日悄悄話》:片名 An Cailín Ciúin英譯 The Quite Girl 就是「安靜的女孩」,小演員 Catherine Clinch 非常省話靜默都靠表情與肢體演戲,那演法也絕非大開大闔而是小心翼翼展現細微變化,因為這九歲女孩角色本身就非常壓抑,孕育她壓抑成長的則是個壓抑的 1980s愛爾蘭農村。 故事背景:住在某個全蓋爾語愛爾蘭農村的小女孩 Cáit,他們家蓋爾語媽媽與英語爸爸雖務農維生養了四個女兒正迎接腹中第五胎,但家徒四壁環境凌亂農務荒廢、財務捉襟見肘爸爸卻心懷傲氣不接受外人幫忙、媽媽挺著大肚自顧不暇三餐也有一搭沒一搭、幾個大女孩可能還能自理但小女兒 Cáit已呈放養狀態!一般野孩子放養求生自有出路,但這「安靜的女孩」只會壓抑自我吞下一切苦;尤其這家不但窮困父母更已相視無語各行其是眼不見為淨,對幾個女兒除了碎念管教已幾無關心更毫無交心... 這真令人憂心孩子將如何存活長大?更糟的是慢慢孕育什麼樣的人格? 但故事不久迎來令人期待卻也心懷忐忑的轉機:媽媽懷孕無暇照顧女兒們、爸爸不務正業淨往外面跑、姊姊們自力更生還嫌棄妹妹、那這個夏天九歲妹妹 Cáit該誰來照顧?竟找上了看似素不相識的一對無子夫婦 Kinsella 一家,就這樣過上非親非故的兩個月「寄養」生活!本片原著就是愛爾蘭小說《寄養》Foster,這種生活一般是由國家兒福機構仲介孤兒或家庭失能孩子去住的,本片這家竟由親生父母主動交給別人?而且對自己女兒粗聲粗氣渾沒好氣彷彿甩掉個累贅?他們這家的失能渾噩與放棄心態顯然已病入膏肓!更令人擔心 Cáit從此寄人籬下又將面臨著什麼。 Cáit 顯然有個不幸的童年:爸爸匆匆丟下她連行李箱都忘了給她、一件髒衣一雙舊鞋孤零零地住了下來,寄養媽媽 Eibhlín 帶她認識環境還面帶乞憐「這是個秘密嗎?」很顯然童年在家早已習慣鬼父的「秘密」不知所措忍辱長大!本片 Cáit的原鄉背景一一暗示揭露令人越看越心驚、不可置信一個乖巧孩子竟受到各種扭曲壓抑成長上來!觀眾們為她處境看得義憤填膺之餘,我還更加在意那深遠的教養影響:九歲孩子的童年正在人格形塑期,她接觸到的「家庭」就已如此無良也無心、她接觸到的「校園」這小社會也沒伸出援手... 這樣長大認知的人際與世界會有多炎涼?6
[情報] 2023 愛爾蘭奧斯卡代表:《夏日悄悄話》愛爾蘭開響今年第一槍!在今日搶先提交了報名本屆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的作品,將 以《夏日悄悄話》作為代表。 《夏日悄悄話》為愛爾蘭男導演 Colm Bairéad 編導的首部劇情長片,在今年柏林影展首 映後好評不斷,包括在柏林拿下「世代單元 Kplus」的評審團大獎、台北電影節的國際新6
[好雷] 夏日悄悄話身為30歲上下的觀眾,關於成長的電影好像永遠都看不膩。在成人視角中,動人的親情就 像鄉愁,除了喚起似曾相識的共鳴,對於「家」的理想模樣也逐漸清晰,既是懷舊、也是 想像。 今年代表愛爾蘭角逐奧斯卡的《夏日悄悄話》就是這樣的電影。雖然我們未必有過因故與 父母分離的經驗,也可能足夠幸運,從小就在家中找到歸屬感,但成長過程難免有過特別4
[問卦] 被送去寄養家庭的小孩最後都怎麼了是這樣的啦 原生家庭有問題所以才被送去寄養家庭這沒問題吧 不過也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人都可以當寄養家庭 就像要收養小孩也要資格審核一樣 那這些被送去寄養家庭的小孩之後都怎麼了 社會局媒介收養家庭收養嗎?4
[好雷] 夏日悄悄話 The Quiet Girl雷文防雷資訊頁 夏日悄悄話 The Quiet Girl 2022愛爾蘭電影 An Cail璯 Ci犟n2
[好雷] 《美國女孩》:屬於台灣的共同記憶《美國女孩》:這應該是台灣人都能有共鳴的一部心思細膩的電影,能夠激起台灣小孩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記憶碎片,對於家人與環境的認知變化,透過歸國子女的不適應與歷史病疫的不安心,讓片中四個家庭角色互相擦出他們各自內心的「美國夢」所幻滅的火花,關於美國夢的失落情緒依稀記得在楊德昌電影《青梅竹馬》中顯得不切實際與遙不可及,《美國女孩》則隱約承接這樣的概念,道出逃避的現實。 阮鳳儀根據其親身經歷改編的劇本相當豐富細膩,故事從頭到尾並沒有太過戲劇化的時候,真實的生活感是此片的精髓,角色的肢體言語上都極富細節,主角從無限失落變成無處發洩的怨恨,在演員身上的許多小動作都非常的貼近孩童的樣貌,那些叛逆父母、迷惘犯錯的過程,作為觀眾不斷的感受到自己曾經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另外,主角與母親的和解過程也是相當的具張力,像這樣的家庭肥皂劇少不了的吵架戲碼在此片並不是很多,電影更比重在透過主角自己對環境的掙扎到順從,與對代表美國夢的白馬的期待與破滅,主角經歷痛苦後的超齡成長,換位思考去知曉母親經歷的相似困境,結尾一場主角與母親的家常互動作爲高潮,異常的平凡但真摯誠懇,那一反電影前面壓抑煩躁,溫馨平和的母愛氛圍,有種麥克李1990年電影《生活是甜蜜》的結尾,同為母女和解的母愛爆發,那股闔家感動實在餘韻無窮。 《美國女孩》動人之處就是這些與觀眾有所連結的共同記憶,營造了裡外真實的台灣家庭故事,立體的家庭角色十分有帶入感,對女孩的年少叛逆成長描寫深刻,作為台灣人在這部片的分分秒秒中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共鳴,是一部專屬台灣的溫馨好片。 --2
[好雷] 夏日悄悄話作為一部溫馨的親情小品,本片的主要元素都美好的很不真實,例如理想的寄宿家庭、懂事而討人喜愛的親戚小孩、和煦明亮的農村風景。 最深刻而真實的一幕,是主角從多嘴的街坊鄰居家離開後,由於知曉寄宿家庭的真相而神色凝重。面對寄宿家庭的關心,擅讀空氣的主角斟酌著如何正確回應,這時鏡頭由較高的角度往下拍攝主角,放大主角的緊張情緒,讓觀影者同步開始思考:如果誠實回答,會不會導致關係改變?先前的一切美好,會不會從此不同? 到了尾聲,現實急遽地闖入如夢一般的劇情,在距離主角一步之遙時,本片戛然而止,或許是溫柔的導演不願意再破壞這場完美故事,但主角回到現實後的命運,確實也已經不需要再多說明。 - 歡迎推薦我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