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吹哨奇案 La Gomera (2019 羅馬尼亞、法國&德國)
《吹哨奇案》這部片好像大受好評來勢洶洶!不但這位羅馬尼亞導演歷年已赫赫有名令人期待他的新作品、這新作品還被許多西方影評讚譽為 Neo-Noir 、導演自己對各種電影典故的引用致敬也充滿彩蛋、更別說還有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La Gomera島哨音語言、當然更不能忘記羅馬尼亞名模演員 Catrinel Marlon重現懸疑經典的 femme fatale 還大開殺必死!怎麼看,這部片都是琳瑯滿目呀。
http://fr.web.img4.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12/02/12/50/2234527.jpg
只不過我對這部片的核心故事不太有感覺,看它組合了這麼多一流素材後,卻並不覺得它擲地有聲地講出了什麼令我感到醍醐灌頂的故事。就我個人有限的理解,它充其量就是個警匪類型片,它也許在這類型之上還用多角色多章節架構了一張多方角力的地圖、讓時間與意識跳來跳去告訴我們這盤棋局人人各自有盤算、然後順便在黑白兩道之間申論那爾虞我詐各懷鬼胎、順便打臉男主角代表的傳統英雄之自戀自大...
不過說穿了,講這麼個看似複雜燒腦大玩解構、但其實很現實而並不難懂的警匪故事,到底又要表達什麼價值或意義呢?也許有、只是我看不出來吧?或著是其實也沒有、只是我這人鑽牛角尖吧。好吧退而求其次,此片也還是有許多趣味的:
https://muzic.one/wp-content/uploads/2020/01/56438.jpg
第一個趣味,在於「監視」,電影開場開宗明義就是個全監控社會,出現在當代的羅馬尼亞。全監控社會,非常地反烏托邦,也非常地後共產,和羅馬尼亞風情的確是再切合不過,相信羅馬尼亞導演也對他們國家內的這現象有很多想法。本片主角 Cristi 被上司撒下天羅地網還動員人力全面監控,這件事是很鬼影幢幢令人發毛,但這位中老年過氣警探 Crisit 真的有這麼重要嗎?為了他一人要這麼多人力嗎?這有點誇張,但沒關係這冷冽風情就好好發揮。
第二個趣味,在於「表演」,有謊言就有監視、有監視就有表演、有表演就製造更多的謊言,本片從開場不久蛇蠍美人 Gilda誘惑 Cristi 開始,就是針對監控鏡頭的表演,不但大方脫衣上演活春宮,甚至每每大膽向監視鏡頭吐出誘惑的煙圈... 然後事過境遷,蛇蠍美人對這一切毫不認帳!那「只是逢場作戲」的態度的確是警匪片與黑幫片的魅力所在。本片真有獨特地表達什麼新魅力嗎?我覺得倒也未必,這本是黑幫與諜報的日常,比較該問的是為什麼越來越多黑幫與諜報片直挺挺地不再這麼做 XD
第三個趣味,在於「東西」,本片首先視覺風情上就是冷冽的羅馬尼亞 Bucharest對比陽光普照的西班牙加納利群島 La Gomera,不同風情下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人們,一邊是後共產日夜操勞每月才賺 1000 歐的羅馬尼亞窮警官、以及應該也沒啥賺頭當然貪個飽的腐敗警司,另一邊則是西方享樂主義的黑幫還要白手套大規模洗錢、他們為了早就習以為常的財利之外還有更多的獨立自由尊嚴美色等慾望。而西方富裕黑幫要進入全面監控的後共產東方,就需要反向操作劍走風土民俗,採用 La Gomera哨音語言來溝通,有種獵風行動的感覺。
第四個趣味,在於「哨音」,這是片名與宣傳大重點!只可惜我覺得本片對它的拍攝不是很著重,給它的戲份更是薄弱,對這語言藝術的表現草草帶過,對這語言的意義則表達得隱晦不明。光就電影的戰略格局上,我們大概可以猜到這語言有一種「風土突破科技」「邊緣突破主流」或「威權下求自由」的意義,但這僅就劇情概念上令我們知道,就實際的使用上倒是沒什麼發揮。它有意義地發揮的三次,第一次是在島嶼三山傳音確認之演練、第二次是在城市裡通風報信、第三次是男女主角報名傳情並提醒黃雀在後,要說三次都有其意義也是有,但我個人覺得戲劇張力有點空。
第五個趣味,在於「音樂」,本片的黑幫爾虞我詐之餘都很愛聽音樂,那音樂也往往從電影配樂配著配著就讓我們發現其實是車上音響或房裡音響在放的音樂,彷彿暗示著他們喜愛的音樂都投射他們的潛意識、甚至音樂的歌詞與脈絡隱隱側寫他們的狀況與命運?譬如開場就是 Iggy Pop 經典 "The Passenger",彷彿暗示你只是個來看別人發光的過客;譬如旅館門房堅持品味教育住客的奧芬巴哈《霍夫曼的故事》之船歌,彷彿暗示許多角色各懷鬼胎其實都只是為人作嫁的擺渡人?但到最後新加坡濱海灣花園,以這種綠標古典大雜燴作為片尾曲劃下句點,對主角的意義又何在?
第六個趣味,在於「電影」,很多影人都喜歡拍影人故事,也喜歡在電影中放經典電影片段或海報等彩蛋,而這些彩蛋通常不只是致敬而更對劇情當下有畫龍點睛的意義。在這裏主角 Cristi 和心懷鬼胎的上司 Magda約見也要看電影、最後給夢中情人 Gilda通風報信聽見槍聲也要看電影、甚至大魔王 Magda撒下天羅地網吃乾抹淨也要設在廢片廠!這些對電影的致敬,真有和劇情緊密結合非它不可嗎?那兩部經典電影我是沒看過,本片引用哪個片段我就專心看那個部分,說實話還真抓不出大魔王 Magda到底為何這麼著迷電影又從中得到什麼靈感,要廢廠房羅馬尼亞多得是呀。
第七個趣味,在「蛇蠍美人」,此片警匪兩邊都一堆男人、也都有一個女人。不論警匪兩邊的男人們,儘管在整盤複雜棋局上是各懷鬼胎鬼影幢幢,但若把他們拆開來單個看各自動機明確思考直線,而且他們大多不吝於在自認保險的地方囂張現形,結果往往被人看準而吃定。神秘的還是驚悚電影 femme fatale 形象經典的女人們,一個黑道一個白道、一個花瓶一個高層、最後還要像部西部片般二女決鬥!最後主角 Cristi 終究夾在兩女之間,在事業與愛情上為她們做牛做馬癡心妄想搞得團團轉... 難怪許多人覺得片尾新加坡花園會是主角幻想,但此片並沒用過幻想元素呀。
https://i.ytimg.com/vi/DY-YOoE2nLo/maxresdefault.jpg
只能說我個人看起這片有點遲鈍或不對味了,在看此片的整張棋局覺得複雜燒腦各懷鬼胎時、細看每一個人物覺得多半仍都很刻板僵固,在看本片這麼多精彩趣味一個個令我心花怒放時、把這些趣味連結在一起卻看不出故事的具體意義來;或是也不用什麼意義,就說一種風格上的詼諧促狹、或鬼影幢幢、或冷峻憂鬱、或英姿颯爽、或海闊天空等任何感覺,好像也沒有 XD 。既然這觀影經驗沒能在心底留下什麼漣漪,就給個 [普雷] 吧,我所未能看出的意義,還希望版友們不吝分享意見提點靈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7I6i943qUA
--
推,我也覺得有點普,看完一點過癮的感覺都沒有...
我覺得他趣味就在於形式 老電影梗 配樂 像開場觀眾
都以為克斯蒂是主角 但配樂早提醒是過客XD 他周圍的
女人們才是狠腳色
沒殺成的驚魂記也看了莞爾 只是沒料到的是女主角居
然沒照類型常見的衝康男主
我對此片也覺得還好 而且燒腦是 一開始都不太稱呼人
名 或偶爾一兩次 要記人好難 到最後當然都記得 只是
前面出現的人名一直在想 誰啊!?
其實我在坎城看片時候,也是想了很久,不過分析很循
很棒,明天來安排在光年臉書
樓上是光年的誰!?
樓樓上是光年的老闆?!
形式有趣。但的確看完有點空虛
Yes,老闆本人喔
失望+1
哇!老闆降臨!
記得上次老闆大有在在黑暗中漫舞文中和大家打招呼,
繼續期待老闆選片 :D
補推認真光年老闆XD
推光年老闆
推老闆
推光年老闆
覺得這篇比電影更值得看!
12
[影評] 聞天祥評 / 吹哨奇案【影評】這口哨也太厲害 《吹哨奇案》 -- 羅馬尼亞電影是新世紀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柯內流波蘭波宇很早便以《1208 全民開講》(2006)獲得坎城金攝影機獎10
[普雷] 怪胎:恨鐵不成鋼,結尾可惜了全片《怪胎》在滿心期待下終究是令人失望,在那場廉價下墜的特效畫面前後,是此片由天堂轉為地獄的一個分水嶺,個人絕對願意為此片在那分水嶺之前,給予近乎滿分的好評,但在進入最後轉折後,我完全感受不到創作者想表達的真理,只嗅出一股難堪的偷懶氣息。 個人相當喜歡導演選擇了這樣特殊的題材元素來重新詮釋已經拍到爛的愛情片,許多情節雖是舊酒新瓶,但與導演選擇的眾多元素竟完美的吻合,把乏善可陳重新包裝,做得好叫做創新,做不好則毫無意義,我很開心此片屬於前者。 另外此片在宣傳上標榜的全片使用IPhone 11攝製,就成果論而言是令人十分驚喜,個人一向認為創作並沒有任何的限制,限制出自於人,而導演既然使用了手機來進行創作,所必須的是將手機的特性發揮到極致,大型的攝影機與相對迷你的手機,利用差異將劣勢化為優勢,在分鏡、構圖、景框與場面調度上,《怪胎》充分的展現了創意的極致,如此一來,誰還會去管畫面細節上是否會比不上真正的電影機?或許手機拍攝電影,有望成為一種趨勢。 林柏宏、謝欣穎的表現算是可圈可點,令人讚許的是兩人之間的情感火花非常突出,但至情緒渲染力強的場次,終究有待加強,某些部分林柏宏有些棒讀現象,但所幸這樣的情況姑且可解釋為人物性格的設計。謝欣穎在此片的口條讓人感到舒服,加上該角色本身就十分吸引人,作為一個在電影後半段才逐漸變成敘事者的女主角,在電影前半段有些蓋過敘事男主角的光彩。有趣的是,在旁白口條的部分,林柏宏遠勝謝欣穎,兩人暫且算是平手。8
[好雷] 倒楣性愛與瘋狂A片雷文防雷資訊頁 ~*-*~*-*~*-*~*-*~*-*~*-*~*-*~*-*~*-*~*-*~*-*~*-*~ 防雷 防雷 防雷5
[好雷] 吹哨奇案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看過《The Hunger Games 飢餓遊戲》系列的朋友,應該都對凱妮絲第一集時與黑人小女 孩約定的口哨暗號印象深刻吧。聯合國估計,目前世界上現存語言中,有一半的語言只有5
[普雷] 吹哨奇案 La Gomera, 床戲尺度大但其餘普普羅馬尼亞超模脫了 《吹哨》全裸上陣 前面有篇介紹吹哨奇案的新聞標題上面那樣 當時下面推文有人說標題太低級 但其實當時我覺得還好3
[好微雷] 冬天的故事(1992)侯麥以四季為主題的四部愛情電影是他晚期的經典,藉由個性、際遇不同的男女主角呈現了愛情的多種面貌,饒富趣味。其中《冬天的故事》(Conte d'hiver)彷彿現實生活中的愛情童話,平實又不時帶給觀眾驚喜。 侯麥的許多作品都充斥著大量的對話,如《綠光》中喋喋不休的女主角,然而其中的對白是字字珠璣,不乏對生命、愛情的省思與辯證,在《冬天的故事》裡亦然。故事敘述一位年輕的母親期盼著與愛人的重逢,她對愛情亦有自己的堅持與見解,周旋在兩個愛她的男人間。電影中,對話是非常重要的元素,透露出她的希望與信念,豐富了角色的內在層次,侯麥未將女主角塑造成刻板的「蛇蠍美女」(Femme fatal),而是平凡、真實、卻心有千千結而能讓人理解的角色。透過大量的對話,侯麥增添了電影的深度、趣味與哲學性,展示了精湛的功力。 《冬天的故事》在敘事上亦獨具風格,以夏天的激情揭開序幕,隨之進入冬天,卻未刻意營造絕望感,反而是以希望為主軸續寫故事。男女主角的互動、戀情、衝突都合乎情理。喜愛文學的侯麥也沒忘了加入關於生死的辯論,以及向莎士比亞的同名作品致敬,一切的安排、轉折都極為自然,使得本片出人意料的結局更讓人動容,。《冬天的故事》兼顧理性與感性,發人深省思又讓人感動,有著美麗卻絕非花瓶的女主角,與精彩的劇本,是值得拜讀的經典愛情寓言。1
[普雷] 誤殺:「觀點」的重要這是開場第一幕的截圖,本片主角李維杰是個年閱片八百部的重度影迷。隨時隨地都把經 典電影和電影手法掛在嘴邊,他在這裡提到的「希區柯克這種緊張」則是著名的「炸彈理 論」,也是本片的核心邏輯——這裡的「核心邏輯」是雙重的指涉,一個是「炸彈理論」 本身另一個是「引用經典」這件事情(甚至,它本身就是個翻拍)因此本片值得一提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