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好雷] 亂世戀人 Het Bombardement (2012 荷蘭片)

看板movie標題[好雷] 亂世戀人 Het Bombardement (2012 荷蘭片)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二戰片歐陸戰場故事很多,過去美國二戰片為主流時,拍的當然都是 1944 年六月諾曼地登陸後美國英雄解放歐洲的故事,不過近年歐洲商業片在二戰題材上也表現也越來越多,倒是有很多作品不拍戰爭後期大決戰、而拍戰爭前期的驚懼開始。舞台設在 1940 年四月的有丹麥片《開戰日》與挪威片《國王的抉擇》、設在 1940 年五月的有法國片《隨心所欲的五月》、設在 1940 年六月的則有英國片《敦克爾克大行動》、《最黑暗的時刻》與《真愛收信中》... 這中間,也在五月被快速併吞的低地國家荷比盧呢?


1940/5/14 鹿特丹大轟炸

二次大戰自納粹侵略波蘭、英法對德宣戰卻按兵不動開始的「假戰」時期,就在八十年前的 1940/5/10結束。在這天,德國同一天進攻荷比盧,盧森堡一日被攻下,比利時有萬全戒備更有英法撐腰但也苦戰 18 天不敵,比較特別的是只撐了四天的荷蘭:荷蘭在一戰時就成功維持中立、整個國家認為二戰仍可保中立、因此戰間期軍備廢弛幾乎停留在一戰水準;荷蘭雖為希特勒避免盟軍海空後患而須奪下的區域,但以直搗法國來說真正要以主力面對的是比利時,荷蘭則是小規模速戰速決最重要。

因此,面對荷蘭雖實力不對等但仍頑抗拖延的態勢,德軍採用了針對平民城市中心的戰略轟炸,展開 5月14日「鹿特丹大轟炸」殺雞儆猴逼荷蘭投降,果然奏效。這部 2012 荷蘭片《亂世戀人》Het Bombardement就在談這轟炸,也乾脆把開戰前 5/9到轟炸日 5/14 這段時間的民間日常都拍了,佐以當時荷軍與德軍都有拍攝準備拿來政宣使用的戰爭紀錄影像,以一般市民驚訝的視角看見戰爭從生活景觀中慢慢逼近。它的六天歷程之歷史地理時序大致都嚴守著史實,只是安插了一對男女主角為了一個天真的理由穿越荷蘭從沿海到內陸見證好多戰爭事。
https://image.tmdb.org/t/p/original/q0wlmX9tMW8hgASpIKFNmBjaehz.jpg



愛情喜劇,看末日轟炸

玩荷蘭時有順道去鹿特丹玩過的、或商務旅遊去過鹿特丹的,應該都知在歐洲大港一直排前三名的鹿特丹,根本是個全現代城市!甚至一片片大塊重劃區林立著奇形怪狀的前衛建築!這一切都起因自「鹿特丹大轟炸」,因為這一炸幾乎把鹿特丹老市中心給炸平了,是末日等級的災難。本片 "Het Bombardemrnt" 就在談這場大轟炸故事,還從 5/09 開戰前夕開始談,不過比較離經叛道的是它採《鐵達尼號》的末日愛情片套路,在轟炸前短短幾天讓兩個天差地遠的公主與小廝相遇,展開一場心花怒放淒美收場的愛情之外,也透過這場戀情的眉眉角角談論戰火之下的人心品質。

而我很驚艷的、但影評與部分觀眾好像未必喜歡的,是它輕飄飄的愛情喜劇風格:明明戰火已臨門、街上有人就在眼前被打死,怎麼愛情小鳥還只輕鬆地顧著自己的浪漫愛情兩小無猜?這樣怎麼對得起大轟炸下的死難者?此片荷蘭老導演是《搗蛋鬼佛瑞德》Ate De Jong ,他本來就玩心甚重不太聽話,選了這「戀人牽手遊覽戰爭」以串聯故事的視角已經很叛逆,而他為片尾高潮架起的大轟炸舞台更是很有事:一定要發生在主配角們齊聚一堂的婚禮、而且一定要女主角穿著白色婚紗在漫天火海與瓦礫堆中奔逃!甚至跑到一半還有大象一起來、宛如馬戲團?

慘烈戰爭題材的輕調性選擇,我印象中有波蘭片《華沙之戰1920》與《浴血華沙1944》,他們以一種波蘭歌舞劇笑看荒謬的傳統這樣拍戰爭,荷蘭不知有無類似傳統?不論有沒有,我覺得此片對鹿特丹大轟炸採取這種處理也算是種切題:在長期對和平的習以為常下,人們其實雅不願正視戰爭的發生、潛意識裡總希望這只是場幾天的小衝突很快落幕、我們的生意與生活只是被打斷幾天很快就會重新開張... 至少在大難臨頭前這種「不知死之將至」的情懷是很天真傻氣的;而大難降臨後呢?本片彷彿很有意識地要延續這輕盈,這將是人們生離死別後帶著笑容繼續活下去的動力。
https://mafab.hu/static/2014t/286/08/100847_16.jpg



僵固的歐洲,戰爭來動搖

片頭,以當代鹿特丹建設挖掘到的「二戰未爆彈」新聞為引子,一位荷蘭老人看著新聞拿出了餅乾盒娓娓道來:「大轟炸是我一生最恐怖經歷,但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是會來鹿特丹;1940年五月那幾天發生的事,我一點都不想改變」,當然不想啦,因為這幾天讓這光棍小子把到了妹 XD 還是個他幾輩子都高攀不起的德國貴族小公主、而且二戰開戰造成的種種困厄在背後推波助瀾呢!飾演光棍小子 Vincent是當年二十出頭青春正盛的荷蘭偶像歌手Jan Smit,他演技一般但外型可愛引人憐愛,與他對戲的則是外型天真聰慧的荷蘭劇場演員Roos Van Erkel,金童玉女非常來電!

本片故事背景:與哥哥一起來自 Utrecht到鹿特丹旅館工作的窮少年 Vincent,雖在荷蘭總為階級憤憤不平,但已做好一個遠渡重洋的「美國夢」、相信在美國我們能得到平等的對待、也相信身患宿疾的哥哥到了美國能得到治療,因此平日當拳擊手賺錢買船票;但這天旅館招待了一位荷蘭富商 Dirk 以及他五天後將迎娶的德國未婚妻 Eva,本來這樁婚事看似郎才女貌但不為人道的陰影慢慢現形、倒是小廝 Vincent多次負責招待 Eva從對立冤家慢慢做到相知相惜... 而在戰火已開始人心惶惶德荷對立之時,Eva 想去保出被荷蘭地方政府逮捕的爸媽和弟弟,哪個荷蘭人願幫她?
https://mafab.hu/static/2014t/286/08/100847_12.jpg


當然非小廝男主 Vincent莫屬!反正我需要錢妳需要人咱們各取所須剛剛好。這個公主小廝前座後座自駕遊荷打打鬧鬧的旅程,儘管故事說起來劇情演起來是傻氣歡樂輕飄飄,但他們的角色設定與故事揭露許多怵目驚心的時代背景:荷蘭雖反共也不挺法西斯,卻是個唯錢是從的資本主義國家,平民對戰爭潛意識裡不相信不接受只想續作小生意,資本家心中毫無德荷民族亦無和平理想只想著開戰最好讓我發大財;而德國也很慘,堅持儀禮道德與騎士精神的傳統貴族已漸漸沒空間,德國各種被歸為次等人口的邊緣人都將被抹除...

原來 Eva一家有個蒙古症弟弟快被納粹清除掉!難怪要趕快嫁個荷蘭富商舉家尋求他庇護;但荷蘭富商也沒啥愛與仁心而只有交易,算準未來德國佔領時有妻子當德裔老闆娘,公司就可續營運、甚至可得到特許!這麼一場傳統貴族下嫁無良企業家的婚姻交易,和《鐵達尼號》的確很似曾相識,對貴族新娘來說能保我家人我就願跟你、但對企業家新郎來說把妳娶來當我事業資產最重要、妳背後拖油瓶的家人們我就懶得管。於是在戰亂時刻 Eva要搶救爸媽與弟弟,要找司機沒人願去、找未婚夫也被敷衍過去,終於有本來根本無緣高攀他的 Vincent,在戰時順位出線填補這空缺。
https://mafab.hu/static/2014t/286/08/100847_11.jpg



面對戰爭,來跳華爾滋

這趟荷蘭鄉野公路自駕遊,本片拍得像是陽春五月一場小旅行,儘管旅行途中看到的淨是手足無措的荷蘭軍隊、草木皆兵的荷蘭鄉民、不苟言笑的德國軍隊、從天而降的德國傘兵、甚至攻擊越界車輛的俯衝轟炸機,但電影一直堅持笑看荒唐的氣氛、兩位愛苗正滋長的主角也一直互相鼓勵輕盈面對的態度。這一路上,小廝與公主也有不少吵架拌嘴或趁亂抱抱的時刻,《鐵達尼號》賣得矜持的坦誠相見時刻自也不例外,這性開放的荷蘭電影還拍得更青春傻氣兩小無猜。他們這種年輕人心猿意馬的生活態度儘管在戰時看似太天兵,但他們是為生命之美在活著、而非為恐懼而活著。

那輕盈的態度,從第一場牽手逃亡動物園、還打了一位倒霉德國傘兵的破冰戲開始,戰爭時一無所有的小廝要安慰佳人,只要耍耍嘴皮不用錢「我外婆總說,只要微笑什麼都不怕」。當然微笑還是要面對很多危險,只是那些危險往往在微笑中轉個念頭化險為夷!小廝 Vincent什麼也不懂只知道打打拳擊唱唱小曲、公主 Eva教他三拍子華爾滋跟我跳舞很簡單... 結果終於遇到威嚴肅殺的德軍檢查哨時,Eva 要來學一次小混混撒個瞞天大謊、Vincent 這二流小拳手則要學習輕盈的三拍華爾滋,竟然真能以輕馭重打倒如山高的德國大塊頭!兩人都樂了、也都解放了、愛苗也暗生。

年輕人的當下很輕盈,但歡笑過去背後的包袱仍沈重。隨著順利接出 Eva的父母與弟弟,我們知道他們這些逃出德國的德國人裡外不是人、還帶著個人人喊打的蒙古症兒子、身與心都累壞了,看 Vincent這大男孩對他們女兒好對蒙古症兒子也親切,心裏溫暖之餘、身體能夠拒絕那樁與荷蘭富商的婚事嗎?而 Vincent,儘管跟大小姐 Eva跨越了階級心有靈犀,但他過去一直認定歐洲是個階級分明的爛地方、美國才是人人平等的淨土、而且送 Eva一趟賺完這筆就要買票和哥哥去美國了... 他願意讓自己的心留在歐洲、給自己與 Eva的愛留下一個希望嗎?
https://mafab.hu/static/2014t/286/08/100847_13.jpg



一場天火,燒出人心世道

這是荷蘭片,拍「鹿特丹大轟炸」這德軍暴行,不過裡面芸芸眾生有善有惡並不分德國與荷蘭。荷蘭市民與鄉民在片中的嘴臉,很多高調地劍拔弩張四處獵巫、許多默默囤積自保自掃門前雪,倒也有一些低調的與人為善樂於助人、在絕望時刻看見愛情小鳥更帶著希望大方祝福;德國人的描繪也並不窮兇極惡,他們在此都是戰爭初期經驗不足的傘兵,人人打起仗來也是戰戰兢兢的,負責設檢查哨攔路的更是努力堅守德軍威嚴與紀律,有時堅守到食古不化被主角玩弄一回也是挺可愛地 XD 真正有罪的人,並不是身陷戰火中的任何荒唐人,反倒是那利用戰火犧牲他人肥養自己的。

最終,鹿特丹大轟炸這如天火降臨般的末日景象,其背後的戰爭罪行荷蘭人處理不了、本片也不多談,倒是專心聚焦在一場天火如何燒出了人性的明暗、再無所遁形。也許戰火下人人該做的是保全性命、行有餘力時互相扶持,但這對「以輕盈面對戰爭」更「以華爾滋打拳擊」的愛情小鳥 Eva & Vincent,硬是不計性命安危也要達到一種圓滿。這圓滿是有堅定信心的、超越物質的、更是毫無壁壘的,竟然就伴著片頭那位養了兩個女兒的荷蘭老人度過了美好一生?一場席捲城市的天火、一顆掉在眼前的未爆彈,這不是任何人功或信仰可以換來的,卻是提醒人們惜福追愛的緣分。

此片也許套《鐵達尼號》那末日愛情模板的痕跡有點重,但我覺得也可以當作《鐵達尼號》的低配版荷蘭風二戰故事,我看起來是又哭又笑心情七上八下地。想去找一找這對火花四射的兩位主角演員還有什麼片單,才發現女主角 Roos van Erkel 主力都在音樂劇、男主角 Jan Smit 則如今已成個有點腫的大叔了 XD 推薦對二戰初期有興趣、喜歡荷蘭鹿特丹與 Utrecht、也可以接受戰爭電影輕盈調性的觀眾,上 friDay 影音欣賞。剛好今天就是鹿特丹大轟炸 80 週年,當時荷蘭人們看著德國和英法劍拔弩張,還以爲自己身為中立國可以置身事外呢?回首今日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I5zVoXFofE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57.123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mysmalllamb (1.160.57.123 臺灣), 05/14/2020 0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