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為什麼一直唱衰魏得聖阿?
※ 引述《alexmai (想不出來)》之銘言:
: 本人身為電影版觀察家
: 我發現每隔一段時間,就會
: 有魏得聖近期動態的新聞發出
: 然後再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唱衰
: 他這些動態的討論串出來,狂批評
: 跟唱衰他的拍片
: 這個公式看幾次了
: 為什麼要這樣行銷呢?
: 是不是跟每次都要大喊我們
: 拍片籌錢籌到命都快沒了,
: 家產都空了的那種悲滄壯闊式
: 行銷有關?
其實一直到KANO籌拍上映以前
我都還會在板上吐槽一海票唱衰他電影創作的版友
主要是因為幾年前,我認為台灣電影工業仍有發展空間
手工業終須要邁向更專業的製作環境才對
但這次我看幾年過後要嘛當初挺他的版友不看PTT了
要嘛就是沉默了
所以剩下固定幾隻帳號一直唱衰魏德聖
其他人怎麼想我是不知道
但是4年前我看過一篇中國網路媒體從《屍速列車》爆紅,
分析韓國電影產業的文章後
我就算期待《台灣三部曲》
仍然對魏德聖電影作預算不斷膨脹的理由無法苟同
你有點時間跟耐心可以看看這篇長文
文章談論韓國電影產業的分析角度
是台灣媒體轟轟烈烈報導《台灣三部曲》時,都不敢提的事情:
https://www.huxiu.com/article/161300.html
2016-08-24 13:47
《屍速列車》能否破解韓國電影的瓶頸,並為中國同行提供啟示?
三聲娛樂認證作者 Lv.1
文/ 崔雋
(上略,要看全文自己點網址)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特效團隊在海外市場的最大競爭優勢依然是CP值。價格相對便宜的勞動力生產著「貼近好萊塢」的效果,對於亞洲市場的生產者雖然有著吸引力,但是依然停留在「廉價」的生產模式。
這樣的情景集中反映了「表面繁榮,危機四伏」的韓國電影行業。在2015年韓國電影市佔率中,本土電影與外國電影的觀眾佔有率分別是52%與48%,雖然基本上守住了本土電影的自尊心,但是勢均力敵的態勢也暗示了日漸強大的壓迫感。
韓國電影最大的弱點是本土市場容量有限,目前韓國電影主流思路的票房天花板已經明顯。根據2015年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的報告,韓國年人均觀影次數全球第一,本土市場接近飽和。這意味著票房主要來自本土的韓國電影,在短時間內難以獲得更充沛的投資預算,即在收入相對固定的限制下,投資方和電影公司無力投入更多的成本。
「韓國電影達不到也拿不出好萊塢那樣的預算,國內市場消化不了,根本無法去負擔這樣的成本,導致韓國電影始終沒有辦法突破。」上述投資人對《三聲》記者說道。
100億韓元(5000-6000萬人民幣)算得上是目前「韓國式工業電影」的預算上限。《屍速列車》的總製作費和宣傳費總計也剛剛超過100億韓元,而拍攝製作於2012年的《柏林》總投資也累計約100億韓元。相比之下,2013年公映的同為喪屍災難題材的好萊塢大片《末日之戰》,擁有超過這個數字二十餘倍的總體預算。
需要指出的是,並不是單純提供投資才能夠解決韓國電影的瓶頸,背後的結構問題同樣值得注意。在過去數年,韓國電影市場的內部壟斷格局日漸嚴重,擠壓了中等規模電影的生存空間,並不利於本土市場的長期發展。
在韓國電影權力高地忠武路,集中存在著「BIG4」(韓國本土4大電影公司:CJ、樂天、Showbox、NEW)。其中,CJEntertainment屬於「絕對權力」,觀眾佔有率常年第一。從產業鏈覆蓋角度看,CJ不僅席捲了電影製作環節,在投資、配銷和附加版權市場也都佔據著一定的話語權。
從韓國電影崛起的歷史來看,在投資、配銷、上映一手抓的大企業對電影產業體系化建設方面發揮過積極的作用。但是,在院線管道的合併和擴張不斷加劇的當下,再次掌控主要推廣和發行管道的大公司,威脅著均衡性本已脆弱的電影行業,反映在票房上的直接結果便是大賣或者慘敗的兩極現象。
根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在2015年的報告,韓國電影產業銷售額連續兩年突破2兆韓元,總觀影人數也連續3年超過 2 億人次。雖然在這兩個指標上實現了小幅度成長,但是附加市場的成長勢頭逐漸放緩,韓國電影投資收益率在成長3年之後再次轉為負數,為-7.2%。
其中的一個原因在於,發行公司照顧大多數觀眾口味、以求利益最大化,導致千萬收入電影的數量在增加,但中等收入的電影(觀影人次三百萬以上)數量卻連年減少。這意味著,大企業企劃製作的大製作電影雖然能夠有機會獲得高收益率,但是中小製作公司們製作的電影卻更加不賣座,導致韓國市場的整體收益率被拖低。
(下略,要看全文自己點網址)
*************
這已經是4年前的文章啦
可能有些數據資料已經改變很多了也說不定
但是借鑑比台灣成熟,過去20餘年極速發展的電影工業國家
還是有些參考價值吧?
我印象中,4年前的100億韓元匯率大約3億元新台幣吧?
一個比台灣發達的電影工業的亞洲國家
一個人口是台灣兩倍有餘的亞洲國家
單一部電影入場人次隨便就破500萬人次的亞洲國家
在6年前已經飽和的國內電影市場
一部本土電影預算了不起就3億元台幣
《屍速列車》上映之前
連他們韓國人也自己承認國內作不出好萊塢等級的預算
現在《寄生上流》橫掃奧斯卡後我就不知道會變怎樣啦
總價45億元的《台灣400年系列電影》
在六年前可以拍出15部韓國超高預算的電影
但是現在只會拍出5部台灣電影
而且只會在台灣上映,完全不會到海外發行
除了跟國人證明拎盃是台灣人的價值,
自己人給自己人掙一口氣之外
抱歉我見識淺薄、想像力匱乏
不知道這電影拍下去,到底對於電影產業的幫助有多大
看好幾部宣傳影片或是媒體訪談,也沒幾個人敢問呀
韓國電影產業的發達
是建立在韓國企業發現投資電影產業比投資科技產業回收期短的前提下
才有蓬勃發展的生機
然後在國內憋了快20年,才開始輾壓海外電影市場
從這角度來看
我大概可以理解為何魏德聖這次找尋台灣企業投資如此不順利了
如果你覺得這樣還叫唱衰,那我也沒辦法了
--
電影界韓導-魏德聖,蓋樂園比摩天輪還扯,不知道為
啥有人還信這不會暴死
國內票房潛力就這樣,魏打不破自己海角紀錄下
還要拉到不可能回本的預算,當然沒企業要投資
目前電影產業需要的是,前十國片裡面那些用不到一
億預算拍出兩三億成績的導演
九把刀的那些年好像是五千萬預算?
嗯嗯,然後我的少女時代是8500萬
兩者分別創造12億/24億全球票房
這個全球票房是建立在中國上映的前提下發生的 2008年以來,台灣電影產業最大的敗筆就是跟中國糾纏不清 搞到最後被道歉、被下架、被阻撓拖延上映的受害者比比皆是 然後好幾部電影想兩邊討好,結果台灣電影票房也吃土 寫著寫著就想起某幾部拿當年台灣熱門偶像劇翻拍的電影..... 最終導致的結果 就是2008年國片雖然從黑暗期復興, 但是過了12年後台灣電影依然起伏伏 就算好萊塢電影面臨疫情調整檔期 或者改變電影投資拍攝放映的方式, 現在國片票房也面臨韓國電影或其他東亞電影壓境的窘境
兩者國內也都有四億成績,投資人自然會選這種的投
為什麼一直扯韓國?
你明明看到韓國兩個字就很爽 在那傲嬌什麼啦
魏德聖要弄的那些景 今日3D動畫的預算已經非常便宜
根本不用一定要實際搭出來 他是技術觀念都沒有更新
他是因為採用舊技術 成本才會飆那麼大
真的被他搭出來 地方政府會收一個蚊子館= =
我認為不完全是 他的電影有一部動畫片 不確定是3D動畫還是找日本動畫公司製作 這個製作成本根本沒公布過 不知道佔45億元的比例多少 另外三部電影時間起迄是荷蘭人來到鄭成功來的38年間 所以3D動畫應該是荷蘭、漢人、西拉雅族三方的聚落建立與演變 重建荷蘭人到台灣、以及到東部尋找黃金、擊敗西班牙人的地景地貌 鯨魚、海豚、梅花鹿、海鳥、野豬之類的動畫 還可能有日本、荷蘭和漢人各種船隻的動畫 所以他還是有一堆3D動畫特效要弄, 但我懷疑是要建立38年台江內海跟東部環境演變的動畫特效 所以搞了一個非常離譜的45億元預算
遊樂園沒那麼好經營的 迪士尼的know-how不輸台積電
我知道這是算入中國才有這成績,但就算扣掉中國
我覺得他不是技術觀念沒更新,是他HAS A DREAM
先拍個能看的特攝片出來看看
這兩部片靠台灣跟東南亞市場也是締造成本的5倍以上
現在台灣特效的質感連B片車尾燈都看不到
他就是想要波瀾壯闊,要在他眼前看的到摸的到
票房,是魏德聖該學習的點,賣座的電影不見得要砸
重本,符合市場口味更重要
以他那些資金不找台灣團隊也不是問題啊,他不想而已
等到魏導掌握口味,部部都有海角等級熱賣
自然投資人也會願意放手讓他越搞越大成本
海角之後大量國片投資就是因為魏導締造的高票房
拜託他已經不是初出茅廬的小導演了,你覺得他如果
願意去跟票房妥協,還會變成今天這樣嗎
話又說回來,他上一部有點想要跟票房妥協的52Hz,嗯
你看不出來他要歷史定位嗎?那種商業片看起來他也不
想拍
在三部注定走不出台灣的電影,花上這麼離譜的資金
傻子才會幹
唯一可能幫他買單的只有政府吧
政黨吧 別亂用國庫
不,政黨不會自己出錢,要也是搬文化部資金補助
我猜最後會學慶富案
韓國的做法就是挑幾個產業來血汗換光榮,表面上光
彩奪目,下面是地獄朝鮮
韓國能起來,除了集中戰力到國家隊,還有因為2008年
快破產時不少歐美企業趁機入主整併了韓國企業
才能重新站起來,電影產業也大量引入好萊塢等級的人
才與技術
那要不要去看近期的印度電影
靠盃 第一次看到有人拿來比性愛摩天輪…XDD
我願意給他的支持就是買票進場,其他就算了
賽德克裡面動畫的部分 水準真的差
其實實際搭景不是不行 但也想辦法便宜些啊
不然就務實點 不要一直想拍這種燒錢的東西
做夢的人叫不醒啦,反正賠的又不是自己的錢!魏的失
敗至少讓後輩的電影人知道拍片這麼玩會玩殘自己!
連回報投資者都不考慮的人 怎麼會去考慮電影產業
韓國能爬起來也是一直拍有商業價值的片
有夢最美啊(看看彭恰恰……)
還有一點就是台灣人對台灣的興趣並不大
7
剛看到推文裡面有人提到韓國上映的《與神同行》製作經費 比早先上映的《屍速列車》還貴 我查了一下 兩部合拍,製作預算350億韓元到400億韓元 當年匯率,蘋果日報報導是寫400億韓元約等於12億台幣6
就少一個可以壓制他的製作或監製呀~~~ 製作人在影音產業上的重要性舉足輕重, 工作性質好比商人一樣,包括: 資金籌措、尋找或購買電影劇本、尋找演員和幕後工作人員、尋找合作廠商, 聘僱、任用與人事調度,控制預算、監督和控管拍攝日程進度等,4
光這種籌錢方式就值得唱衰了 別忘了彭恰恰剛破產在哀嚎 而他賽德克巴萊的最終成果 其實與原本想像的傳奇史詩大作還是差一截 雖然確實是拍史詩電影44
就成本太高 然後娛樂性不夠 我為什麼這麼推崇返校 就是因為它有歷史教育意義,但比例只有5% 70%是鬼怪嚇人7
魏導就只會拍想拍的啊 給他自己或台灣人 自我安慰 拍完好棒棒 台灣價值滿滿用的 從以前的電影劇本來看53
首Po本人身為電影版觀察家 我發現每隔一段時間,就會 有魏得聖近期動態的新聞發出 然後再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唱衰 他這些動態的討論串出來,狂批評6
其實還真的有可能跟行銷有關 電影上映時一堆好雷文可能是工讀生洗出來的 所以行銷期過了自然原本的聲音會冒出來 也就是對他的批評會變多 現在不是電影宣傳期
爆
[討論] 各位覺得韓國電影是怎麼流行起來的?是因為韓國流行音樂團體風靡全球的關係,帶動其他產業嗎? 我很常看電影,發覺尤其這幾年,台灣上映的韓國電影,真的很多部。 以前可不是這般光景。 老實說,這幾年上映的韓國電影,我都有捧場。 所以也看出了些感想:37
[請益] 國片電影製作成本低的原因?我看電影的時候都會去留意製作預算跟票房 好萊塢電影很多成本都至少在千萬美金 百萬美金的算是比較低的預算 連一些B級片都有幾十萬美元的成本 一些大成本製作如:神鬼奇航1 製作成本大概1億美金43
Re: [閒聊] 因為只看日本動漫,導致台灣產業無法發老實說我不是很認同這種「因為日本動漫太強,所以台灣發展不起來」的論調。 看看電影,我們也比不過好萊塢、日本電影、韓國電影跟中國電影,但不也好幾部國片票房 還不差的,像最近版上討論很熱烈的魏導不就是,海角七號票房這麼高不也是沾到「國片」 的光,不然跟海角七號同等級的好萊塢片能有海角七號的票房嗎? 看起來台灣也沒這麼不支持自己人的創作啊,甚至很多時候「國片」這兩個字還能激起一些12
Re: [閒聊] 諸葛四郎電影成本5000萬票房173萬…→ bluejark: 你可以學日本與韓國啊別人也有保護但不會過度審查 04/06 21:29 日本電影對國外的限制我不熟,印象中是不能日本與國外同步上映,會晚幾個月 不過還是那句話,我身為一個消費者,去電影院消費是為了娛樂的,不是為了愛國為了民 族偉大復興的,我喜歡看什麼我自己決定,不是政府來決定以及限制我什麼能看什麼不能 看6
Re: [討論] 台灣電影為什麼輸韓國這麼多先說韓國電影保護制度好了 1999年韓國控管電影配額制,一年上映天數不得少於146天, 本土片的市佔份額就幾乎在50%以上。 反觀台灣 1998年,好萊塢電影在配額和拷貝限制的全面開放。6
Re: [問卦] 台灣文化輸出能力要怎麼贏中日韓?我覺得講文化底蘊這種事情沒有太大意義 以韓國為例 我們可以在近三十年看到韓國流行產業的崛起 古早時代韓國還在看台灣的包青天流星花園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