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好雷]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時代體制寫給自由的深刻告白

看板movie標題[好雷]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時代體制寫給自由的深刻告白作者
NickJonas
(Joick)
時間推噓12 推:15 噓:3 →:8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時代體制寫給自由的深刻告白



打這篇文章好像有點晚了,去年年底看完北影版後原本想為這部電影寫些什麼,但遲遲覺得難以下筆,思考了很久才將我對這部電影的想法整理好,某方面可能也是因為這部電影蠻極端的,近期在版上的爭議性也很高,看完後一時之間很難在心裡歸類這部電影的位置,套一句電影中的台詞「評審不是很愛就是很討厭」,當然如果你已經看到文章標題
的話,大概就知道本文最後是偏向前者。


這部電影我總共看了兩次,第一次是去年金馬影展國片觀影潮,那段期間把幾部入圍的長片都看了,另一次則是年底帶著好奇心和朋友一起去看了北影版,而看完北影版後才發現這部電影莫名的是去年停留在我腦袋中最久的電影,縱使這部電影的客觀評價沒有同期的某些國片來得高。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第二次再看北影版的時候,意會到這部電影的企圖心不僅止於說好一個愛情故事,從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特別選在解嚴時期可略知一二,因此單純想從這部電影中感受愛情氛圍的觀眾,可能會發現這部電影與你想像和期待的不同。


而這部電影無論是在劇情或影像呈現上,沒有避諱掉該有的歷史脈絡,例如重現了蔣經國逝世萬人空巷的場景、多次出現的中華民國國旗乃至學校升旗時國旗歌的吹奏、到軍歌比賽選擇黑暗性最高的軍歌曲目「夜襲」等等,這些原先可以技巧性避開的對岸敏感劇情,電影都毫不避諱的直接呈現。因此無論題材、故事背景到劇情架構,以商業的角度來看,該片似乎一開始就將自己限縮於中國市場外,讓自己成為徹頭徹尾的對岸禁片,無非是希望將電影概念放在權威體制轉變的過程,並用大眾都容易入口的初戀題材做為電影象徵,讓觀眾看到台灣從解嚴到民主過程中的轉變。


基於這些對於電影的想法還是決定把自己的解析寫下來,提供大家討論與參考。

--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雖然這畢竟仍是一部同性愛情電影,因此大部分文章在分析這部電影大多都是以情感為主,但這部電影所帶給我的感受除了描繪了80年代下同性相愛的那種壓抑與痛苦之外,另一方面也能夠感受到它想要藉以兩個小人物去反映一個剛解嚴的大環境,每個人對於自由的崇尚與嚮往;從綻放到凋零、從天真到世故的過程。


那個年代下可能很多年輕人對於未來世界的樣貌或是自己的理想抱負,在剛解嚴的契機下,有著很熱烈的期盼並且在他們的青春年少中很想去迸發出來的。可是在社會剛經歷解嚴的轉變過程中,那種如同初戀般怦然跳動般的情感,最終是落空了的。就像電影裡
所說的「你以為世界改變了,其實一點也沒變」。這種人物對於世界的期待到幻滅,也是這部電影除了在愛情的描述之外特別打動人的地方。


電影裡面的主角張家漢,可以視為是那個時代下體制的象徵。在遇見另一個主角Birdy之前,他彷彿在原本的體制內活的好好的,他有著一個再正常不過甚至有點平淡無聊的
中學生活。電影裡有幾段對於阿漢位於體制內的描述,明確的象徵了他是體制的擁有者。比如在軍歌比賽中阿漢擔任的是指揮的角色,精神抖擻的帶領整班同學高唱軍歌;又或者是Birdy在教室外被集體霸凌的場次中,在樓下的阿漢正忙著管教樂隊學弟們的儀態步伐,嚴厲的喊著要他們對齊;另外將角色取名為「家漢」意謂“家中的男生”,傳達出父權體
制的寓意,都不難看出他是屬於安居於體制中的角色。


而Birdy則恰好相反,Birdy是自由、不受束縛的象徵,電影中無論是主角的綽號或是演員的動作姿態也以鳥作為比擬,像是角色不時爬上欄杆或揮動翅膀,這些動作設計無非來自於1984年電影鳥人的致敬,同時也將Birdy的自由象徵做好了定位。在電影前半段裡可以感受到Birdy無時無刻在向阿漢展現自己,彷彿在體制面前撩撥、炫耀著自已屬於自由的美麗面貌。


而有時候自由也意味著孤獨。Birdy對阿漢的示好,顯現出了Birdy對於體制世界中的美好還是嚮往的,他或許也羨慕著阿漢有著正常的中學生活,有同齡層的玩伴,有機會可以考上好的大學過一段平凡稱羨的人生。而Birdy則是一個孤獨的存在,他活在體制的另一邊,為自己建立了一個只有自己能居住的舒適圈,在這個世界裡他可以自由自在的翱翔,但一旦接觸到外面的體制社會,世界立刻被劃上了界線,像一隻籠中鳥一樣,只能在牢籠裡奮力的拍打翅膀,表現出瘋瘋癲癲的模樣。


而兩人在個性上也存在著天差地別的互補。阿漢在本質上是一個勇敢堅毅又帶著一點天真的角色,當兩人到台北謁陵時,天橋上的魔術師向兩人拿出嚇人的黑色罐子,阿漢
立馬毫不猶豫地打開,無懼的迎接任何可能到來的事物,是一個沒有把後路放在思考範圍的人。相反的,Birdy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瘋瘋的什麼都敢,卻反而是心思細膩,思慮周全的角色,這裡也暗示了兩人在未來的關係發展。


Birdy的早熟格外讓人心疼,當兩人一起在包廂裡看電影,阿漢還沈浸在對Birdy的曖昧氛圍時,剛見識到政府體制是如何對待同性戀者的Birdy,脫口而出「如果我死了你會怎樣?」讓人訝異,一個年僅17歲的高中生,居然已經在思考生死之間與自我存在價值的問題了。而在如此孤立無援的青春中,Birdy除了要面對自我探索之於社會的對應之外,還必須去學著保護自己喜歡的人,把自己的情感藏的更深。我在看第二遍電影的時候,常會想這個角色到底要把自己逼到什麼程度?


而阿漢呢?阿漢的率真讓他得以無慮的與校園體制和平共處,結交到許多朋友,直到遇見了Birdy,觀眾開始看到這個代表體制的人物發生變化。隨著兩人的感情發展,當阿漢開始面臨到同儕之間的勸阻威脅;或者向代表信仰的神父從求惑到辯證;以及最後與Birdy在家中的對峙;阿漢原始的堅毅性格,讓他在面臨到這些阻隔的時候,最終選擇的反而是捍衛自己想要追尋的自由與愛情。


而凡事皆是一體兩面,自由與體制如同一元二體般的同時存在卻又彼此對立,如果沒有體制下的對比我們就看不見反面的自由,電影中兩者最終沒有走在一起似乎也不會讓人感到意外。只是當兩個元素從相遇到相愛,雖然僅擁有片刻,卻也讓人覺得是十分浪漫的事情了。


而這也是這部電影最吸引我的地方,透過阿漢及Birdy這兩個角色,描繪出解嚴後當代體制在追求自由當中的轉變,以及在過程中自由是如何離開,最終凋零不見。


電影中兩人的情愫開始轉變,從高三開學Birdy望向阿漢與大巴那一群狗黨們開始,那個Birdy似乎無法融入的體制內。像是從籠中看著窗外的景色,Birdy逐漸察覺到自己與阿漢原處世界的不同,而阿漢似乎漸漸走到了自己籠外的邊緣,直到Birdy被大巴等人找上。

當阿漢忙著維持樂隊步伐的時候,Birdy正如同被體制俘虜般的遭受霸凌,而當阿漢前來營救的時候,Birdy連忙轉身逃離,甚至不惜學著電影鳥人揮動翅膀的姿態縱身一跳,到了都是學妹的校區。「學長,這個地方男生不能來耶」在學妹們的驚呼聲中,Birdy獨自衝破了學校所設下的性別圍籬,暗喻著自由之心的逃離,將阿漢留在體制內了。


而當電影來到中場,我覺得特別有趣的一幕是Birdy在軍歌比賽時被評審教官打斷並趕出場,這一幕很妙的是監製兼導演自己下來演出評審教官的角色並與主角發生衝突。由於該片監製在整個電影中等同於上帝的角色,可以說整個故事包含角色的機運都掌握在他的手中,他是電影中這個世界的主宰者,所以就算今天演員演了上百次,他都無法改變這個結局;而當今天如果演員在角色裡面,那這一刻必然角色與演員之間是重疊而又抽離的。在觀影當中很難去區分當時的情緒是走演員還是走角色本身,是演員為了角色而不平亦或者是角色在故事中的忿恨,又或者兩者已經融合在一起?不得而知。


而這一幕也是整部電影的轉折。軍歌比賽中Birdy所唱的歌曲「這個世界」是他對於自由世界盼望下的心靈寄託。這首歌曲對Birdy的重要程度,讓這首歌在電影中出現了好幾次,而且幾次都是在Birdy最難過的時候出現,比如在Birdy第一次見識到政府組織對待同性戀示威者的殘酷行為後,向阿漢說到「這世界沒有人懂我」、「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是多餘的那一群人」;以及收到WANAN的告白訊息後,帶著阿漢去偷汽球,在機車後座那終於偷得愛情的喜悅卻同時準備親手結束它的哀傷,這首歌便從電影中出現,聊以慰藉著Birdy,或許世界並沒有想像中的糟糕。


因此這場嘎然而止的軍歌演出無疑是壓垮Birdy心中最後希望的稻草。在軍歌比賽結束後,可以看到Birdy對於社會體制的絕望與悲憤,而讓Birdy更加不滿的是將自己從表演拉下場的阿漢,似乎不懂體制下將帶來的藩籬,仍是處於與體制共處的狀態。在這種見不得光的愛與被愛下,讓Birdy確信了自己與阿漢未來終不得善果,下定決心與阿漢分道揚鑣,開始走進斑斑這個可以保護(掩護)他的鳥籠中,漸漸的將自己關起來了。


阿漢或許天真,但在那個同性戀可能會被趕出家門、集體霸凌的年代下,Birdy十分清楚彼此之間發展下去的結局是什麼,在電影當中當然有著Birdy好幾次對於體制底線的試探與自我摸索,在他體悟到體制永遠不會為了自己改變的情況下,早熟的他扛下了保護彼此的責任,將自己作為感情上的反派,同時也是害怕自己拖累阿漢,在阿漢家所說的「我只是覺得自己應該要好好讀書」像是在說給阿漢聽的,或許當時Birdy唯一的希望就是阿漢能夠考上大學,好好的過好他的人生。而對於阿漢來說,他不懂明明是對方先招惹自己的,怎麼這份情感一夕之間就瓦解了,彷彿不曾發生似的被刻意抹去。由於Birdy的轉變,阿漢開始對於自身信仰及社會體制感到質疑,電影中幾段阿漢對上帝及神父的告解可以看得出阿漢對於體制的反思與改變,不再只是想與體制和平共處,與之共舞了。


而電影裡兩人關係發展,從兩個人共騎機車的甜蜜時光,到最後Birdy出車禍,把阿漢借給他的機車摔壞,象徵這段關係從美好到破滅的過程。而在發生車禍的當下,Birdy想到的只是要怎麼將機車賠給阿漢,足以見得Birdy在這段關係中對於自我價值的貶抑與心虛,他始終認為這段感情是自己偷來的,自己搞砸了阿漢,不曉得該怎麼讓對方回到原點。


而到了浴室的場景,受傷的Birdy又再次提及了會負責機車賠償的事情,Birdy對這段關係的歉疚已然到達了頂點,此時Birdy無論生理或心理上都處於無法承受的狀態,阿漢才得以在Birdy不作為的默許下進入浴室隔間,卸下Birdy一直以來的武裝,看見他的真實面貌。而當阿漢發現Birdy武裝之下藏著對自己的愛意,他以報復性的方式強迫對方與自己發生關係,展現出體制對於自由的慾望再也無法控制。在兩人發生關係後,Birdy對於阿漢的愧疚感才隨著終於說出口的道歉稍稍得以釋放,轉而回歸到軍歌比賽後,面對阿漢的心情——不滿在無法突破的體制下,自己仍被逼著去愛與被愛,並被要求做出回應;進而給予
對方冷暴力。同時也是因為雙方在發生關係之後,兩人的相處已無法恢復過往以朋友之名的合理性,讓Birdy無法自處,而選擇逃避,直到雙方在校務處為了這段難解的關係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最後兩人在阿漢家中的對峙,是在雙方在發生衝突後,Birdy為了阿漢的未來著想,藉著當下對阿漢憤恨的情緒衝動,讓自己鼓起勇氣下定決心,最後一次試圖將阿漢推回原本的位置,斷絕這段關係。Birdy到阿漢家中無非是想搬出對方父母來逼阿漢就範,也讓自己在阿漢眼中成為徹底的壞人;當Birdy面對阿漢不甘心的挑釁,Birdy以掀對方底牌的方式,企圖讓阿漢在父母的高牆下看清現實。


看到阿漢在父母面前終於有所畏縮與遲疑,Birdy才理直氣壯的對阿漢嗆道「所以現在是誰沒種啊」這時觀眾與阿漢才意識到其實對於Birdy來說,阿漢從來也沒有公開過兩人的關係,在Birdy逃離阿漢以前,阿漢對於Birdy的態度是讓雙方的愛情藏身於體制之下,而Birdy早已再想彼此的未來,這一刻阿漢終於懂了Birdy遠離自己的原因,而最終做出衝破體制,將真相說出來決定。


眼看自己可以問心無愧的辜負這段感情,自己的目的就要達成了,但Birdy沒有料想到的是,阿漢遠比自己要來的勇敢也比自己想像的深愛自己,當阿漢選擇向父母說出真相的時候,Birdy所有的武裝瞬間崩塌。Birdy輸了,他不忍阿漢毀了自己家庭、未來以及害怕彼此受傷的自己;當Birdy發現自己才是在這段關係中膽小害怕的人,他再也找不到可以怪罪阿漢的理由,他之前建立所有自我武裝的正當性全部瓦解,頓時他對於自我價值的貶抑全部都回來了,當他心虛難過的對阿漢說出「你可不可以不要是同性戀」,像是在說給自己聽的,是在阿漢面前對於自我價值的否定。


當電影來到最後,Birdy把自己關在家裡與外界隔絕,並最後一次與阿漢通話,如同自由從心底消滅般的與體制告別,是電影中讓人最感到心碎的一刻;象徵那個時代下的青春對於自由的期盼終究消失了,而世界依舊如同往常一樣,曾有過的悸動只能埋藏在心底,隨時光流逝。



文末想談談這部電影對於自己來說的一些優點與缺點。



這部電影無論在宣傳與票房上都有亮眼的表現,尤其在題材限制與市場的限縮下,還能有破億的票房成績,著實不易,但看完電影後的觀眾的評價卻有著兩極化的反應。自己也分享一些個人所看到的電影當中的缺點。


首先是在片頭片尾的美術上,的確讓人有種跌破眼鏡的感覺;從開頭仿泛黃紙材的背景,那刻鑿痕跡明顯的筆刷與字體;以及將刪減片段直接壓在片尾工作人員名單後面,還僅用單色調遮罩做處理,那個文字的色彩對比度我都覺得觀眾要瞎了。而對於片尾塞滿整個螢幕的刪減片段,我自己的感覺是蠻粗糙的,以至於我在看完電影的當下少了一些思考空間與餘韻。


再來是這部電影群演的表現,會讓人覺得導演是不是都將心力放在兩位主角身上了,幾場校園群戲都讓人覺得有點尷尬,以至於整部電影除了主角與幾位搶眼的配角之外,其他的角色都有點扁平;某些校園群戲甚至讓人覺得把後面的老年同學會整段砍掉也沒關係,因為自己真的沒興趣去關心這些角色的死活。


最後是爭議最大的年老選角與拍攝,我自己個人是感覺老年後的戲與前半段的電影調性差異有點大。老年在加拿大的戲過於現實,尤其是台詞的直白,現實到像是都會幽默的浪漫喜劇,十分煞前段電影風景。若是兩段分開來看,加拿大的戲份並不會拍得很差,只是兩個放在一起就顯得突兀。


而整體而言,我認為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戲劇情節上的刻意設計,像是性啟蒙、對抗教官、同志尋春慰藉等情節,讓整部電影是基於這些設計過的戲劇套路下去鋪長出情感細節與電影意象。另外在剪輯上的過度打磨也讓整部電影產生割裂與拼湊感。總總以上缺點把這部核心概念很好的電影扣了很大的分數。


然而在這些顯見的缺點中,主要演員細膩的情感、攝影及音樂,是電影中讓人驚喜的亮點,足以彌補整部電影的缺陷。該片攝影不僅呈現出唯美獨特的構圖風格,同時對於人物特寫的捕捉更加出色,獲獎實至名歸;而極具特色與韻味的電影配樂也讓人印象深刻;原創歌曲則無論是對於電影的寓意或後勁都幫助很大,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少了與劇情關聯性的連結,相較於「親愛的房客」雖然兩者都在片中置入了原創歌曲,但後者設計了角色間創作歌曲的劇情,觀眾比較能了解歌曲對於角色的意義。


而電影大膽啟用新人的選角,也是本片得以成功的關鍵,飾演張家漢的陳昊森頗具大將之風,很難想像年輕演員可以這麼穩,似乎沒有可以挑剃之處;雖然有些人覺得整部電影情緒都是靠吼的,但一來我認為是劇情架構設計的關係,有一場情緒很重與神父辯證的戲被拆成好幾段放在電影裡,觀眾一段時間就會看到阿漢與神父對吼的畫面,所以我覺得這個論點並不是很公允;二來是我覺得台灣年輕男演員可以吼而不讓人尷尬的,真的少之又少,因此情感渲染力還是能引起觀眾共鳴。而曾敬驊的演出則是為本片增添了非常多的驚喜,很多細節都讓人意想不到會有這樣的演出,爆發力驚人,讓人期待他的未來發展。而兩位演員真摯動人的情感細節,高度的將整部電影的分數拉抬起來,進而讓人可以忽略種種觀影上的瑕疵而喜愛上這部電影。尤其是最後角色之間對於為什麼會愛上彼此的不解、否定甚至痛恨,以及在時代下自以為做了最好決定的年少聰明、在澎湖海灘舉重若輕的道別,都讓本片成為了2020年最遺憾的初戀電影。


而雖然電影充滿遺憾,但電影的結局,兩位主角在時代轉變後的重新相遇都還是帶給了觀眾以及那些心靈身處囹圄的人們溫暖與希望,特別是在2020這糟糕的一年,我們看到了港版國安法的通過、美國佛洛依德之死告訴我們種族歧視從來沒有消失過、新冠病毒疫情帶來的殘酷衝擊與社會疏離等等,讓我覺得在2020年末,這部電影給了我們最好的註解與安慰。當我們看到Birdy最終像小鳥般自由自在的與阿漢漫步在魁北克的街道上,不經讓我想起,前年金馬獎受到對岸封殺之際,李安導演接受訪問時曾說「希望這個世界不是這樣子的」。或許在20年、30年之後,就像Birdy與阿漢一樣;我們會發現原來世界並不是你當初所想像的那麼糟糕,只是當時的你還不知道而已,而現在或許只是需要多一點勇氣與信心。


在看完電影後,我認為這是一部屬於不完美卻讓人記憶深刻的個人私藏片單,在即將要進入春節之際推薦給無論是看過或沒看過的人,都可以再次的去感受一下這部充滿情感與撫慰人心的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 PTT 留言評論
PTT 網址
※ 編輯: NickJonas (49.216.21.47 臺灣), 02/05/2021 00:34:56 ※ 編輯: NickJonas (49.216.21.47 臺灣), 02/05/2021 00:37:55

Davidgood 02/05 00:55推優文,寫得真好!

butmyass 02/05 02:24起用

godofsex 02/05 03:22

oliver81405 02/05 08:27不好看 但文章比電影優

sdudu 02/05 09:28

benjamin083002/05 09:39刻在雖然有些地方可惜了 但表現優異的部分也真的很

benjamin083002/05 09:40棒 陳昊森演技能收能放 真的不是只有亂吼

luving 02/05 10:01推。電影唯一讓我出戲的點是成年後的相逢..

carto 02/05 10:56沒有30年後的戲,就是另一部只有遺憾沒有救贖的同志

carto 02/05 10:56電影了,這類電影已經太多了(最好再來個死亡就更老

carto 02/05 10:56梗)…雖然我也覺得中年戲太慢太長…

sleepyrat 02/05 11:11這部片以偶像劇的角度來說是好看的,但是加入時代背

sleepyrat 02/05 11:12景後就完全走味了~~

carto 02/05 12:09因為是導演真實故事的年代啊

joewool 02/05 16:11那個年代 QQ 我以前的朋友也是被霸凌到差點自殺

loveapple33 02/05 16:22難看,什麼都想要什麼都弄不好 尤其最後加拿大,根

loveapple33 02/05 16:23本多餘,尷尬癌滿點

genovis 02/05 23:24這種演技叫好?是跟華岡藝校等級的演員比嗎?

shiuyun 02/06 08:04推 寫的真好

alliana 02/08 06:27有加拿大的戲這部片才完整吧。

watercolor 02/08 21:05推,但也覺得加拿大的戲份使整部電影完整。

msviva 03/03 02:04好想知道哪裡還能看到北影版。去年看了第一次後覺得

msviva 03/03 02:05不如想像那麼刻在心底,但上禮拜到二輪一口氣多看

msviva 03/03 02:05兩次後發現了很多細節,沒想到餘韻發酵到瘋狂爬文

msviva 03/03 02:05之餘更後悔當時未跟進北影版

gnitiy 03/10 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