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好雷] 《陰森》,請繳過路費。

看板movie標題[好雷] 《陰森》,請繳過路費。作者
a122239
(Sharp)
時間推噓 X 推:0 噓:1 →:1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5338895

原訂五月中上映的《陰森》,同樣因為疫情影響而被迫延期上映,不過疫情眼看不見趨緩,片商很乾脆的以「我家就是首輪電影院」為概念,直接讓《陰森》在四個影音串流平台上映。

這部早在今年金馬奇幻影展就觀賞完畢的低成本恐怖電影,作為導演麥可納德的首部劇情長片作品,我覺得是還滿成功的,雖然它就是很中規中矩、沒有太大突破,然不論是敘事節奏的掌握、懸疑氛圍的營造、劇情走向的編排、主要角色的塑造...等等,導演麥可納德都完成的很好,特別喜歡他利用都市傳說來混淆觀眾,先誤導觀眾把電影往或許又是一個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如何結束的都市傳說方向想,但隨著劇情發展這才發現,這名叫「收費人」的都市傳說的出現看似隨機、然實際上祂卻是只會找上「某類人」,和祂很像的某類人。與他或她的氣味相近將祂吸引了過來,進而以祂的方式、祂的規矩來作為回應,祂的收費準則其實就是進入祂的領地的人的渴望、慾望,祂不過是給個機會讓他或她能實現而已。


時常會在新聞上看到,乘客與計程車、優步司機發生衝突,甚至亦有司機隨機殺人、強暴乘客等駭人聽聞的事件傳出,讓現在許多人都養成了只要上車就會先向家人、好友報司機名、車牌號碼、發送位置等習慣,當然乘客反過來對司機施展暴力的案例也有。或許是太多太多的相關事件發生,讓乘客與司機間很自然的無法產生信任,加上彼此又是互不相識的陌生人,信任理所當然的也就不需要了。而導演麥可納德正是以這樣的立場關係來替後續的劇情先做鋪陳,女乘客卡蜜與司機史賓賽間的信任的建立與崩塌也成為了重要的一部分,兩人從充滿敵意、卸下心防到並肩合作、最後又相互猜忌的不斷變化,也是《陰森》很有意思的一環。

由信任衍生而出的人性之玩弄,不光是收費人擅於施展的把戲,同時亦是導演麥可納德試圖窺探的。作家笭菁的「都市傳說」系列裡都市傳說與相關角色之間的關係發展都有個共同點,《陰森》裡的收費員同樣也是,都市傳說的出現是受到吸引、奇異現象的發生不過是外加的,所謂事出必有因,或許身陷其中的人們該去留意的,該是那個「因」才是。《陰森》巧妙利用收費人這個都市傳說藏住史賓賽所擁有的惡意,都市傳說是真的、史賓賽的善意是假的,用真的(收費人)藏住假的(史賓賽的善意),加上患難之中建立起來的性任,過程中又有他的幫助,使卡蜜很自然的將「史賓賽是壞人」這個選項從腦中刪除,因為在她(們)眼前有更危險的邪惡,誰會去想到史賓賽是「真的」想要殺她?「信任之人不會去加害自己」是人性盲點,而導演麥可納德正是利用了這盲點製造了後面意外的翻轉。其實若是平常狀況,這樣的翻轉都在預想之內,但就是因為有了都市傳說當掩護,才能讓這翻轉成立且頗具效果。


「他還在我心裡沒有離開。」

如《陰森》這類題材的電影,免不了的就是會有男女主角的過往經歷,不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已在他們心中留下痕跡,而當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時,很自然的會讓他們再陷入某種情緒裡,然後做出符合情緒的反應,當然在《陰森》裡會被用來重現在男女主角面前的,多半都是那些不願再談的心靈創傷,在交代過去之餘亦能為後續發展做個鋪陳。

人們總說事出必有因,前因後果對於劇情來說是滿重要的解釋,然而《陰森》並沒有去交代「收費人」的起源,而是讓祂就這樣順理成章的發生在故事裡,對我來說這樣的安排是最適切的設計,導演麥可納德保留了屬於都市傳說的那股神秘感,觀眾對於收費人的認識或許只有自己的理解,以及那位曾經進到收費人世界、多年後以一句「我不在你們那邊」提醒卡蜜與史賓賽收費人存在的老婦人而已,因此這漾極其有限的交代反而在最後成為縈繞心頭的懸念,久久未散去。

導演麥可納德除了用都市傳說來做偽裝外,他還聰明的讓場景限制在車內與森林,藉以達到將人對未知的恐懼堆疊至最高,更將這恐懼有效的鎖住,讓觀眾跟著卡蜜與史賓賽時刻因恐懼而緊繃著神經。整體而言,儘管電影略有不足,不過以小成本的獨立製片來說,我認為《陰森》已經有達到比預期好的分數,它似證明了其實不用大製作也能做到不錯的成果,會這樣說是因為雖然《陰森》早在奇幻影展看完,到這段時間也只看了同樣是低成本製作的《暫時停止傾聽》這部西班牙懸疑作,趁著記憶猶新一個不小心就想拿兩者來比,看完《暫時停止傾聽》再回過頭想《陰森》,本來覺得似乎還好的也因此加了些分數。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218.235 (臺灣)
PTT 網址

butmyass 06/12 11:49完成得 信任

a27588679 06/15 19:14只有前面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