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金馬58最佳導演入圍 羅卓瑤《花果飄零》
今年金馬獎入圍名單公布後
最讓人感到驚喜及好奇的作品莫過於僅入圍最佳導演一項的作品 羅卓瑤《花果飄零》
此次也是羅卓瑤第五次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 前四次分別為
1990年《愛在他鄉的季節》
1993年《秋月》
1996年《浮生》
2009年《如夢》
據入圍記者會後金馬執委會執行長 聞天祥 描述此作品的說法
(轉自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oAuAU2)
「《花果飄零》僅入圍導演獎項,而此片是用非常低本的方式拍攝,涵蓋澳洲、澳門、香港等地,羅卓瑤用非常詩意的方式,講述歷史、現實,其抒情風格帶有獨特形式,在今年的參賽作品中獨樹一格。但《花果飄零》在製作上的某些限制,在技術性的項目較為吃虧,不過全片展現出的導演能力與視野,深受評審肯定與佩服。」
而我也查了一下此片的相關資料 幾乎可以說非常神秘
僅在一篇新加玻雜誌的2017年專訪上有看到羅卓瑤講述關於這部作品的說法
http://21gmag.com/zh-hant/clara-law/ (僅擷取關於《花果飄零》的內容)
…要拍那樣的電影,愈來愈難。我在一個電影輝煌年代長大,現在已不同於當年。因為影壇已經被美國片殖民化,現在的好電影和以前讓我看了很滿足的很不一樣。大概會愈來愈難找投資商,要申請輔助金也要看哪個國家。我們剛移居澳洲時,還可能得到一些支持,現在根本不可能。但與此同時,科技讓我們可以用很少錢很少人完成一件事。我可以證明,因為我們剛完成了一部電影。
我和方令正…他是我的伴侶,也是我的監制、編劇,現在還成為我的攝影師。我們自己帶攝影器材,帶著很小很小的劇組,完成了一部長片。在澳門和香港拍攝,回到澳洲在家裡弄了個studio,從零開始到完成,用非常少的錢,但憑借很多很多活力和熱情。現在已經可以這樣了,這是年輕一代電影人可以思考和嘗試的。
談談完成《花果飄零》的過程。
《花果飄零》 其實來自一位中國哲學家一篇在60年代寫的文章,他說華人遍布全世界,就像花果飄零。香港發生雨傘運動時我們不在香港,但我們感受到年輕世代的絕望、熱情和那團火,這不是關於那場運動,而是我們都在掙扎,就是這樣的過程讓我們意識到作為人類對自由和民主的追求。這是人權和自由,人類最基本的需要。這不只是華人,全世界到處都在發生。
我們知道不可能找得到有錢而且有心要做的人投資,又覺得科技已經發展到我們其實可以拿著很小的攝像機,沒有打燈也可以捕捉到美麗的影像。 這是一場我們覺得成功的實驗。我來新加坡之前剛完成,比我一般上拍電影的時間更長,但我覺得值得。從資料蒐集到實踐到最後成品,對我來說是一個學習過程。尤其我不是技術方面的人,Eddie解決了很多這方面的問題。下一部電影如果找不到資金,我們還是可以繼續這麼做。沒問題的,別擔心,沒有阻止得了我們。
電影發行方面呢?
這是我們現在要克服的終極障礙,我們已經克服了那麼多障礙,這是最後關卡。希望可以參加電影節,再從那裡開始。電影會有自己的生命的,雖然我們不知道會怎樣,但它總會找到自己的道路。
《花果飄零》回到很原始像學生一樣拍電影的狀態。現在在體力、精力上肯定不及從前,怎麼支撐?
很奇怪的,拍的時候就忘記了。我對自己也感到很意外。我那麼習慣正常的製作,比如你會有導演椅,有大monitor,有很多人幫你。我們拍《花》的時候,在香港只有我和方令正,還有他的老友記在製作上幫我們協調一些事情,非常簡單。只有個助手,但他有時來不了;有位收音,他有時也來不了,哈哈!我沒有椅子坐也沒有人遞水給我,但我可以站著拍6小時。
當你有這樣的意志力,當你想去做的時候,它就會發生。當然之後你可能‘死咁滯啦’,
但是在那個時候你就是一直繼續 ,沒問題的。
回到墨爾本之後,我們在自己的studio繼續做,很多時候做到晚上10點也不肯去吃飯,沒有人踢我們走嘛,做到大家說不可以了,這樣下去會死的!後來改了一點點,但起碼做到9點多才去吃飯,第二天又繼續做。
照專訪內容來看 此部的劇組人員非常之少
羅卓瑤為導演 也可能身兼編劇
而其伴侶方令正(香港知名導演 執導作品包括《唐朝豪放女》《川島芳子》)
為此部監製、編劇、攝影師
而專訪內容提到的此部作品的原型應為中國哲學家唐君毅於1974年的著作
《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
影迷想一睹為快此部的內容 大概也要等金馬官方放上此部的預告了
--
上一次入圍已經是11年前耶
那年《如夢》入圍大贏家 最後全槓
羅卓瑤好像入圍過好幾次導演了吧,但都沒得獎過,他
也算是那種能進三大的導演
但這麼少成本,入圍應該是極限了
大概就像當年趙德胤的《冰毒》一樣
她不也是浮生的導演??
打錯了 1993年應該是秋月入圍 那年羅卓瑤有兩部
得獎運很差的導演~浮生好像也是提名十幾項全槓龜
浮生提9得1 最佳電影音樂
希望可以直接做羅卓瑤專題,好想看《遇上1967的女
神》
所以這部2017年就拍完了,但後製就做了4年?怎麼感
覺拍片形式很像《日子》?看樣子應該就是要在金馬作
世界首映了
話說她在金像獎也沒什麼得獎運,倒是在盧卡諾拿過
金豹獎,也進過2次威尼斯主競賽
說不定會像叔叔一樣先去金馬再去一些A類展映
我反倒對那部港片《少年》很有興趣,聽說很厲害?
我覺得金馬應該就是世界首映了 看羅這樣講這部感覺
不好推 少年沒意外金馬也是世界首映
大概主要拍攝2017年完成 後面四年都斷斷續續在拍攝
和後製吧 感覺除了雨傘運動外 反送中也有提到
17拍完,但後來香港陸續有很大變化,所以今年才正
式推出?
如夢當年看了驚呆了
大概拍拍剪剪吧 其實原著就有點提及中國政府了
當年誘僧在威尼斯影展嚇到不少人,但我個人很愛~~
白靈在instagram說她收到金馬邀請參加典禮,但要隔
離21天,為什麼是21天?
14+7吧
白靈這次該不會來當評審? 還是頒獎人
喔 看到了 當頒獎人XD
《遇上1967的女神》還把還不有名的羅絲拜恩推上威
尼斯影后
14天隔離+7天健康管理
《少年》好像也是反送中運動為背景的電影
這種鼓勵性質的入圍,很沒有意義,除非你頒給她
整部片只入圍一項導演,滿諷刺的
趙德胤的《冰毒》也是只入圍一項導演
上次廖明毅不是有邀白靈拍片?好像沒下文
廖明毅的夢魘嗎?劇本應該沒那麼快完成吧?
之前有只入圍導演獎或入圍不足三項拿導演獎的例子
嗎?
嘉年華 文晏 剛好三項
趙德胤的冰毒也是只入圍一項導演,這部也是導演特別
突出的低成本製作
對 我猜就是冰毒那種電影
如果是純只入圍導演好像不只一次,除了趙德胤有過
單項入圍,許鞍華也有一次過單項入圍導演,54屆有過
三項拿導演例子
羅卓瑤能持續創作就是好事
入圍就是肯定~哪裡沒意義?
如夢真的是形式很特別的片子,我自己很愛但喜歡的人
真的是不多
推本篇,也恭喜羅導辛苦獲得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