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需要孤獨,也需要陪伴:《親愛的童伴》
本文涉及劇情,建議觀影後再讀。
圖文網頁版:
https://vocus.cc/FilmandDramaNotes/62888570fd89780001ce1e58
~*-*~*-*~*-*~*-*~*-*~*-*~*-*~*-*~*-*~*-*~*-*~*-*~
需要孤獨,也需要陪伴:《親愛的童伴》
生死別離的感受,在孤寂的同時,往往需與對方的回憶相伴。這原是個
人私密經歷的哀悼過程。然而,當對方深深投入哀悼時,身邊的其他親友,
又該如何才能靠近?
《燃燒女子的畫像》裡,導演瑟琳席安瑪(Céline Sciamma)藉由繪
畫,讓瑪莉安和艾洛伊茲從抗拒到互視、觀看者與被觀看者互換的過程,尋
回女性的身體與情慾;同樣是自編自導的作品,《親愛的童伴》
(Petite Maman)則是哀悼者之外,讓兩位原該是母親最親密、卻又同時落
入孤寂的小小陪伴者,猶如對影般看見彼此,在同一間房子、同一座樹林,
穿越時間,用畫面傳遞、流動情感,藉由台詞與互動裡勾勒出理解與關懷。
奈莉(Joséphine Sanz約瑟芬桑斯飾)和瑪莉詠(Gabrielle Sanz嘉
布莉葉桑斯飾)都八歲,外婆同樣在上週過世;奈莉的媽媽在生日前夕離家,
瑪莉詠則即將動手術,以免長大跟母親一樣拄拐杖──兩個孤獨而早熟的小
女孩相遇之後,奈莉由於過去對母親的理解,很快就察覺眼前的人是誰。對
年紀尚幼的她來說,該是相當強烈的衝擊。但是當她看到失去母親的外婆
(而自己也剛失去外婆)躺在房間裡,回到自己的時空,她就躺在同樣的位
置,彷彿在陪伴那樣的悲傷與對母親的思念──這讓我想起電影開場的第一
幕,是一位老奶奶拿筆寫字,接著畫面換成在寫字的奈莉,然後她一一和三
位奶奶道別,回到外婆已經清空的病房,看著望著窗外的母親的背影──母
親與女兒之間那樣貼近、相似,卻又遙遠的距離。
奈莉是那樣貼心又敏覺的孩子,她陪媽媽,在媽媽開車前往外婆舊居時
餵她吃餅乾喝飲料,睡前總是問問題讓忙碌常常不在身邊媽媽陪她久一點,
半夜渴了喝水會給媽媽準備一杯,到她身邊一起躺著,述說自己失去親人的
難過。然而第二天,母親就離開了家,雖然父親說「清完壁櫥我們就去找
她」,但母親無法分擔的悲傷,也在奈莉心上留下疑雲──直到她遇到了瑪
莉詠。
奈莉無法陪伴成年的、失去母親的媽媽,但她可以陪伴同樣失去外婆的
瑪莉詠──從她拖著木頭請奈莉幫忙,一起到母親的小窩;下了雨在雨中奔
跑,到瑪莉詠所居的、熟悉的屋子、熟悉的浴室裡脫掉濕衣服擦乾頭髮;在
那個房間,她看到上週已經逝世的外婆躺在床上──當她穿上毛衣與外套離
開,穿過小窩,回到自己的時間──
「我以為你也不在了。」「我還在這裡。」
這段時光交錯雖然魔幻,卻也同時指涉了「在」與「不在」畫面的替換
不只是時間,是思念的魔法,更是「同在」與「同理」──我想試著在你的
位置,感受你的悲傷,你的存在。這對奈莉來說肯定是熟習慣常的,就像父
親問她:「我可以抽菸嗎?」「雖然這對你不好,但隨便你。」又如因為對
母親的了解不夠,所以奈莉也問父親小時候的事,「例如會令你害怕的事。」
「我以前超害怕我爸爸的。」她從八歲的瑪莉詠身上,也感受到害怕;她和
瑪莉詠分配角色共寫劇本,為了扮演檢察官,繫不好領帶的奈莉請外婆幫忙,
也幫外婆檢查拼字,當外婆「請奈莉拿水來」時,對她說:「我已經好久沒
有叫這個(母親的)名字了。」來不及好好道別的遺憾,在這裡得到了美好
的補償,彷彿在告訴奈莉:雖然未必都能好好道別,但那些平淡到以為會是
持續的日常,只要曾經珍惜,那就是永恆的印記。
然而和瑪莉詠的彼此陪伴,奈莉知道終會結束──不只因為瑪莉詠即將
離開去動手術而已。該不該告訴她真相,如果這樣能撫平她對未來的恐懼?
還是珍惜這段魔幻時光,留存為自己內心的祕密就好?但這樣對瑪莉詠是否
公平?這個兩難在她們一起共演的戲劇裡,藉瑪莉詠之口暗示了選擇:
「祕密不是想隱瞞的事,而是那些無人可訴說的事。」
奈莉知道瑪莉詠的部分「未來」,卻是相遇後才知道她有過當演員的夢
想。如果隱瞞,那份「無人可訴說」的孤寂將存留在她們之間,存留在記憶
裡,即使再次相遇,也無法相認。所以奈莉告訴了瑪莉詠,讓瑪莉詠「預知
未來」──包括總是說自己隨時可能離世的母親/外婆,活到了她31歲;
包括她現在是和女兒做朋友;包括在未來的那棟房子裡,她看到了她未來的
丈夫、孩子的父親──
電影裡雖然看不到奈莉父母的互動,但從開車到外婆家前的長久擁抱,
母親離開家後父親給她哀悼的空間(我們整理好再去找她),卻又提早整理
好房子的舉動洩露了他對妻子的擔心與思念。而他對待奈莉的愛:搶繩子搶
輸她、抽菸前取得她的應允,讓女兒陪他刮鬍子,當奈莉選擇陪伴身邊的瑪
莉詠,因為「不會有下次了」,他也能同理孩子的感受與選擇──對瑪莉詠
來說,這場面試應該相當高分。接著她們一起做可麗餅,同床共眠,一起演
完戲,一起吃早餐,點蠟燭唱了兩次生日快樂歌(一次給無法參與的,三十
二歲的她)。奈莉告訴瑪莉詠她心裡的另一個恐懼:「她為什麼要離開」,
也察覺到爸爸為此而傷心,「生我的時候很年輕」(也許我是不該被生下來
的),已經知道未來的瑪莉詠這樣告訴她:
「每個人都想知道自己的問題。」
「我並不驚訝(我會在那麼年輕的時候生你),因為我已經在想你了。」
就這樣,她們從陌生的友伴,到雙方都獲知、共有祕密,再一起共有對
別離與死亡的恐懼──當奈莉在床尾看著黑暗中的豹影時,或許是尚在孩子
的她,初次能同理母親對死亡、別離,以及對未知的恐懼。第二天早上,奈
莉把自己的耳機,「來自未來的歌曲」給瑪莉詠聽,一起抬橡皮艇去划船的
過程,她們之間沒有祕密,只有理解、陪伴和攜手同行的情誼。
最後奈莉和瑪莉詠,和外婆好好說了再見,回到自己的時間,看到媽媽,
跟媽媽坐在一起。當媽媽對奈莉為「把你留在這裡」道歉,奈莉說:「不必
抱歉,我過得很好。」母女互相擁抱,叫喚彼此的名字「奈莉」與「瑪莉詠」
時,觀影的當下,我只以為是跨越時空,呼喚思念的母親與女兒同時,奈莉
也呼喚著剛剛分別的瑪莉詠──但寫下筆記的同時才忽然明白,瑪莉詠呼喚
的不只是自己的女兒,更是從八歲藉由伯爵夫人這個角色之口傾訴的,「我
希望能見到你,因為我愛你」的、延續至三十二歲的思念,是在當時陪她經
歷死亡的哀傷與恐懼的、親愛的童伴奈莉。奈莉當年選擇訴說祕密,經過瑪
莉詠八年的隱瞞至今,才終於重新有了藉由呼喚名字彼此相認──或許母女
「一起當小孩」是導演給予的魔幻時光,「離開你長大」是女兒的願望,
「獨自當小孩」是共有而必須的孤寂,但即使不得不分離,只要你的心永遠
在我心中,即使是時空阻隔,我也會永遠和你在一起。
--
一隻鳥飛過去了,天空還在。就是這樣。
我懷疑,但,就是這樣了。
有時候,眼睛只肯告訴我這麼多。
陳斐雯 貓蚤札(其三)
--
推推
推這部
推
寫得好棒
爆
Re: [問卦] 紫微斗數的「夫妻宮」,交往能算嗎?新的修文回應: 感謝版友的肯定與厚愛,推文經計算後大概千來人參加抽選,很顯然是並不容易抽到@@ 過年後我會再寫一篇文章推廣斗數與命理觀念,並再多安排一些額度抽選。 年初三用程式抽選的結果如下: A組中選:yun1989 HarukaLM爆
[心得] 2521-原來不是HE,是Good Ending昨天的文章說了不管有沒有在一起對我來說都是HE 但我想改成 這部戲絕對是GE- Good Ending. -- [我不想與你分擔這些負面情緒,這樣只會讓一個人的痛苦變成兩個人的痛苦] [我不是說過了嗎?我要與你分擔你的所有,但我換來的只有失望和死心]80
[求助] 是我的問題還是太太的問題是否同意記者抄文:NO 前陣子騎機車發生了件車禍,基本上只有太太人輕傷跟機車損傷,因為肇事方就是那種 很皮、很被動,且讓人感覺有點流氓氣質的人,我這邊也上網查詢過對方疑似有詐欺的 前科紀錄,因為考量太太不喜歡與這種人互動,加上安全的考量,所以一直都是由我這 邊使用Line跟肇事方跟討論賠償事宜,討論責任與賠償的過程,肇事方也一直展現一皮51
[心得] 刻在心底的陽光先生(長文,有雷心得)遲到3年多的心得文…文長請各位大大多包涵XD ==========以下有雷心得========= 雖然Netflix將《陽光先生》歸在浪漫愛情、感動人心, 可會發現,我們在這部劇裡所看到的,並不只有愛情。 除了多層面的展現與探究外,其所欲傳達的喻意範疇非常廣闊而有深度,28
[好雷] 香港人的聲音:《時代革命》網頁版: 香港人的聲音:《時代革命》 在看《時代革命》,喚起記憶的同時,我會一直想到從2014年太陽花 學運開始,每一次選罷公投的忐忑憂懼;隨著影像呈顯2019年逃犯條例通 過,香港革命的種種,也會勾起那時天天看到直播畫面傳出後,不知如何28
[心得] 親愛的謝謝你我有一隻貓他叫肉粽 頭超大長的超巨的 個性超乖,他永遠知道怎麼對付我 他知道做錯事時,18
[心得] 我的出走日記──厭世也是可以的因為想要愛著這個世界,所以,才會更加厭惡這個──讓我無法愛著的世界。 《我的出走日記》一開始,讓人特別感到抑鬱與煩悶, 那個抑鬱感就像是你遇到了一個像蚌殼一樣嘴巴很緊的人, 你嘗試著想敲開他的嘴以試著跟他談話來理解他, 但你最後只會想捶自己的胸口,17
[心得] 二十五,二十一:妳是希度也是我的希望網誌無廣告好讀版 身為一個沒有夢想的人,我一直都很羨慕那些擁有熱愛事物並且為之努力的人。像是《交 響情人夢》的千秋學長和野田妹對音樂的熱忱、《那年我們的夏天》的崔雄對繪畫的執著 ;還有《2521》中,羅希度對擊劍的喜愛、努力和認真。15
[心得] 很晚收看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心得父母之愛子女,必為之計深遠。 然而在奉行升學至上家庭中,孩子的路卻因而被侷限。 為求滿分、名校、功成名就,沉重的寄望讓家庭扭曲。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所生養的孩子不是你的所有物。 五個家庭故事告訴你「母愛是種精神病」,而父愛大概是ATM吧(不)。5
[好雷] 親愛的童伴 (小媽媽)有雷,防雷。 《燃燒女子的畫像》導演新作從一開頭就很打中人心:Marion開車載著女兒Nelly離開外 婆的療養院,後座的Nelly問媽媽說:要吃餅乾嗎?接著拆開一袋餅乾便自顧自的吃了起 來,正以為剛剛的問句只是小女孩的童言無忌時,一塊餅乾遞給了駕駛座的Marion,然後 遞第二片、遞第三片……其實有點擔心媽媽會不會對這樣的重複感到厭倦,但下一幕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