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普好雷]《闔家辣》,聚散也有天注定,不怨天不

看板movie標題[普好雷]《闔家辣》,聚散也有天注定,不怨天不作者
a122239
(Sharp)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0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6074310

2019年年底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爆發,直至今日兩年多的時間仍持續肆虐全球,而我們不得不去承認的是,這次的疫情比起過去其他流行病疫情,例如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等來得更加影響、甚至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型態。在等待這次流行病疫情結束之前,世界各國無不都在尋找和疫情共存的方法,當進入到所謂的後疫情時代,如何從接受到適應疫情帶來的變化、並且在疫情底下求生存,成了幾乎是每個人的重要課題,其中也包括了香港新銳導演鄭晉軒。導演鄭晉軒之前是名廣告導演、音樂會企劃,他的母親從事保險業、父親則是名司機,然而因為疫情緣故,讓父母不得不停工,而自己也配合政策在家工作,看似增加了家人們間相處的機會,但俗話說距離就是美,當過去家人間彼此還能忍受或者是尚未發現到的生活習慣差異,都因這次無可避免的碰上、久了自然就容易發生爭執,再久點或許就因失去呼吸空間而出事情。於是為了避免讓父母無事可做,同時也為了增加收入,因此導演鄭晉軒靈機一動,打算將從小吃到大、母親自製家傳辣椒醬拿到網路上賣,想不到竟然引發搶購熱潮,生意最好的時候更可以一個星期賣出400罐。

因緣際會下,導演鄭晉軒在一次的聚會上結識了吳君如,在聽完他和辣椒醬的故事之後,吳君如便建議他將這個故事寫成劇本,並由他親自擔任導演將故事搬上大銀幕,所以這部《闔家辣》便是順應後疫情時代而生的作品。而作為一部本來要當成賀歲片、卻因疫情延期上映不小心變成暑期檔的電影,《闔家辣》有著相當標準制式的賀歲片套路,典型的家庭成員配置與性格設定,讓父母與孩子從冷漠到熱絡、從疏離到緊密的轉變歷程,以及能讓彼此更加理解彼此、讓彼此比過去更加團結的轉折點安排。與其他描寫疫情帶來的影響與改變的電影同樣的,《闔家辣》劇情就像是順著時代潮流而成,導演鄭晉軒將自身經歷與遭遇放入電影,不費力的便將疫情問題與家庭問題結合,更取巧但合理的在危機(疫情)之中找到轉機(改善家庭問題)。

《闔家辣》的故事是城市裡的一隅、導演鄭晉軒不只談自己與家人,也藉著某些設定來反映當今社會現況,例如逐年飆漲的香港房價、商業模式的重新解構、港區國安法實施與疫情加劇造成移民熱潮...等等,不過畢竟電影重點仍然放在親情方面的表現上,因此這些部分都僅是簡單提到、簡單帶過,避免電影嚴肅化、失去賀歲片的味道與魅力。


「一家人就該同甘共苦,不然怎麼算一家人?」

就家人間相處模式的改變或許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可卻也可能帶來好的改善,誠如導演鄭晉軒所講到的,疫情爆發之後他和父母親三人不得不必須整日都待在家裡,這讓過去鮮少三人同處一個空間的他難以習慣,最後更令他驚覺若再繼續悶在家裡恐怕會出問題,然而一個念頭的轉變竟也讓他和父母間變得更加緊密。《闔家辣》從開始沒多久的一幕就可使觀眾察覺到柏軒一家三口平時幾乎可說是零互動,就是這樣各做各的事,看電視的看電視、做菜的做菜、關在房間工作的工作,快遞來按門鈴都沒人想動作,直到正在線上開會的柏軒忍無可忍吼出聲父親才起身應門。他們一家人的互動坦白說就與多數家庭無異,不會特別疏離可也沒有特別親密,始終以某種適切的距離維持著和諧,彼此相安無事著過著日子。

但當疫情的出現造成距離產生變動、本應隨著距離縮短而拉近卻沒有拉近的關係,加上在這個時間點,柏軒遭到公司開除讓他被迫有更多時間和父母大眼瞪小眼,過去所維持著的和諧將逐漸失去平衡。既然事已至此,唯一能做的就是想辦法讓「縮短的距離」與「拉近的關係」是成正比的,而剛剛好被他想到的就是朋友盛讚不已、母親那罐家傳自製辣椒醬,在這個人們出門意願降低的時候,辣椒醬絕對會是個有潛力的商機,既可以實現創業老闆夢,也可以幫父母找到事做,重要的是還可以賺錢,那何不試試看?

當然要和從前港片最輝煌時期的賀歲片相比,《闔家辣》顯然和《家有囍事》、《富貴逼人》系列或者是《嚦咕嚦咕新年財》等經典還是有段距離,但可謂非戰之罪,不是《闔家辣》不好,而是前面那些經典太好。回到《闔家辣》身上,我覺得以一部賀歲電影來說,《闔家辣》是有及格的,至少它有達到賀歲片的初衷、也就是要讓觀眾笑、讓觀眾感受新年歡樂的氣氛,就算它不是傳統的賀歲片依然,只是這同時也是《闔家辣》可惜的地方。它基本上不太適合全家大小一起觀賞,感覺上它的目標群眾還是大人、能夠接住並消化其所拋出笑梗的成年人,因為電影除了演員們浮誇的表演詮釋、以及如「Molly Yao(沒理由)」這類無傷大雅的廣東話諧音梗外,更還有不少帶點性暗示的鹹濕梗,像是柏軒和女友洗鴛鴦浴時互稱的「騎兵」與「步兵」、一次好笑但來第二次就笑不太出來的「戴(手)套」橋段,與前面柏軒父母兵荒馬亂的「(含)牛奶、(含)砂糖」畫面,都是三五好友聽了會笑、可帶小孩進場的大人看了難免會尷尬的露骨笑梗。


至於若要探究劇情部份,《闔家辣》雖然基本架構該有的起承轉合都有,節奏掌握上亦屬流暢、緊湊,但劇情整體而言缺乏細節、也就是過於表面,不少情節上的部分被和處理社會議題一樣的被簡化,「只要順利推動劇情就好」的感覺稍微重了點。此外,吳君如所飾演的這個姑媽的角色戲分少但很重要,她大概是整部電影裡最正經的角色,難得不以擅長喜劇的吳君如登場,而是延續《媽媽的神奇小子》中的溫馨親情路線,她所飾演的姑媽所面臨到的處境,是整個近代香港家庭中與她同輩、甚至再在上一代人越來越高機率會碰上的移民問題,跟著孩子離開或者是自己留下都讓人兩難,不過比起選擇更令人痛苦與難受的,無疑是自己彷彿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自己所能參與到他們的人生就逐漸變少,最後更從一起討論變成被單方面通知,那種心痛可想而知,然而她心裡很清楚,孩子終究有天會離開父母,不管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在什麼樣的時間點,不是嗎?如同那首她愛唱的汪明荃的歌曲《萬水千山總是情》歌詞,「聚散也有天注定,不怨天不怨命,但求有山水共作證。」,她用她與兒子的聚與散,點醒了柏軒、告訴他應當珍惜還能與父母相聚相處的時光才是。

《闔家辣》雖說的是導演鄭晉軒和家人間的故事,然可以想像的是,這個故事也可以是很多家庭的故事,裡頭出現的許多情景與狀況,不論是柏軒父母同樣被迫停工在家、柏軒自己也遭到公司解雇、或者是柏軒姑媽的兒子眼見香港疫情不見趨緩、甚至有日漸嚴重趨勢於是打算舉家移民至國外;還有人們受到疫情衝擊產生轉變的生活型態、消費習慣、工作模式...,就連柏軒失業後興起自行創業念頭並付諸實現等等,其實都是很多人在後疫情時代下會碰上的發展。而導演鄭晉軒選擇以喜劇包裝這樣一個光聽就能感受到滿滿無奈的故事,用輕鬆帶點搞笑的方式來化解沉重與嚴肅的生活課題與家庭問題,或許是體悟到正是因為在這個時候,更需要學會自娛自樂,方能滋潤苦悶的生活、在逆境中尋得名為樂觀的希望吧。

--
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

因為很喜歡看電影,
或許不是寫得很好,
不是所謂的專業影評,
只是很單純的想把看完電影後的想法用文字述說出來。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1.244.94 (臺灣)
PTT 網址

no0329 07/22 22:13 寫的很棒!

watercolor 07/22 23:00

DubstarX 07/23 08:07感謝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