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情報] 臺灣新電影40年回顧影展&悲情城市數位版

看板movie標題[情報] 臺灣新電影40年回顧影展&悲情城市數位版作者
lgng66133
(鋼鐵餅粉)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1

https://www.tfai.org.tw/zh/program/seriesList/2c95808281fb93890182b4d0c20b0196

再新電影出發的時候:臺灣新電影四十年回顧

「啊,我的浪子!/現在,任何時候都是再淫蕩出發的時候/容許這座島嶼和那座島嶼/牽引暗海底下的大陸/航向你的手。」——邱剛健

「臺灣新電影」以革新運動的姿態載入史冊,獲得電影「正典」地位的肯認,成為臺灣電影文化的重要資產。四十年的光陰過去,新電影的故事似已塵埃落定,不但有著明確的斷代分野(1982-1986),「新電影」一詞也或多或少將所有參與者以及作品化約為一個整體。

然而,一直以來,新電影作品的重訪卻只集中於少數影片,多數作品其實未能有著同等的觀看與詮釋的機會。我們也發現在新電影之外,仍有零星個體的行動,在權力與體制的規訓下,閃躲、協商、拮抗、與顛覆,追尋另一種電影。

我們由邱剛健的詩集《再淫蕩出發的時候》獲得啟發,把影展命名為「再新電影出發的時候」,試圖召喚新電影原有的叛逆、革新精神,邀請當代觀眾重新指認,重新翻掘新電影。希冀來到四十週年的「新電影」仍可以是不停流動、生成、擴延的能量場域。

影展劃分為四個單元:「開始的開始:光陰之前」重新想像新電影的源起,選映1982年之前,被排除於新電影之外,卻姿態秀異,意識大膽,進行電影實驗的作品;「新電影再發現:1982-1986之間」則引領觀眾複訪1982年至1986年之間的經典,以及在正典化過程中遭致遺忘的新電影;「結束的開始:宣言之後」選映在1986年所起草的電影宣言後,各自出走,尋找新的製片模式、觸碰禁忌題材,實踐另一種電影追尋的作品;「在野的新影像:金穗短片選輯」選映1979年至1989年間的金穗獎短片,帶出八○年代的另翼影像實踐,與作為主流路線的新電影相互映照與對話。

影展期間,我們與不同的夥伴合作規劃8場專題講座,循著不同的主題、觀點、面向再談新電影,試圖重新回憶這個文化事件形成的歷程,審視其內在紋理。同時也舉辦《戀戀風塵》的劇照展,展示攝影師劉振祥35年來未曾面世的照片,重現「新電影」與「新劇照」相遇的一刻。

新電影牽扯的歷史十分龐大複雜,這次的規劃只是給予一條參照路徑,我們相信仍有更多方式可再行勾劃與組合,形成複數的視野。

讓我們以本次影展作為開端,持續把視線由中心移至歷史角落與時代邊陲,探索「故事」未盡之處。

現在,任何時候都是再新電影出發的時候。

---------------------------------------

「開始的開始:光陰之前」:

《紅樓夢醒》(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邱剛健|新加坡|1977


《一九零五的冬天》(The Winter of 1905)
余為政|香港|1981


《女子學校(數位修復版)》(Girls’School (Restored))
李美彌│臺灣│1982/2020


《色情男女》(Lovers)
但漢章|臺灣、美國|1983

---------

「新電影再發現:1982-1986」:

《竹劍少年》(Kendo Kids)
張毅│臺灣│1983


《唐朝綺麗男》(The Glamorous Boys of Tang)
邱剛健|臺灣|1985


《最想念的季節(數位修復版)》(My Favorite Season (Restored))
陳坤厚│臺灣│1985


《霧裡的笛聲》(Nature is Quietly Beautiful)
曾壯祥│臺灣│1984


《父子關係(數位修復版)》(The Two of Us (Restored))
李祐寧│臺灣│1986


《國四英雄傳》(The Loser, the Hero)
麥大傑 |臺灣|1985


《戀戀風塵 (數位修復版)》(Dust in the Wind (Restored))
侯孝賢|臺灣|1986


《暗夜》(Dark Night)
但漢章│香港│1986


《阿福的禮物》(Ah Fu)
麥大傑、羅維明、李啟華│臺灣│1984

----------

「在野的新影像:金穗短片選輯」:

《晨夢》(The Dawn Dreams)
萬仁|臺灣|1979

《迷惘》(Bewilder)
萬仁|臺灣|1981

《迷林》(Labyrinthine Forest)
柯一正|臺灣|1981

《水之絕》(The End of Flow)
柯一正|臺灣| 1981

《生命線》(Cy)
曾壯祥|臺灣|1982

《妄念》(Mind)
石昌杰|臺灣| 1982

《香港感覺》(Hong Kong the Feeling)
麥大傑|臺灣|1983

《那張照片》(The Photograph)
高重黎|臺灣|1984

《識界》(Dream Land)
杲中孚|臺灣|1986

《那個破樓梯怎麼辦?》(What to Do about Those Broken Stairs?)
金士傑|臺灣|1980

《朱銘》(Ju Ming)
黃玉珊|臺灣|1982

《開天》(The Beginning of the Universe)
李道明 |臺灣|1982

《噤聲》(Keep Silent)
石昌杰|臺灣|1988

《鏡子》(Mirror)
黃庭輔|臺灣|1989

《關於回家的路上》(On the Way Home)
袁廣鳴|臺灣|1989

---------

「結束的開始:宣言之後」:


《惜別海岸》(The Farewell Coast)
萬仁│香港│1987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數位修復版)》(A Brighter Summer Day (Restored))
楊德昌|臺灣|1991

《稻草人(台語版)》(Straw Man (Taiwanese-language))
王童|臺灣|1987

《阿嬰》(Ming Ghost)
邱剛健│臺灣│1990

《陰間响馬.吹鼓吹(數位修復版)》(The Digger. The Suona Player (Restored))何平│臺灣│1988

---------------------------------------

如果近期有在關注國家影視廳中心董事長 藍祖蔚老師的臉書
可以看到他於威尼斯影展期間開始回顧當年《悲情城市》參展的一些往事

而於昨日【張大春泡新聞】的專訪也證實了
《悲情城市》將於今年映演33週年數位版

https://youtu.be/jbfHjDgBSO0

訪談內容有提到此次《悲情城市》的數位版
為直接與出品人邱復生拿到當時的電影底片

而底片保存狀況良好,是從原本底片直接數位化,再重新調光
聲音也維持原本MONO聲道,無另外修復

9/15今日也將邀請許多電影人到國影中心先行觀賞此次數位版放映
未來也將有可能進行商業排片映演

另外也提到了於今年世界影音遺產日10/27 將放映《油麻菜籽》
明年也將會放映曾壯祥的《殺夫》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48.124.155 (臺灣)
PTT 網址

orzisme 09/15 18:07終於,希望悲情城市可以出藍光QAQ

Aotearoa 09/15 18:07喔喔喔喔喔

windmars 09/15 18:59終於要等到悲情城市上映了~~

kabukiryu 09/15 21:22太文青了沒興趣,拜託給我0099大發財

adiemusxyz 09/23 15:05終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