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 好雷] 圓滿氂牛之歌-《不丹是教室》觀後感

看板movie標題[ 好雷] 圓滿氂牛之歌-《不丹是教室》觀後感作者
jean17
(談悟紅塵慾/醒夢識人間)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0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http://app2.atmovies.com.tw/film/flbh10189300/


今天吃完午餐,隨手打開電視、轉到公視看的這部電影《不丹是教室》。


開頭的部分沒看到,我開始看的時候,就看到意外被調到位於喜馬拉雅山上的一座村莊教書的主角烏金,跟隨村莊裡的嚮導,一同登上山脈、沿途中不時戴著耳機,一臉悶悶不樂、格格不入,與熱心介紹沿途景觀的嚮導與其他帶路的村民,活像兩個世界的人。


接著就是烏金由滿心抗拒、為了好學的孩子們與對他友善、真誠的村民、教他唱圓滿氂牛之歌的女子,不知不覺對這連用電都要看太陽的臉色(太陽能發電)、黑板與粉筆也須要自製的偏遠村落,產生與初來乍到時、大相逕庭的歸屬感與離去前的依依不捨。


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我也不時會想到,為何烏金會如此想學那首圓滿氂牛之歌?除了對他主動去接近、請她務必教他唱那首歌的女子、有意無意間的好感與情愫,以及在劇情推動的過程中,將逐漸融入當地生活、為好學的孩童們付出的烏金,那份發自內心的奉獻精神,與氂牛對當地居民的重要與神聖做連結。


最讓我動容與隨之省思的,還是那些直接觸動內心深處的歌聲與情感傳遞。或許早在烏金隨村民登上喜馬拉雅山,在顛簸的旅程中,一步一步接近那座他將暫時落腳、伴隨村裡的孩童學習、教導他們來自山下的另一端,連結通往可能的新生活的知識。



在上山的路程中,烏金雖多半戴著耳機,時不時傳入他雙耳的,村民在旅程中唱著的歌聲,或許已在同樣喜愛音樂的烏金心中,留下了對在當下、看似不可知又苦悶的未來,一道容易被忽略、卻終究堅定存在的指引之光。


對於烏金來說,他本來已經打算放棄教職,轉而追尋似乎仍有一段距離的音樂夢。因緣際會來到「最高的國小」魯納納國小、學習了圓滿氂牛之歌、在教室裡養著那位教他唱歌的女子,為他牽來的氂牛、那些孩童在課堂上閃閃發亮的眼神,似乎成為不會隨離別而抹滅的寶藏,深植於原本只是此地過客、甚至連一晚都不想待的烏金心中。


這一部電影,說來最讓我欣賞的,還是裡面的情感描述,就算是烏金與那位女子介於友誼與愛情之間的相處,也絲毫沒有渲染與過度美化的成份。


卻又在離別的前夕,將那段若有若無的情愫,昇華為在彼此心中無可取代的美好與觸動。當烏金在下山的途中、經過了他上山時的他,原本不想入境隨俗,放上一塊祈福的石頭的石頭堆,這次他虔敬地在其上放下石頭,並說出他希望日後還有機會回來魯納納、重訪這座高海跋的山村、讓他感動、有所歸屬的人事物。


電影的尾聲,如願離開不丹、遠赴澳洲雪梨追尋其的音樂夢的烏金,在他表演的酒吧中、倏然停下了唱至尾聲的流行歌曲。


在酒吧客人疑惑的目光、老闆的訓斥與抗議的緊繃氣氛下,調整心情、唱起了那首在高山上、始終未真正完整唱完的圓滿氂牛之歌。


電影就在烏金充滿真摯的懷想之情的歌聲中告一段落,並沒有特別去描摹聽眾的反應是如何?這樣的收尾方式,也能讓身為觀眾的我,隨之去品味那耐聽的歌聲與情思,連同主角在整部電影中的心境轉折,似乎也都在那發自內心的歌聲中,劃下了一聲一聲圓滿、餘韻無窮的休止符。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6.127.50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jean17 (42.76.127.50 臺灣), 10/09/2022 15:41:08

bluemei 10/09 16:28推 小女孩班長好可愛

gosaki 10/09 22:47今天也看了,班長眼神亮晶晶,真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