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討論] 阿凡達2的觀影後雜想(微雷)

看板movie標題[討論] 阿凡達2的觀影後雜想(微雷)作者
VegeCies
(VegetableCookiez)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0

毛利人文化、離散(Diaspora)、每位角色的身分認同,塑造(人的)存在是記憶、身體構造還是血緣?神話與考古綜合的古生物海洋世界大奇觀,《攻殼機動隊》,
、《1984沙丘魔堡》、《風之谷》等電影參考,這部片可以討論的方向族繁不及備載。

電影超過三小時,可以理解在計劃裡是二、三集一起拍攝,但剪輯節奏某些段落過於冗長,場景切換也常會突然切斷觀影情緒。

原本阿凡達第一集的配樂(也是鐵達尼號的配樂師)於2015年空難過世,無法再次和劇組合作,似乎也影響了這次的作品呈現。除了Neytiri串連片頭與片尾的獨唱以外,配樂的記憶點不像前一集這麼有辨視度(也許和多餘的剪輯片段有些關係)。

觀影後查資料發現導演早就安排好至2028年的電影名稱,才讓我理解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篇幅在談潘朵拉的海洋世界,甚至在第四集的片名中就可理解蘇傑克的二兒子最終成為Tulkun Rider。事實上,每位角色都在這一集中埋藏各種情緒,我相信也都是造成未來走向的劇情伏筆。

總而言之,《阿凡達:「隨諸道」》究竟之後會怎麼發展,應該只有導演和劇組自己知道了。



推薦可到影院觀賞導演對於海洋的想像與熱愛。





#一些想法筆記(微雷)#

納美人藉由發光林體與過世的祖先或家人見面,和朋友討論似乎像目前正被討論的「科技觀落陰」-未來利用VR和AI顯現過世的親人顯影,對於使用人的影響,這部份也可見納美人心智的強大。

傑克蘇利的人類養子「蜘蛛」,在其他人類科技的逼迫下仍頑強的意念抵抗,似乎也是從小和納美村民居住和共食有關,潘朵拉的環境和語言也許是造就意念強大的原因之一。

另外讓我好奇Tulkun類鯨魚的生物,唸音類似印尼語的「Dukun(巫醫)」,就突鯤本身設定的高度靈性,其實蠻符合這南島語辭的唸法。

其中一幕,Kiri在水中與珊瑚林的伊娃連結後暈眩,科學家用科學儀器測量和治療完全束手無策,只能用「癲癇」去診斷,反而是水族的祭司用「民俗療法」才將其喚醒,有種乩身出神或飲用死藤水後的靈覺狀態需有其它力量的引導才能將其喚回的既視感。對應伊娃本身是擁有自主功能的大型意識載體,其實也像是在討論現實中的出神、入神,某種方向也只是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存在,必須藉由古法或儀式但同樣也能達成「效果」。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9.45.22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movie/M.1671073020.A.114

※ 編輯: VegeCies (101.9.45.222 臺灣), 12/15/2022 11:00:41

※ 編輯: VegeCies (101.9.45.222 臺灣), 12/15/2022 12:37:55

waakye 12/15 13:45看來只能當作賣特效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