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教學實踐有消息嗎?
第三年申請、第三年貢估,看到評語實在令人不解(還是我太嫩?
不知道能不能請大家分享一下對評語的看法,好改進來年的申請(我也想抱怨一下!
下面除將一些個人資訊隱藏之外,其他都是直接複製貼上,我怎麼看都覺得不通順
yy:申請的課程
1. 申請人在xx大學的具備教學經歷,在教授xx及xx工程相關課程中所展現的能力與熱情。特別是在yy的教學改善計畫上,申請人根據學生的學習困難提出改善方案,學生對此給予正面反饋,顯示申請人的教學是受到肯定的。此外,申請人積極參與教師社群和個別輔導學生,解決學生學習上的障礙,在教學過程中採取的陪伴代替差異式教學方法,及其對學生進行的時間管理建議,都是助於學生學習的有效策略。
Reply 這部分我有給很多數據和資料佐證自己的努力有被學生看見
2. yy作為重要的必修課程,教學老師需要投入更多心力。申請人針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提出了虛實共融的伴學策略,這種結合實體與虛擬教學的方法,旨在幫助不同學習
步調與困境的學生。這種教學策略已有相關前例,顯示申請人對這方面有深入的研究認識。然而,申請人在實施計畫時可能面臨的挑戰,如教師資源投入和學生配合度。
此外,在參考文獻引用上存在的一些技術性錯誤,如打字錯誤、文獻格式不一致等,
這些問題需要申請人在未來的計畫書中予以改進。
Reply 實施計畫本來就會有挑戰,所以才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不是嗎?學生配合度是問題,可是這是教學實踐很容易遇到的問題,我也有在不影響學生受教權上進行前期實驗,
學生的反饋也很好啊...文獻上有錯別字是不應該,但不同領域的格式都不太一樣,大家是遵循教育領域的習慣嗎?
3. 申請人提出的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具多面向教學目標,包括提升學生在數學方面的計算、詮釋答案和邏輯思考能力。強調使用板書和其他互動工具如即時投票軟體以提升教學效果,並計畫使用線下視頻和其他資源來輔助學習。使用板書和即時投票軟體等互動工具的效果尚未經過充分驗證,可能難以實際提升教學效果。此外,線下視頻和其他資源的使用也未必能有效輔助學習,反而可能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同時,計畫也將透過預錄短片和實物投影機等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和學習效率,但要如何確認是否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和學習效率? 此外,申請人過去在類似課程上具備實施經驗,並指出學生的配合程度是計畫成功的關鍵。也提到了研究方法和工具的選擇對教學成果可能的影響,並建議在不侵犯學生受教權的前提下進行教學實驗。最後,申請人在參考文獻處理上的疏漏,建議應注意資料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Reply: 使用板書的效果沒有充分驗證?即時投票軟體這樣講我可以接受,但寫板書效果不好?很多同學都反映寫板書做筆記反而學得更深,線下“視頻”和其他資源未必能有效
輔助?啊我們不就是要研究是不是有幫助?確認學生學習狀態透過記名與不記名問卷、訪談這樣不夠?最火的是這個,學生的受教權我總是擺在第一位,我從來沒有因為要做實驗而做出任何不合適的課程安排,學生只有反應有時候負擔變重,當狀況多的時候我就會調整課程的內容以增加學生繼續學習的動力,到底是哪裡會讓評審委員覺得我的作法會影響學生受教權...>"<
4. 本計畫案之授課時間為一學期,故建議課程經費可再精簡些。
Reply: 很多前輩都說先寫再讓他砍,經費多數也都是花在人事成本上...
----
第三次寫計畫,每次都會根據評審委員的意見修訂,就這次的意見真的令人匪夷所思
而且這是不是chatgpt生成的文字啊,真的是有夠火大...我那熱血的心真的快被摧毀了
學校的資源不夠,自己想辦法申請計畫引入更多資源,聘請更多助教來協助同學學習
然後每年都要被洗臉,前兩年評審委員的話還有道理,今年這個真的是...:(
--
跟投稿一樣,要讓你不過,有的是理由
就我審計畫的觀點,你本身的規劃亮點如果只有增加互動和
寫版書。這樣似乎不足夠,也需要開發一些教學法。
看起來有點像AI歸納的,我是說有點啦
一樣是第三年申請,可以給原po一些小建議。文獻探討很
重要,我每年計畫篇幅佔最大的是文獻探討,引用格式我是
用我領域常用的格式,統一就好。再來,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還是研究計畫,所以要看看研究設計合不合理可不可行。因
為這個研究計畫還是牽涉到教學的改進,所以如同樓上w大
所說的,還是要開發一些新的教學方法。以上供參 加油
每個學門的審查委員都會有喜好不同,不知道原po是申請
那個學門,一般而言,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會跟國科會計畫
差異非常大,當提出創新教學時需要有研究支持部分論點
,即使線下影片和板書,常理說都會有正面的影響,不過
若是沒有創新點很難說服委員,這些提到的其實大家都會
嘗試看看,我前幾次失敗也是如此,我經驗是找學校的教
師發展中心或是教師社群非常有用,會傳授經驗幫助我們
持續修改內容
放寬心,評審給我的意見比你還正面,但還是不通過
只是運氣不好,給其他評審看我就會過了
我唯二過的兩次,第二次的意見說我跟第一次做的很像
結果給我過。這次說我設計的新方法很有優勢,但沒過
XD 真的就運氣啦,搞不好我今年丟跟第一次一樣就過了
我投過一次有過 我的心得是要把它當作研究計畫寫 教學法
無論多新 都要有研究支持或是佐證這些教學策略是可行且
可能有效的 過的機會才會大 “學生感覺比較好” 是不夠
的 創新的教學法過的機會更大 但不是一定必要 我當年用
的教學策略也不是新的
我投了5年今年第一次過 今年更動的地方是搭配AI做創新 以
及強化研究結構並拉成上下兩個學期比對 評審評語看起來不
會過 但通過了
我今年也是搭配AI做創新 但沒過
個人也認為都投教創了,教學法方面要多著墨點。
只有一個審查委員的主觀意見就決定了過與不過。
審查意見為何會有四個?是複審再複審嗎?
經驗分享,教學實踐很多老師著重於教學法,但也很重要的是
實踐喔,尤其是後面如何驗證這教學法有效/沒效,同委員裡面
提及的,要在計畫書上提到
是審查意見裡委員分成四個點說明,是不是只有一個委員我就
不知道了,看起來是...
這次評審意見說我的文獻統整很好 但是教學不夠創新(
我通識領域),我老公(工程領域)連過兩年,他說都不
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我是申請工程學門,教學方法是寫板書,但這本來就在用的,
我是提出其他的教學配套方案來幫助學生學習,並且希望評
估這些方法的實質幫助
我自己過去幾年送過5次,通過2次,但從來沒有一次就過
的,過的2次都是先被電了一番,再依循著委員的建議一一
去思考怎麼改善。上了非常多跟教學實踐相關的校內外講座
,學校會幫老師先送外審,或是約外校老師做諮詢,一步步
地去把自己研究不足的地方補滿,過程中會意識到真的好
難寫。校內外的講座我歸納發現如何去評估自己想看的成
效/面向是很重要的,只有學生分數或教學評鑑做成效測量
工具是不太夠。但,運氣還是有些重要啦!被誰審到應該
有差。
四個審查意見是對應計畫書四個部分,審查委員僅一人。
系上一位大老投同一門課連續五年每年都過而且每年核定都有
40萬左右 今年還申請博士生也給了15萬 只能說這位大老是
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