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問題] 乳房鈣化問題

看板Anti-Cancer標題Re: [問題] 乳房鈣化問題作者
a1010
(無言)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感謝Sunda回覆

想請問一下
1.
有沒有可能經過放大攝影或是局部放大
放射科醫生還是有可能無法判斷BI-RADS的級數嗎?
以及假設判斷是良性
是否還需要去做切除該塊區域還是追蹤就好?

2.
臨床上,有微小鈣化
(靠近乳頭那邊的乳腺,有外觀不規則與群聚)
後來確診癌症機率高嗎?

3.
乳房外科的醫生他現場的一般電腦螢幕(常用的診間電腦螢幕)
是沒辦法放大看清楚,還是只有放射科醫生才有這樣的設備去放大看得很清楚嗎?

4.
你所了解,醫學中心用的應該是用3D的乳房攝影機器吧! 我們是在高醫
聽說用2D就比較不清楚


※ 引述《Sunda (無限回圈)》之銘言:
: ※ 引述《a1010 (無言)》之銘言:
: : 老婆40歲
: : 公司健康檢查的時候,
: : 想說自費加做乳房攝影
: : 後來報告出來(約三週)
: : 說明
: : "乳房X光攝影 : 兩乳外上側微小鈣化,建議進一步放大檢查"
: 這部份就是乳房攝影"篩檢"標準CC/MLO 照相給的結論BI-RADS 0, 需要進一部檢查確認: 這部份就需要靠放大攝影給進一步的結論 (BI-RADS 2, 3, 4 or 5)
: : 昨天回到健康檢查的醫院(高醫)乳房外科複檢
: : 醫生看了健檢的圖
: : 覺得兩乳都有鈣化
: : 且不是只有乳腺
: : 他覺得微小+不規則+集中他會擔心是惡性
: : 所以要再針對兩乳做局部攝影
: : 再次做了攝影
: : 乳腺較為密集,放大還是不規則狀,尤其是右乳其中在乳腺身上
: : 醫生說他還是無法判斷是好還是壞
: 是的,要乳房外科醫師在診間,沒有專用五百萬像素螢幕給鈣化的結論,
: 會是比較困難,可能還是需要放射科醫師報告會比較有把握.
: : 但有問到老婆之前有沒有乳腺炎過這樣
: : 老婆說大概三年多前之前哺乳有乳房硬塊有來檢查
: : 但說可能哺乳塞住導致
: : 但忘了當時醫生沒有提到是不是乳腺炎
: : 後來就沒有再來了
: : 現場又繼續加做乳房超音波
: : 看起來是兩乳目前沒問題
: : 他說要再找放射科醫生一起評估乳房攝影的結果
: : 我問醫生假設不管放射科
: : 他的下一步想做什麼
: : 他說他會做切片檢查(他說要半麻或全麻)
: : 我問他惡性機率
: : 他說如果是臨床上就10%
: : 所以他說先等放射科醫生給予意見
: : 約下次回診
: 其實只有鈣化但是超音波還照不出來,通常就算是乳癌,期別也應該不會太高
: 如果超音波就能在乳房攝影相對應的鈣化區照到有疑似腫瘤的影像,切片會變得
: 比較簡單(超音波導引下粗針切片即可),但是通常就比較少還是零期..
: : 回去憂心的不得了(雖然若是惡性,想說可以早點發現早點處理)
: : 剛剛上去看健保快易通
: : 只有出現超音波結果
: : Other signs and symptoms in breastINDICATIONS OF ULTRASOUND 
: : Screening Exam for symptomatic patient Screening for positive findings mammographic
: : Category : ■0  Description: ■Right  ■Left  Findings: ■
: : Microcalcification  Density of breasts: Recommendation: F/U for previous: : noted benign lesions F/U for surgical altered breastSONOGRAPHIC DIAGNOSIS: : AND ADVICE DIAGNOSIS ■Fibrocystic Change  Category  ■2-Benign
: : Finding.(e.g. cyst or unchanged fibroadenoma)  Comment  no obvious mass: : lesion was noted pending bil mag view Suggestion: months later
: : 查GPT說明如下:
: : 以下是詳細的翻譯:
: : **超音波檢查的指示:**
: : - 篩查
: : - 對有症狀的患者進行檢查
: : - 對於乳房X光檢查中發現陽性結果的篩查
: : - 分類:■0
: : - 描述:■右側 ■左側
: : - 發現:■微小鈣化
: : - 乳房密度:
: : - 建議:
: : - 對之前已指出的良性病變進行追蹤
: : - 對已進行手術的乳房進行追蹤
: : **超音波診斷與建議:**
: : - 診斷:■纖維囊性變化
: : - 分類:■2-良性發現。(例如:囊腫或未變化的纖維腺瘤)
: : - 評論:未觀察到明顯的腫塊病變
: : - 待進行雙乳X光檢查
: : - 建議:幾個月後再進行檢查
: : 這份報告顯示了乳房超音波檢查的結果和建議。它指出患者進行超音波檢查的原因,描述
: : 了檢查過程中發現的一些特徵,並提供了對該患者的診斷和後續措施的建議。
: : 但沒有提到乳房攝影的說明
: : 不知道有沒有人類似遇到像我老婆這樣的狀況?
: : 後來切片狀況結果為何?
: : 再請有經驗的各位大大聊聊經驗
: : 謝謝各位
: 以上報告就是您的鈣化區,在超音波下目前沒有發現有異狀,得依靠乳房攝影的
: 放大攝影給進一步的結論,然後在討論如何切片取樣。
: 放大攝影結果可能會建議2典型良性,3->半年追蹤 4 or 5->建議切片
: 鈣化不全都是乳癌造成,有些臨床科有所懷疑不確定的,可能是放射科教科書上
: 明顯典型的良性鈣化(如老化/纖維腺瘤粗鈣化/脂肪壞死等),所以可能還是等報告.: 如果建議切片..
: 乳房鈣化因為在超音波下無法定位,所以要依賴乳房攝影定位,有以下取樣方式
: 1. 乳房攝影鉤針定位+手術切片: 健保給付標準作法,放射科醫師負責放針定位
: 乳房外科醫師全麻下連針帶肉取一小塊去放射科照相,確定有拿到鈣化關傷口
: 放針大概15-30分鐘,手術約一小時,流程順的醫院通常不用住院,但是有些
: 放射科醫師人力跟外科排程比較沒辦法配合的醫院可能會有放針完病人隔天才能: 開刀要住院的狀況。優點檢體較完整,病人如果拿到是癌前病變( 如ADH), 如果: 邊緣乾淨鈣化都完整取下,就等於完成治療。缺點就是傷口大會留疤,大部分的
: 乳癌確診醫院都能執行此一取鈣化方式
: 2. 立體/3D斷層定位+真空吸引切片(VABB/微創手術): 硬體要求最高,需要
: 有搭配立體定位,或是斷層定位系統的乳房攝影機器大概約1000-1500W,定位
: 方式最精準,斷層定位又比立體定位可以更傻瓜以及更快速完成整個切片流程
: (所以病人夾乳房的時間可以大幅縮短),要搭配微創針(安可兒/麥馬通等)
: 進行取樣, 自費2-3W元不等,術後會放tissue marker來確認切片位子,以提供
: 日後追蹤或再次取樣的定位。因為拿下來的檢體有限,所以萬一拿到癌前病變
: 還是需要在依賴放的tissue marker做上面方法1的鉤針定位+手術切除
: 優點是在最小的傷口(不留明顯疤痕)下拿到足夠診斷鈣化病理的檢體..
: -----------------------------------------------------------------------
: 上面兩種是比較普遍的鈣化切片方式,以下介紹兩種比較少人用,但是可以考慮
: 3. 乳房攝影鉤針定位+超音波下真空吸引切片:高醫乳外系統普遍常用,醫院可以
: 省下購置立體定位/斷層定位系統的成本,在超音波導引下作微創也可以比立體
: 定位下拿取更多的簡體,但是缺點是這非常依賴操作者的經驗,以及術後照檢體
: 是否有拿到鈣化的確認,我自己的經驗是有時候有名或微創經驗很多的乳外名醫
: 操作下,也沒有拿到該有的檢體,因此病人放了一陣子乳癌繼續進展才診斷出來
: 所以這一切都要靠切片醫師的經驗跟能力,收費會是所有切片方式最高(3-5W都有): 然後不要期望用這種方式拿可以把鈣化拿得很乾淨,所以如果拿到癌前病變還是
: 需要進一步手術大範圍清除...
: 4. 立體/斷層定位+粗針切片:中國醫/馬偕系統放射科常用,病人只要花較少的費用: (約3-5K tissue marker自費),拿下鈣化檢體做病理診斷,但是因為粗針切片一次: 只能拿到一條細細的檢體,所以患者在夾乳房的時間會比用微創針來的久,要反覆: 進針取樣,舒適度會較方法2來的差,檢體量也較少,有時候需要有經驗的病理單位: 才能打出比較精準的鈣化診斷.....
: 我跟病人解釋大概都會說,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都是好貓,不管哪種方式,
: 能把鈣化拿下來給病理確診的都是好方法,你去就診的醫療單位,可能會以他們
: 習慣/有把握/容易取得/對患者身體狀況最適合(是否適合全麻)...的方式建議..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5.138.133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