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AET角錐, BDR the shelf 小感

看板Audiophile標題[心得] AET角錐, BDR the shelf 小感作者
Had965408
(是兔子)
時間推噓12 推:12 噓:0 →:3

最近換喇叭,稍微有點癢 決定把底下原廠角錐換掉

看網路上台灣蠻多Penaudio 落地用家都用BDR
但因為需要8顆錐+墊,買下去感覺會痛
就選了之前蠻有好感的一家日本廠來試試

最後選的是 AET HS-M838HC
https://i.imgur.com/SBCDQQf.jpg


特色如上圖所述,
碳鋼+淬火處理,表面特硬加工處理,有種空結構防止振動能量聚集

(這種方式日本其他家也有看過類似的)

阿價格我買是12628円/4顆
8顆買下來約6000台幣

對比原廠sound core 角錐(等級不確定在哪)

AET弱音、細節、層次都表現好很多,
聲音清晰但不會是乾淨後變細瘦,厚度肉感韻味都在,

也完全沒有以前用AET鋁錐聲音清晰但密度稍嫌不足的問題

整體更立體、活、真切
放得開並輕鬆寫意,揮灑自如且有感情、豐富、清晰靈動

感覺裝在音響架、排插下也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個人覺得是很滿意的升級,推推

下方我一直以來都是配 SchnittstelleTiefe RF-999 鑄鐵錐墊

聲音特色以前心得有寫過 就不佔版面了
https://i.imgur.com/LNbt9Hc.jpg


然後錐有自己配不銹鋼的法蘭螺帽,緊固用


———————————————————————


BDR the shelf 碳纖維墊板
EAU Rouge 碳纖維音響架


前陣子試了Eau 碳纖維音響架,突然對碳纖很有興趣想多玩看看

一直以來對BDR the shelf及高階的the source,這種層板類的很好奇

幾週前剛好看到二手,想說BDR現在不好買到新品了就決定把握住試試,還好也賭對了XD

放不同位置墊不同器材,但我覺得BDR跟EAU碳纖改善 提升方向類似

背景黑、形體具象、音場拓展(覺得寬深都有提升, 但深度較多),所以會更如臨現場

微小細節更清楚、聲音開始到結束的完整度&其中的起伏變化更豐富、加上厚實度跟密度提高,所以會有真切&真實的感覺

控制力變好、穩定、消躁感,所以會覺得安定順暢

低頻都會有明顯提升、量感和厚度稍多一點、控制力 層次 紋理 下潛改善很多,因此也提升了權威感、包圍感、音場開闊感

唯一要注意的是高頻刺激感可能會稍微抑制,若系統覺得本來高頻就弱了 那可能會要注意一下

我覺得不太會吃延伸(因為音場上方空間感也依舊不錯),但就是變得沒那麼衝這樣(聲音線條感也會在, 可能就沒那麼利)

這部分也有得解決, 我覺得再墊類似金屬/陶瓷珠/不鏽鋼類型墊材就可~

另外器材和墊板之間覺得以硬質材質接觸較佳,
若機器本身有橡膠腳墊 提升還是有 但就沒這麼直接~


爬文後,發現大家對BDR有各種看法,
我猜BDR很多時候可能是被誤殺,畢竟這次自己的體驗不錯,跟我以前單純用他家金字塔錐的感受差異頗大,

加上有幾位比我資深燒友都說BDR需要依器材和位置挑選適合的款式, 然後用錐的話一定要搭配墊才行等等XD

(不過我自己也沒玩過BDR錐墊, 上述部分僅供參考)

另外也用過EAU小顆的墊材,覺得提升有,但幅度小於音響架很多

所以我的經驗及建議是,要買這兩家碳纖維墊材的話,直接上大片板子類的產品,無腦用沒煩惱:)

對了,BDR 我純墊交換器Cisco 跟地盒,
最下面和地板接觸之間用敏力泡棉軟墊

Eau rouge 是音響架,墊Lumin T2, Farad, Naim Superuniti,下方錐用soundcare

圖片簡單示意一下,最下面就是BDR
就一片,約2公分厚 很重,上下有比較厚壓克力層
https://i.imgur.com/Gm3Piee.jpg



———————————————————————


最後題外話一下,最近剛從書架換成落地
(Penaudio Cenya → Penaudio serenade signature)

以我目前的經驗來說其實小房間(3*3*4m)放落地是沒問題的

以下只是個人經驗,不一定正確 大致參考就好

可能很多人的經驗會覺得落地低頻多,小房間會駐波滿滿,其實不然,這是系統低頻沒有梳理順暢,有淤積的緣故
(但當然, 就是花錢花心力調整)

若用書架喇叭時,調整都是以縮減低頻的方式來減少駐波,這樣只治標不治本

個人經驗是覺得,
更高階的擴來控制單體,
高階前端等器材使控制力& 順暢度& 資訊量等素質提升,
線材、墊材、適當的空間處理& 擺位,
當然喇叭本身低頻質量也是要不太差

其實一點點累積,調整起來會發現低頻可以不斷下鑽,更順暢不淤積,
這時低頻多卻不再轟耳,並且以包圍感及音場的形式展現,
更權威,紋理更清楚,低頻順了連帶其他頻段也會撥雲見日展現出來該有的樣貌

當然以上不是說駐波完全消失,以我目前調整起來是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只是我最近也沒有量測 沒有數據可以提供,所以大家可以看看就好XD
單純分享一下感想

感謝收看
以上雖然是喇叭系統的心得,但希望也對耳機用戶能有幫助

也歡迎討論指教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92.236 (臺灣)
PTT 網址

icekiba04/25 14:54

ivanxx063304/25 14:55推,最近也想換喇叭角錐

herroyuilh04/25 15:01你終究要用BDR的那為什麼不一開始就......XD

因為沒馬尼Rrr

l9804/25 15:07推心得

thomas79004/25 15:29太感謝了,正在找釘子

wifeisblind04/25 16:06所以只要空間放的下,都是落地 書架嗎?

wifeisblind04/25 16:07*大於

就我經驗來說,我覺得看聽的東西,像我各類都聽 且包含不少大編制或原聲帶,落地無 疑是最佳選擇,我主要想表達小空間落地低頻也是可以處理的來~ 對了再補充一下之前聽的感受,同品牌差不多價位,書架喇叭聲音可能比落地好,落地只 是厚度跟低頻量多而已,整體 質不一定贏,這點在挑喇叭時也是可以注意的點~ (但高價位喇叭可能就不一定適用了)

shukushoku04/25 16:29理論上是,反正低頻太多就用drc就好了

嗯嗯 DRC也是個選項~

yys31004/25 16:43書架+sub?

有想過但對超低音沒概念,希望玩過的大大可以分享心得~

cyaninetea04/25 16:54

樓上帥哥

thomas79004/25 18:55底下可以用GAIA還不錯

※ 編輯: Had965408 (106.1.92.236 臺灣), 04/25/2023 19:26:43

Roa04/25 19:46您,終究要上落地

您,已經到不同境界了XD

dragon254304/25 21:20空間小放落地的問題在於你的前端願意投資到多少

沒錯!

Tim99668804/25 21:44推心得+換落地

EntHeEnd04/25 22:25

感恩 感恩

※ 編輯: Had965408 (106.1.92.236 臺灣), 04/26/2023 02: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