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問題] 20K升級線材

看板Audiophile標題Re: [問題] 20K升級線材作者
PowerPro
(阿哩嘎斗壓媽摸豆)
時間推噓17 推:17 噓:0 →:44

※ 引述《chiyoda (博愛的千代田提督)》之銘言:
: 標題: Re: [問題] 20K升級線材
: 時間: Tue Oct 12 19:40:44 2021
:
:
: 電源線的電要經過變壓器,穩壓電路後才會供給到ic,芯片,元件等,有影響都是間接的
:
: 有人提到abh2電源線有感,它使用開關電源,照這樣看用開關電源的pc也要配好電源線XD:
: 電源線聽起來有差的時候,應該思考電源線" 如何影響 " 聲音,搞清楚了才能找
:
: 到想要的,不然能把所有的線通通抓一遍試聽嗎?不能,所以只能到處打聽XX好聽再來試試:
: 跟迷信偏方有87%像
:
: 總結
: https://imgur.com/VD1rod5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251.128 (臺灣)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Audiophile/M.1634038846.A.451
: → vincent323: 問題是連ABX都聽不出差異,要怎麼無中生有出原因? 10/13 14:48: → vincent323: 每個人都說用耳朵驗收,但一提到ABX就顧左右言他 10/13 14:50

原文不相關處恕刪......

相關的話題不定時就被拿出來討論,而往往也沒有什麼結果。
主觀派跟客觀派的爭論難道就要這樣持續下去嗎?

讓我們先來定義「聽起來有差」。

聽感是外界刺激經人體接收後,由大腦處理而成,
因此只要聆聽者認為有差異就是有差異。

那為什麼盲測卻往往失準呢?

https://i.imgur.com/PAeUcJS.png


https://i.imgur.com/lufqGVe.png

這是經典的視覺誤差範例,A跟B實際上是相同的顏色。
卻因為大腦處理過後讓我們看起來產生了差異。

像這樣的情況,客觀上沒差,但主觀上卻有差異。
盲測當然測不出來,因為你就算用軟體去看色碼都是一樣的。
雖然如此,但對聆聽者來說,是真的存在差異。

當然,並不是所有情況都是像這種情形。
簡單歸納分類如下:

1.主觀有差;客觀有差 => 有明顯差異的產品。
2.主觀有差;客觀沒差 => 錯覺/安慰劑效應;客觀數據並非關鍵參數
3.主觀沒差;客觀有差 => 差異小到人類無法感知。
4.主觀沒差;客觀沒差 => 失敗的騙錢產品。

其中比較有爭議的應該就是2的部分了。

ABX的確能鑑別究竟是大腦錯覺或客觀數據非聽感關鍵參數。
後者例如DAC真的數據好到一個程度之後就沒有可聽性的差異嗎?
還是有我們沒有量測到或不清楚的原理的地方。

但無論如何,都無法否定聆聽者主觀上認為有差異。
像若是我跟正妹一起聽,都覺得音樂特別好聽啊!

至於值不值得(錯覺部分),花錢的覺得值得就好囉。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75.74.132 (臺灣)
PTT 網址

icekiba10/13 15:51對不起,我是盤子花錢買線

djboy10/13 15:55真的要認真起來,ABX的測試者,也是需要專業訓練的,而且

djboy10/13 15:56實際的測試者也不止1位。透過以上方式,就是要避免本文中

djboy10/13 15:56所述的問題。

不,你沒看懂啊...... ABX僅能鑑別聆聽者認為的主觀差異,是否為錯覺或真實存在。 就算是錯覺,也無法否定因錯覺產生的主觀差異。 畢竟聽音樂的是人而非儀器或數據。 就如同你看那張圖A跟B的顏色就是一樣的,你要否定自己的眼睛嗎?

djboy10/13 16:02透過人數與專業的訓練,還有室驗室的設計之類,就是要讓

djboy10/13 16:02你說的誤差降到最低。

djboy10/13 16:04以你的圖片為例,這就不是一個好的實驗設計,要改一下。

djboy10/13 16:05在ABX實驗中,因為人耳的位置會大大影響聽感,所以在198X年

djboy10/13 16:06時,Floyd E. Toole 就設計出設備自動換喇叭,而人不需要移

djboy10/13 16:06動的裝置,就是要減少誤差。

djboy10/13 16:07這也是為什麼ABX實驗中,不能由受試者自己換設備,因為你無

djboy10/13 16:07法保證跑去換完線後,回來仍然坐在同一個位置上。

你還是沒看懂本文要表達的...... 問題不在ABX,問題在於現實存在錯覺與安慰劑效應。 而錯覺與安慰劑效應都是確實會影響主觀聽感的。

djboy10/13 16:13有錯覺和安慰劑效應,不代表該人體試驗就是有問題。

沒人在跟你說試驗有什麼問題。 而是說因為有這個效應存在,你無法用ABX去否定聆聽者感受到的主觀差異。

djboy10/13 16:14請直接一點,描述一下 ABX實驗 會發生的問題,針對實務討論

djboy10/13 16:14你現在所有的音響設計公司的基礎,都是建立在ABX這類型的實

djboy10/13 16:15驗上。有問題的話,大家就改進而己,ABX有這麼爛的話,那些

djboy10/13 16:15AES的論文都要廢了。

可以請你看懂文章再來發言嗎? 沒人在質疑ABX的實驗設計或誤差。 因為人類有大腦錯覺跟安慰劑效應存在,縱使ABX結果證實客觀上沒有差異。 你也無法否定聆聽者感受到的主觀差異,我講幾次來著了......

djboy10/13 16:17~~~ 你說的主觀差異,通常是透過多人多次的試驗來解決

"主觀"差異就是聆聽者自己的感受,經過多人多次試驗叫做客觀差異。 哇,莫非現在是我換系統一條線, 要宣稱主觀聽感,還要經過多人多次試驗嗎?

※ 編輯: PowerPro (211.75.74.132 臺灣), 10/13/2021 16:25:44

djboy10/13 16:29(1) ABX 有局限性,但是他仍然是國際測試標準。

djboy10/13 16:30(2) 有人買條線後,寫著音響改善多少又多好聽,現在也沒有

djboy10/13 16:31啥會無聊去吐槽,至少我不會啦。但是如果是「想要以科學

djboy10/13 16:31的角度來宣稱2條線 有差異」,那就必需經過ABX檢驗了。

djboy10/13 16:32我在chiyoda的文章下討論,是因為該文就是為了討論這件事

是,這邊我跟你意見一樣。 不同之處是我相信因為有錯覺效應的存在,讓聆聽者覺得有差異。 因此雖然主觀上有差異,盲測時卻過不了ABX測試。 相反若過了ABX測試,就說明了數據上有不足或原理未知之處。

tian121510/13 16:32覺得有差花錢買快樂也是很好不是嗎

icekiba10/13 16:32痾…統計就不是科學XD

djboy10/13 16:33一般換線換電源換壁插,近年來很少人會吐槽了,都恭喜一片

djboy10/13 16:34ice版主,需要討論科學的定義? 我來講講我對科學的定義好

djboy10/13 16:34了。 科學的定義在我認為:「一個可以被重覆驗證的試驗」

djboy10/13 16:35ABX 就是基於上述的定義,照著同樣的實驗,任何人都可以

djboy10/13 16:35重復的去做,確認實驗結果的真偽。

djboy10/13 16:37我也確信有錯覺效應的存在,聆聽者也存在誤差。我和你一樣

djboy10/13 16:38我和你的差異在於,即使有這種問題,ABX 仍然是目前最好的

djboy10/13 16:38測試器材"差異"的方式。要科學宣稱就是要過這個測試。

djboy10/13 16:38沒有過ABX,基面上就是自爽而己。

對,你終於GET到本文的點了。 但要修正一點,我並沒有否定ABX的價值與意義。 只是要表達,只要使用者爽,覺得有差異,就算是錯覺又如何。 他的確對聽感產生了主觀差異,但值不值得,就看個人。自己爽就好。

※ 編輯: PowerPro (211.75.74.132 臺灣), 10/13/2021 16:42:33

icekiba10/13 16:43痾…就不是阿XD

vincent32310/13 16:51整串看完,這不就是俗稱的腦放? 沒人否認腦放存在呀

icekiba10/13 16:51誰贊成 誰反對

yamatai10/13 16:52晶擴 管擴 都比不上 酒擴

vincent32310/13 16:52當一個人的主觀聽感跟別人有相當差異時,ABX就很好用

icekiba10/13 16:53開酒擴

vincent32310/13 16:54誰都不清楚到底是不是腦放影響到聽感,連當事人在內

icekiba10/13 16:55開腦檢查一下? XD

dorbeetle10/13 18:05認知心理學也有涉及這些議題 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ms034430310/13 18:16統計不是科學 統計系:

ms034430310/13 18:16數學系:

ms034430310/13 18:16資工系:

ms034430310/13 18:17deepmind:小丑竟是我自己

ms034430310/13 18:22machine learning:fake science

m917225010/13 23:36去翻原子論

pot123410/14 12:39以前普物老師說數學不是科學是哲學 其實照djboy的定義的

pot123410/14 12:39話數學系學的東西確實不太符合 數學不用通過實驗去驗證

pot123410/14 12:39理論XD

djboy10/14 14:35科學的定義,在近年來比較多人接受的定義為「可證偽性」,

djboy10/14 14:35但是用一個新名詞去解釋另外一個名詞,實在不行。我聽過半

djboy10/14 14:36天,得到的結論簡單說:「同樣的實驗條件,重做一次會有

djboy10/14 14:36同樣的結果」。回過頭來,所以,數學必定是科學,因為數學

djboy10/14 14:37的大樓是絕對正向的證明。但是科學不一定需要像數學一樣嚴

djboy10/14 14:38謹到那種苛刻。照著這定義,社會科學多數是不能被稱為科學.

djboy10/14 14:41例如:歷史沒有如果,股市無法重現當時情況等

kwpttw10/14 18:43越看越看不懂到底重點要說什麼?

chiyoda10/14 19:06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54367看到圖想到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