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署] 用定期健檢防止安置兒童持續受虐
大家好,我3/13基於個人對這次兒虐案的一些想法
在政府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一項提議,今天才通過檢核
3/19才能開始附議,只要超過5000份附議,政府相關單位便需要回應
希望大家如果有除了加重刑責以外的想法也可以幫忙附議時提出
我提議藉由6歲以下因家庭失能被政府安置的嬰幼兒
應定期強制性參與國健署早已推行的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健兒門診)
藉由安置單位(像這次案件的保母)定期帶去給非特定的醫生健康檢查
避免遭受因社工各種原因造成訪查缺失時的持續性受虐風險
詳細提案內容目前要連結縮網址才能看到
該提議連結縮網址 https://reurl.cc/Z9xAyM
或明天319請大家到 https://join.gov.tw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幫忙聯署
以下個人感想
等了好幾天才終於等到檢核通過
目前看起來政府仍然只想透過社工增加訪查頻率的方向....
我不是社工只是個社畜新手爸爸
3/11晚上在幫我的1歲兒備料煮副食品時想到剴剴的遭遇覺得好心酸
光想到新聞報出的凌虐就覺得那孩子生前有多恐懼
到現在還是沒辦法有勇氣看那孩子遭遇的照片跟影片
除了希望那畜生保母應該嚴懲外
也想要怎麼避免讓這些被安置的弱勢孩子們不要有機會遭遇虐待
對於媒體的報導內容
那孩子安置過程中除了社工外根本沒機會被保母家庭以外的人接觸
這樣即使社工訪視頻率再高,沒確實看到孩子狀況根本沒用
何況社工不一定有檢傷跟理學檢查的能力
如果能透過強制定期健康檢查讓孩子有第三方確實接觸並檢視狀況
讓孩子多一個必要管道接觸外人才能減少被困在封閉環境受虐的機會
這樣的話國健署推行很久的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就是很好的選項
各級醫院、衛生所、兒科診所都有健兒門診方便前往檢查
只差修法賦予針對被政府安置嬰幼兒強制性跟增加檢查頻率
何況醫院本來就是大宗兒虐通報的管道
多一道不同體系的協助檢視才能降低社工訪查缺失造成的危害風險
社工人力不足問題很嚴重,但那不該是孩子遭受虐待的藉口
希望政府能多利用別的資源來改善現況
再來就是看能不能透過聯署建請立委對衛福部社家署施加壓力
3/19新增提案論述
1.提案訴求越單純明確,主管機關越難有模糊操作空間
所以沒提出權責複雜或是曾討論但有爭議空間的訴求
像是檢討出養制度流程、增加社工數量及訪視頻率、使用監視器監控等等
2.限縮訴求的針對對象,避免影響過多相關從業人員及家庭
3.從既有且推行有一定時間及制度的政策做延伸
好處是已有相關人員有推行經驗,政府執行阻力低
也比重新建立政策、制度要省時省人力省資源
主管機關在評估可行性上會節省不必要沒效率的會議
4.將工作分流及專業導向,減輕社工訪查負擔
再來是推文提到的一些問題,有些是提案時就有想過配套
這邊有些政府文宣及統計資料希望大家能閱讀
7歲以下幼兒享有7次健檢服務~只需掛號費,定期健康檢查,守護寶貝
健康- 衛生福利部
https://www.mohw.gov.tw/cp-3547-37140-1.html
https://reurl.cc/37Vl3L
兒少統計專區 | CRC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資訊網
(https://sfaa.gov.tw)
機構安置兒少人數及安置時間統計
長期安置(2年以上)兒少人數
統計資料- 社會救助及社工司 (mohw.gov.tw)
https://dep.mohw.gov.tw/DOSAASW/lp-541-103.html
社工人數概念
Q. 為什麼兒盟不設立育幼院安置出養的孩子?::捐款大小事::
兒福聯盟 (https://children.org.tw)
https://www.children.org.tw/contactus/donate_things/687
機構安置方式舉例用
提案論述部分
1.提案僅針對因家庭失能被政府轉介安置的6歲以下嬰幼兒
從兒少統計專區中查到長期安置(2年以上)兒少人數
數據內容0-6歲這個區間包含機構安置及寄養家庭
至2022年每年總人數都在350人上下
另外機構安置兒少人數與時間的數據,總計人數也都在多3000人以下
相對來說受安置嬰幼兒人數占比整體來說都不算多
我不認為在預算跟資源方面會佔用政府資源太多
2.國健署推行的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依據衛福部的文宣全國約3,540家醫療院所提供兒童健檢服務
代表可以前往健兒門診的醫療院所選項很多
只要處理好交通配套措施,要前往健檢難度真的相對低
同時也表示可以有大量人力分流,減少單一人員的工作負載
假如選項有全台100個專責醫師到府訪視健檢,1000個專案社工增加訪視
以及3500個有提供健兒門診的非特定醫療院所
有什麼理由應該排除那3500個門診的選項?
3.承上,提案是強制對象為安置單位而不是單指特定對象
因為安置方式不同,有的機構是集體收容安置
有的機構是委託全日托保母或寄養家庭
依照安置單位的規模處理方式也可以調整健檢的模式
像是集體安置的人數多,就可以像學校體檢一樣請醫師前往檢查
全日托保母依法規,同時安置人數不能超過2人
寄養家庭多半也是同時只有安置1人
搭大眾運輸(只有小客車有安全座椅的規範)
或請社工、社會局協助指派專車接送都可以討論
或是由政府單位召回安置單位集體健檢也可以是選項
而且一些大醫院都有像公車那樣的定點專車接送服務
偏鄉的話一些醫院也有家醫科配合長照家訪診療的經驗可以借鑑
4.為什麼沒提到視訊看診
因為視訊看診也是有極限,能看到的細節較有限,也花費較多的時間
現場的健康檢查、理學檢查及發展評估等可能10分鐘就結束
視訊看診除了畫面清晰度問題,如何協助醫生檢視也是問題
隔著視訊體檢可能整套下來要花上許多時間
這選項我認為比較適合已經進入安置一定時間狀況穩定的個案
5.沒有提到警政等其他單位協助
把訴求單純化,過於複雜的跨部會合作會讓提案訴求失焦
6.不討論社工如何落實訪視及增加訪視頻率
理由同5.,而且本提案訴求之一就是減低社工負擔,不是增加工作量
7.為何要限縮對象為受政府安置幼兒,而不討論全體幼兒防虐措施
除了將事情複雜化以外看不到執行的可行性,只會讓提案失焦
而且兒虐原因百百種,沒有一種解法可以全體適用,又不耗費大量資源
8.醫師對比社工的檢傷能力及爭議性
不是說社工不需要有理學檢查及檢傷之類的訓練或是檢傷能力一定比較差
而是對合格醫師來說,這些都是基本技能
不論是技能熟練度或是經驗累積上,只有少數社工能跟上醫師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涉及醫療行為及身體接觸上
醫師絕對是相對爭議性較低的選項
9.為什麼不只給單一固定的專責醫師或社工而需要非特定的門診檢查
避免長期配合機構的安置單位後陷入共犯結構的困境
10.保母相關問題
我問過在台北當保母多年的大阿姨,全日托類型的保母不多
由機構委託的全日托保母更少
絕大部分保母不會直接受到本提案影響到工作
比較有影響的是全日托保母的工作保險
帶幼兒外出健檢可能要有非工作場所保險的加保配套
3/20後記
我是3/13在公共政策平台提案等到3/18才檢核通過,3/19才開始連署
等待的時候衛福部有提出的幾項配套
我的提案與其中的專責醫師制度方案雷同
但是專責醫師數量我相信還是不會比有健兒門診的醫院診所多
將工作量分流的效果應該能再減少對兒科醫師追蹤安置兒狀況而增加的負擔
所以還是嘗試連署看看能不能讓我的提案過門檻
至於兒福聯盟出養制度、社工工作量那些體制上的那些結構性問題
那就不是我一個新手爸爸提個案就能解決的問題
我只是想為那些被安置的弱勢幼兒多加一道檢視機制減少受虐的機會
--
現在本來就會在健兒門診看有無受虐,醫生也有通報義
務,只是凱凱的年紀剛好沒有新生兒那麼密集要打預防
針了,而且增加幼兒健檢頻率,要付出的成本又從何而
來呢?一個托育狀況正常穩定的孩子要父母一直請假帶
去看,是不是又會造成另一種的困擾呢?
上面是要講保母一直帶去看醫生,打錯了
本提案是針對家庭失能被政府被安置的孩子
像剴剴是全日托保母照顧根本就沒機會被家人帶回觀察
幼兒專責醫生制度呀,醫生甚至可以到宅,但現在上銬
事件,醫生也怕呀這個制度夭折了喔
不是納入全體6歲以下幼兒
認同!被安置的孩子定期檢查才是最安全的
覺得去衛生所或是合作醫院應該還可以 比前幾篇有人
建議要規定社工去換尿布合理多了
這次其實稱不上系統性的問題
回cba1214 我3/13提案時衛福部還沒提出研議措施...
推這句 社工人力不足問題很嚴重,但那不該是孩子遭
受虐待的藉口
一堆人說社工很辛苦 所以呢 就不該檢討真的制度有
問題嗎 人少就想別的機制啊
等到今天晚上6點後才終於看到提案被檢核通過
每一個孩子都是重要的,這個麻煩,那個不行,都不要
要無為,繼續讓這樣的事發生嗎?
作為
的確會希望國家稅收能分更多在這種事上面
認同
你的立意良善,但實際執行面會造成寄養家庭、安置
機構及安置兒的困擾,每月都要帶去給醫師檢查,執
行這規定除了時間的付出,時間一久連小孩都嫌煩,小
孩鬧情緒不想去時,都是機構及寄養父母在承擔這些。
有實際行動先給推
同意 我也想到這一個
小孩鬧情緒總比小孩被虐待好吧
醫生幼兒專責制度在這次事件前就在試辦,但事件之後
,該計畫應該是中止了
搞那麼麻煩幹嘛?如果預算無限,直接開辦公立的孤
兒院就好,照顧員多彼此就能產生制約效果,照顧員
多也就能好好的安排輪休,避免長時間照顧照成的情
緒問題。只強制要求受託保母密集帶去給醫生看,保
母還要不要帶其他小孩??根本行不通。
這種問題從來就不是無解,只是政府納稅人願意花多
少錢的問題罷了
民主政府幹什麼不幹什麼,標準就只是有票還是沒票
罷了
二寶去醫院回診的時候有加入,但最後也不是找專責
醫生看診0.0
會支持!
專責醫師還有一個功用是可以加賴問問題
好
原來幼兒專責制度是已經在試辦 希望這政策能繼續下
去
但是專責醫師到府檢查也要看有沒有這麼多醫師能投
入 連社工訪視量能都有問題了
推 制度該檢討
不管社工,醫師,外送師,誰負責監督出事就要誰負責
然後那個職業就越來越沒人做了
我只想到如果同時安置兩個,保母要怎麼去健兒門診
,連保母中心假日有上班方便保母去辦事了
推有實際建設性的提案,實際的作法會造成什麼額外
的負擔都是可以再研議的,至少這是一個很實際的方
向!給推!!
推一個,會幫忙連署。句句說中我心
明天開始聯署嗎,謝謝通知
推 合理
支持!推!
蠻好的提議,未來內容可更具體詳盡些,並讓經費花在
有效用的地方
支持,推,一定連署
$$$$$$$$$$?
推推推 覺得這是個好作法
支持 若小孩鬧情緒 保母不能安撫
也代表會有衍生的問題
小孩每次去打預防針也都不想去啊 被安置的幼兒本來
就是高風險
大醫院跟衛生局強制定期檢查且免費
好
支持,明天會去附議
認同,明天上網覆議。
高調
會覆議 幫高調
https://join.gov.tw 兒虐相關的刷一排覆議就對了
覺得應該要做一個系統把所有孩子都建檔備註是高風險
家庭或寄養等家兒及負責的社工&社福機構。也許也不
用做一個全新的系統,直接用健保系統去備註或許也行
,每月該健檢的時間沒到診所醫院就跳警報,院方再聯
繫社工說有人沒到院檢查。警報則是跳到醫生看到小孩
為止或是警報跳了一週保母都沒帶小孩到醫院檢查系統
就直接連線到警察那邊報警。這樣社工的負擔不會太重
,對醫院來說應該也還好。已經2024年了,應該要用更
進步的方式處理事情了。但還是有個大前提就是沒有人
會便宜行事,系統制度做得再好,只要執行的人隨便做
就是等於沒做(攤手)
連署
不錯
已附議 真心希望能成功推案能早日救到一個受虐兒是
一個QQ
笑了 你這和聯合報是一樣的
ann大知道為何只有公部門例如社政系統可以查到案家
所有詳細的資料嗎?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其他機構本來就定期有在做健檢,
兒福聯盟比較特別
樓上,不可能讓公眾查到案家的資料,那是資訊保密的
是的,正解
那也算是兒少保護,連保母都不能對外透漏案家資訊,
或說也不會讓保母知道,他們只要好好照顧孩子就好,
還有依照醫師交代方式照顧孩子
出養暫時安置的保母是否要保密我不確定,但因家暴安
置的地點是要絕對保密的
不過說保密也一點都不保密,案家會面問一下小朋友就
都說出來了
算了不應該在這裡談這種事,收聲
生病看醫生和健檢是機構負責,不是保母,與一般媽寶
版爸媽自己照顧或放托嬰中心無異,該幹嘛就幹嘛,尿
布疹長痱子酷酷嗽流鼻水都要帶去看醫生
推用心 這事只要有小孩的都睡不著
社工即時line 視訊抽查不知道可不可行,到現場真的
太耗時,或醫生視訊檢查孩子外觀
認同。6歲以下因家庭失能被安置的小孩,本身已無父
母的關照,端賴社工的訪視來監督安置家庭真的太薄弱
,尤其現今多數社工工作皆已超出負荷,便宜行事的
狀況根本無法杜絕,只能用信任安置家庭的說詞來得過
且過。
強制體檢也會讓想施虐者有所忌憚,而非看準可以轉
傳照片來為所欲為。
已連署
受強制的對象也非一般家庭,不覺得會增加多少政府預
算。
出養案家會知道孩子在哪裡,要看隨時聯繫,要反悔隨
時可以反悔,這都會清楚告知,不會只有一個對口。兒
福聯盟我不清楚
不管家暴或各種安置,嬰幼兒我個人認為團體照顧最安
全也最讓人放心....但...
有人說怕保母還有帶其他孩子無法強制體檢
覺得可以有免費的居服中心或大型社福機構的臨托服
務
我是第13個
醫師做這種真的是在做功德 弄不好還會被抓去關 也不
想想台灣本來就很缺兒科醫生了
兒科醫學會也是很犯劍 一句話都不敢出來說 活該墊背
提高給付就會有醫師願意了,只是長期的經費來源不
知從何支應
我覺得應該增加第三方監督機制,前面有提到警察我
覺得很好。社工人力補齊也有可能由於立場統一而有
盲點,比如某社工訪視過了(可能電訪而已),下一
個社工就copy上一個社工的資料,妳再提高訪視頻率
看得都是同一份報告
已覆議
已覆議
已覆議
這種小孩案例才佔多少比例而已,說經費的會不會太好
笑,要做不做而已
已附議
已覆議
立意良善…可是我顧小孩已經累死了,不希望還要舟車
勞頓去醫院診所增加傳染機率
推 不是一句沒錢沒人力就可以了事,凡事都要重新
規劃檢討,預算該核撥就要核撥,本來就是要打掉重
練,不要再說什麼加重負擔了啦,難道因為這樣就什
麼事都不做嗎?要讓政府真的去執行,把錢花在正確
的地方
配套就是 聯署的一起陪同幫忙顧小孩 去檢查阿
to某樓,原po目前提議是指因家庭失能被政府安置的嬰
幼兒,沒有擴及全部的嬰幼兒
也不是一個鍵盤聯署 就可以了事 親力親為更讚溫馨
同意需要有更嚴格的措施 但這個提議看起來不太可行
要安置單位定期帶去給醫生看不知道該怎麼實行比較好
一個提案出來 要靠大家集思廣益發想
不是一句不可行就不做了
一個人想的難免不夠全面 酸提案者跟附議者
難道會對事情有什麼幫助?
同意樓上,希望能集思廣益,或許原PO有沒考量的地方
但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去想要怎麼做更好,不要沒作為,
又讓這樣的事一再發生
覺得由機構或保母帶去看起來不可行是因為他們都是一
帶多 雖然是覺得由專人定期檢查是比較好但又想到人
問題是不是政府要優先重視
推,其實可以跟疫情一樣視訊看診體檢,不過公辦全
日托嬰更好,好的保姆家長都在搶,剩下良莠不齊能
夠想像
目前看不出來政府有要實質檢討的感覺……
只有我們在喊…然後等新聞風頭一過又沒下文
昨天不是才提出檢討報告嗎?如果有看的話可以針對
檢討報告的內容討論 不然說都沒有檢討 那怎麼知道這
些改善方向大家覺得好或不好
昨日的檢討報告 https://reurl.cc/RWMLgD
感覺政府沒有要處理 +1 悶死小孩不和解也才判三年
已覆議
落實定期訪視就夠了,保母安置小孩不一定只會帶一個
保母若帶複數的小孩就無法定期帶小孩去健檢,這在實
務的執行上會有困難
要做一件事,要花表面好幾倍的工去規劃
出嘴的一句話,定期健檢而已,後面牽扯到人力,經費
健檢內容項目,醫師簽結,積核,管轄單位....
還不如落實現有的訪查制度,簡單又明確
加個社工必須在訪查照片中入鏡,還比較有效
樓上,24hrs保母帶的嬰幼兒只佔極小的部分,這個可
以特案處理,不應該用這個理由打消這個理由良善的
政策
社工入鏡只能證明社工有實際訪查而已,像剴剴瘦成
這樣,社工也可以說我判斷就是正常啊。所以大家才
在討論在社工之外要多加一個第三者的訪視,不能只
單靠一個人。
社工上面有主管,有稽核,報告不會是只有一個人看
所以說兒福整個已經爛透了,解散算了
重點是要確實落實防查機制,就算多設一個健檢,沒去
落實也是形同虛設
樓上,若是有辦法可以落實審查機制,當然是最好,
你有落實審查機制的方法嗎?
剛剛說的社工入鏡就是很好的辦法,至少到現場去了
不是偷懶叫保母傳個"照騙"就蒙混過去
落實審查機制要靠管理,有實務經驗的人都知道這是
相當費力耗時且不容易成功的。就算管理機制建立起
來了,換到以後的人來管理,說不定又怠惰了,所以
才要靠制度來防範,出了社工之外,再第三方訪視機
制不就是要預防像這次兒福從裡爛掉造成訪視機制失
效的情形嗎?
基本問題就是預算太少,再多策略沒資源執行也是空
談。但空洞的社會安全網六年400億也不知道花在哪裡
呵呵
所以要先強化"落實"現有的制度,資源有限
沒有說社工入鏡不好啊,問題是社工現場有看到的故
意視而不見,發生事情後就說自己警覺性不夠。原因
你可以看看低卡有一片社工在說社工跟保姆間白臉的
關係,為了維持跟保姆關係,社工是有可能視而不見
的。
社工的基本專業還是有的,大學四年不是白念的
愷愷這案例很明顯就是社工偷懶沒去實地訪視、做假報
告才導致保母肆無忌憚的虐待小孩
不是資源有限就不能提新的方案,是要評估手中資源
來規劃,樓主提的方案很明顯就是政府有能力做到又
不太有壓力的方式啊。
樓上,你既然認為這次是因為社工偷懶造成的,為何
又要從管理的機制來著手呢?怎麼不覺得雙軌方式才
是真正可以解決此問題的方法呢?
推您立意良善
要紮實現有制度是理想,事實政府效率不比私人企業
,比較實際的還是砸錢硬幹
支持,也認同實行上可能遇上困難,不過如果不踏出
第一步,永遠不會開始
的確是要考慮有地區沒兒科,但我覺得已經是最可行
的方法了,折衷就是沒兒科就家醫科量身高體重等等y
社工跟專責醫師到府都不切實際,這構想很棒
推 被安置的兒童是高風險 可以專案處理
落實定期訪視 問題是訪視者輕縱保母怎麼辦?
這是不夠的 有越多其他機構訪視越安全
就像派出所警察已經跟地方人士打好關係 亂包庇
那警察訪視幾百次都沒用
你很難一個一個顧基層有沒有善盡責任 太虛無飄渺
推
推一個 有幫忙連署
但覆議人數怎麼那麼少啊
因為錯過時間沒搭上加重刑責的聯署 這點很傷
實際行動,推!已連署~~
很好的想法 已覆議
推
推,這是我覺得現階段最實際跟合理的方案。大家集
思廣益一起努力。謝謝你
已聯署。另外提一個,請里鄰長訪視高風險個案 (縣
市里鄰長服務要點有提到,但是沒有細則) 這種出養
案例,可以第一個月每週訪視,第二個月起每月訪視。
認同
已附議
同意
已附議
凱凱是1歲半去劉保母家,根據line聊天記錄,9/23社
工跟阿嬤說因感冒延後打疫苗,蠻想知道最後有沒有
打,兒童健康手冊紀錄了什麼,如果沒打衛生所都沒
追蹤?
里長訪視也是不錯的提議
里長地緣關係高,容易勾結,覺得只能當輔助
推 已附議
沒打疫苗衛生所會電話追蹤,但因為工作量龐大,會
有不小的時間落差,我家接過好幾次催打疫苗電話,
但很好應付,就說過瘦、目前感冒不能打疫苗,衛生
所也不會再過度追究
爆
Re: [新聞] 受虐1歲童曾被愛!前保母欲收養遭拒 想其實這個案子最大的問題真的不是在社工 或 虐嬰的保母 而是在整個國家收養制度的問題 國內對無血緣收養的條件非常的嚴苛 目前在台灣的少子化狀況是 其實是爆
Re: [新聞] 台南女童雙腳燙爛真相曝!臉盆裝熱水喊:。 : (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 台南4歲女童雙腳遭燙傷,且因延誤就醫導致傷口惡化潰爛,引起社會震驚,起初繼父 和 : 生母向社會局及警方指稱女童自己玩熱水不小心燙傷,但在市府、警方及檢察官追查下爆
Re: [問題] 沒有自覺的爸爸該怎麼溝通?有時候我都覺得媽寶版是個同溫層.... 會來這邊的都是有心要努力好好育嬰的爸媽 現實生活中其實好多誇張的粗心懶惰父母(他們不覺得自己那樣子危險) 最恐怖的是台灣的社會也對嬰幼兒的安全極度不重視 之前的米餅食安事件、虐嬰虐童被輕判、對兒童不友善的公共環境爆
[問卦] 為何陳姓社工只負責十餘件個案卻發生悲劇原文代Po 我是社會局社工,這位社工並不需要大家的同情,而是理解。 最近風波延燒,許多社工跳出來幫這位社工講話,但請恕我直言,隔行如隔山,服務不同 個案、需要和不同的上級單位交代的社工工作差異非常大,許多人同情社工案量高、人力 不足等等,在這個案子是不成立的:47
Re: [問卦] 大家願意為凱凱走上街頭嗎?我也是一個媽媽,看到新聞這幾天都生氣到睡不著。去年9月,我不禁回想到當初的自己是新手媽媽,我照顧著家裡的嫩嬰,親人也無微不至呵護著,同時間,遠在一方的剴剴開始過著地獄生活。整整4個月,沒人伸出援手的無助,讓我這個非親生媽媽也感到悲傷難過,為何可以對一歲的孩子下這麼重的手,同住家人沒有一個人阻止?惡保母還是有孩子的人,她怎麼沒想到如果她入獄,她小孩以後背負著虐殺兒童犯的孩子罪名,在社會上怎麼立足?難道不怕她孩子以後因為這樣被霸凌?拿著國家補助的3萬,每天只給孩子一杯餿水,基本的照顧保護都沒有,她到底怎麼想的?ꨊ壑u是不是沒有落實訪視,過於相信惡保母說詞,直到剴剴死後還陪著送醫,我不相信社工沒看到大體的傷痕累累,怎麼還會相信惡保母溢奶的說詞?種種問號在我腦海不斷浮現,再多問號卻也挽回不了一條小生命,我想剴剴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如果遊行,我願意支持。但也提供一下自己的想法,看怎麼改善虐童的悲劇。 一、重中之重還是改善社工待遇,讓更多人願意投入社工行列,現在四萬,或許可以提高到7-8萬,當然,中間落差需要國家補助落實,社工低薪跟人數不足,常常是悲劇無法及時發現的最大根源。 二、現在檢討剴剴生前沒有專責醫生其實沒有意義,有專責醫生又如何?保母不想帶他看醫生啊,是能發現什麼?應該是各縣市政府應該有專屬高風險家庭跟中繼收養受託孩童的專屬兒科醫生,計算各縣市的個案數,推估需要幾位兒科醫生,他們每個月陪同社工訪視檢查發育情況。現在兒科醫生很缺,也希望政府解決少子化口號能先正本清源,兒科醫生的經驗傳承很重要。 三、為何剴剴前保母願意繼續照顧還是被拒絕?是不是制度僵化?前保母願意照顧,社工一樣可以訪視,不懂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該改善的就改善。 四、社工回報剴剴斷4顆牙,兒盟長官是否同時知情?遇到這種可疑狀況是否可以找資深的社工討論這種狀況是否合理,而不是只有書面報告檢核。看剴剴牙齒的醫生當初是怎麼判斷的?牙齒被撞斷跟磨牙磨掉是不是有很大差別?保母怎麼矇混牙醫的?這些疑點都需要釐清。44
Re: [問卦] 大家願意為凱凱走上街頭嗎?您好,我們如果要發起一場社會運動, 首先我們得想好目標, 一個清楚的目標然後是一個簡單強力的口號, 「如何減少兒虐」 然後一個任何的活動,如果想成功推行,37
Re: 那鍋粥,或許是別人的救命餐我講句難聽的話 平常沒兒虐新聞的時候,除了家暴從業人員之外 有誰會關心弱勢兒童? 誰會親自去送物資訪視? 你們以為沒新聞的時候真的天下太平嗎?16
Re: [新聞] iWIN下架兒少性剝削疑慮圖 動漫創作者辦我還是回一下好了,雖然自己太爛當不上社工,我就爛 這個案例嚴格來說就是機構內的社工失職吧 負責該個案的社工,一個月都要定期訪視幾次,而且會事先聯絡告知安置家庭,保母不得阻 攔其探訪 (原本的保母也許是沒有保母執照或是其他關係,所以沒辦法繼續照顧下去,這是題外話,12
Re: 那鍋粥,或許是別人的救命餐原文恕刪 這兩天都想著凱凱的事想到難以入睡, 看到這篇趁著失眠回應一下。 在我看來兒福是一切的源頭, 即使他們沒有惡意卻成為惡的溫床。9
Re: [心得] 保母的素質真的參差不齊監督機制真的問題很大 建議訪視應該再加強 現行法規只有一年四次,包括剛收托要30天內訪視 這樣的訪視頻率實在太少 (看新聞,頻率部分是未來修正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