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繪本推薦《等啊等,在排什麼隊呀?》

看板BabyMother標題[心得] 繪本推薦《等啊等,在排什麼隊呀?》作者
iamis
(包子臉)
時間推噓 6 推:6 噓:0 →:1

https://i.imgur.com/VNM3hox.jpg


排隊這件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
比如到觀光景點排人氣美食、
或是熱門商品預購、店家買一送一促銷等,
都容易刮起排隊旋風。

這本《等啊等,在排什麼隊呀?》
就是以「排隊」這個常見的日常現象為發想,
透過繪本常見的三疊式重複敘事模式,
帶孩子走進一場又一場的排隊隊伍之中。

https://i.imgur.com/IKHlQjt.jpg


翻開書頁的第一面,
「等啊等,在排什麼隊呀?」是書名,
也彷彿是畫面中正往右走的人物的內心聲音。

接著就跟著他走在隊伍的最後一個,
這一頁裡最前面的是被卡掉一半的印度豹。
一來表示看不到隊伍的最前端在排什麼,
二來是作者另一本《印度豹大拍賣》的彩蛋。

如果有同時看過這兩個作品的人,
應該會跟我一樣有找到彩蛋的驚喜感(笑

https://i.imgur.com/D3p885B.jpg

https://i.imgur.com/ISIOlWU.jpg

前面說過,
整個故事以孩子喜歡的重複敘事來推進,
其中,讓我覺得超爆笑的是
作者不動聲色的讓每個角色胖得毫無違和感。

一來呼應三次排隊都在排食物的事,
二來透過變胖暗示每個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地,
吃很多、吃很撐,甚至超過自己身體負擔。

https://i.imgur.com/8SUcyb8.jpg

https://i.imgur.com/ocPvXtJ.jpg

透過每個人誇張的進食行徑,
甚至明明已經吃不下了,也要兜著走的情況,
讓人看到排隊行為背後沈澱成本的荒謬。

從消費心理學來說,
消費者會因為自己已經花了時間排隊,
為了不讓自己覺得剛剛排隊的時間是浪費,
所以終於輪到時,就不自覺地買好買滿。

因為被沈澱成本蒙蔽了眼前的判斷,
所以往往買了不是那麼想要,
或是了買超過自己需要的東西回家。

這種為了避免之前所付出的時間/心力白費,
而導致必須付出更多,或招來不必要的傷害,
就是一種沈澱成本帶來的影響。

要避免沈澱成本最好的方式就是斷尾求生,
把前面付出的無法回收的成本歸零,
然後重新思考,現在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

這樣的思考策略也經常被用在商業決策當中,
避免錯誤決策如雪球般越滾越大。

https://i.imgur.com/g1xEx9F.jpg


像這些排隊的人們,
一次次的讓食物超載自己的身體,
最後呢?
換來的是超出身體的臨界負荷,徹底崩潰,
看大家臉色發青,直冒冷汗的痛苦表情,
忍不住想問:
「所以,是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呢?」

/

https://i.imgur.com/MpVq7Em.jpg


好不容易終於排隊上完廁所,
(沒錯,連上廁所都要排好長好長的隊)
每個人又回到最一開始的苗條體態,
而且跟前面有點空洞呆滯的表情不同,
現在每個人都神采飛揚,彷彿獲得重生。

你以為故事結束了嗎?
你以為大家從中學到一次教訓了嗎?

別忘了,黑格爾曾說:
「歷史給我們唯一的教訓,
就是我們無法從歷史中得到任何教訓。」

https://i.imgur.com/PonJF5d.jpg


於是,新的一輪排隊又開始了,
這一次在排什麼呢?大家還會重蹈覆轍嗎?

作者留下一個開放性結局,
讓我們有更多的想像和思考。

/

透過日常的排隊現象作為思索的起點,
除了前面的沈澱成本討論外,
也可以從心理學的從眾效應來思考,
為什麼看到排隊人潮會忍不住也跟著排排看?
或者看到很多人推薦的商品,也想跟著入手?

因為在原始社會裡,
跟大家不一樣的人容易被孤立,
在失去社會支持的人很難生存下去。

這也是為什麼古代刑罰
常常選擇讓你缺條胳臂少條腿,
除了造成你生理上的苦痛甚至死亡外,
就算幸運存活下來,心理上也是備感壓力的,
因為這等於公告周知你是不見容於社會的。

雖然現代社會已經沒有那麼殘酷的懲罰,
但渴望社會歸屬的心理已經深埋我們基因,
因此,在群體裡,我們都在尋求一種歸屬感,
跟大家一樣,容易讓人覺得心安。

這也是為什麼社群常常出現一波波的跟風,
前陣子的 #像極了愛情、
這兩天的 #一句有聲音的句子 都是,
最快跟上且內容最有創意的人,
就能成功為自己帶來高流量的轉發曝光,
而這些曝光背後的高收益才是最大的追求。

/

作為「小小思考家」系列的第一本,
這本書成功帶領我們從生活裡進行思考,
從日常中出發,刺激我們思考「為什麼?」

像中山大學顏聖紘副教授在臉書上分享,
生活中到處都可以是探究的問題。

比如他問學生日常飲食中
除了動物跟植物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生物,
結果很多學生經他提醒,
才想起香菇跟乳酸菌都算真菌類生物。

當發現自己回答不出香菇是真菌類的生物時,
或許該重新評估自己一次對物種分類的認知。

透過問題意識,發現問題的表徵再往下探究,
當發現自己的無知時,也才是知的起點。

/

本書的作者,高畠那生,在接受採訪時曾說,
自己的創作素材都來自生活,
像是當時有興趣的主題、看的電影等。

他也說,
雖然自己的作品常常被認為具有哲理的內容,
但他在創作時「並沒有符合這些讚譽的期待」,
只希望自己的作品成為讀者願意一讀再讀
並「啟動讀者某部分的思考」,
這就是他身為創作者的價值所在。

/

這本書在畫面的呈現與敘事的脈絡上,
都符合孩子喜歡重複的、無厘頭的特性。

我自己的孩子快三歲,
雖然還不到可以進行進階的生活思考,
但光是吃太多東西肚子痛這件事,
就能與她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

她喜歡這本「排隊的」故事,
她喜歡會跟每一個人物一一打招呼,
喜歡細數畫面裡有幾盤章魚燒、幾個甜甜圈。

https://i.imgur.com/yWRvNF9.jpg


最愛停在每個人臉色發青肚子痛的那一頁,
結合之前聽過的
〈小黑熊肚子痛〉跟〈乖乖不怕打針〉
假裝是醫生幫畫面裡的大棕熊檢查肚子打針。
(而且只幫棕熊檢查,其他人都沒有XD

看著她透過不同的故事進行連結,
發展出屬於自己跟繪本間的獨特互動也挺好。



——————————————
嗨,我是Check,
這裡記錄我的育兒日常,還有偶爾的自我對話
https://www.facebook.com/checkchecknote/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6.184.145 (臺灣)
PTT 網址

b76831 11/07 19:15我家雙胞胎1y6m超愛這本XD

哈哈 很棒很棒~這本可以看很久XD

Jsayta 11/07 19:31這本好可愛

黑呀 色彩鮮豔 風格又有點無厘頭 哈

inparadise 11/07 20:13謝謝分享

tingbsys 11/08 09:09謝謝分享

cinyu 11/08 14:04謝謝分享,請問小黑熊肚子痛是書名嗎?謝謝

是podcast 「一起說故事」的其中一則故事 他們之前有策劃投稿故事改編廣播劇的活動 可以問看看現在還有沒有 這個活動很好玩 偷偷說這則「小黑熊肚子痛」 就是我幫孩子的故事投稿改編的作品 因為片頭會說這是誰分享的故事 就會聽到自己的名字在上面 所以她超愛XD

※ 編輯: iamis (114.26.184.145 臺灣), 11/08/2020 18:24:58 ※ 編輯: iamis (114.26.184.145 臺灣), 11/08/2020 18:25:59

p7735 11/08 23:51很棒的繪本 謝謝分享

※ 編輯: iamis (180.217.214.203 臺灣), 11/10/2020 16:21:39

cinyu 11/11 15:57謝謝原po回覆,再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