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比賽用球被質疑品質不一 中職:持續要求
今年的議題跟往年不同, 以前吵彈不彈, 這個要實驗室去測試.
但今年提出的質疑是球的大小跟重量, 這完全是進貨時就能抽測的吧.
建議 聯盟或各隊進貨時, 抽驗重量跟直徑.
另外投手覺得有問題,不想使用的球, 先丟到一個籃子裡,
蒐集到一個程度再交給聯盟研究.
--
新聞不是有寫一直都有抽測阿
大小本來就有在抽測 先GOOGLE好嗎
有抽阿
投手太敏感吧 差那0.幾公分 或幾公克 都是誤差內
就誤差內數值 比較敏感的投手覺得有差吧
速食板:感覺小時候吃的大麥克比較大
記得先放14天恆溫恆濕後再去檢測
因為棒球縫線是手工縫製的
但老王說沒聽到有人這樣反應呀
新聞都是來自同一側
如果抽檢是正常也沒錯誤,是比較相信老王跟其他大多數投手跟
打者的"手感"
大麥克以前的麵包真的比較大...
但會不會各隊保存的問題
不用到小時候啦 不覺得披薩店特價199的時候料就有差了嗎
球應該是各隊自己保存的吧
這個不需要聯盟了吧 各隊自己主場就能測了吧
球練習用應該是各自保管 比賽是聯盟保管(嗎
這有疑慮的隊伍 自己測一測 一翻兩瞪眼
品質爛=變形,縫線粗細影響飛行續航力
聯盟用球的檢驗是交給實驗室 投手只是手感
熱身賽會貧打成這樣不是沒原因。
王建民有說了國外的球不會那麼嚴重
在那邊說投手太敏感是= =
投手每天摸球起碼百次 一定比鍵盤球迷摸的次數少
王建民在那裏說嚴重?不就說縫線問題而已嗎
王建民沒有聽到選手說球有大小顆的問題啊
更正:是國手說經典賽用球沒那麼嚴重,看錯
如果自己家投手有反應 為何不測呢? 測球的大小有什麼
困難的
這不需要實驗室規格吧
有這方面的疑惑 不需要去猜測 直接測就好了
也同意,當下有問題丟給球僮讓隊員收回去驗不就得了
換一顆球,有問題的讓球隊蒐集送驗
記得16年超彈球時也沒啥人出來說球有問題 連投手都沒 倒
建仔 說小檸檬也會有縫線問題 就換一顆就好了
阿所以是怎樣?建仔講的又不信 測出來也符合標準阿
單純懷疑拿在手中大小 直接收起來驗最快
是有人說為何不承認打擊進步 用球就聯盟政策 大部份人就
默認配合就是了 會講的大部份是洋將
卡本特:每次拿到的球都不同 伍鐸:球的縫線高低不一致
建仔說的就很有公信力了阿 有些人到底在腦捕些甚麼?
不彈球飛出場外 高國麟:品質不太穩定 「有時候會飛、
縫線落差不就正常的
有時候又不太會飛。」
的確應該讓球隊把疑似有問題的球蒐集起來送驗,了解這些
球有哪些問題(不一定不合標準)
公差內怎麼算
公差內? 公差內就符合標準阿xd 還怎麼算
==公差是幹嘛的去查一下好嗎
縫線的標準呢?
先討論只抽24個夠不夠吧 蠻好笑的抽檢數量
抽樣問題這個聯盟的確要符合規範才合理
如果它的球不是批與批的問題 而是每顆球做的過程都製
程管控不均一 那抽測也沒用
球的品質其實已經有球員反應好幾年了 只是每次討論到
都會一堆人跳針
品質的問題大概就是反應在價格上了~
投手大小落差這個很直觀,丟回場下換一顆
品質問題其實每年都有吵過
球心球線球皮都自動化製作 唯一的問題必定出在手工穿
縫線過程
不用為了延續標題寫一些新聞有的東西吧
手工的東西要求不能有落差 真的太強人所難 難不成你每次
簽名都完全相同嗎?
這球是台製的嗎?
其實球隊要是有心也能自己測 應該叫的到貨吧
球就是球隊自己叫的,哪有叫不到貨的問題
但是這種東西一定會有公差這無解
不能全撿嗎?
應該不會有人覺得要全部驗一邊ㄅ
抽測結果的SPC拉出來就知道variation怎樣了
會不會是熱身賽把歷年庫存球都拿來銷?
35
Re: [新聞] 全壘打滿天飛 馮勝賢:比賽球抽驗符合規定球的問題幾年前就討論過了 最早被質疑時還只測六顆,六顆! 後來好像多一點,大概十幾顆 現在連報告都不出,口頭回應就好 (以前好像也沒有?忘了25
[開戰] 比賽用球品質不一除了比賽內容,張奕點出一個長期存在於中職的問題——比賽用球品質不一。他表示,這不 是今年才出現的情況,而是自從回到中職後一直都能感受到。 據他觀察,不只是自己,許多選手都有相同的感覺,私下也有討論這個現象。 「比賽用球 大小不一,有時候重量不同,這對投手來說需要特別去適應。」張奕說,「當你習慣某顆球 的手感後,突然換了一顆大小不同的球,就會影響投球的穩定性。有些球特別輕,有些則偏12
[分享] 大聯盟三振率再創新高的原因,是因為新球變輕?完整標題:大聯盟三振率再創新高的原因,是因為新球變輕? 作者:運動視界編輯 原文網址: 本文編譯自「棒球指南」(Baseball Prospectus)的文章: A Lighter Baseball May Be Behind The Strikeout Increase1
Re: [新聞] 換球考驗外野守備 六星守備林哲瑄喊無解中職/比賽用球會變形?楊清瓏:已請各隊提供變形球 2021-02-08 16:08 聯合報 / 記者陳宛晶/台北即時報導 中職本季採用恢復係數較低的比賽用球,各隊在1月底拿到第一批用球,陸續投入練習、 比賽使用,加緊抓感覺,對於有球隊反應有容易變形問題,秘書長楊清瓏表示,一定會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