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平野旅台3年 手機行為窺見職棒隱憂
我不知道這樣說政治正不正確
我也沒有要去強調不練球是對的
但是
運動選手本來就是一個很吃天賦的運動
有人努力了一輩子 還沒有辦法上大聯盟
有人中途去賣個麵 還可以在MLB登板
當然一個人有天賦又非常的用心
例如像大谷翔平一樣
但大家如果都像大谷一樣
這樣怎會顯的大谷的偉大
我們不是選手的也一樣
難道我們每天都會辛苦的工作
然後下班了 還會在家裡努力自修
努力的增進自己的實力
為了成就更高的領域 成為自己職業上的權威嗎
一定有這種人
但大部分的人工作就是為了糊口
把自己本分做好 領一份薪水吧
而台灣本身的體育文化跟風氣
說真的在體育的人才庫本來就偏少
如果一個讀書跟身體天賦都出色的人
他會考慮繼續升學還是從事職業體育的路線
在台灣的教育方面
就是讓他讀明星高中頂尖大學吧
然後一部分的人 又加學生時期受傷而無法繼續
再加上人口基數的問題
有天賦的人 又在職業運動上的人就不多
而今天我練三個小時跟我練十個小時
我都是先發 為什麼我要練十個小時
我只是想好好做好工作 好好過生活
我自認我無法去日本職棒 MLB
我只想好好的打中華職棒
後面又沒有人能取代我 為什麼我要一直練
我只要保持可以在中華職棒好好工作就好吧
而妳說其他國家的職業運動不會這樣嗎
我知道nba哈登 比賽前一晚還去看脫衣舞孃
MLB有一位投手投出完全比賽那天還宿醉
板本勇人比賽前還去夜店玩
台灣選手滑個手機就被說不練習
人家說職業運動是很現實的
表現決定結果
我只看到你平野
讓一個在隊裡能打的人下二軍
然後說他守備不好要練
然後讓一個不能打又不能守的在一軍擱著
然後比賽每次都是點
照三餐的在點 落後 平手 領先都點
這種奇葩調度我這種外行人看的都覺得奇怪了
你怎麼不去好好進修你的教練知識
好好去提升你的調度邏輯
在那邊嘴砲人家不練球
--
認同(拍拍手)
這篇中肯台肯多了 之前幾篇一堆扯原住民……就知道這裡
的素質 有夠沒知識
(拍手)
運動科學發展到現在還講二戰時的人種論
說球員不認真只有球迷才可以 總教練出來說就是話太多
管好自己調度先
中肯
這篇簡單明瞭
選手有選手的能自己更精進的,當想更好時
那教練呢
沒有說點不可以,但你有去更精進自己嗎
還是認為你的就是對的
務實的觀點 有時候更覺得我們就是天賦沒那麼好
這篇中肯 教練呢
中肯推,平野志在殘害台灣棒球,2024年了還在一直點,
大數據分析都給你了,運科打教也請了,但你一個白痴教
練在比賽一直下這種奇葩戰術,讓自己勝率越變越低的教
練,到底哪裡來的資格說為台灣棒球好?真的好麻煩現在
行李收一收離開台灣
運科打教是平野推薦找來的欸...
你說的對
前面幾段給60分,最後一段才是重點
你說得對 但平野也沒說錯 你可以不爽平野 但中職不只一
次被指出這些問題 不能因為是你不爽的人講的就全盤否定
同理心是個好東西 批評別人不努力前其實可以先想想自己在
那個環境會不會努力
不能打不能守?這種人還能在職棒?誰啊
拿nba跟mlb來跟中職比...
哪天中華隊成棒能世界排名前幾再來講
推爆
台灣球員真是爽 被教練講就有人出來指責教練 輸球又
是教練扛
那小樣本來比就免了吧!下面留言的都是象迷吧!這樣還
算中肯只能說你們只看戰績說話,教練訓練選手有他的原
因,你可以批評但不要用小樣本來以偏概全
要拿成績比的要不要先比看看薪水 這薪資打到世界前12 cp
值算很高了吧
重點是棒球就是這樣的競爭性的運動...選秀又要到了!一堆
人進來 選手生涯又是短短的幾年 連版上鄉民每年都有新的
觀念都在討論...要混吃等吃就被淘汰啊!蘇偉達前幾年穩穩
一年替補代打 受個傷 二軍待著 這幾年一二軍上上下下!
所以有競爭很重要 為了賺錢糊口沒錯 當你的程度沒辦法讓
你上一軍賺錢 競爭者都比你努力 你也只能跟著努力
今天又不是平野講而已 中職日籍教練都在講...
沒拼出成績就被淘汰
今天一個人講你可以當他在講幹話 當有第二個第三個...
所以你口中那個能打的選手在二軍待多久你說說看
所以需要有完整的訓練制度和合理的升降制度
職業運動就不是一般性質的 本來就是塑造競爭性強的環境
能打的球員...人有旦夕禍福 你確定不會受傷?不會退化?
推
還有想要安安穩穩的打 也要一直保持實力甚至進化實力...
中職升降很簡單 但卻很愛給狀況差的一軍暢打到底
現在一堆人在看著...你看看各隊版 罵得多兇?
講這話的如果不是日本人 早就被噴爛了
亂扯一通 人家是練完球才去玩 中職這些咖是邊練邊玩
日本教練很愛點沒錯,但點出一堆旅美大物到底怎麼辦
到的
還是無法認同台灣選手資質亞洲最強
真的 好像那些認同的 對待自己的職業都200%認真一樣
其實噴欠操還好啦,但一堆人把客套話當真有那個質量
真以為靠硬操,就超韓趕日?別人的質量就是比我們好
薪資不是號稱世界前五?那怎麼打到12算是cp值高啊xd
我覺得有點道理
最後一段不認同 把教練調度和這個扯在一起幹嘛
19
先說我也是認為中職的訓練強度偏弱 但這有什麼不好嗎? 今天中職就算訓練強度和美職日職一樣強好了 阿台灣市場就是這樣大 球員變強也不會變的薪水看齊美國日本 只有少數幸運兒可以旅外站穩然後領高薪 那這樣高強度訓練也沒啥意思吧18
43 只是再講手機有影響到訓練而已 一堆人在那邊以偏概全 又沒說不能用 大谷練成那樣就是犧牲很多時間啊有什麼問題 如果可以完全照抄他訓練課表27
看中信的影片,選手晚上也會自行加練打擊啊什麼的,成績也不是六隊第一名,其他隊球員應該也一樣認真晚上也加練。 白天跟球隊練,晚上自行加練,其他能練的時間應該也沒多少了。 會不會是其他因素影響更大 休息沒有充分休息、飲食不夠乾淨、練的時候沒有動腦 只為練而練…這些因素? -----9
身體素質亞洲最好 這句怎麼了嗎?怎麼一堆在崩的 今天如果是籃球教練這樣講,那真的是笑死 棒球要運用到的力量、速度、敏捷等等,這些原住民本來就很頂啊。 台灣選手從國小被教練操假的,一路上到職業,要怠惰本來就很容易 就像台灣學生填鴨式到大學後,大部分人也是直接放飛。7
本人今年爪轉喵, 看到這篇新聞整個賭爛到火都上來。 跟戰績沒有關係, 純粹是看透近年來中信球團換主帥惡搞、萬年老梗行銷, 以及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今年的無差別觸擊球風所以轉隊。16
抱歉平野惠一 你講台灣球員練得少這我同意 畢竟連本國籍的林威助 洪一中都曾經講過類似的事 但你用黃勇傳來吹噓日本重視品格教育 是不是吹到富士山上面去了??X
原因狠簡單 願意練的 都跑去台積當設備了 不願意練的 然後技能全都點力量的 就跑去打球的2
事實啊 台灣青少棒世界最強我想沒人反對吧 然而為什麼這群世界最強的青少年長大後紛紛輸給美日韓? 就是球團整體訓練紀律有差 看MLB多數打者下休息區都拼命看球隊平板9
平野的說法大致和威助桑的差不多 威助桑說他在二軍,每天練習排的滿滿的 選手也很努力,練的很多,有些還練到快半夜 不過一到放假,只有少數人會留下自主訓練 這邊就有點名到江坤宇2
看球看久了 技不如人ok 天份和資源沒人好 低級失誤ok 經驗練習不夠再磨 但是自己當裁判導致的疏失 什麼時候才可以改進
爆
[討論] 台灣高中甲組籃球生態(學生心聲)上轉自東泰高中球員 全文圖:爆
Re: [新聞] 強調「打職棒的危機意識」 玉木朋孝盼台人才庫的確是台灣棒球下一步需要建立的東西 以及台灣的體育文化也要改變 但你談的跟玉木是不一樣的東西 玉木談的是比較接近白襪前陣子的新聞46
Re: [討論] U18日本鄉民的疑問......其他運動我不熟悉 但以台灣觀眾人口最多且有職業的棒籃球來看 我認為很大原因是教育過程養過頭了 抹煞了很多孩子的熱情 美國在小學國中時期很鼓勵孩子接觸各類運動 雙棲甚至三棲 長年培養他們對運動的興趣與熱愛 到接近成年才會確定目標 台灣的話 老古板的基層學校還是很多51
[炸裂] 金河成見鬼了 難道他真的是韓國真貨游擊手? 今天看直播直擊全壘打我一度以為我的電腦壞掉耶。 等等還有心得。有好多話想說。 以前常常笑亞洲三國是30
Re: [新聞] 強調「打職棒的危機意識」 玉木朋孝盼台好了啦 日職十二支球隊的工作機會 每年十幾萬的高中球員在煉蠱 中職前幾年才四支球隊 每年不到五千人在玩15
Re: [閒聊] 日本的體育風氣到底有多興盛呢?台灣不要說從事運動啦, 連收看運動賽事的風氣都不怎麼興盛了, 就拿台灣最大的職業體育—職業棒球來講, 剛剛特地去查了一下各國職棒的進場人數, 日職28K、大聯盟26K、韓職11K,10
Re: [閒聊] 學生想「輟學練習電競」!職業選手勸笑死 職業競技運動最重要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天賦 不是努力,就是天賦 沒天賦你每天給你25小時努力你還是比不過有天賦的人稍微認真一點啦 尤其是電競,當初TPA奪冠後8
Re: [討論] 中職是差在沒有球監嗎?不說韓國職棒,不太熟 2020年,日職正式宣布廢除田澤條款 這也就代表著MLB可以捧著簽約金到日本尋找潛力高中新秀 但這幾年仍然很少看到日本高中生選擇前往美國 因為去美國沒有太大的誘因啊7
Re: [閒聊] 天才跟努力和環境一點都不互斥吧單就體育的部分來說, 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 體育 首先需要有天賦, 再來才是靠努力讓天賦能夠兌現. 但你沒有的東西, 那怎麼練都不會有, 這就是體育界的現實. 天賦這種東西也可比喻成種子, 如果你的種子是稻米 那你無論怎麼用心的栽培, 他最後長出來的只會是稻米, 不會變成大麥或玉米4
Re: [閒聊] 運動作品受傷後硬拼是不是很蠢其實看完這篇,再加上之前那篇手帕今年二軍成績下面的各種商品部推文, 有的時候真的會很不理解。 之前有聽說日本球迷普遍關注甲子園遠大於職棒, 認為進職棒就不再是運動而是商業的人很多,想問這是真的嗎? 雖然我沒有確切的證據,但從手帕的前輩荒木大輔也有超高人氣的故事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