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討論] 認真文-王羲之是將軍你知道嗎

看板BaseballXXXX標題[討論] 認真文-王羲之是將軍你知道嗎作者
flowerabby01
(花艾比君)
時間推噓41 推:41 噓:0 →:93

警告:極認真文,不喜速撤

大概會有一整篇文章的科普環節
沒有興趣或者非在學的可以先離開了
歷史沒有所謂的必然和邏輯性,要說一件事要往前倒很遠


這裡我們先要簡要的說明一下各朝之間官員任免的方法
以制度區分大概能夠分成
1.以兩漢施行的察舉制
2.以魏晉施行的九品中正制
3.以隋唐施行的科舉制

首先兩漢的察舉制顧名思義就是官員察舉
簡單能夠分為舉孝廉、舉茂才及征辟
詳細不用知道,只要知道難如登天就可以了
像是茂才漢朝十三個州一個州一年就只有一個名額,想見茂才之稀有

陶謙三讓徐州的故事大家都聽說
而在劉備擔任徐州牧期間撞上了朝廷一年一度的推舉
劉備這個唯一一個的茂才人選
沒有給關羽、沒有給張飛、簡雍等人
而是察舉給了袁紹長子袁譚
很明顯就是劉備為了攀上袁紹這個橄欖枝送出的果實
這就是後來劉備敗逃選擇去投奔袁紹的原因

在東漢末期,無論是察舉制和征辟制都被玩壞
變成你察舉我兒子,我征辟你孫子的現象
由特定的家族派系壟斷朝廷,
形成了所謂的門伐士族
在三國演義中所看到的人物,就有很多是出自這類的名門

例如以司馬懿為代表的河內司馬氏
袁紹為代表的汝南袁氏
陸遜為代表的吳郡陸氏
荀彧為代表的穎川荀氏

袁紹家族能夠四世三公
並非真的才學頂天,而是家世為根基
討董聯盟袁紹官職並非最高,但卻能成為盟主
因為汝南袁氏門生故吏遍天下,在聯盟中就有很多是出自他們家族的門生

而在察舉制被玩壞的情況下
尚書令陳群提出了九品中正制

各郡推選出一名中正官,品級由中正官評定
九品中正制將人分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以此類推
在初期的確是選出了不少人才,
而人類就是有辦法把所有制度都玩壞的本領

在東晉南朝時期,九品中正制徹底玩壞
形成了所謂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局面
中正選材不問人品只問出身
形成了王謝袁蕭為首的世家大族凌駕於皇權之上,
完全壟斷朝政的局面
皇上實際上是靠著世家的支持才得以安生,
一旦沒了他們的支持,司馬政權便會土崩瓦解

王羲之為文人,一生從未打過仗
能夠官拜右將軍,
如果google王右軍就會跳出王羲之
右軍不是字,而是王羲之的官職

原因就是王羲之出自晉朝第一旺族的瑯琊王氏
時人皆曰「王與馬(司馬皇室),共天下」
不過右將軍這官職實際上是沒有軍事指揮權就是了

最後就是延續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
眾所周知出自隋煬帝楊廣

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室皆是出自所謂的關隴貴族集團當中
所以也是一個不折不扣世家派系
關隴集團相互通婚,皇帝實際上是集團的代表
隋煬帝楊廣和唐高祖李淵是表兄弟
也就是李淵實際上是造親戚的反

隋煬帝時期就想擺脫這個局面,才創立了科舉選才制度
到後來隋煬帝下揚州,皇后選自南方世族的蕭皇后
都是為了要與關隴集團決裂

當然隋煬帝自己的急症暴政
開鑿大運河、三征高句麗更是隋朝二世而亡主因就是了

而到了唐朝
科舉制已成型,取代了門閥世族
劉禹錫的"烏衣巷"說明了這種情況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原來是六朝貴族居住的地方
王謝堂前燕是指東晉的瑯琊王氏和陳郡謝氏
形容昔日的門閥世族早已不在,
如今已經都成為了一般的百姓


--
姜惠元我老婆
https://imgur.com/FAMK7fs
https://imgur.com/yYY5khK
https://imgur.com/8tlpzuM
https://imgur.com/xfSJQe2
https://imgur.com/EAuJxgO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9.132.36 (臺灣)
PTT 網址

ashitaark77710/20 23:19先推優質文章就對了

sp8900510/20 23:19你是歷史儔的嗎

sp8900510/20 23:19你是歷史系的嗎

HSyiee10/20 23:20可以幫我介紹松坡將軍嗎,還有那個手槍隊長

jessicadang10/20 23:20優文推

Louis89040510/20 23:20我知道!話說有人推薦三國志14嗎,我怕買了破爛電腦

Louis89040510/20 23:20跑不順又不好玩

lgng6613310/20 23:20

swps4030910/20 23:21中國考試方面的歷史真的很有趣

flowerabby0110/20 23:21不是歷史系 不過一直很想讀歷史碩士

cena060510/20 23:22他不是寫蘭亭集序那個嗎

sp8900510/20 23:22我對歷史有興趣但從沒想過要學術研究 就是看看別人的研

sp8900510/20 23:22究的程度這樣

chihcsck10/20 23:22這麼突然OAO

Madelaine10/20 23:23

alex872510/20 23:23補充一下:茂才其實就是秀才 但要避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名

alex872510/20 23:23諱所以改稱茂才

swps4030910/20 23:23我也跟樓上一樣,雖然讀商科,但有接觸一些歷史系的課

swps4030910/20 23:23程,才發現跟自己想得不一樣

flowerabby0110/20 23:23我是蠻想讀碩士的,但是在台灣讀歷史碩士高機率餓

flowerabby0110/20 23:23死,後來還是選理科了

sp8900510/20 23:24等你夠有錢再回去讀歷史碩吧

※ 編輯: flowerabby01 (114.39.132.36 臺灣), 10/20/2022 23:26:01

alex872510/20 23:26歷史是真的蠻好玩的就是XD

sp8900510/20 23:26歷史的部份 其實我們也只是在讀別人想讓我們知道的東西

sp8900510/20 23:26畢竟歷史總是贏家說了算

swps4030910/20 23:27我也是很喜歡史地類的東西,看得一些節目我老弟都說很

swps4030910/20 23:27無聊,但我還是可以重複看好幾次

alex872510/20 23:27所以讀史有很多東西要自己思考XD

sp8900510/20 23:27我也喜歡史地類… 畢竟史地原則上也很難真正分家

Madelaine10/20 23:29我以前想選歷史系地理系,結果被高中地理老師阻止XD(

Madelaine10/20 23:29反正三師大我也考不上QQ)

flowerabby0110/20 23:29以我個人來說 我覺得歷史是世界上最有趣的科目了

flowerabby0110/20 23:29(愛心.愛心)

DeepRed041210/20 23:30我覺得 你沒有講到重點

alex872510/20 23:30地理系還不錯啦 小弟就地理系出來的XD

flowerabby0110/20 23:30只能說興趣就讓他永遠是興趣就好,世間的無情不是

flowerabby0110/20 23:30靠興趣就能吃飯QQ

swps4030910/20 23:30我跟樓主一樣啊,唯一一科可以當看故事唸的學科,看同

swps4030910/20 23:30學記得很辛苦其實都蠻不解的

DeepRed041210/20 23:31「將軍」這個稱號其實在東漢以至魏晉 本來就不只是武

DeepRed041210/20 23:31

flowerabby0110/20 23:32確實也是這麼說的,不過我就是想下個大slogan當標

flowerabby0110/20 23:32題,而且在4x我也只想淺談就好,真的打1w字我也累

alex872510/20 23:33其實諸葛亮最早也是將軍

alex872510/20 23:33「軍師將軍」 當然 這是雜號將軍

DeepRed041210/20 23:35因為你的標題和內容其實有點落差 標題會讓我很想討

DeepRed041210/20 23:35論將軍號和軍政權力 內容其實是在講官制跟考試制度

swps4030910/20 23:36雜號將軍種類真的一堆啦

DeepRed041210/20 23:36然後 我歷史本科 雖然已經畢業快20年了

flowerabby0110/20 23:37趙雲的翊軍將軍也是雜號,反正大家就靠創意,全靠

flowerabby0110/20 23:37一張嘴

DeepRed041210/20 23:38雜號在不同場合意義跟地位不同 例如蜀漢的安漢將軍

alex872510/20 23:38所以五虎將中趙雲的地位其實明顯矮一截XD

swps4030910/20 23:39畢竟趙雲在那時最大的功用就真的只是保鑣而已

flowerabby0110/20 23:39歷史本科有點猛,感覺真的要尻很多朝代跟制度

alex872510/20 23:39重號的地位相對來說就是比較高 然後視強敵/軍區的位置

alex872510/20 23:39會決定其重要性

DeepRed041210/20 23:40因為趙雲的角色比較像保鑣 禁衛隊長 他生涯獨自領軍

DeepRed041210/20 23:40都督一方場合其實不多 也不是在一線戰場

alex872510/20 23:41比如曹真一開始是鎮西將軍就是負責隴西戰區(事實上地

alex872510/20 23:41位相當高了,不要看演義把曹真寫的很廢就真的當他很廢

alex872510/20 23:41

DeepRed041210/20 23:42關張是義兄弟 馬超是拉攏關隴集團的指標 黃忠是荊州

DeepRed041210/20 23:42派的

swps4030910/20 23:42曹真很猛阿,司馬懿在第四次北伐前其實都沒有戲份,一

swps4030910/20 23:42堆東西都是曹真的功績

carwhat10/20 23:42衝車嗎(X

carwhat10/20 23:42碩士要有3-4年心理準備喔 在職進修不確定

swps4030910/20 23:42可惜他兒子葬送了大魏江山

DeepRed041210/20 23:43衝車將軍 你是說那個姓邱的嗎(誤

Fitzwilliam10/20 23:43曹爽竟然天真到以為交出權力還可以當富家翁咧

Fitzwilliam10/20 23:43結果就被滅門了,曹家天下變成司馬家的

alex872510/20 23:44關於曹爽有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東西:興勢山之戰;曹

alex872510/20 23:44爽會被那麼快鬥垮跟這場戰敗有很大關聯性

flowerabby0110/20 23:45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豚犢耳!何圖今日坐汝等族

flowerabby0110/20 23:45滅矣

swps4030910/20 23:45因為興勢山之戰後曹爽做什麼事感覺都很急

DeepRed041210/20 23:45阿就本想拿軍功立威 結果被王平修理

alex872510/20 23:47興勢戰後曹爽威望大減而且損失的都是自身的力量

DeepRed041210/20 23:47只要魏國有權臣要強化統治力 都會去打蜀國啦

flowerabby0110/20 23:48就跟有人要強化內部矛盾就喊武統台灣是一樣的嗎

flowerabby0110/20 23:49打錯,減少內部矛盾強化統治

alex872510/20 23:49其實我在想 古代從荊州逆水而上攻打蜀地跟隴西入蜀哪個

alex872510/20 23:49比較容易

DeepRed041210/20 23:50概念差不多 所以每個其實都沒打算要滅蜀 但是被鍾會

DeepRed041210/20 23:50鄧艾兩個各懷鬼胎的破局

DeepRed041210/20 23:50隴西啊 長江三峽天險很難

Fitzwilliam10/20 23:51姜維跟鍾會聯手割據到底有沒有搞頭?

alex872510/20 23:51鄧艾那個其實超顯 諸葛瞻不要亂搞的話鄧艾有可能全軍覆

alex872510/20 23:51

alex872510/20 23:52其實不會到沒有就是 前提是劍門關不能被破

Fitzwilliam10/20 23:52結果他出城搞萬歲衝鋒自殺

DeepRed041210/20 23:52為什麼對日抗戰要故意開淞滬戰場 就是要扭轉日軍的進

DeepRed041210/20 23:52攻方向 北往南壓死很快 東往西推推超慢 因為天險太多

Fitzwilliam10/20 23:52果然子不如父

DeepRed041210/20 23:53因為蜀國到那個時候主戰的人不多啦

flowerabby0110/20 23:53淞滬戰場這個我不知道 受教了,果然學歷史要看著

flowerabby0110/20 23:53地圖學,史地本是一家

DeepRed041210/20 23:54什麼光復漢室都前一代的理想了 現在在蜀地天府之國

DeepRed041210/20 23:54偏安當蜀人也很好啊

alex872510/20 23:54因為我看到桓溫跟劉備那樣打我還想說從荊州伐蜀可行XD

DeepRed041210/20 23:55劉備是有內應才會那麼順利

Fitzwilliam10/20 23:55劉備有張松幫他開圖

Fitzwilliam10/20 23:55但龐統還是損失了

DeepRed041210/20 23:56光是一個白帝城永安 站在那邊堵住 碧眼一輩子都不敢

DeepRed041210/20 23:56去打

alex872510/20 23:57其實我覺得諸葛亮北伐也不是真的妄想匡復中原就是 他自

alex872510/20 23:57己也知道做不到 目地就是搶劫隴西增強國力

DeepRed041210/20 23:58因為孔明那時代的蜀漢 也需要一個名義來整合內部派系

Fitzwilliam10/20 23:58蜀國滅亡之後,孫皓派兵去打白帝城,還是打不下來,

Fitzwilliam10/20 23:58繼續被沒有國家的蜀孤軍擊退

DeepRed041210/20 23:58再加上需要製造跟魏國之間的緩衝區 就是隴西

DeepRed041210/20 23:59一直打仗那個叫做姜維 他就沒他老師聰明

DeepRed041210/21 00:00其實孔明沒那麼愛打 他要的是資源人口跟不戰的空間

alex872510/21 00:01就 你去看季漢滅亡前的人口跟建國時的人口 你會發現居

alex872510/21 00:01然還變多 這完全不符合窮兵黷武的概念啊

DeepRed041210/21 00:02把隴西的人口遷進來 還有之前跟劉備入蜀的荊州人

alex872510/21 00:06跟劉備進來的人應該也被算在建國人口啦XD

DeepRed041210/21 00:09他們的後代啊 外省老兵取當地老婆生一大堆孩子

swps4030910/21 00:14東漢三國那時幽靈人口其實很多,我是覺得有些數字不見

swps4030910/21 00:14得準

swps4030910/21 00:15內政穩定下來自然有機會讓人口穩定增加

DeepRed041210/21 00:16人口多 人才也會多

swps4030910/21 00:16姜維的部分,其實他光是洮西大捷就做到了他老師做不到

swps4030910/21 00:16的事,但問題是魏軍有得是人口跟你耗

DeepRed041210/21 00:17魏蜀簡單說光看人口就知道勝敗了

DeepRed041210/21 00:18他們也不過就是要有個交代 有個歷史定位這樣 沒有人

DeepRed041210/21 00:18喜歡沒事打仗的 拿到現在也一樣

swps4030910/21 00:18輸一場就萬劫不復了,所以他的老師才選擇邊打邊搶

DeepRed041210/21 00:20搶人 搶糧 搶娘們 簡單說也就是這樣啦

mooto10/21 01:49歷史是人寫的...很多也是結果論 譬如隋開鑿大運河我覺得是

mooto10/21 01:50很厲害的創見 也真的可以促進經濟 即便到了現代 也是利用

mooto10/21 01:51大運河(京杭)的概念做南北的水力調度 打高句麗也只是結果論

mooto10/21 01:52罷了 打贏了不就英明神武 國力不強哪可能搞大遠征